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鹽》,孫頻 著,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7年8月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祛魅
一
李林燕瞇著眼睛歪在火爐旁邊烤著兩只手。在冬天的夜晚,她最貪戀的地方就是這火爐邊了。她貪戀的是坐在這火爐旁邊時才會有的那種安定和遲鈍。這火爐旁的時間是靜止的,獨立的,仿佛是從時空中硬剜下來的一塊。
這個時候她的心里安靜得像一座秋天里頹敗的廢園,沒有一點人聲,甚至沒有貓的足跡,有的只是那些自生自滅的植物和植物上面流過的一寸一寸的光陰。
她靜靜地歪在那張木椅上,這種自由簡直巨大到了空曠,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很多時候她會不自覺地打開自己身體深處那些鎮(zhèn)靜地折疊的記憶,她一層一層把它們打開,看過之后,再一層一層包好。她在火光里烘烤著它們,像個農(nóng)夫在秋天翻曬地里的那些玉米和紅薯。
她是1985年考上大學的——蘇北的一所師范學院,畢業(yè)后按照原籍被分配回了呂梁山區(qū)的方山中學當老師。
這所高中雖說是方山縣城的高中,但設在縣城的邊上,出了校門就是黃土高坡,周圍全是荒山野林,倒也肅靜,寺廟似的。學校里只有一個殘缺不全的操場,幾排破破爛爛的窯洞就是教室,窯洞是依著山勢一層一層摞起來的,樓房似的。摞在最上面的一層破窯洞就是單身教師宿舍,幾個剛分配來的老師星星點點地綴在里面。到了晚上亮起燈的時候,從下面望上去,簡直有手可摘星辰的聳然感。
李林燕來方山中學報到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天剛亮,她就站在單身宿舍前面的空地上來回踱著步子背宋詞?!叭暾砩蠀侵新?,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鴛鴦,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9月的山里早晨已經(jīng)很冷了,她還穿著一條當年最流行的大紅裙子,晨風中露著兩條細細的小腿,蝙蝠衫系在裙子里,頭發(fā)一縷一縷地卷在肩膀上。她的臉越往下越細越尖,嘴唇幾乎要小到融化不見了,但是一大早起來她就在上面涂了口紅,薄薄的一層紅落在她蒼白的面皮上,雪上紅梅似的,蕭索中自帶著幾分妖嬈。她的眼皮也是薄薄的單眼皮,便在上面涂了一層藍色的眼影,藍色的眼皮沉甸甸地綴在眼睛上面,像兩粒熟透了的葡萄。就是出來背個書,她也要化好妝才肯出來亮相。
學生們陸陸續(xù)續(xù)來上早自習了,聽到上面?zhèn)飨卤硶暎佳銎鹉榿砜粗?,學生越聚越多,漸漸圍成了一圈,個個仰著臉,像瞻仰升旗儀式似的。李林燕去教室上課的時候,穿著幸子衫、喇叭褲,蹬著半高跟鞋,一只胳膊下面端端正正夾著課本,高高挺著胸脯,因為挺得太高了點,使她看起來就像拎著兩只乳房在走路,很容易讓人想起“兩只黃鸝鳴翠柳”之類的詩句。
大約是她自己也覺得胸脯挺太高了,有點不好意思,于是胸脯挺著,頭卻垂著,含羞地埋在肩膀上。從背后看上去,她步調凜然莊嚴,再加上胳膊彎里中規(guī)中矩地夾著一本書,儼然像個修女,但裹在喇叭褲里的鼓鼓的臀和兩只高高聳起的乳房又給人一種帶葷腥的肉感。開學第一天,李林燕就這樣披掛著口紅、眼影、喇叭褲,莊嚴地、凜然地走上講臺,開始給學生們上語文課。
李林燕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化好妝,然后到宿舍外面背書,背唐詩背宋詞背《詩經(jīng)》,“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遠……”她不睡覺,別的老師也睡不成,有個教地理的老師實在忍不下去了便問她:“哎,都上班了你還每天背書做什么?你班上的學生都沒你勤奮?!彼贿吥﹃砹艘粋€角的《詩經(jīng)》,一邊歪著頭呆呆地看著遠處說:“不背怎么能行,總是要離開的,哪能不做點準備?”那老師一聽就警惕地說:“什么,你才剛來就要去哪里?”
