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海久事美術館舉辦了特展“日月光華”,以“天、地、人”三個篇章,呈現(xiàn)了包括保羅·塞尚、凱綏·珂勒惠支、克里姆特、喬治·莫蘭迪、巴爾蒂斯、弗里德·里?!ぐR蚧舴?、朱德群、趙無極、余友涵、梁紹基等近60位藝術家的作品,展現(xiàn)藝術家對宇宙的思考,以及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思考。
策展人表示,展覽主題為“日月光華”,簡單四字寓意深遠,它蘊含著宇宙間最為絢爛與深邃的自然景象。日升月落,光華流轉(zhuǎn),不僅是自然界最直觀的美學表現(xiàn),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生動寫照。
展覽現(xiàn)場
在展覽中,“日月光華”被賦予了多重解讀:它既是藝術家們對宇宙、自然、生命等宏大主題的深刻思考,也是他們通過藝術語言對東西方哲學、文化碰撞與交融的獨特詮釋。
谷文達 《簡詞典·日月光華》
許江 《富春山旅圖·有風南來》
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是久事美術館2024年度收官大展,也是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參展項目。展覽分為“天、地、人”三個篇章,在“黑、白、灰”的展覽空間內(nèi)展出近60位藝術家的作品。
余友涵 《抽象2019 10-1》
在“天”篇章中,展廳是黑色的,策展人試圖打造一個混沌狀態(tài)的,并呈現(xiàn)出藝術家們從宇宙蒼穹中截取的創(chuàng)作靈感。其中,藝術家余友涵的作品《抽象 2019 10-1》是其晚年的繪畫,他在畫布上呈現(xiàn)出筆觸的痕跡,呈現(xiàn)出人和宇宙間的律動。而梁紹基的作品則是運用了蠶:蠶在可滑動的范疇中吐出絲線,講述著身體與最初世界的關系,并最終形成了藝術作品。
丹尼爾·克諾爾作品
黑是顏色的初始階段,之后則演變?yōu)榧t、黃、藍三色,也是最基本的顏色。在第一板塊中,觀眾可以看到朱德群、趙無極等人運用紅色、黃色所創(chuàng)作的抽象繪畫,表現(xiàn)勃勃生機,而丹尼爾·克諾爾的藍色調(diào)作品則展現(xiàn)了人類與動物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
太初之時,天地未分。而有了光,就有了天地。展覽的第二板塊聚焦的主題是“地”。在這里,草木山川、自然萬物成為藝術家筆下的主角,他們通過細膩的筆觸或是獨特的視角,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張洹,《岡仁波齊10號》
其中,張洹的作品《岡仁波齊10號》是由香灰繪制而成,描繪的是朝圣之地——岡仁波齊,呈現(xiàn)出人的信仰,以及蘊含的時間沉淀。雕塑家展望的雕塑如同一塊飛來的隕石,豎立在窗邊,窗外則是陸家嘴的高樓建筑,展現(xiàn)出在大地上所承載的不同文明。
展覽現(xiàn)場,(左)莫蘭迪作品
草木根扎大地,面對陽光,是溝通天地的重要通道,也是藝術的重要來源。在對于草木的描繪中,名頭最響的,也最吸引人的是幾張小尺幅的畫作:一張是塞尚的水彩,描繪了他對于樹木的觀察,邊上,是莫蘭迪描繪的一組花卉靜物,以及巴爾蒂斯的花卉習作。
展覽現(xiàn)場,克里姆特的素描作品
在“人”這一篇章里,藝術家們則聚焦于人類社會的復雜面貌,探討了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系,以藝術的形式傳遞出對生命、人性與社會的深刻洞察。在這一板塊中,觀眾可以看到,克里姆特的素描作品《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研究》,邊上是安德烈·德朗的作品《女人》,下方是杰阿柯莫·曼祖的鉛筆畫作《尤利西斯發(fā)現(xiàn)珀涅羅珀》。這組作品處在角落中,淺色的紙本與纖細的線條在展廳中雖不起眼,但可以感受到不同藝術家對于人物及人物內(nèi)心的刻畫。
展覽現(xiàn)場,凱綏·珂勒惠《織工起義》
相較于對單個人物的描繪,德國藝術家凱綏·珂勒惠支則將目光聚焦在了人與社會的關系,其蝕刻版畫《織工起義》以尖銳的形式把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悲慘命運和勇于斗爭的精神。1931年,魯迅把珂勒惠支版畫介紹到中國,并對在國內(nèi)興起的木刻運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展覽現(xiàn)場,陳海燕作品
展覽中,藝術家陳海燕的版畫作品《這鳥這雞》和《果樹》就可以看出珂勒惠支、魯迅等人對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
徐冰作品(左)
同樣描繪勞動人民的還有藝術家徐冰,他在早期版畫《打谷場》 和《大糧屯》中,描繪了農(nóng)民勞作的場景。不過,相較珂勒惠支描繪的苦難,徐冰版畫更多展現(xiàn)的是人和自然的關系。
俄羅斯小組 AES+F Allegoria_Sacra_A_MELANCHOLY_A4@300
此外,奧斯卡·柯克西克、何兆基、俄羅斯小組 AES+F等藝術家的作品講述的則是藝術家對當今社會下的人種、制度等問題的表達。
Miriam Cahn米利亞姆·卡恩 holztulpen22.05.2015 oil on wood
展覽呈現(xiàn)了當代藝術的多樣性及其深遠意義,同時深入探討了東西方哲學與文化的融合。策展人童雁汝南表示,藝術家們利用其獨到的視角和藝術手法,將宇宙、自然和生命等宏大主題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叭型砥诘淖髌肥腔煦缫黄?,是他在尋找宇宙秩序,用畫筆去畫生命和宇宙的關系。這也和中國的黃賓虹晚期作品相似。而展覽中,余友涵的作品也能體現(xiàn)出這一點?!?/p>
展覽現(xiàn)場
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展覽,不僅展現(xiàn)東西方藝術家們對自然、人類自身以及人類與社會和未來關系的深刻探索,同時引導觀眾在這場東西方哲學碰撞與交融的展覽中體驗藝術之美的同時,感悟到“日月光華”所傳達的哲學之思。
兩棵松Two Pines 保羅·塞尚Paul Ce?zanne水彩畫Watercolor painting
展覽現(xiàn)場
此次展覽由上海久事美術館與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共同主辦。
展覽將展至202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