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底蘊、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影響,一直吸引著無數(shù)文化愛好者和研究者的目光。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徽州大觀——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正是對徽州文化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和解讀。
該書作為2019年3月由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歙縣汪觀清新安藝術館主辦的“徽州大觀”文獻展覽(知名畫家汪觀清策劃)同名畫冊,不僅承載了展覽的精髓,更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剖析,為世人打開了一扇通往徽州文化深處的大門。
《徽州大觀——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黟縣西遞清代大收藏家胡積堂的故居,三間三樓結(jié)構(gòu),建于清康熙年間,宅第陳設考究,古樸典雅,是典型的書香之家。 宋濟昌 攝于1986
結(jié)合文明的傳承發(fā)展,該書提出“人類文明發(fā)展五要素”,其中包括時間的醞釀、富茂的自然生態(tài)、多元一體的信仰、強大的原始基因、社會的有益“微生物”——家。人類文明發(fā)展五要素在同一時空內(nèi)相互作用,經(jīng)過漫長、自然、繁復的循環(huán)釀造過程,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文明。
據(jù)該書編者介紹,與徽州文化結(jié)緣還是始于20世紀80年代,一群不惑之年的年輕人被“一蓑煙雨夢徽州,青磚黛瓦馬頭墻”的詩意風情吸引,沉醉于徽州的山水之間,用相機記錄下了無數(shù)徽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1987年,“徽州大觀”的展覽在上海首次亮相,引起轟動,使眾多人首次領略到徽州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景致的壯麗。前幾年,“徽州大觀”展覽再次在滬舉辦,從攝影圖片擴延至繪畫、文獻、實物等多維度的展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徽州文化“反本”與“開新”的歷史底蘊和創(chuàng)新內(nèi)涵,以符“大觀”之名,再次推廣了徽州文化的精粹。
《徽州大觀》圖冊在“徽州大觀”展覽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充實,其中,“反本”與“開新”,作為畫冊的兩大板塊,巧妙地構(gòu)建了徽州文化的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橋梁。在“反本”部分,畫冊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獻、珍貴的文物圖片和深入的文化解讀,引領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了徽州文化的本初、本真和本源。我們仿佛能夠親眼目睹那些古老的村落、祠堂、牌坊,親身感受那些徽商的艱辛與輝煌,親耳聆聽那些流傳千年的鄉(xiāng)音與民謠。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對徽州文化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
而“開新”部分,則是對徽州文化未來發(fā)展的展望和思考。畫冊以全新的觀念,剖析了徽文化形成及發(fā)展的脈絡淵源,凝練出了“人文生活”這一最重要的精神成果。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徽州文化在過去的輝煌,更讓我們看到了它在未來的無限可能。無論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還是現(xiàn)代文化的融合與發(fā)展,徽州文化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蘊,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和思考。
《徽州大觀》 開新部分:牧歌 薛穎峰 繪
《徽州大觀》 開新部分:動植物仿自然動能循環(huán)塔。 薛穎峰 繪
畫冊的核心部分,無疑是對傳統(tǒng)與未來關系的深度探討。傳統(tǒng)對未來的影響、傳統(tǒng)對未來的作用、傳統(tǒng)對未來的思索、傳統(tǒng)對未來的暢想,這四個方面構(gòu)成了畫冊的主線,也引領著我們的思考。我們不禁要問,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不斷涌現(xiàn)的新文化,徽州文化這一古老的瑰寶,將如何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它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生活?