她看著那個模糊的遠處,嘴里斷斷續(xù)續(xù)地說:“總不能……一直待在這樣一個地方吧,總不能一輩子就在這里了吧,這樣一個……地方?!蹦抢蠋熉犆靼琢耍f:“可不是,誰愿意來這山溝里?可是你不在這兒,你能去哪里?北京、上海倒是好,可是我們?nèi)チ四茏鍪裁??去那里給人打個工也沒多大意思。不過人在哪兒都一樣,打交道的人都不過就是身邊那幾個數(shù)得著的人。你想去哪兒?”
李林燕聽了這話,并不急著回答,只是神秘地朝虛空一笑,就像那虛空自有人接應她。笑完了,她才心滿意足地回過頭來看著眼前的真人,但嘴里說出的話仍是沒有魂魄的話:“去哪里?這個不好說吧?這個世界這么大,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是不?我們今天就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你能知道你明天可能在哪兒嗎?你能知道你明天一定活著嗎?我今天在方山,但是明天就有可能在我們的對面、地球上的對面。這些誰能說得來呢?”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那地理老師聽著這話,覺得雖不著調卻分明鋪著些胸有成竹的底氣,地球的對面?難不成她隨時要出國去?這荒涼的黃土高坡上別的都不好長,唯獨流言最容易瘋長,越是荒涼的地方,人們的舌頭根子越軟,人必得有些消遣才能活下去,而消遣是可以從嘴里生出來的,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不消幾日,方山中學的老師們就都知道這個新來的李林燕是隨時準備要走的,一走就要到國外去了。嘖嘖。在老師們的口舌中,李林燕仿佛一夜之間長出了三頭六臂,人人爭著搶著想認識她,唯恐她走了就晚了。
老師們對這個新來的李林燕忽然有了一種怪異的尊重,這尊重的下面掩飾著的卻是一天比一天瘋長的好奇,這種好奇本身就是嗜血的,長得越大,嗜血程度越深,他們恨不得變成蟲子尖尖地鉆進她身體里窺視她那些最深最暗的角落。這種帶著血腥氣的尊重形成了一種氣場,懸浮在李林燕的周圍。李林燕自然感覺到了,她被這種氣壓著,就像被很多個隱形的人推著擠著。他們爭相推她舉她,她便有了一種懸空的幻覺。這讓她在慌亂中又有了些微微的得意。慌亂的是,他們必得從她身上采摘到什么成果才肯罷休的;得意的是,他們這樣殷切地看著她,仿佛她不是肉身做成的,在這破敗的學校里她倒更像一座異域的佛像了,她神秘而遙遠,她根本不屬于這個世界。
別人這樣供著她,她不由得不高看自己。她更是一心一意地活在自己飽滿的情緒中,這團情緒像琥珀一樣將她封在了里面,她成了琥珀里的那只蟲子。她除了每天早晨早早起來背詩詞之外,還自己寫詩。她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是專門用來寫詩的,她把寫詩的時間削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碎片,洗衣服洗到一半她想起了一句詩便濕著手寫在本子上;看到窗前有一棵樹的葉子落光了,她也馬上寫一首詩出來;聞著鄰居燉白菜的味道,她也會立刻寫出一首關于白菜的詩,當然內(nèi)容主要是這燉白菜的氣味是怎樣的卑微和復雜。
晚上,她把一盞大大的燈泡吊在頭頂,然后趴在桌子上寫信、寫詩、看書,燈泡從她身上兀自拓出了一個青色的陰森的影子,落在地上,長長地拉過了半個房間,使她看上去像個困在古堡里的囚徒。深夜,她捧著莎士比亞、捧著巴爾扎克,一本一本地往下看。在白天撿到的落葉上寫滿詩,一片一片夾進厚厚的書里做書簽。她在一方白色的確良手帕上用鋼筆寫了一首詞,題上自己的款,蓋上自己的印章。末了覺得還不過癮,還缺點什么,邊蘸上水往手帕上抖,水滴沾到墨跡便暈開了一片,斑斑點點的,有點像黛玉葬花的樣子了。她把手帕整整齊齊疊好,和那些準備寄出去的信放在一起。
