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蓬皮杜閉館修繕前最后一展:挑戰(zhàn)攝影邊界的提爾曼斯

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將在2025年夏季閉館進行為期五年的大規(guī)模翻新,預計2030年重新開放

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將在2025年夏季閉館進行為期五年的大規(guī)模翻新,預計2030年重新開放,大部分藏品轉移至巴黎郊區(qū)臨時存放,或與中國等國家的美術機構進行合作,展出展品,如正在上海西岸美術館舉行的“重塑景觀”展覽就呈現(xiàn)了70件蓬皮杜中心館藏。

在閉館前的最后階段,蓬皮杜藝術中心近日舉辦德國藝術家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大型回顧展《我們毫無準備——我們早已準備好》。提爾曼斯是當代攝影領域具革新精神的藝術家之一,其創(chuàng)作一直挑戰(zhàn)攝影的邊界,將攝影拓展為一種融合社會觀察、親密情感與物質實驗的綜合藝術實踐。

展覽名稱:《我們毫無準備——我們早已準備好》



作為閉館前的“總結性展覽”

據(jù)蓬皮杜中心官方公眾號介紹,作為閉館修繕前的最后一展,《我們毫無準備——我們早已準備好》占據(jù)了蓬皮杜中心二層的公共信息圖書館(BPI)6000平方米空間,涵蓋提爾曼斯35年來的創(chuàng)作,包括攝影、影像、聲音、文字和表演,形成一場沉浸式多媒體藝術體驗。

提爾曼斯將圖書館的書架、桌椅融入展覽,使藝術作品與公共閱讀空間形成對話,探討“知識如何被構建和傳播”。這種策展方式呼應了蓬皮杜作為文化機構的使命,即在閉館前重新思考藝術與公眾的關系。

提爾曼斯的展覽強調“觀看的自由”,拒絕傳統(tǒng)回顧展的權威敘事。

展覽涵蓋全部創(chuàng)作階段:從早期俱樂部文化攝影(如《Lutz & Alex》系列)到抽象實驗(《Freischwimmer》光繪系列),再到社會議題作品(如《Truth Study Center》)。并結合音樂、表演和影像裝置,打破靜態(tài)展覽的局限。

展覽現(xiàn)場的布置


展覽現(xiàn)場,蓬皮杜中心公共資訊圖書館Bpi,巴黎,2025年Photo?WT@Jens Ziehe圖片來源:蓬皮杜中心



如今,原公共資訊圖書館的展廳已清空其慣常的桌椅和堆滿數(shù)百萬冊書籍的書架,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正是在這樣一個“裸露”的場地中,提爾曼斯傾注了大量心力?!斑@既是一個非凡的特權”,又是“一項瘋狂的邀約,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藝術家這樣形容這次展覽任務,“整整一年——都花在思考建筑、空間布局,以及如何激活和使用這個場地上?!钡麖牟唤o出作品參觀順序建議,“我感興趣的,是去創(chuàng)作圖像、去做藝術——作為我所見世界的翻譯?!?/p>

多媒體展區(qū)


展覽現(xiàn)場,將不同尺寸、材質和技法的作品融合在一起



實際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提爾曼斯便開始不斷地突破傳統(tǒng)的作品擺放方式:他將作品懸掛、并列或組合展示于墻面和桌面上,將不同尺寸、材質和技法的作品融合在一起。這一次,他更進一步,將這種理念延伸至場所的結構本身:修改了展墻,改變了圖書館家具的排布方向,甚至構思了新的結構以融入這座建筑的物質性。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2000年成為首位獲得特納獎的攝影師(也是首位非英國籍得主),2015年又獲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獎。 圖片來源:蓬皮杜中心



為什么選擇沃爾夫岡·提爾曼斯?

當蓬皮杜中心主席洛朗·勒邦(Laurent Le Bon)在思考誰能為場館閉幕展做出具有前瞻性的“聲明”時,沃爾夫岡·提爾曼斯的名字自然地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提爾曼斯擅長利用空間來創(chuàng)作,作為攝影師的他跨足多種媒介,其作品也更具強烈而獨特的政治聲音。”最終,將蓬皮杜中心二層及公共資訊圖書館(Bpi)作為展覽場。

策展人Florian Ebner認為,這個空間為提爾曼斯提供了以多樣方式“激活”其作品的可能?!半S著他對空間的不斷投入,整個項目也愈發(fā)成為對蓬皮杜中心建筑本身的致敬?;蛟S,這場展覽的前瞻性,恰恰在于提爾曼斯的藝術在像圖書館這樣一個知識空間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美學與社會潛力?!?/p>

蓬皮杜中心自1977年開放以來,一直以先鋒性、跨學科和反傳統(tǒng)的藝術理念著稱。提爾曼斯的創(chuàng)作同樣挑戰(zhàn)攝影的邊界,他的展覽往往打破常規(guī)布展方式,如無框懸掛、自由組合圖像,甚至直接改造展覽空間,這與蓬皮杜的實驗性策展傳統(tǒng)高度契合。

