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1918-1997)被譽為美國最重要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師之一,曾在1957至1965年擔任耶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代表作品包括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筑大樓、新加坡鴻福中心、香港力寶中心等。
近日,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其回顧展“實體化的空間:保羅·魯道夫的建筑”,呈現(xiàn)80余件圖紙、模型、文獻及私人物品等,從早期的實驗性住宅到混凝土建造的市政項目,再從烏托邦式的城市巨型建筑結構,呈現(xiàn)其建筑理念和貢獻。
在紐約曼哈頓中城的一條街道上,矗立著一座由細長的鋼支柱和相交的玻璃平面組成的矩陣,它在一排規(guī)整的聯(lián)排別墅中形成了一座晶瑩剔透的塔樓,格外引人注目。你可以看到外墻的分層元素似乎在相互滑動,刺破了垂直的內部空間,懸浮樓梯連接著漂浮的夾層,植物從懸浮的陽臺上散落下來。這是一個由鏡子、小隔間、隔板和折疊板組成的迷人場所,一座有機玻璃和石膏板的宮殿,仿佛隨時都可能重新組合,就像是擺放在純白色架子上的日本機器人玩具一樣。
建筑師保羅·魯道夫,拍攝于1968年
這是“Modulightor”大廈,是建筑師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1918-1997)的未來主義家居愿景。保羅·魯道夫是一位以氣勢恢宏的野蠻主義巨型建筑而聞名的建筑師。幾十年來,他經歷了無數不同的身份:20世紀50年代,他開始在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建造清風拂面的海濱住宅;60年代,他成為巨石、巨型建筑的大男子主義大師;到了之后的80年代,他不再畫機器人模型,而開始在紐約的派對上建造營地,從而結束了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紐約Modulightor大樓,也是紐約唯一可公開參觀的魯道夫建筑
“Modulightor”大廈的模型如今正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是展覽“實體化的空間”的一部分。該展覽也是大都會博物館自1972年馬塞爾·布勞爾(Marcel Breuer)回顧展后,50多年來首次舉辦大型建筑回顧展。這也是博物館首次展出于1997年去世的魯道夫的作品。令人惋惜的是,過了這么久才舉辦展覽。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魯道夫的許多大膽的建筑作品都被毀壞了。推土機如饑似渴的速度超過了美國人欣賞戰(zhàn)后遺產的時間。
曼哈頓下城區(qū)高速公路:城市通道項目設計圖,1967-1972年
許多人至今仍不懂得欣賞他的作品。事實上,保羅·魯道夫的作品是經由亞伯拉罕·托馬斯(Abraham Thomas)之手得到應有的展示。亞伯拉罕·托馬斯是一位英國策展人,曾工作于倫敦約翰·索恩爵士博物館。在大都會博物館的一間不太大的展廳里,新一代的建筑迷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對魯道夫那“肌肉發(fā)達”的作品垂涎欲滴。可惜的是,這些建筑卻被上一代人碾壓得體無完膚,在他們眼中,魯道夫是一個渴望權力的暴君。博物館并沒有預料到這一展覽會如此受歡迎。它本該擁有更大的展示空間。對于那些追捧魯道夫的燈芯絨混凝土雕刻作品的人來說,還有人記得他曾想把曼哈頓下城的大部分地區(qū)夷為平地,建造一條多層高速公路。許多建筑師都是具有分裂性的,但很少有人能像魯道夫一樣,歷經如此贊美與謾罵。
阿拉巴馬州塔斯基吉學院小教堂內部設計圖,約1960年
不管你是喜歡混凝土錘打的效果,還是喜歡經典的鑄模效果,你都會陶醉于展廳里那一絲不茍的圖紙中。魯道夫是他那一代人中無與倫比的繪圖師,也是少數幾個真正自己繪圖的繪圖師之一。他手持平行尺和鋼筆在畫板前蓄勢待發(fā)。在他的作品中,“皮拉內斯式”的樓梯躍過令人暈眩的中庭,巨大的混凝土平面圖像躍然紙上,如同丹·達雷(Dan Dare)的漫畫動感。
魯道夫的繪畫方法不僅僅是對空間的描繪,還直接影響到建筑的建造方式。他說:“有些材料比其他材料更容易通過渲染來描繪。這可能是我對混凝土和高質感表面感興趣的部分原因?!彼诩埳鲜褂闷叫芯€來營造光影效果,在現(xiàn)實中則使用帶肋混凝土來營造同樣的效果。展覽包括他在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筑大樓澆鑄墻壁時使用的木制模板,上面裝有倒角肋條,以營造燈芯絨效果。正如評論家雷納·班納姆(Reyner Banham)所說:“這是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所知道的極少數建筑之一。拍照時,它完全像一幅圖畫,外面的所有陰影都出來了,就像是用一支非常柔軟的鉛筆勾勒出來一樣?!?/p>
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筑大樓設計圖,1958年
