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迅猛興起,智能手機日益普及,也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智能手機。從社會交往到心理健康,智能手機改變了當今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國《大西洋月刊》雜志2017年9月刊發(fā)表了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珍·M.特文格(Jean M. Twenge)的文章,深入分析了智能手機對當今青少年的影響,指出當今青少年正處于數(shù)十年來最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的邊緣。
報紙原文:《智能手機毀了青年一代嗎?》
活在手機上的一代
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出現(xiàn)后不久,就有文章探討其帶來的有害影響,但是它們的影響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到。從社會互動到精神健康,智能手機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變化影響了全國各地和各類家庭的年輕人。每個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都有青少年過著手機帶來的虛擬生活,這一代人可被稱為iGen一代。他們在1995-2012年之間出生,在智能手機的陪伴下長大,過著數(shù)字化的生活。在上高中之前,他們就已擁有了Instagram帳號,互聯(lián)網(wǎng)誕生之前的事情并不存在于他們的記憶之中。千禧一代也伴著網(wǎng)絡而成長,但他們并不是不分晝夜地一直在線。蘋果手機iPhone于2007年推出時,iGen一代中最大的成員剛剛步入青春期。2010年,當iPad進入市場時,他們大多正在讀高中。2017年,一項針對5000名美國青少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們中的四分之三都有蘋果手機。
這看起來很陌生,也很令人不安,所以我們需要理解當下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有一些代際變化是積極的,有一些是消極的,而更多變化則兩方面兼具。千禧一代和之前世代的最大區(qū)別在于看待世界的方式,而iGen一代與千禧一代的不同之處不僅是這一點,還包括他們?nèi)绾未虬l(fā)時間。iGen一代的日常體驗與上一代人已有了根本區(qū)別。待在臥室玩手機比待在車里或參加聚會舒適得多。從這一角度看,今天的青少年要比往日更安全。他們顯然不太可能發(fā)生車禍,而且相比起往日的青少年,他們并不嗜好飲酒,因此也不易染上嗜酒所引發(fā)的疾病。然而從心理上來說,他們卻比千禧一代更易染上精神疾病:青少年抑郁癥和自殺率自2011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將iGen一代描述為處于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的邊緣并不夸張,而問題的根源就在于他們的手機。
即使有一些重大事件,如戰(zhàn)爭和技術(shù)進步在塑造青年群體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也沒有一個單一因素可以完全界定一代人的特征。但是,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出現(xiàn)所引發(fā)的青少年的變化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青少年的手機對他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手機并不能帶給青少年快樂,反而減少了青少年的社交活動,使他們更加封閉,由此更易受精神疾病的侵害。而青少年在屏幕前待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出現(xiàn)抑郁傾向的癥狀。
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
智能手機與當今青少年正在經(jīng)受的心理困擾有什么關聯(lián)呢?盡管社交媒體不分晝夜地將青少年聯(lián)結(jié)在一起,但它也加重了青少年對于遭受孤獨冷漠的擔憂。相比以往,當今的青少年更少參加派對,也更少親身相聚在一起。但每當他們參加聚會時,總會用Instagram和臉書等社交媒體記錄一起相處的時光。因此,那些沒有被邀請參加聚會的青少年也會很容易意識到他們沒有被邀請,而這又會增加他們的孤獨感。有研究顯示,感覺孤獨的青少年數(shù)量創(chuàng)下所有年齡組的空前最高紀錄,孤獨感增強了青少年的抑郁傾向。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資助的一項調(diào)查,從1975年以來每年就美國12年級學生的生活狀況進行調(diào)研,并從1991年開始增加調(diào)研8年級和10年級學生的生活狀況。調(diào)研的問題包括:青少年有多開心?他們花在各種不同閑暇活動上的時間有多少?這些活動時間包括社交、運動等“非屏幕時間”,也包括瀏覽網(wǎng)頁、使用社交媒體等“屏幕時間”。調(diào)研結(jié)果顯示,屏幕活動時間超過平均水平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不開心,而非屏幕活動時間超過平均水平的青少年則更開心。