展出作品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是當代攝影領域具革新精神的藝術家之一,他打破了攝影作為單純記錄工具的界限,將其拓展為一種融合社會觀察、親密情感與物質實驗的綜合藝術實踐。從1980年代德國雷姆沙伊德的一個青年,到2000年成為首位獲得特納獎的攝影師及非英國籍藝術家,再到如今活躍于藝術與政治交叉領域的文化標志性人物,提爾曼斯的創(chuàng)作歷程展現(xiàn)了一位藝術家如何通過鏡頭重新定義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

提爾曼斯的藝術生涯始于一種非傳統(tǒng)的“攝影”——復印機圖像。

Wolfgang Tillmans, Lacanau (self), 1986



《Lacanau(自拍)》(1986)被提爾曼斯視為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作品,這張幾乎抽象的俯拍自畫像(T恤、黑色短褲、膝蓋和沙灘)確立了他對物質表面和觀看角度的持續(xù)興趣。

1990年代初移居倫敦后,提爾曼斯開始為《i-D》《The Face》等時尚雜志拍攝,記錄歐洲銳舞派對(Rave)和地下俱樂部文化。這些作品呈現(xiàn)出青年亞文化、酷兒群體的真實狀態(tài),既有集體狂歡的活力,也有個體休息時的脆弱瞬間。他采用看似隨性實則講究的構圖,捕捉朋友與陌生人最本真的狀態(tài)。

《Lutz and Alex Sitting in the Trees》(1992)成為提爾曼斯的標志性作品——兩位朋友半裸穿著長雨衣坐在樹杈上,被《衛(wèi)報》稱為“迷幻一代的亞當與夏娃”。這類作品超越了簡單的紀實,構建了一種關于自由、親密與群體烏托邦的視覺宣言。盡管被視為俱樂部文化的忠實記錄者,提爾曼斯卻強調他的多數(shù)照片都是精心控制的擺拍,只是刻意保留了快照般的自然感。

1994年移居紐約后,他發(fā)展出革命性的作品展示方式:將未經(jīng)裝裱的圖片用膠帶或圖釘直接固定在墻上,大小不一的照片與實物(明信片、雜志剪報)并置,從地板延伸到天花板。這種“視覺民主化”策略打破了藝術展示的等級制度,讓觀眾自由建立圖像間的關聯(lián)。

Wolfgang Tillmans《Silver 115》



2000年獲得特納獎后,提爾曼斯更加深入地探索攝影的化學與物質基礎。他開始創(chuàng)作著名的“Silver”系列——利用未清洗的顯影機,讓藥水殘留物與灰塵在相紙上產生不可預測的化學反應,形成具有金屬質感的抽象圖像。

Wolfgang Tillmans《Truth study centre 8》(2005)



2005年開始的《Truth Study Center》項目則通過拼貼新聞文章、網(wǎng)絡文本和照片,質疑后真相時代的信息可信度。這些創(chuàng)作共同構成了提爾曼斯對“真實性”的多維探索——無論是化學反應的純粹真實,還是社會話語的建構真實。

“藝術,是一種極其有力的語言。在‘如何做’、在創(chuàng)作的方式中,就已孕育著和平的種子,但這并不意味著藝術必須永遠溫和;有時,它也必須去擾亂、沖擊?!?010年代,提爾曼斯將藝術實踐延伸至社會行動領域。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期間,他設計反脫歐海報和T恤,表達對歐洲一體化的信念。2017年,他為對抗德國極右翼政黨AfD發(fā)起宣傳運動,在58家媒體投放廣告,免費發(fā)放75萬張明信片。

Wolfgang Tillmans《Moon in Earthlight》(2015)



在藝術形式上,他進一步打破媒介界限:為寵物店男孩執(zhí)導MV,發(fā)表電子音樂專輯《Moon in Earthlight》,創(chuàng)作結合視頻與聲音的裝置作品。他對數(shù)字時代圖像真實性的擔憂也日益強烈,堅持使用膠片創(chuàng)作,反對AI生成圖像。

“先鋒”似乎是他的標簽,但提爾曼斯始終拒絕數(shù)字操控,堅持用膠片、銀乳劑等傳統(tǒng)方式創(chuàng)作,甚至利用灰塵干擾成像。他質疑:“為什么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依賴人工智能?”在他看來,世界本身已足夠迷人,無需人為修飾。

Wolfgang Tillmans, Lüneburg (self), 2020



到了數(shù)字化的時代,鏡子成了手機屏幕。這件作品曾于2024年11月7日在上海西岸美術館展出,靈感來自藝術家和朋友因病住院的經(jīng)歷。那年的策展人馬蒂亞斯·費勒(Matthias Pfaller)說:“如今我們的溝通方式主要依賴于手機,而這件作品則融合了數(shù)字和傳統(tǒng)世界,試圖讓我們同時看到無限的虛擬空間和真實的物質世界。通過這樣的結合,藝術家探索了數(shù)字化時代下攝影的物質性,以及在這種對比中產生的美感?!?/p>

他的作品不僅是記錄,更是觀察、共情與建構的過程。

此次展覽是蒂爾曼斯自2002年以來在巴黎舉辦的首個機構專展,此前他還在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2017年)和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2022年)舉辦了大型回顧展。對于蓬皮杜藝術中心來說,這不僅是對藝術家生涯的回顧,也是對藝術與知識自由傳播理念的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實踐。

展期為2025年6月13日至9月22日。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蓬皮杜中心)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