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筑大樓于1963年竣工,當時魯道夫還是耶魯大學建筑系主任。藝術系的學生們卻不這么喜歡它。雕塑家們則抱怨他們的工作室天花板太低,像個“地牢”,而畫家們則不得不忍受南面光線太強的房間。1969年,一場大火燒毀了這棟建筑,人們毫不意外地將其歸咎于心懷不滿的學生。后來,這棟建筑得到了修復。就像他的許多項目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贏得了人們的喜愛。
保羅·魯道夫站在1963年竣工的耶魯大學新藝術與建筑大樓前
耶魯大學的雕塑工作室可能會讓人覺得太過乏味,但魯道夫對陰影的力量和光線一樣感興趣。他摒棄了國際風格中那一塵不染的世界,批評國際風格只是說“讓我們有光”,而沒有從心理上控制光。他形容走在紐約的公園大道上,兩側是現(xiàn)代主義的玻璃辦公大樓,看上去就像是巨大的帶有窗戶的制造商產品目錄。他認為,世界需要更多的“洞穴”,而不是“金魚缸”。
他設計的波士頓第一教堂就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洞穴。光線從倒角開口處小心翼翼地射入,并從他標志性的燈芯絨混凝土肋骨上鑲嵌的銅條上反射出來。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他設計的坦普爾街停車場是另一個怪人的夢想,其雕刻的柱子就像是從一塊巨石上鑿出來的。在1963年的一次《時尚》雜志拍攝中,魯道夫在車庫頂上擺出了他心愛的捷豹跑車的造型。不過,這位建筑師在波士頓設計的政府服務中心卻一直受到威脅。如果能將其改建為住宅,也許救贖就在眼前。
波士頓政府服務中心,保羅·魯道夫設計
魯道夫本人在住宅領域探索的結果是喜憂參半。早期,他在佛羅里達州建造的住宅采用了他在海軍中學到的輕質原理,如今已成為深受喜愛的珍品,成為每年薩拉索塔現(xiàn)代主義周的亮點。(遺憾的是,他設計的海灘俱樂部被最近的颶風卷走了。)但他后來的實驗并不順利。1970 年,他在紐黑文建造了一個預制房屋項目,采用拱形膠合板屋頂。由于漏水,該建筑在十年后被拆除了。此外,他在紐約水牛城建造的Shoreline公寓也不盡如人意。展覽中,令人眼花繚亂的鳥瞰圖描繪了一個如同星球大戰(zhàn)般的建筑群,錯落有致的楔形塔樓環(huán)繞著一個碼頭。但這一愿景只實現(xiàn)了一個低矮的片區(qū),其中大部分區(qū)域在后來被推平了。
保羅·魯道夫于1983年在新加坡繪制的鴻福中心(The Concourse)內部透視圖(部分已拆除)
正如《建筑實錄》(Architectural Record)在1989年詼諧地寫道的那樣,隨著美國反對野蠻主義巨型建筑浪潮,魯道夫在亞洲——當時后現(xiàn)代主義尚未完全滲透的地方,找到了更容易接受的受眾。他在中國香港設計的力寶中心玻璃鏡面塔樓,宛如大熊貓爬樹的抽象幻象。至今,這一大樓仍是香港繁忙天際線上最新穎的高層建筑。他在雅加達設計的辦公大樓是印尼傳統(tǒng)懸挑屋頂的堆疊,至今仍是炎熱氣候下高層建筑遮陽的典范。但是,魯道夫想在家鄉(xiāng)成為一名摩天大樓建筑師,他想像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那樣,在70多歲時的職業(yè)生涯晚期東山再起??上н@一夢想從未實現(xiàn)。
中國香港 Sino Tower 設計圖和模型,1989年
雅加達大馬集團總部大廈設計圖,1982年
所有這一切都使他現(xiàn)存的建筑,尤其是“Modulightor”這座紐約唯一完好無損且可公開參觀的魯道夫作品,顯得尤為珍貴。20世紀80年代,他與恩斯特·瓦格納(Ernst Wagner)共同開發(fā)了這座建筑,作為Modulightor照明業(yè)務的總部,其頂部是一對復式公寓。去年,這座建筑終于獲得了地標性保護地位,成為保羅·魯道夫現(xiàn)代建筑研究所的所在地。該研究所定期舉辦參觀活動和展覽,Modulightor 照明公司則繼續(xù)在樓下經營,在地下室的工作室里生產定制產品。走在公寓多層的樓層中,你可以感受到魯道夫是一位空間構成大師,他的空間錯綜復雜,就像索恩博物館一樣,到處都是他在旅行中收集的部落藝術品和現(xiàn)成物品。
保羅·魯道夫現(xiàn)代建筑研究所所長凱爾文·迪金森(Kelvin Dickinson)說,“他會讓他的建筑工人舉起紙板或石膏板,然后說:‘移動它,移動它。好了,釘釘子!’他不斷地把東西撕掉,然后再釘釘子。他不斷地把東西拆掉,然后重建,直到達到他想要的效果。這個過程讓他破產了好幾次?!?/p>
紐約比克曼廣場23號,保羅·魯道夫的住宅
展覽中,還有他自己位于比克曼廣場23號住宅的縮影?,F(xiàn)在,這里的大部分建筑已經被改建,市場售價為1850萬美元。保羅·魯道夫將其視為一個不斷進行空間實驗的實驗室。這是一個由鉻合金和有機玻璃構成的夢幻世界,縱橫交錯的走道和無欄桿樓梯,鋪著羊皮地板的臥室通往浴室,浴室里鋪著銀色膠布,并灑滿了鏡面圓圈。這里是無數狂野派對的場所,甚至還有一個透明底的浴缸,它探出天花板,在廚房上方顯出俏皮的身影。
這是一個粗魯的、曾是軍人的循道宗牧師之子的私人內心世界。魯道夫以前的一個學生斯坦利·蒂格曼(Stanley Tigerman)曾經這樣概括老師的復雜性格:“保羅是一個悲慘、卑鄙的混蛋。但同時,他也是 迄今為止我遇到過的最好的老師……他是個神話般的人物。他是個殺手。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能將粗壯的混凝土與小彩燈及窗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展覽“實體化的空間:保羅·魯道夫的建筑”將展至2025年 3月16日。
(本文編譯自《衛(wèi)報》,作者奧利弗·溫賴特(Oliver Wainwright)系建筑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