徽州文化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其歷史的悠久和文物的豐富,更在于其精神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活力。這種精神,既是對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戀,也是對外來文化的包容與接納;既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是對現(xiàn)代文化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正是這種精神,讓徽州文化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也讓它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此外,畫冊的編纂者們還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布局,將大量的歷史文獻、文物圖片、文化解讀以及現(xiàn)代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本畫冊既具有深厚的歷史感,又充滿了現(xiàn)代的氣息。以下為《徽州大觀》的選刊:
社會的有益“微生物”——家
家庭文化對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曾產(chǎn)生深刻影響,它是主導中國歷史變化最為核心的文化基因之一。
上古時,顓頊初期“民神雜糅,家為巫史”,顓頊令部族絕巫教,受教化,定男婚女嫁,倡長幼有序,導姓氏認同,于是生發(fā)了中華宗族文化的萌芽。堯舜時代,從宗族血緣關系中培植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際關系典范,是中華人文觀念的起點。
大禹治水立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夏啟以子承父業(yè),開創(chuàng)世襲的先河,“家天下”的宗法制開始萌芽。殷商規(guī)范“子繼制”,宗法成雛形。西周時嚴嫡庶之辨,分大宗小宗,行嫡長子繼承制,宗法制度最終確立。
西周“天子建國,諸侯列家,卿置側(cè)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左傳·桓公二年》)。周朝還立同姓不婚原則,周王室必須同異性貴族通婚,貴族也須和異性貴族通婚。通過分封和姻親,使得周朝天子與諸侯、卿大夫和士有著或近或遠的血緣關系,宗法等級制成功引入君主統(tǒng)治領域,“君統(tǒng)”和“宗統(tǒng)”合二為一,締造出“家國同構(gòu)”的政治結(jié)構(gòu)。
西周后期,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宗法制原則的經(jīng)濟基礎受到破壞,宗法制日益衰落。秦統(tǒng)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中央集權(quán)式的官僚等級制取代宗法等級制,“家國同構(gòu)”的政治實體不復存在,宗法制逐漸瓦解。宗法制雖然沒落了,但“家國同構(gòu)”作為一種觀念被保留了下來,家族制替代宗法制,嚴謹?shù)淖谧寮彝ゴ鄠鳌?/p>
西漢時,大量豪強地主糾合遠近親屬形成宗族,魏晉時期一些世家甚至擁有自己的軍隊。宋代提出“敬宗收族”,形成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譜、立族長、訂族規(guī)等宗族制度。由血緣紐帶維系的宗族在中國古代有頑強的生命力,由于經(jīng)濟利益、文化心態(tài)的同構(gòu)性,宗法家族作為一種社會實體超越朝代更迭,代代傳襲,構(gòu)成古代社會集權(quán)統(tǒng)治不可缺失的社會基石。
