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少數(shù)人的恐懼:印度思想讀本》,[印度] 拉納吉特·古哈等 著,任其然等 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7月
印度瓦拉納西的恒河祭祀 圖源新華網(wǎng)
祭司與民眾
祭司只有在婚喪這種場合里才會和達利特人有接觸。而且他并不是為了教育開導他們關于他所看到的神的精神而來,也不是為了要講些人們聽得懂的話。在場沒人聽得懂他吟誦的經(jīng)文,哪怕是一句話。一個把他的信徒(subjects)當作宗教的一部分對待的祭司,必須解釋清楚神與人之間的關系,讓他們意識到神圣的靈 (spirit of the divine)。但是人們從與祭司短暫的接觸中感覺不到祭司是來教育開導他們的。他默念的每一段經(jīng)文都是用一種在場沒人聽得懂的語言。人們不知道祭司到底是在召喚神靈來保佑這對新婚夫妻還是在詛咒他們。但祭司與人們的短暫接觸最終會給祭司帶來財富。每個祭司在每段經(jīng)文之后都會說這兩個詞——一個是“撒穆爾帕亞米”(samurpayaami),另一個是“薩瓦哈”(swaaha)。第一個詞的意思是一個人必須把他所有的東西都交出來,另一個詞的意思是一個人必須把它們都吃進。至于誰能夠把它們都吃進,自然是祭司們。在每次婚禮最后,祭司和人們之間都會為了他對這場婚禮的報酬而吵架。他可以拿走米、蔬菜、羅望子、椰子干、腰果和檳榔,即使這窮人家一輩子從沒吃過腰果或檳榔。祭司依然不會滿足。人們還必須給他一定數(shù)量的錢,而他也不會考慮新婚夫婦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相反,他會要求他們的經(jīng)濟條件必須達到他的要求。這些家庭婚禮當天的問題倒不是嫁妝而是司儀費(dakshina)。司儀費就像一根刑杖(Danda)。他們請祭司并沒有帶來歡樂,而是帶來了痛苦,可怕的痛苦。
在婚禮棚舍圍坐著和站著的人可能是瘦弱的、臉色發(fā)白而憔悴的。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在舉行婚禮之前饑餓了很久,他們穿的衣服可能殘破了很多年,但是在婚禮當天,他們要么借錢,要么把他們一分一分攢起來的錢花了,來給自己添置幾件新衣。即使在他們“盛裝出席”的場合,祭司依然穿得和他們截然不同。他肥大的肚皮、缺乏鍛煉而晃蕩的肥肉、油油的皮膚、修剪得干干凈凈的頭型(剃頭人只有在給他理發(fā)時才能觸碰他,其他情況絕無可能),你若非親眼見到,絕不會相信。達利特人慶?;槎Y就好像他們的血被吸進祭司身體里一樣。這一切并不只是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同質(zhì)化的印度教下那個叫作種姓的制度內(nèi)。它能夠發(fā)生是因為祭司把他們當作了他的宗教的“外人”。他不把他們當作他所信仰的“神的兒女”。他相信他們是外人,并把他們當作外人來對待,因為聽他誦經(jīng)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在他的眼里,他們是他抽取司儀費(dakshina)的對象。在他的眼里,他們只是一條條狗,一條條需要被教導服從他且永遠服從他的狗。
在祭司和人們的關系里根本沒有什么靈性(spirituality)。在這個關系里的信徒們(subjects)并沒有被當作那些“需要睜開眼睛才能看見神光的”人來對待,而是被當作那些眼珠子必須給摳出來的人來對待,以防他們知曉那個叫作祭司的人和他的神之間的陰謀。簡言之,在所有那些祭司和人們接觸的場合,兩者就是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關系。這層關系比起地主和農(nóng)奴或是資本家和工人的關系更為糟糕惡劣。地主、資本家對農(nóng)奴還有工人所說的語言是他們能聽懂的。農(nóng)奴能活下去,這符合地主自己的利益,因為他們每天的異化勞動保證了剝削者的盈余增長。而在印度教的祭司和達利特民眾之間,甚至連這層關系都沒有。
