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rèn)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去日本旅游,少不了泡溫泉,日語稱“泡湯”(つぶれる),在日語中“湯”是“熱水”的意思,不過有些門口掛著一個“湯”,卻表示的是“澡堂”。
中國人在日本,如果不懂日語,估計要歇菜了,一些常見的漢字,在日本的實際意思,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在日本“野菜”(やさい),可不是野生的菜,而是“蔬菜”,而“人參”(にんじん),指的是“胡蘿卜”。春雨”在日語里指粉絲,螞蟻上樹就是“麻婆春雨”,”玉子豆腐“也沒有那么誘人,就是普通的雞蛋豆腐。
你可能會在公共場所看見“泥棒注意”字樣,這就是要你小心小偷;類似的還有“電車癡漢”,就是電車?yán)锏纳榭?,也要小心?/p>
再還比如““稻妻”是閃電,“胡瓜”是黃瓜,“唐辛子”是辣椒,“攜帶”是手機,“改礼口”是檢票口,“床”是地板,“高?!笔歉咧?,“映畫”是電影,“名刺”是名片,“運轉(zhuǎn)”是駕駛,“蛇口”是水龍頭,“娘”是女兒,“宿題”是學(xué)生作業(yè),“主人”是丈夫,“人肉”是大蒜。
為什么會這樣呢?
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tǒng)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jié),就用幾個漢字。
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jì)》《古事記》用的是漢式和文,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的。
后來這些漢字后來逐漸演變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 ;而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
有研究指出,日本如果都用假名書寫的話,除非有忍耐力,否則沒有人能讀下去,而且閱讀速度會大大下降,一年平均讀完5.3冊書,是完全不可能的。
漢字本質(zhì)上是形聲義三位一體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拋棄了漢字的精髓。
形,漢字本身的形體,它是怎么寫的;音,這個字形體標(biāo)示的音節(jié),它念什么音;義,這個讀能表達出來的意義,它當(dāng)什么講。
雖然從古至今,漢字的形體、讀音和意義,都發(fā)生了一些的變化,但是漢字的基本性質(zhì)沒變,現(xiàn)代漢字仍然是形音義的統(tǒng)一體,這也是我們中華文化源源不絕的根本。
2011年,日本文部省進行了一項有關(guān)漢字意識的調(diào)查,其中在”你對日本漢字抱有什么樣的看法?"
一問下,72.4的人表示"漢字是書寫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其次有60.1%的人認(rèn)為"漢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于閱讀",還有52.5%的人認(rèn)為"雖然有文字處理機,還是應(yīng)該踏踏實實學(xué)好漢字"。
日本人在各個階段應(yīng)該掌握多少漢字合適呢?
日本人在各個階段應(yīng)該掌握多少漢字合適呢?
二戰(zhàn)后,日本很多學(xué)者,甚至主張廢除漢字,公開發(fā)表文章稱“日本用漢字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實,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日本要推廣民主,必須考慮廢除漢字這種惡魔的文字?!?/p>
慶幸的是,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普通老百姓對漢字有很高的熟知度,廢除漢字的方案最終沒有實行。
因為廢掉一個字,不只是廢掉一個字而已,你是摒棄了這個字所承載的文化,丟掉了這個字后面一連串的珠寶,那珠寶就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
日本前賢所思所悟而得的學(xué)問,也是用漢字留存的,廢棄了漢字,等于割斷了歷史,前人經(jīng)驗以及學(xué)問的傳承。如果廢除了漢字,兩三代人后就看不懂了,還談什么繼承歷史遺產(chǎn)?
在當(dāng)今日本,能認(rèn)識很多漢字的人,能引起周圍人群的尊重。
在日本說到漢字,以及一些基本漢字文化,日本人都毫不猶豫地承認(rèn)是從中國傳承過來的。他們也為能寫很多漢字的中國人感到欽佩。
在日本不少大學(xué)、高中將是否擁有“漢檢”資格證書,作為入學(xué)選拔標(biāo)準(zhǔn)之一,甚至國家公務(wù)員考試中也會不時來上一段《列子?湯問》或者王安石變法一類的古文題目。
這就是漢字的魅力,日本人不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