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河南鄭州一個保姆在電梯里連續(xù)毆打她所帶幼童十四拳的視頻在網(wǎng)上引起軒然大波,無數(shù)網(wǎng)民留言痛罵她“禽獸不如”、“天理難容”……實話說,筆者倒有些看多了的麻木感,類似這樣的新聞近兩年像開了春的蛇洞,一條又一條地冒出個沒完沒了,除了說明人性丑惡和有關部門根本沒有得力措施加以管控之外,什么意義都沒有。就像幼兒園虐童和養(yǎng)老院虐老一樣,無論我們對此多么的憤怒,都對兩件事心知肚明:第一、這樣的惡行廣泛存在,暴露出的只是極少一部分;第二、這樣的惡行永遠沒有“最后一次”,它還將不斷涌現(xiàn)出來更加殘暴、丑陋的升級版……
相比之下,古代筆記中極少見到這樣的案例。雖然史料上記載,那時負責照顧孩子的保姆——尤其是奶娘,也存在著“必高其值,且恒以去挾主人,而又不盡心哺兒”的現(xiàn)象,但總的來說,她們還是盡職盡責,甚至舍己育兒,留下了很多溫情無限的故事,被古人用飽含深情的筆墨,記錄在了紙上和心頭。
一、事之如母:隱瞞身世十幾年
“食祿千萬鐘,不如餅在手,平生所負恩,豈獨一乳母!”鄭板橋這首名詩所吟誦的,正是自己的一段親身經(jīng)歷。鄭板橋三歲時,生母就去世了,家中又貧寒,生活十分拮據(jù),所以史料記載他“少孤寒”,全靠一位姓賴的乳母悉心哺育才活了下來。有一年趕上饑荒,大人都吃不上飯,小孩子更是嗷嗷待哺。賴氏每天早晨要去集市賣東西謀生,便把小鄭燮(板橋本名)背在身上,用一文錢買一個燒餅,放在他手里讓他慢慢吃,再去忙其他事……直到晚年,鄭板橋回憶起這一幕,依然淚如雨下……
鄭板橋畫像
在古代,像賴氏一樣的乳母或保姆,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咸豐庚申(公元1860年)年間,中國陷入全面戰(zhàn)亂。在南方,太平天國連續(xù)作戰(zhàn),攻下江蘇多座重要城市;在北方,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而戰(zhàn)火紛飛下的黎民百姓背井離鄉(xiāng),過著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
《清稗類鈔》記載,當時吳中有一戶姓程的人家,家中有一婢女,嫁給了當?shù)匾晃恍杖~的農(nóng)民,生養(yǎng)了幾個孩子。太平軍攻來時,程家所有人都逃到鄉(xiāng)下,暫居在葉家,“財物悉寄焉”。農(nóng)村生活本就艱苦,戰(zhàn)亂更使得饑餓、瘟疫接踵而至,城里人受不得這個苦,“不數(shù)年,程家屬相繼死,僅遺一幼子,在襁褓中”。不久,葉姓農(nóng)民也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一個寡婦帶著一大群孩子——其中包括程氏的遺孤。
從此,這個寡婦便咬緊牙關,節(jié)衣縮食,克服重重困難撫養(yǎng)這些孩子,對其中程姓的遺孤格外的好,要求也特別的嚴格。而遺孤從來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跟其他幾個孩子一起管她叫媽媽。
時光荏苒,幾個孩子長大成人,寡婦“為程子聘鄰村一女為妻”。成婚這一天,按照規(guī)矩,媳婦要拜婆婆,程子把寡婦請出,“將以新婦見”。而寡婦出得屋來,卻對著媳婦拜了兩拜,滿堂的客人都驚呆了,程子更是大驚失色,寡婦說:“我非新郎之母,乃程氏婢也,主人不幸遭亂,流離死亡殆盡,我以郎君年幼,無人管束,故十余年越主婢之分,冒母子之名,今敢不道其實耶!”