“孝”源于家庭,是保持家庭平衡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鬃诱f“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論語·學而》),“孝”從普通的家庭觀念變成儒學的原始基因。隨著儒學的逐步完善,“家國同構(gòu)”的觀念逐漸成為信仰支柱,“孝”從家指向國,在家為“孝”,在國為“忠”,成為中國的道德本位。
中國社會秩序關系概括在“天、地、君、親、師”和“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兩個“五倫”中。前者是“五倫”的本位,后者是“五倫”在人際關系上的推廣,兩者的深層結(jié)構(gòu)都與中國人的家族觀念相聯(lián)系。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也生動詮釋了中國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的關系基于家庭。
家庭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傳承和教育樞紐。
中國自古重教育,學校制度可追溯到商代。西周有貴族學校,科目有禮、樂、射、御、書、數(shù),教材是“六經(jīng)”。春秋“私學”產(chǎn)生,諸子特別關注教育,儒家倡“孝悌”倫理,道家行“不言之教”,墨家推“兼士”“賢士”,法家明“以法為教”。諸家說法雖有側(cè)重,但最終還是綜合成仁嚴兼取、恩威并重的家教傳統(tǒng)。
東漢末年,士族大門第興起?!伴T第惟重教育,故曰家法、家范、家教、家風。一切法范風教,均以家庭為中心。其事主持于賢父兄,賡飏于賢子弟”(錢穆《國史新論》)。漢以后,社會動蕩,政權(quán)更迭,社會重心、文化命脈、文明傳承在下不在上,家教普遍受到重視,相傳成習。
古徽州是典型的以宗族制度為基礎的社會,宗族文化發(fā)達。據(jù)古籍記載,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絕無一雜姓摻入者,其風最為近古。出入齒讓,姓各有宗祠統(tǒng)之,歲時伏臘,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禮》,彬彬合度。父老嘗謂新安有數(shù)種習俗勝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動一抔,千丁之族未嘗散處,千載譜系絲毫不紊。(見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
古徽州儒風獨茂,世家大族家訓、家規(guī)慣遵《朱子家禮》而定。休寧《吳氏家典》規(guī)定,全體族員“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罩輾v史名人的家訓精深宏富,是徽州家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融入中華文化的結(jié)晶中,成為中華民族的巨大財富。
中國傳承著以家庭為中心的文化。國以家為本,家庭是中國社會的重中之重,是核心的社會組織,是基本的經(jīng)濟單元,也是重要的精神家園。家庭擁有經(jīng)濟生產(chǎn)、安全保衛(wèi)、教育、宗教等功能,內(nèi)蘊社會人際關系最底層法則和本質(zhì)結(jié)構(gòu),是一切文化的基礎學校。家庭是歲月塑就的文明體,支撐著中華文明持久綿延。
清 歙縣柔川崇本堂一幅院墻漏窗磚雕《滿堂富貴》,畫面里層透雕是由“山”形拐子龍四方連續(xù)模樣組成的幾何圖案,寓意吉利連綿;外層浮雕由海棠、牡丹、萬年青和太湖石組成?!昂L摹睗M布畫面,意謂“滿堂”(“棠”諧音“堂”),“牡丹花”寓意高貴,“萬年青”寓萬年長青,“太湖石”被稱為壽石,整個畫面表現(xiàn)出祈求健康長壽、滿堂富貴的美好愿望。
王茂蔭
王茂蔭出于謹遵家禮,世代行善之家。祖父“從族人習賈于京師業(yè)茶”,克承祖訓,追遠報本,恤孤憐貧,父親業(yè)賈就儒,樂善好施,繼母德可相夫,教能啟后。他六歲生母病故,由祖母方氏撫育成人,一生秉持祖母讀書識理義、恪恭盡職、毋營財賄、不愿汝躋顯位、致多金的教誨,在京為官三十余年,以儉德正己、直言敢諫聲震朝野。王茂蔭為家廟題“祖德流芳”匾額,告誡后人“吾以書籍傳后人,勝過良田百萬;吾以德名留后人,勝過黃金萬鎰”。
清 咸豐皇帝褒獎王茂蔭父母詔書 安徽中國徽文化博物館藏