祭司和人們之間那種非人的關系并不只是經(jīng)濟上的剝削而已。它有更深的社會維度。盡管祭司不讓人們有靈魂、有靈氣,盡量不讓他們與祭司所無比信仰的神建立任何聯(lián)系,他用一種非常容易交流的語言構(gòu)建他們的社交行為。每當他用不易意會的梵語一字一句吟誦經(jīng)文時,他告訴他們該做什么,如何讓神滿意。他讓他們生產(chǎn)出一件又一件的物品。他讓他們在燃燒的火堆周圍坐下、站起來、走七步。哪怕是在今天,盡管印度教民族主義一直聲稱所有的達利特人都是印度教徒,后者仍然不明白所有這些做法的意義。即使在一代又一代人之后,這種情況依舊持續(xù)著。當所有與會者觸碰祭司的腳之后,婚禮儀式才算結(jié)束,這是一個非??蓯u的動作。這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巧妙地操縱和脅迫的。整個達利特社群都被迫遵循祭司的想法去做。如果有誰反抗,不去觸碰他的腳,祭司就會煽動周圍的年長者,要求他們修正這些反抗者的行為,說他們所做的是罪和反叛,以叛神之罪形容他們的行為。年長者意識到這一罪過,轉(zhuǎn)而逼迫那個年輕人糾正他們的行為,即使他們原本也想反抗。整個社群里的人也因此變得屈從、膽怯和恐懼。
達利特人的婚姻生活和印度教家庭(grihastaas)不太一樣。祭司會在婚禮上讓達利特人不停地重復三個詞:“阿爾迪克菲亞”(ardheecfia)、“卡米查”(kaameecha)和“達米查”(dharmeecha)。達利特人并不理解這三個詞,而且對他們來說這沒什么實際意義。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婚姻對于達利特人來說就是一男一女聚在一塊兒生產(chǎn)食物、用品和商品,當然還有生育。
印度教并不組織信徒從事集體的經(jīng)濟活動。祭司的家庭和他的整個種姓從來不會和達利特人共享生產(chǎn)性的工作 。達利特夫妻也無法享受像印度教愛經(jīng)學家婆磋衍那(Vatsyayana)所講述的那么美妙的性生活。讓我們先談談我們和經(jīng)濟(artha)的關系。絕大多數(shù)達利特人住在村子和城市貧民區(qū)里的小棚子內(nèi)。印度農(nóng)村的生活正是達利特社區(qū)的文化及經(jīng)濟的根本 。
生產(chǎn)
達利特小兩口在每天早上雞鳴(Koodikuuta)的時分就起床了。男人直接開始去農(nóng)耕,女人馬上開始她的家務活。這時候他們是沒有時間洗澡和禱告的。男人必須去喂牲口并清理牲口棚。一個庫魯瑪?shù)哪腥撕苌僭诩依锼?。他的羊群睡哪兒,他就睡哪兒。一大早他就起床,把他自己的羊和整個大羊群分開。然后,他把小羊們從一個看管小羊的封閉區(qū)域(podhi)放出來,把它們趕到它們的媽媽那兒吃奶。之后,他們開始檢查生病的牛羊,給他們上藥。古達人(Goudaa)起床后直接換上他爬棕櫚樹的專用衣服,去到棕櫚樹林里。他知道他每棵棕櫚樹的名字,就像牧羊人知道他每只羊的名字,農(nóng)民知道他每頭牛的名字一樣。古達人在日出時爬第一棵樹,他是那個可以從最高的樹上欣賞大自然日出美景的人。他泰然自若地坐在頂部,嫻熟地朝可以出棕櫚汁的突起處(gela)砍下第一刀?,F(xiàn)在還不是把收集到的棕櫚汁裝到小罐(Kallumuntha)里的時候?,F(xiàn)在得先查看棕櫚汁是否毫無阻礙地從那個割開的突起處流下來。馬拉人(Malaas)或馬蒂嘉人(Maadigaas)起床后要么開始清理或是修復皮子,要么開始準備制鞋的皮革。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接著要進入主人的地里,收割糧食或是把它們捆在一起。
在這些人家里,他們每天早上必須要做的事不是由他們決定的,而是由他們的主人決定的。這些家庭的女人起床后就去清理主人的牲口棚,或是去打掃主人屋子周圍的區(qū)域—但是絕不能打掃屋子內(nèi)部。她們匆匆回家,等著她們的是需要清洗的炊具和餓著肚子的孩子。她們沒時間去想一想神靈或是去禱告一下。之后,女人們會去做點粥(ambali),這是窮人的食物,里面沒有任何咖喱。庫魯瑪或是古達人家里吃的食物里至少還有一份咖喱。然后,他們就做些流質(zhì)的食物吞下去。女人們必須抓緊時間,因為她們必須在破曉以前趕到地里勞作的地方。所有達利特男人和女人都必須這么做。他們的勞作從不以晨禱或是冷水澡開始。印度教徒所做的晨禱(surya-vandanam)從來不會出現(xiàn)在他們一天的日程表里。
然而,一個印度教徒——不管他是婆羅門、巴尼亞還是剎帝利——起床之后就去洗個冷水澡,還穿著濕衣服就開始拿起書——《梵歌》——與神建立聯(lián)系。他向神靈請求當天的吃食、知識(gyana)和個性(sheela)。神對他來說就像一頭可以生出任何東西的種牛。所有困難的、需要小心處理的任務都可以交由他照料。因此,祭司也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他。
就像一位泰盧固(Telugu)詩人所說的,在印度教徒的意識里,神駐在心里讓它跳動,神駐在花里為它著色,神駐在天空里使它落雨,神使溪水長流,山脈隆起,神能夠改造大海。印度教徒在祈禱和冥想中和神建立聯(lián)系,之后才脫去濕布衣服(tadivastram)換上一件絲質(zhì)衣服(pattuvastram),而這當然是一個達利特人做夢也穿不著的衣服。
