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對話陸天明:致我們那代人的青春

我把這部小說看作是我的封筆之作,或說是最后一部小說。也許不是這樣,但是我一直用這樣一種心情、這樣一種努力來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

1、能不能先幫我們介紹一下您這個書名,為什么起這個名字,叫《幸存者》?

我把這部小說看作是我的封筆之作,或說是最后一部小說。也許不是這樣,但是我一直用這樣一種心情、這樣一種努力來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

“幸存者”的含義很多,對于我來說,我覺得我這一代人和共和國的幾代人,都存在著這樣一個使命,就是把中國變得更好。當(dāng)我們站在人民英雄紀(jì)念碑、廣州72烈士的紀(jì)念碑前,我們都是幸存者,我們幸存下來了,我們擔(dān)負(fù)起一個共同的使命,就是怎么把中國搞得更好,怎么把中國改造成為我們十幾億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一片樂土。怎么把我們幾代人在這個崇高愿望下做出的犧牲、經(jīng)受的坎坷、磨難和持續(xù)的奮斗表達出來,我想這是我以最后一部小說所要表達的愿望。

我在耄耋之年寫這部小說,可以說寫得很艱苦。我覺得我應(yīng)該付出,做這樣的記錄。這就是我寫這部書的初衷。

對話陸天明:致我們那代人的青春

2、這本小說還有個大標(biāo)題叫“中國三部曲·驕陽”,有什么含義?

“中國三部曲”,很簡單的說就是我要寫中國這40年的努力。當(dāng)時我想一部是寫不完的,事實也是如此,這一部《幸存者》,寫的只是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這一時間段的經(jīng)歷。但是中國真正發(fā)生巨大變化,真正在開辟新時代的過程,是最近這40年。這40年在中國是最輝煌,也可以說最艱難的40年,我要記錄下來,要再現(xiàn)這40年的輝煌和艱難,我覺得應(yīng)該用三部小說來表現(xiàn)。

3、陸老師能不能介紹一下您這第一部《幸存者》里面大致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這個故事30多萬字,很難用幾句話講清楚,主要以幾個有理想支撐的知青為主角,寫他們的坎坷、奮斗,寫三代人在這40年中的沉浮。

4、在這部小說里,因為寫的都是知青在新疆的生活,這跟您個人的經(jīng)歷有無關(guān)系,有沒有您自己的的影子投射在里面?

我不愿意局限在某一個省市,因為它畢竟是小說,也寫了一些當(dāng)代現(xiàn)實生活。寬泛的說我寫的是大西北,是我們這一代人在大西北或東北所經(jīng)歷的青春歲月。這是我寫的十部長篇小說里面僅有的兩部知青題材:把我們這一代人的經(jīng)歷寫進小說。

對話陸天明:致我們那代人的青春

5、回到知青這個話題,您書里寫的那幾個主角都是上海知青,上海知青有什么特點?跟其他城市的知青相比,他們有什么不同?

有人曾說,只有上海是真正的城市。這句話雖然不是很客觀,但上海它有一個特殊點,它接觸外來的文化比較早,然后融合在上海這樣一個十里洋場,生活環(huán)境、文明程度開化比較早。所以,生活在、成長在這樣一個帶有明顯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別是半洋化的大城市中的孩子和青年,有志于到火焰山腳下種地,參與改造中國的這場偉大運動,我認(rèn)為它應(yīng)該比任何城市的知青都要艱難得多。因為當(dāng)年他面臨著要讓家長允許這些孩子到大西北去做一輩子農(nóng)民,一生在那兒扎根,這些經(jīng)歷不是一般城市孩子所能想象到的。所以我說這一代人的奉獻是值得回顧的,這也是我寫這部小說的一個初衷,我有責(zé)任把它表現(xiàn)出來、記載下來。

對話陸天明:致我們那代人的青春

6、小說里寫了很多年輕人,有三個是主要人物,這三個人物里面您最喜歡哪一個人物,為什么?

三個人物都很重要,談不上我最喜歡誰。但我要特別提到謝平,謝平這個名字在我第一部知青小說《桑那高地的太陽》里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了,這次再用就是我希望把謝平這個名字寫成那一代年輕人的典型。

中國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種青年,他們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愿意為國家的未來犧牲自己的一切,要讓后來的年輕人相信中國有過這樣一批人,他們不只是虛幻的、理論上的,而是實實在在地生存過,付出過的。

所以后來我說,剖開這些文字,應(yīng)有血流出來,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定要說我對這三個里面某一個人特別有感情,那么就是謝平,因為我對這種青年人特別寄托我的情感和希望。

對話陸天明:致我們那代人的青春

7、理想主義是您這代人最突出的特點。在當(dāng)下社會,年輕人理想主義色彩好像并不是那么濃郁了,感覺現(xiàn)在都是一種“小確幸”,您怎么看待這種現(xiàn)象?

我記得在當(dāng)時我們對80后有過爭論,有過憂慮。不過我也有一種想法,就是不用憂慮,每一代年輕人各有各代的特點,時代的變化賦予他們不同的要求,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唯一要看到的是一旦國家和民族把擔(dān)子壓在他們肩上以后,他們很快會挑起來。

那么,對于我們這一代人,理想主義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私。為什么說我們是一代理想主義者呢?因為完全的無私是很難實現(xiàn)的,而我們這一代人曾經(jīng)把這一點作為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標(biāo),我想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在經(jīng)歷了坎坷、困苦以后,可以很自豪地說出“青春無悔”這四個字的原因。

8、這部小說標(biāo)點符號的使用有點獨特,有很多句號。為什么要這樣處理,您是怎么考慮的?

這個其實是我有意的,我曾經(jīng)和一些搞文字編輯的同志也有過商量,它的確不規(guī)范,但是我用短句、句號來不斷地切開完整的句子,就是為了使得這些文字像一發(fā)發(fā)炮彈一樣,在需要的時候,直接打中讀者的心,希望大家感覺到一顆心的跳動。我這樣做是不是成功了?不一定,這是一種探索,我希望讀者能夠接受我這種探索。

采訪:宋強

視頻制作:我的書

導(dǎo)演 陸川 發(fā)長文支持父親陸天明的作品

陸天明

作家,編劇,祖籍江蘇。生在昆明,長在上海,兩次上山下鄉(xiāng)。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度過最難忘的青春年華。后長期供職于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F(xiàn)為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名譽會長。曾擔(dā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主席團成員。作品有長篇小說《泥日》《桑那高地的太陽》《蒼天在上》《大雪無痕》《省委書記》《黑雀群》《木凸》《高緯度戰(zhàn)栗》《命運》。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飛天獎一等獎、金鷹獎等各種獎項。

——

《幸存者》全書近36萬字,講述了二十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內(nèi)陸,來自大城市的支邊知青謝平、向少文、李爽等人接受時代感召,投身于新中國的邊疆建設(shè),不料卻由于一場爆炸事件,令他們的命運由此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塵埃尚未落定,嶄新的時代已然來臨,盛年的他們又面臨著另一重機遇和挑戰(zhàn)。而后,十多年前的爆炸揭開了更多秘密,苦孩子鐘紹靈險中求勝的人生一步步走向偏狹,引水渠龍口閘門坍塌,知情人的消失,平靜的河流下暗流涌動,真相在撲朔迷離中顯現(xiàn)……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