在調(diào)查中,毫無例外,所有的屏幕活動都與不開心相關,而所有非屏幕活動則與開心相關。每周使用社交媒體超過10小時的8年級學生不開心的可能性要比使用時間更少的學生高56%,而每周使用社交媒體6-9小時的青少年不開心的可能性仍然高于使用時間較少的青少年47%。親身參加社交活動帶來的影響則與此相反,相比與朋友相處時間低于平均水平的青少年,與朋友相處時間超過平均水平的青少年開心的可能性要高20%。青少年盯著屏幕的時間越長,越可能出現(xiàn)抑郁癥狀。嚴重依賴社交媒體的8年級學生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可能性要高出平均水平27%,而勤于運動、參加集體活動時間高于平均水平的青少年患上抑郁癥的風險則大大減少。
每天在電子設備上花費3小時或更長時間的青少年有自殺風險的可能性要高出使用時間較少的青少年35%。還有一則數(shù)據(jù)較好地反映了當今青少年的孤獨生活:2007年以來,青少年的殺人犯罪率呈下降趨勢,但自殺率卻有所上升。隨著青少年之間相處時間的減少,他們殺害彼此的幾率減少,自殺的幾率則有所增加。2011年,青少年的自殺率高于青少年的殺人犯罪率,這是24年來首次出現(xiàn)這種狀況。
手機讓青少年喪失獨立
20世紀70年代,攝影師比爾·耶茨曾在佛羅里達州一個溜冰場拍攝了一系列照片。溜冰場是孩子們逃離家庭管束,享受獨立空間的地方。照片中有的少年光著上身,褲腰里插著一大瓶薄荷酒,有的叼著香煙。在這些黑白照片中,青少年自信地看著耶茨的鏡頭,這種自信恰恰源于他們的自主與自立,雖然他們的父母不一定贊同他們的行為。
對前幾代人來說富有吸引力的獨立,對現(xiàn)今擁有智能手機的這代青少年卻影響甚微,他們甚至不太會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離開家。這一轉(zhuǎn)變令人吃驚:2015年12年級學生外出的頻率竟然比2009年的8年級學生還要低。現(xiàn)今的青少年也較少外出約會。2005年,只有56%的高中畢業(yè)班學生會外出約會,而對于嬰兒潮一代和X一代來說,這一比例則為85%。
作為美國青少年自由象征的開車也對現(xiàn)在的青少年失去了吸引力。幾乎所有嬰兒潮一代的高中生都在讀高中時就拿到了駕照,而今天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青少年在高中畢業(yè)時仍沒有駕照。他們并不著急考取駕照,因為他們的父母可以載著他們?nèi)ハ肴サ牡胤??!拔业母改缚梢暂d我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而且從來沒有抱怨過,所以我沒有必要考取駕照。”圣地亞哥一位21歲學生說,“直到媽媽告訴我她不能一直開車接送我上學,我才考取了駕照?!爆F(xiàn)今青少年考取駕照的動力更多是來自父母,而不是為了追求自由與私人空間,這對前幾代人來說簡直不可想象。然而,獨立是需要金錢的支持的——開車需要支付汽油費,聚會也需要花錢。之前幾代人會為自己的獨立和自由去打工和存錢,但是iGen一代的青少年極少這么做。
智能手機還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睡眠時間:現(xiàn)在許多青少年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有專家表示,青少年每晚應保證9小時睡眠,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青少年會嚴重缺乏睡眠。據(jù)統(tǒng)計,2015年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青少年比1991年多57%;2012-2015年間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青少年數(shù)量增長了22%。而有研究表明,每天使用電子設備超過3小時的青少年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可能性要比其他青少年高28%;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可能性則高出其他青少年19%。
智能手機與抑郁癥、睡眠不足之間有著極強的相關性,也令當今青少年喪失獨立性。因此,家長應當告誡孩子少使用手機,并在使用電子設備上加強對青少年的管制與約束。這一點也是技術(shù)作家尼克·比爾頓曾報道的:約束自己的孩子使用電子設備是很多硅谷高管共同遵循的原則。就算是史蒂夫·喬布斯也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他為這個世界所創(chuàng)造的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