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被電影光芒掩蓋的作家:《畢業(yè)生》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這部電影的光芒是如此耀眼,以至于完全遮住了《畢業(yè)生》的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1967年12月22日,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畢業(yè)生》在美國上映。這部邁克·尼科爾斯執(zhí)導的輕喜劇影片以區(qū)區(qū)300萬美元的拍攝成本賺取了超過1億美元的票房,在1996年,還曾被美國電影協(xié)會評為“百年百部電影”的第七名……這部電影的光芒是如此耀眼,以至于完全遮住了《畢業(yè)生》的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黯然失色的原著作者

一提起《畢業(yè)生》,許多人都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由達斯汀·霍夫曼扮演的天真卻故作成熟的大學生本杰明,與由安妮·班克羅夫特扮演的玩世不恭的羅賓遜夫人。相比之下,卻很少有人會想起這部電影改編自查爾斯·韋伯(Charles Webb)的同名小說。在中文世界,這位《畢業(yè)生》作者的知名度,大概還比不上同名同姓的美國橄欖球運動員查爾斯·韋伯——后者起碼在百度百科有自己的條目。

被電影光芒掩蓋的作家:《畢業(yè)生》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電影《畢業(yè)生》海報

雖然這個世界充斥著令人見怪不怪的物事,但《畢業(yè)生》電影與小說原作者知名度的劇烈反差仍舊有些出乎意料。畢竟《畢業(yè)生》的小說原著就幾乎相當于劇本,而被評論家認為《畢業(yè)生》電影成功的元素——對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主流社會道德和家庭關系虛偽性的諷刺——在原著中也早已有之。除此之外,電影中的人物對話干脆就是大量照搬小說原文,包括成為經典的那句“羅賓遜夫人,你在嘗試引誘我(Mrs. Robinson,you are trying to seduce me)?!?/p>

被電影光芒掩蓋的作家:《畢業(yè)生》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安妮·班克羅夫特飾演的羅賓遜夫人

更何況,好萊塢向來有改編小說拍成電影的習慣,在這方面,《畢業(yè)生》并不獨特。而電影令小說更出名的情況也不鮮見,《飄(Gone with the wind)》(同名電影中文譯名《亂世佳人》)就是一例。費雯麗主演的電影固然雖然光彩照人,瑪格麗特·米切爾女士的小說原著同樣不遑多讓,榮膺1937年的普利策文學獎。僅憑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這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已足以使瑪格麗特·米切爾躋身美國文學殿堂。相比之下,《畢業(yè)生》的作者的寂寂無聞就只能令人感嘆同人不同命了。

被電影光芒掩蓋的作家:《畢業(yè)生》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畢業(yè)生》小說

被電影光芒掩蓋的作家:《畢業(yè)生》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與電影一樣出名的小說《飄》

查爾斯·韋伯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出生于1939年6月9日,在富裕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長大,并于1961年從位于馬塞諸塞州的名校,在2017年美國大學排行榜上僅次于斯坦福大學排名全美第二位的威廉姆斯學院畢業(yè)。這個經歷很容易令人聯(lián)想到《畢業(yè)生》的小說,這部小說完成于1963年,當時查爾斯·韋伯本人其實只有23歲。從《畢業(yè)生》的開篇即講述本杰明的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以及小說故事的發(fā)生時間就是1962年這些方面考慮,完全有理由認為,這其實是查爾斯·韋伯創(chuàng)作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

實際上,查爾斯·韋伯與《畢業(yè)生》中的本杰明身上的雷同之處,遠不止這些?,F(xiàn)實生活中是否存在著一位真正的“羅賓遜夫人”更是成為一個饒有趣味的八卦話題。畢竟“羅賓遜太太”已然成為美國文化中空虛壓抑、偷情放縱的中產階級家庭婦女的代名詞。在這方面,最權威的說法當然來自作者本人,在美國“AMC”頻道的電視節(jié)目《震驚世界》中,查爾斯·韋伯揭示了真實的“羅賓遜夫人”:簡·埃里克森,韋伯父親的商業(yè)伙伴的妻子。這與《畢業(yè)生》小說中羅賓遜夫人的身份驚人地一致,唯一有所區(qū)別的是,在小說里,羅賓遜夫人處心積慮色誘比自己小20歲而不諳世事的本杰明,為的是填補空虛與苦悶;最終,在羅賓遜太太的不斷挑逗下,本杰明與之幽會達數(shù)月之久。而在現(xiàn)實生活里,韋伯則堅決否認他與那位埃里克森夫人有染。