接著,寡婦把十幾年前程家的遭遇原原本本講述了一遍,又將程家寄托在葉家的錢財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歸還給程子,“程子欲分其半以與婢,不受”。程子拗不過她,于是堅持奉養(yǎng)她終老,“乃使其妻以姑(婆婆)事之,而己仍呼為母焉”。
同樣與被哺育者并無血緣關系,但是后來卻“事之如母”的,還有不少。清代有位名叫陶東明的名士,他的兒子陶開永,從三個月開始就交給一位姓周的奶娘照顧,“撫之如己出”。在當時,奶娘這個行業(yè)也是“稀缺資源”,前面講過,往往存在著要高價、動不動就以離職要挾主人的情況,而這樣的奶娘又很少盡心哺育孩子。周氏則相反,只要合適的費用,“多給之不受也”。幾年之后,陶東明去世了,其妻張氏想不開,“以身殉”。那時陶開永只有八歲,全靠周氏撫養(yǎng)成人。而陶開永娶妻生子之后,一直感激周氏的恩德,“奉養(yǎng)如慈母”??墒侵苁现灰e下來依然跟著其他的雜役婢女一起做工,陶開永流著眼淚請求她不要這樣,周氏說:“我就是個勞碌命,不干活反而不踏實?!碧臻_永身體不好,體弱多病,后來就讓周氏幫助自己操持家政,“有條不紊,不知者以為母子也”。
二、秋菊撫孤:堅決不嫁“骯臟翁”
電影《秋菊打官司》很有名,不過清代筆記中也有位秋菊,卻因撫養(yǎng)遺孤而出名。
江西崇義縣有位名叫王德化的醫(yī)生,年過五十了還膝下無子,老妻做主為他討了一房小妾,不久生下一個兒子。因為年事已高,所以在孩子剛滿一歲的時候,王德化夫婦相繼去世,其妾“典釵珥營喪葬”。喪事做完了,家里也就窮得不剩下什么了。其妾抱著尚在幼年的孩子在墓地痛哭失聲,恨不欲生。家中的婢女秋菊毅然決然地對她說:“主人只留下這么一點血脈,你現(xiàn)在假如尋了短見,讓孩子怎么辦?九泉之下見到主人,他也不會原諒你的!不如好好撫養(yǎng)他長大成人,雖然家中貧困,免不了惡衣粗食,但有我來幫助你們,再苦的日子總能熬過去的?!逼滏瑴I謝之。
感謝歸感謝,但既然做妾,又以生養(yǎng)孩子為主,所以莫要說外出做工掙錢了,連家務活都已生疏。自此,這個家只能靠秋菊了,“秋菊日出為鄰家操作,夜歸,織屨燈下,得值以贍口食”。一旦掙到了錢,就扔進屋里一個甕里,這么攢了五六年,甕中的錢居然已經(jīng)多到快要溢出來了。
不久,小妾去世了,秋菊出錢把她的喪事辦了,自己這傭人兼保姆也就算沒事可做,可以回家了,正值青春年華,大把的好事在前面等著呢??墒腔仡^一看空蕩蕩的房子和孤苦伶仃的孩子,她猶豫了,自己要真的這么甩袖子走人,這個小娃娃可怎么辦呢?于是秋菊送孩子上私塾念書,塾師也可憐這個孤苦無依的小娃娃,不計較學費多少,讓他在學堂就讀。
從此,“秋菊旦送兒往,暮迎兒歸,形影呼吸,相依為命”。不僅如此,她還請畫工繪出王德化以及其妻妾的畫像,懸掛在中庭,“旦夕命兒瞻拜,一室中儼如主人在焉”。遇到孩子不好好讀書,秋菊就對著畫像悲啼,“兒為之感動,一意力學”,十七歲時那年終于考上生員。
秋菊十分歡喜,去查看這些年努力在外面做工掙的錢,又有好幾甕了,于是她“為兒整廬舍,潔衣冠,將擇婦”。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覺得王家早已敗落了,如今就剩下一個當年的婢女秋菊,“薄其孤寒,鮮與論婚者”,只有曾經(jīng)給孩子當過啟蒙老師的塾師覺得此子將來必有出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婚禮這一天,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王公子攜媳婦來到中庭,給自己的生父母叩拜完畢,回頭就要叩拜秋菊,感謝她多年養(yǎng)育之恩,秋菊堅決不同意,王公子又要從此對秋菊“事以母儀”,秋菊更加反對,奈何塾師也在旁邊力勸再三,她才勉強答應了。此后秋菊“不敢自怠,恒紡織以佐薪水用”。
當?shù)赜袀€中年油膩男,剛剛喪偶,“聞秋菊賢,遣媒聘”,大概是托媒人許下了什么錦衣玉食之類的諾言,被秋菊一番嘲笑:“我要是想嫁人,早就嫁了,何必等到現(xiàn)在嫁你這么個‘骯臟翁’呢?我現(xiàn)在自己有個家,家里的孩子早晚會有出息,我寧可織布自己養(yǎng)活自己,也不會依賴你的。”而王公子沒有辜負秋菊的厚望,后來舉舉孝廉,“適秋菊六十初度,郡邑楔旌其閭”。
三、千里哺乳:趨人之急勝游俠
