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漫步中華大地的時候,不管是在高山峽谷、溪澗湖池、大江大河甚至波濤洶涌的大海之濱,還是在幽靜的園林庭院之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有各式各樣的橋梁飛跨其間。許許多多造型優(yōu)美的古橋,不僅以它們堅固坦平的軀體千百年來為人們跨越高溝深澗、大江大河服務,而且以它們雄偉而又優(yōu)美的身影點綴著中華大地的錦繡河山,引得許許多多著名的文學家、畫家為之謳歌、繪影。他們常常以“長虹飲澗”、“彩練行空”等詞語來描繪古橋的風采。的確,這許許多多的古橋好像是一道道人間彩虹在神州大地翩翩飛舞,使大地添彩,河山增色。
蘇州古橋
我國造橋的歷史悠久。在原始社會早期我們的祖先在利用自然的山洞巖穴和構(gòu)木為巢的時候,就已經(jīng)懂得用自然倒下的樹木枝干作為跨越的工具了。在原始社會的后期,出現(xiàn)了原始聚居的村落。在村落周圍出現(xiàn)了人工挖掘的防御性的深溝大壕,以防止野獸和外部落的攻擊。與此同時也就必然產(chǎn)生了村落內(nèi)部必須經(jīng)常出入跨越大壕溝的問題,也就是要架設安全方便的過溝建筑物——橋的問題。從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的距今五千多年前,西安半坡村原始村落遺址的復原圖來看,在半坡遺址的周圍,有一條寬約五六米、深約五六米的大壕溝。這條大壕溝每天都要有很多人進出,是必然要有橋的。根據(jù)建筑材料和施工能力推斷,這里的橋應當是木梁橋,是用幾根長七八米的樹木拼成的。在古代文獻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如《說文解字注》上說“梁之字,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凡獨木者曰杠,駢木者曰橋”。《廣志》上說:“獨木之橋曰榷,亦曰彴?!豹毮緲?應當很早就出現(xiàn)了,因其更為簡單,便于搭設,人們從小河、狹谷岸邊把樹木推倒搭向?qū)Π毒统闪恕?/p>
還有一種歷史較早的橋叫踏垛或石磴,也稱作踏步橋、堤梁橋等。在原始社會里,我們的祖先在遇到溪澗、小河水漲、水阻的時候,為了渡水,便采取了在水中拋置石塊當橋的做法。這種形式的橋很簡單,也便于架設,在人類能夠用手搬物的時候就可能有了。它與獨木橋可能同一時期就出現(xiàn)了。在早期的歷史文獻中對這一類的橋也有了不少的記述。像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書《竹書紀年》和后來的《考工典拾遺記》,以及其他文獻史料中都記載了大約在公元前2100年時“舜命禹疏川奠岳,濟巨海,黿鼉而為梁”和周穆王三十七年(前965年)伐楚,大起九師,東至九江,駕黿鼉以為梁的故事。黿鼉本是一種特大的烏龜,人們把它們用來形容在溪澗小河中露出水面的石磴、石塊筑成的踏步橋,倒也是非常生動的。在古文辭解釋的專書《爾雅·釋宮》中把這種橋稱之為石杠并作了解釋:“石杠謂之徛,徛者,步橋也,按即聚石水中,以備步涉者。”現(xiàn)代人還有把這種橋稱之為“汀步橋”、“過水梁”等的。
石拱古橋 羅哲文手繪
此外還有一種藤橋和繩索橋,也是很早就可能出現(xiàn)的橋。原始人類曾經(jīng)攀緣于高山密林之間,往往借垂索懸藤飛蕩跨越。當他們學會用手的時候,自然也會把藤條垂索的另一端加固就可緣著它們渡到對岸去了。但由于這種原始藤索橋難以保存,已無法找到早期的遺物了。后來,發(fā)展成為竹索、鐵索橋,這些在古橋類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從我們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利用和簡單加工自然的樹木、藤條、石塊等材料,創(chuàng)造了這種解決阻斷交通問題的橋梁建筑之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古代橋梁修建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橋梁建筑的工程技術水平越來越高,橋梁建筑的藝術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美?,F(xiàn)在保存下來的古代橋梁早期實物雖然已經(jīng)不多,但從豐富的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掘的資料上還可以看出它們的情況來。如像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競相爭雄,修城、開渠、筑路工程的大力發(fā)展,城有城壕,渠有水道,路有溝谷,都需要建大量的橋才能使交通通暢。公元前五世紀西門豹在鄴城(今河北臨漳)治水開渠12條,因與馳道相交,所修筑的12座跨渠水橋,一直延用到了漢朝。據(jù)《華陽國志》上記載,公元前三世紀秦代蜀守李冰在益州(今四川成都)城西面與南面的郫江與錦江上造了7座橋。西門外的叫沖治橋;西南石牛門外的叫市橋,市橋下還放了潛水石犀,以鎮(zhèn)水妖;城南的叫江橋;南渡流有萬里橋;錦江上的叫夷里橋,又名笮橋;沖治橋西北的叫長升橋,郫江上北面的叫永平橋。這7座橋又名為七星橋。它們在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發(fā)展史上,曾經(jīng)起過積極的作用。公元前四—前三世紀,秦昭王在渭水北岸的咸陽宮與南岸的興樂宮之間,造了著名的渭水橋,把兩座宮殿區(qū)聯(lián)成一片。這橋長380步(1步5尺),為我國建橋史上早期杰作。
風雨橋羅哲文手繪
在近代的考古發(fā)掘中,考古工作人員在山東臨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都城的城門外城壕(護城河)的兩岸地下,發(fā)現(xiàn)了修筑橋石的石塊與夯土。護城河寬約七八米,橋的跨度至少也在七八米以上。在陜西西安、咸陽渭河老河床下也發(fā)現(xiàn)了渭水橋(可能是中渭橋)的木樁基礎,證明了古老的著名的渭水橋確實存在,規(guī)模甚是巨大。
早期的古橋中,還有一種橋型叫做“舟梁”,也就是后來的浮橋。因為它當時是臨時性的,用過就拆,所以難以保存,也無遺址可考,只能從歷史文獻記載上去了解。在《詩經(jīng)》中有“親迎于渭,造舟為梁”的描寫,傳說在公元前1000年的時候,周文王為了娶親,在渭水上架了一座大浮橋以顯示其氣派?!妒酚洝で乇炯o》上記載:公元前541年,秦公子鍼去投奔晉國,為便于大批車馬行人通過,在臨晉關附近的黃河上建一大浮橋,通過的隊伍有“車重千乘”之多。
自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由于國家的統(tǒng)一,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各項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城池的興建,交通空前發(fā)達以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對橋梁的要求更為迫切,同時也為修建橋梁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和科學技術的條件。于是,橋梁修建的數(shù)目越來越多,規(guī)模越來越大,類型越來越豐富,建橋技術越來越先進,橋梁藝術越來越精美。許多古橋至今仍然保存著,成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chǎn)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些古橋如河北趙縣隋代趙州橋(安濟橋)和北京盧溝橋等久已揚名世界,成了世界人類科技文化的重要遺產(chǎn)。
(本文選自中華書局出版《古跡》)
古跡(精)
作者:羅哲文 著
定價:52元
為羅哲文先生關于古代建筑的學術隨筆集。是典雅文存第六號作品。包括長城、古塔、古亭、古橋等內(nèi)容。書中配有50幅作者建筑手繪以及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