高開低走的文學之路

無論如何,在弱冠之年就成功創(chuàng)作一本引起轟動的中篇小說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應該算是一個杰出的成就。但以作家自詡的查爾斯·韋伯卻表示,他從來不喜歡《畢業(yè)生》帶給他的的關注,因為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嚴肅的藝術家”。實際上,韋伯很少將自己與電影《畢業(yè)生》的宣傳聯(lián)系在一起。這可能是他的知名度遠遜于其他熱映電影的原著作者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則可能出自《畢業(yè)生》小說本身。在小說中,人物對話占據了絕大多數(shù)篇幅,除此之外的文字幾乎乏善可陳。毫不夸張地說,《畢業(yè)生》非但遠不像另一位辭藻華麗的美國作家弗·菲茨杰拉德在小說《了不起的蓋茲比》里那樣貢獻了如“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一般為人稱道的經典名句;甚至可以斷言,只需掌握CET-6的詞匯量就幾乎可以通讀全書。就經典小說理應具備的文學性而言顯然令其失色不少。

或許,《畢業(yè)生》這部小說暴得大名的原因更多地在文字之外。若要檢視查爾斯·韋伯真實的文學創(chuàng)作水平,《畢業(yè)生》之外的作品可能更有參考價值。實際上,在《畢業(yè)生》之后,查爾斯·韋伯又創(chuàng)作了好幾本小說,包括《愛,羅杰(Love, Roger)》(1969年)、《年輕股票經紀人的婚姻》(1970年)、《孤兒與其他孩子(Orphans and Other Children)》(1975年)、《克拉克蓋博廣場的廢奴主義者(The Abolitionist of Clark Gable Place)》(1976年)、《豪飲(Booze)》(1979年)等。這些令人感到陌生的作品的反響相較《畢業(yè)生》自然難以望其項背。這從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2003年,由韋伯的小說《新加的夫(New Cardiff)》改編的電影《希望春天(Hope Springs )》票房慘淡(僅100萬英鎊),BBC辛辣地諷刺這是一部適合戀人約會時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因為觀眾寥寥無幾)。顯而易見,此人的文學生涯走出了一條令人唏噓的高開低走之路。

在查爾斯·韋伯諸多《畢業(yè)生》之外的作品中,最受人關注結果也最令人失望的莫過于《畢業(yè)生》的續(xù)作。畢竟,對于載著本杰明與逃婚的戀人伊萊恩(羅賓遜夫人的女兒)絕塵而去的公交巴士究竟會駛向何方是一個令讀者產生遐想的話題。在延宕了40年之后,查爾斯·韋伯在2005年1月終于完成了他的新作《家庭學校(Home School)》。在這本書里,本杰明與伊萊恩婚后住在紐約韋斯切斯特縣,由于對教育制度感到失望,本杰明決心在家中自己教授孩子(而不讓他們上學),為此這對小夫妻不得不向丈母娘羅賓遜夫人求助,后者從加州來到紐約,想幫助她的兩個小孫子學習成為醫(yī)生。接下來這部小說畫風大變,在伊萊恩在傍晚帶著其他人離開的時候,羅賓遜夫人又一次獲得了與本杰明獨處的機會并嘗試重溫舊夢……

被電影光芒掩蓋的作家:《畢業(yè)生》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家庭學?!?/span>

盡管精明的圖書發(fā)行商在宣傳中直接用“《畢業(yè)生》久違的續(xù)集”作為該書的賣點,但長久地等待換來的竟是這樣一本除人名外與《畢業(yè)生》幾乎無關的“續(xù)作”,因此難掩失望之情的《洛杉磯時報》在評論里寫道,《家庭學?!愤@本書是如此糟糕,以至于讀完之后,“我希望我們從未見過本杰明和伊萊恩下車”。至于著名的書評雜志《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更加直言不諱:這部續(xù)作“并不值得期待”??雌饋?,查爾斯·韋伯似乎已經江郎才盡。