清 王茂蔭與長子銘詔容像
王茂蔭與王氏家訓
族 規(guī)
一脈本同源,強毋凌弱,眾毋暴寡,貴勿忘賤,富毋嫌貧,但人人痛癢相關,急難相扶,即是敬宗尊祖;四民雖異業(yè),仕必登名,農(nóng)必積粟,工必作巧,商必盈資,茍日日侈游不事,匪癖不由,便為孝子賢孫。
(摘錄自1985年10月15日《徽州報》載王立群《王茂蔭的一副楹聯(lián)》)
家 教
吾始望汝輩讀書識義理,念初不及此,今幸天相余家。汝宜恪恭盡職,毋營財賄。吾與家人守吾家風,不愿汝躋顯位、致多金也。
(摘錄自李宗昉《誥封太宜人王母太宜人傳》)
但以讀書安分,俾奮跡科名,地方公事,分其勞而不居其功。
(摘錄自鮑康《恭祝誥封一品夫人王母洪夫人壽序》)
青年以守身為大,愿益善自調(diào)護為幸。前書所言諸家之學,原非望兼綜條實。不過,望于諸學中擇其性近者而時習之,以求實用,免致徒務八比,終成腐儒。
(摘錄自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王茂蔭尺牘》)
家 訓
孝悌二字,是人家根本,失此二字,其家斷不能昌。切勿因爭多論寡,致失子侄之禮。莫看眼前吃虧,能吃虧是大便宜,此語一生守之用不盡。不獨家庭宜然,凡與人交皆宜如此,而他日分居時尤宜切記。
凡人壞品行損陰騭,都只在財利上,故做人須從取舍上起。富與貴是人之所頭章,所以從此說起也。此處得失利害關頭,人心安得無動?惟當審之以義,安之以命。我命中有時,即不取非義亦有;命里無時,即取盡非義也終歸于無??粗斚氯黼m見為有,不知非災橫禍出,而消耗之必且過于所取。須以當下之不取,為消將來之橫禍,則此心自放得下。古云:“漏脯充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隨之?!碑敃r時作此想,則自然不敢妄取。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日后子孫非有安邦定國之才,不必出仕,只可讀書應試,博取小功名而已。戒色,是第一義,萬惡淫為首。汝輩似乎未犯,然當謹終身,且當垂示子孫。
諸子都已成家,此后各自努力成人,我亦管不了許多。即我身在,兒輩不尊教訓,亦屬無益。若知無爹自責志,思我遺言,聽好話,行好事,交好友,則如我在一般也。
我之人品,自問止算中等人,存心不敢做壞事,而未免存懼天譴、畏人言之心。立意要想做好事,而實徒抱智術疏、才力薄之恨,非獨經(jīng)濟不足言,即在宗族鄉(xiāng)黨間,亦未有甚裨益。圣賢門墻,固未望見,即理學先儒所言無所為而為善,無所畏而自不為惡,與夫敬事、慎言、明禮、達用都無一毫功夫。倘他日有議從祀朱夫子及從祀鄉(xiāng)賢者,兒等必力行阻止,告以我有遺言,斷斷不敢從命。我若入此中,必至愧死。兒輩若違此言,以大不孝論。
我之奏疏,詞雖不文,然頗費苦心,于時事利弊實有切中要害處。存以垂示子孫,使知我居諫垣,蒙圣恩超擢,非自阿諛求榮中來。他日有入諫垣者,亦不必以利害之見存于心。能盡此心,自邀天鑒,可以望做好官。惟止可傳家,不可傳世,斷斷不宜刊刻,切切是囑。
(摘錄自王茂蔭孫王經(jīng)成、玄孫王自珍《王茂蔭家訓遺言》)
——引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徽州名人家訓》
鄉(xiāng)里諺語
徽州話是漢語十大方言之一,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由歙縣、婺源、祁門、績溪、休寧、黟縣六大方言組成。舊時徽州話以歙縣徽城話為代表音,當下歙城原住老人會話仍留有部分唐朝的音、律徽州方言的語匯、語法、語言保存了許多自秦至明清時代的語言特點和發(fā)音,其特點是輕柔舒緩、抑揚頓挫。方言是地域特色文化,也是文化遺產(chǎn)?;罩葜V語、俗語不僅凝結(jié)著古徽州人的人生智慧和人生感悟,還折射出徽州的風土人情,形象貼切地述說著徽州的人情世故、處世之道。
俗語
起碼牌——不算好的牌,引申為平庸。
花色多——花樣多,點子多。帶貶義。
死命大爺——對老做錯事者的評語。
鬼笑出尿來——指人的行為非常不合常理。
壞胚料——因溺愛、嬌慣等以致不成器。
跟屁蟲——無主見地附和別人,跟著起哄。
打劫鬼——無緣無故招致麻煩,又指糾纏不放。
拖拉扯胡——無條理,雜亂無章,理不清。
屣塊頭——對長相不雅、怯懦無能者之貶稱。
前世一結(jié)——對糾纏不清者之抱怨語。