……
男女分工
在庫魯瑪,高拉人(golla)、古達人、馬拉人、馬蒂嘉人和其他種姓,男人做所謂“男人”的工作,女人做所謂“女人”的工作。比方說,庫魯瑪家庭里,跟羊打交道——放羊、剪羊毛、擠奶,都是男人的活。女人把羊毛制成毛線,負責很多其他把羊毛做成毯子的活。直到作物到了手上,直到羊有了產(chǎn)出,直到棕櫚汁的產(chǎn)量開始變少,直到鞋做完了,這些男男女女才能說他們對工作的完成做出了貢獻,并對該職業(yè)的成就本身做出了貢獻。而對于印度教的婦女來說,做飯、照顧家里、生育都是以神和男人的名義完成的。她們不能宣稱自己為所從事的職業(yè)做了貢獻,不論這份職業(yè)是份圣職還是門生意。她們的存在被包含在她們丈夫的存在之中。
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男人異常強大而女人異常弱小。比方說,務農(nóng)的女性有時可以跳出傳統(tǒng)的播種、鋤地的角色去犁地:庫魯瑪婦女可以在男人不在的時候充當育羊人的角色;而一個婆羅門婦女永遠無法成為一個祭司。一個達利特婦女在她的種姓/階級里基本上就是作為政治個體、社會個體和經(jīng)濟個體的存在;然而,婆羅門女子卻不是這樣。達利特種姓在做生產(chǎn)性的工作時的工作理念與印度教徒是不一樣的。這不是一個關于神的理念而是一個日常的、關于人的理念。它不屬于“彼岸的世界”或是“彼生”,而只針對當下世界。這段日常生活是屬于現(xiàn)世生活(Janma)的。我們從童年起就被教授這樣的理念,而它也滲透進我們對于各自存在的塑造中。我們整個理念可以用一句話表達,不單單是我們,就連婆羅門和巴尼亞人也能懂。但他們并不想認真對待這句話。事實上,他們甚至都不想聽見這句話。對他們來講,這句話提都不能提,不能說,也不能去聽它,因為他們自己的理念被神圣的措辭所包圍,而這與達利特人的理念恰恰相反。這是一句很簡單的句子,并且在不斷反復表現(xiàn)達利特人的理念,這句簡單的話是“手不勞作,口不可食”(rekkaaditeegaani bukkaadadu)。這句有哲理的話中的“手”并不是羅摩(Rama)握弓握箭的手,或是毗濕奴(Vishnu)和奎師那(Krishna)握環(huán)刃的手。它指的是扶犁耕地、握種播撒的手,是確保作物從田里長出來的并且照料它們直到豐收結(jié)果的手。
這些辛苦勞作的人是否知道印度教文本之一的《薄伽梵歌》有著與之截然相反的理念?他們是否知道那個文本也是通過一節(jié)詩意的文字來講述它的理念,而那充滿哲理的一節(jié)文字又是什么?“你們有權(quán)勞作,但無權(quán)收獲它的果實?!比绻皇且粋€外國人把《梵歌》翻譯成了英文,我本人也不會理解這節(jié)文字的意思。祭司每次來訪都會榨取他們的司儀費,但卻從未跟他們講述這句包含在另一群人的理念中的這句話,這是我們民眾的不幸。它建立了一套意識形態(tài),它說我們的人民必須工作,但是絕不能妄想去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那么這些果實該歸誰呢?印度教體系建立一套制度來把人們的勞動成果抽取出來,注入到把勞作看作下賤骯臟的印度教家庭中。除去榨取達利特人的勞動果實而不讓大眾接觸到圣靈以外,另有一個必須由巴尼亞人來操作的巴尼亞生意制度(vaisya vyaapaaram)。也正是通過這種制度,達利特人的勞動被剝削。這個制度又是如何運作的呢?(《我為什么不是一個印度教徒》(節(jié)選))
作品簡介
《少數(shù)人的恐懼:印度思想讀本》,[印度]拉納吉特·古哈等 著,任其然等 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7月
本書主要選編了包括阿爾君·阿帕杜萊、拉納吉特·古哈等當代印度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一批思想家的代表性研究論文,覆蓋了哲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他們的研究是近幾十年印度思想研究方面最突出的工作,既與過去的印度古典研究有聯(lián)系,更與當下印度思想的發(fā)展有關,凸顯出印度獨有的思想特征。
我相信,這些文章集結(jié)起來,將會給中文世界的讀者帶來對一個在過去三十年間,在印度成形的敏銳的政治批評學術文化的初步印象。——帕沙·查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