“垮掉的一代”

這是怎么回事呢?或許答案正在《畢業(yè)生》的結尾。在小說里,本杰明和伊萊恩坐在公交巴士的末排奔向未知的未來;在電影里,兩人更是露出了迷茫的眼神。這樣的眼神,就是那個時代,也是作者查爾斯·韋伯生活的寫照。

大而言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看似富足繁榮,實則暗流涌動,經濟繁華的背后社會氣氛令人窒息??棺h主流文化與現(xiàn)存制度的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越)戰(zhàn)和平運動接踵而來?!翱宓舻囊淮╰he Beat Generation)”應運而生。年輕人在迷茫中彷徨,他們開始懷疑、質詢并厭惡成年人的各種生活方式;一些人進而試圖通過張狂的酗酒、吸毒尋求自我解放,這后來成為“美國社會行為舉止的革命口號和標簽”。小說《畢業(yè)生》里的本杰明是一位成績優(yōu)秀,家境富裕的大學生,剛從美國東部的一所大學畢業(yè)(1962年6月),父輩已然為他安排好了道路:繼續(xù)深造或者進入父輩的公司。但他不想走這條前途光明的平坦大道,他想與眾不同,卻又不知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更不知道怎樣去與父輩抗爭。這正寫出了同齡人的心聲。巴克·亨利后來就說,《畢業(yè)生》“是一部由那一代人創(chuàng)作、為那一代人創(chuàng)作的電影片,以前還沒有為這一代人拍的片子”。

被電影光芒掩蓋的作家:《畢業(yè)生》原著作者查爾斯·韋伯

巴克·亨利

另一方面,往小了說,《畢業(yè)生》作者查爾斯·韋伯的個人生活,同樣烙上了這一時代的印記。這位威廉姆斯學院畢業(yè)的精英對物質財富充滿了厭惡。他不僅放棄了父親(一位高薪的外科大夫)留下的豐厚遺產,還把自己的結婚禮物賣給了客人,并連續(xù)送走了四座房子。就連《畢業(yè)生》電影改編的版稅他也拒絕接受(并聲稱他很高興如此)。身為富二代的查爾斯·韋伯刻意過上了底層居民的生活,一直從事著清潔工,廚師和水果采摘員等工作,或者為大型連鎖百貨公司克馬特(K-Mart)打工。2006年時,他們還因付不起房租(1600英鎊)差點被掃地出門。

至于他的婚姻與家庭生活同樣不走尋常路。他與愛娃相濡以沫超過40年,卻不是作為夫妻——兩人離婚的原因不是個性、財富或是其他原因,而是抗議美國缺乏同性戀者的婚姻權利或者婚姻制度本身。這對夫婦(或者更準確的說法叫做“生活伴侶”)有兩個兒子。又與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說情節(jié)雷同,韋伯把自己的孩子從學校里帶走,讓他們在家里自學。這在當時的加利福尼亞州是一種非法行為,為逃避法律的制裁他們干脆逃離加州,甚至一度在新澤西州管理過一個“天體營”,最后漂洋過海住在英國東薩塞克斯郡的伊斯特本。而他們培養(yǎng)出的一個兒子現(xiàn)在成了一位“行為藝術家”,他曾經煮食過拌紅莓醬的《畢業(yè)生》電影拷貝——令人目瞪口呆。

可以說,查爾斯·韋伯令一般人感到光怪陸離的個人生活,仿佛契合了三度在電影《畢業(yè)生》中響起的《寂靜之聲》所描述的荒誕夢境——即使從文學角度而言,這首歌的歌詞也是難得的佳作,“在炫目的燈光下/我看見成千上萬的人/人們說而不言/聽而不聞/人們創(chuàng)造歌曲卻唱不出聲來/沒有人敢打擾這寂靜的聲音/我說:“傻瓜,難道你不知道/寂靜如同頑疾滋長?”/聽我對你說的有益的話/拉住我伸給你的手/但是我的話猶如雨滴飄落/在寂靜的水井中回響/人們向自己創(chuàng)造的霓虹之神/鞠躬/祈禱……”大概,查爾斯·韋伯認為自己正是歌中那個孤獨的智者。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