爛腿——對好捉弄人者之噱稱。
跌鼓(苦)——丟面子。
成語
瞎講亂嚼——胡說八道。
青花綠眼——鼻青臉腫。
古里古懂——調(diào)皮古怪。
瞎翻瞎聊——胡說八道。
順風馱旗——隨聲附和,盲從。
三親六眷——指親戚很多。
一板一眼——做事認真,不馬虎。
死皮爛臉——不顧臉面,不知羞丑。
越扶越醉——越好好待,越不成體統(tǒng)。
皺皮打裥——皺紋多,或指表面不平。
欺三打兩——通常用作對人厚此薄彼。
踢腳繃(絆)手——環(huán)境雜亂,伸不開手腳,也指收抬
遭受阻礙,做事不順利。
徽語音頻,掃描二維碼可聽
諺語
春天朗朗,出門帶傘。早看東,晚看西;朝霞雨淋淋,晚霞大天晴。
春天不露白 ( 編者按:指下霜),露白一朝晴,三日露白到清明。
云上徽州 , 雨傘要丟,云下淳安,雨傘要擔 ( 編者按:擔,方言,帶、拿之意 )。
重陽不落 ( 編者按:雨 ) 看十三,十三不落一冬干,東虹日頭西虹雨 ( 編者按:虹念降 jiang 音 )。
六月初一落,賣菜老婆戴金鐲;六月初一晴,干死深山老樹林。 三月初一晴,蓑衣箬笠蓋田塍;三月初一落 , 蓑衣箬笠背上身。 六月分牛背,落一塊不落一塊。一日沙(編者按:指霧),三日晴,三日沙雨淋淋。 螞蟻搬家蛇過道,燕子低飛雨就到。
七月大,八月小,青菜蘿卜吃不了。
六月不曬背,十二月再來悔。
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北鄉(xiāng)爛稻草,南鄉(xiāng)收成好 ( 編者按:歙縣南鄉(xiāng)易旱不易澇 )。 雪壓菜心頭,一年三年油;雪打油菜花,油壇全打光。
學好三年不足,學壞一朝有余。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秧好一半谷,妻好一世福。
有子不教,終身無靠。
三代不念書,好比一窠豬;小孩不念書,好比養(yǎng)頭豬。
得理不讓人,日后難做人。
劈柴看紋理 , 講話憑道理。
瞎子見錢眼也開,貪心不足蛇吞象。
少年不努力,老來開荒地。
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出名豬怕壯。
家庭和睦一條心,黃土也能變成金。
上梁不正下梁歪,屋柱不正倒下來。
歇后語
翻了鹽船撈草包——得不償失
一擔螺絲三擔殼——真的少,假的多
青石板上鞭烏龜——硬碰硬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鹽缽頭里生蛆——胡說
狐貍竄雞寨——沒安好心
過河拆橋——無情無義
不見棺材不落淚——頑固
打掉牙齒自家吞——自作自受
搬石頭上山——自討苦吃
豆腐掉進爐灰里——裹不清
騙水鬼上岸——花言巧語
風爐砌在腳背上——到處為家
癩痢頭討花雞——不般配
老鼠鉆進風箱——兩頭受氣
青菜煮豆腐——清清白白
花瓶里養(yǎng)花——好景不長
螺螄殼里做道場——手腳伸不開
蚊蟲叮菩薩——認錯人
牛吃麥,羊去趕——一路貨
繪畫 薛穎峰
教化空間
徽式宅居空間結(jié)構(gòu)多為多進院落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cè)為廂房,廳堂前方稱天井,通風采光。其裝飾方面大多采用磚、木、石雕工藝,磚雕用于門樓、門罩、門楣、屋檐、屋頂?shù)忍帲镜裼糜诹杭?、梁托、斗拱、雀替、楹柱、欄板、窗欞、欄桿等處,石雕用于大門口抱鼓石、庭院石桌、石凳、石漏窗、石欄桿、梁柱的柱石等處?!叭瘛弊髌啡〔挠诎傩障猜剺芬姷膽蚯?、文學故事、神話傳說、名人軼事,它集文化性、裝飾性、藝術性于一體,詮釋著徽人崇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生活旨趣、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罩萑松钤谶@樣的文化空間中,每天耳濡目染,精神陶冶,文化浸潤,“三雕”自然而然成了傳統(tǒng)文化教化的一種符號。
歙縣大宅院雙桂軒門罩為清水墻十三龕式雙眉門罩,清水墻門框腳石雕分別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這里稱十三太保龕,實因唐末李克擁十三義子,都封為太保,后世以此引入“三雕”。
劉、關、張三顧茅廬。
姜子牙磻溪垂釣會文王的歷史人物故事