有時候她會在燈下呆呆地坐一會兒,什么都不做,坐著坐著會突然和自己對話,她自問自答幾句,有時候會突然悄悄叫自己“我的女孩”。叫完了,她又臉紅起來,連忙拿起鏡子,不好意思地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她像看陌生人一樣坐在燈下久久地端詳著自己。
作品簡介
《鹽》,孫頻 著,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7年8月
本書精選作者孫頻近十年來作者生涯中最杰出的6個中篇作品,這些作品側重于寫底層人物面對磨難與困境的掙扎,還有新舊一代關于故土的矛盾以及夢想的破碎等等。更從無數(shù)個跌宕起伏的命運回聲中,帶給我們一片震撼的精神與生存景觀。
書中多篇文章曾在發(fā)表的《收獲》、《花城》等雜志引起轟動,而這次完完全全在未曾刪減的情況下呈現(xiàn)給讀者。
《乩身》里兩個殘缺的人,最后都用自己的方式跳出了自己的地獄,獲得一種新生。雖然他們最后都死了,但他們都以為,他們所選擇的是*好的。
《東山宴》里的采采和阿德那缺愛的采采渴望著幻想中的被撫摸,那失去母親的阿德把頭鉆進土中只為了和死去的母親團聚。我邊寫邊流淚,溫暖著自己,也虐待著自己,作家的命運,至死方休。
《我看過草葉葳蕤》里的李天星是一個時代轉變中的零余人,懷揣著藝術的夢想,卻一再被現(xiàn)實踐踏和捉弄。直到有一天,所有的女人對他來說都變成了草葉腐敗的氣味,所有的女人對他來說都變成了一種符號,而唯有那已經(jīng)年老的被他嫌棄的女人還站在縣城的汽車站等著他的歸來。他怎么能不選擇歸去,不選擇和她一起去觀看那百貨大樓的消逝?
《因父之名》里那沒有了父親的女兒,是經(jīng)歷了怎樣一種磨難才會把強奸自己的老頭兒認作父親,認作*的親人,把這感情認作真正的愛情,因為在她即將崩潰的時候,他告訴她,他會保護她的,他不會把她遭遇的不幸告訴任何人的。所以從那一刻起,他成了她真正意義上的父親和整個世界,成了他的奴隸、他圈養(yǎng)的寵物、他的工具。而她還要在最后為了他而逼死自己真正的父親。
《無相》中的女大學生,為了每個月的一點生活費而忍受老教授提出的被撫摸的要求,盡管她理解他的孤獨,理解他對年輕身體的渴望,但還是要在最后選擇見死不救。因為她覺得他無恥,正如她自己一樣,同樣的無恥。
《祛魅》里方山中學女老師李林燕的身上有多少女人的影子?年輕時不合時宜的心高氣傲,幻想著遠處的愛情和男人,而鄙棄眼前最踏實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承認不能再繼續(xù)騙自己,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與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脫離,自己已經(jīng)是一個遙遠的邊緣人,于是只能選擇更無奈的路,做詩人的情婦,嫁給自己的男學生。直到有一天這一切也無法保全,她必須做更殘酷的選擇。孫頻從熟悉的城鄉(xiāng)、家庭出發(fā),用充滿悲憫的人文筆觸,誠實地寫出了人的困境、苦難。她筆下的這些人就像大地的鹽一樣,也許只是附著在土地上最邊緣、最無人問津的一群人,始終承受著現(xiàn)實的無奈,但他們?yōu)楦淖兩?、為維持尊嚴、為理想所付出的努力,值得每一個人尊敬或是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