如果說家里聘請的保姆和奶娘盡職盡責是一種“職業(yè)道德”,那么清末著名學者俞樾在《右臺仙館筆記》中記錄的“臨時奶娘”故事,表現(xiàn)出的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極為崇尚的“見義勇為”和“樂于助人”的合體。
道光年間做過直隸永定河道的戴鸞翔,有個兒子當廣東縣令,上任不久就突然發(fā)急病去世了。他的妻子正在懷孕期間,而家中貧寒,不能在廣東久居,考慮到老公公當時正在汴梁做官,于是戴妻便大著肚子扶柩北歸,去投奔公婆。行至湖南,在一處旅店休息的時候,突然肚子疼了起來,然后產(chǎn)下一個男孩。
為去世的丈夫誕下一個后代,戴妻喜不自勝,然而又陷入愁苦之中,一來自己毫無育兒經(jīng)驗,任憑孩子哭啞了嗓子也沒辦法,二來自己全無奶水,結果導致“兒日夜啼,妻亦抱兒而哭”,吵得旅館里外的住戶都不得消停。有個婦人氣哼哼地過來,發(fā)現(xiàn)是怎么回事之后,責備孀婦:“你不就是沒有奶水嗎?雇個奶娘不就是了,讓小娃娃這么沒完沒了地哭,我們其他人還睡不睡了?”戴妻哭著說:“我是帶著我丈夫的靈柩到汴梁去,這里人生地不熟的,哪里去找奶娘,何況我丈夫生前做官清廉,如今撒手人寰,我連去汴梁的路費都是借的,哪里還有錢雇奶娘,可憐我丈夫就剩下這么一點骨血,兒死我亦死也!”說完哭得更加傷心了。
那婦人聽了,皺著眉頭責備她道:“你一個當媽的人了,別動不動就要死要活的!”然后一把抱過孩子,敞開懷就把奶頭塞在了孩子嘴里,孩子有奶喝,馬上就不哭了。接著婦人對目瞪口呆的戴妻說:“我是本地人,幾個月前也生下一個孩子,所以奶水足,不過我家溫飽無憂,所以我是不給人當奶娘的,這樣,我回我的客房里跟我丈夫說一下,看能不能幫你在附近雇個奶娘?!贝髌拮匀磺Ф魅f謝。
等孩子吃飽了,睡著了,這婦人回到家里去,支使丈夫去找奶娘。結果問了一圈,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倒是愿意給本鄉(xiāng)人當奶娘,但聽說是要跟著去汴梁,路途遙遠,沒人愿意做。丈夫回家跟妻子一說,那婦人蹙眉良久道:“這樣的話,只好我跟那孀婦跑一趟了。”丈夫一聽大怒:“咱們家不愁吃不愁穿的,怎么能去給人當奶娘?!”婦人把眼一瞪:“難道你要眼睜睜看著那母女二人一個餓死,一個哭死嗎?這件事情事關人命,我說怎樣就怎樣,你不要管!”
于是她花錢雇了個奶娘,將兒子托付給她哺乳,“而自從戴妻以行”。戴妻小心翼翼地問她:“這一趟您跟著我需要多少錢?。康鹊搅算炅?,我一定如數(shù)給您……”那婦人火爆脾氣又犯了:“從這里到汴梁,從汴梁回這里,所有費用我自理,一分錢也不要你的!”然后拔腿就走。
“遂發(fā)湖南,道湖北,而至于汴”,一路上多虧婦人哺育和照顧,戴妻和孩子才平安抵達汴梁。戴鸞翔見到兒子靈柩,悲傷不已,見到剛剛出生的孫子,又無比欣慰,對那婦人感激不已,要給她豐厚的報酬,那婦人堅辭不受。戴鸞翔讓老伴“盛服拜謝之,又具盛饌,與之宴飲”,臨走時說:“你回湖南的路費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夫人高潔,超邁尋常,然而要是這點路費都不收,我們老夫婦實在太過意不去了。請千萬不要再推辭了?!蹦菋D人只好收下,抱著自己哺乳了一路的小孩子親了一下,就毅然離去。
“余謂此婦所為,類古游俠之土,趨人之急甚己之私,可謂奇女子矣!”俞樾在文章的最后由衷地贊嘆道。
今天的中國,既無戰(zhàn)亂,也無饑荒,按理說是有史以來物質(zhì)最豐盛的時代,但不知道為什么,反而卻屢屢冒出虐童這樣堪稱在人性上突破底限的丑聞……是貧富差距引發(fā)的心理失衡?還是弱勢群體受氣后報復更弱勢群體?問題是這些情況在古代也存在,怎么就沒有那么多的“猛料”爆出來呢?也許有人會說,只是信息發(fā)達、媒介形式的豐富讓類似事件獲得曝光的機會更多罷了,那為什么那些善良的奶娘、仁厚的保姆、俠義的婦人卻難得一見,沒有獲得曝光的機會呢?看來正確答案不是那么容易得出的……不妨換個角度想想,我們都盼望社會多一些好人,但是我們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個好人,假如不愿意,為什么?那么答案就算不中,亦不遠矣。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