清《說岳全傳》第十二回,敘述岳飛與眾兄弟王貴、牛皋、張顯等赴東京參加武舉考試,一槍刺死妄想倚勢強奪狀元的小梁王柴桂的故事。此畫面是他赴京途中的情景。
唐狄仁貴赴京趕考,住宿拒絕色誘的故事。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的故事,蜀中人諺曰:“死諸葛能走生仲達?!?/p>
明 觀瀾圖局部 石雕《孟子·盡心上》說:“觀水有術,必觀其瀾。”瀾是水急湍流,觀水之瀾則知其源。孟子借喻說明儒家之道有其本源,學習要循序漸進,追本溯源。
清 石桌石凳 石雕
黟縣盧村思成堂院內(nèi)整塊青石雕琢成束竹,成捆綁狀,竹節(jié)竹筒可以亂真,疊置成石墩,旁置石桌,一側(cè)雕有芝草,一側(cè)雕萬年青,寓意人有氣節(jié)萬年長壽。
清 中枋 木雕 唐代杜牧《山行》詩意圖: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清 中枋 木雕 宋代張栻《立春偶成》詩意畫: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清 中枋 木雕 宋代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詞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 中枋 木雕 唐代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詩意畫,其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其二: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清 中枋 木雕 宋代李綱《病?!吩娨鈭D: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清 黟縣塔川積余堂 中枋 木雕 唐杜牧《七夕》詩意圖: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清 黟縣塔川積余堂 中枋 木雕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詩意圖: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清 中枋 木雕 唐代柳宗元《江雪》詩意圖: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清 窗欄板《朱子治家格言》圖:屈志老成,教子要有義方。子孫雖愚鈍,書不可不讀。
清 裙板 木雕《朱子治家格言》圖: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清潔。
扶老攜幼圖
清 中枋 木雕 雷母鏡,用以閃電。雷公錘,劈雷。用以天打雷劈,懲罰不孝逆子。
清 裙板 木雕 左 嚴子陵歸隱漁耕圖
嚴光,字子陵,會稽郡余姚人。少年曾與光武帝劉秀同游學,有高名。秀稱帝,光改姓名隱逸垂釣于富春山江畔。秀征召至京,授諫義大夫,不受,又退隱歸田于富春山,至高壽而逝。后人稱他居游之地為嚴陵山、嚴陵灘(嚴灘)、嚴陵釣臺,成為歸隱漁耕的榜樣。
清 裙板 木雕 右 朱買臣負薪走讀圖
樵夫朱買臣家中貧窮,仍不忘讀書。妻子嫌窮,離他而去,他仍不改苦讀之志,每次進山挑著柴擔,邊走邊讀,最后成才,成為漢武帝時的中大夫侍中,升任會稽太守,成為學子苦讀、求得鴻福的榜樣。
清 裙板 木雕 黟縣盧村志城堂 陶淵明歸隱醉酒圖
陶公身前小桌上擺放著官帽、酒壇、酒杯,身后方桌置一花盆,下方為荷花池。陶公悠然自得,荷葉作杯,荷桿作管。一少年斟酒,他則揚首嘖吸,臉帶微笑,似醉非醉,灑脫逸然之狀,呼之欲出。
清 窗欄板 木雕 盧村志誠堂 竹林七賢八駿圖
魏晉名士、詩人、文學家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崇尚老莊,行為狂放不羈,嗜酒好飲,好在竹林中集會,稱之為“竹林七賢”。畫面兩側(cè)雕有八匹駿馬,“八駿”本是周穆王的八匹駿馬,分別被賦予八種神奇能力。古人常以駿馬比喻德才兼?zhèn)涞娜瞬牛@里寓意祝福事業(yè)有成,前程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