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侯寶林到李誕,中國人為什么笑得越來越空洞
《吐槽大會》火了,部分女文青的男神集體換成李誕。
一朋友在睡前持續(xù)聽《吐槽大會》數(shù)日后告訴我:已經多次夢見十幾歲的自己和李誕早戀了。
身高1.8cm、平頭、瞇瞇眼、穿長款絲絨大衣、走路吊兒郎當?shù)睦钫Q不帥,卻迷倒數(shù)人。所迷,多在他的段子上。
數(shù)百個段子砸出來,淺白有力、出其不意。他策劃的段子集合——《吐槽大會》創(chuàng)造了“19秒1個笑點”的記錄,首季播放量超15億,并開創(chuàng)了“中國喜劇脫口秀”的先河。
在《吐槽大會》中,數(shù)位滿是槽點的明星被請上臺去,先前只能在八卦里窺探的黑歷史被一一拎出來,供人制造笑點,明星進一步被拉下神壇。而另一面,明星難以啟齒的黑歷史在搞笑式互懟中,似乎被化解了不少。
曹云金在節(jié)目中吐槽李小璐整容
觀眾開心,明星也開心,看似其樂融融。
但質疑聲也很多。大多認為內容淺薄低俗。
吐槽的尺度很難把控:有些不讓說,有些不敢說;更高級的笑點不僅難創(chuàng)作,也不一定取悅大眾。翻來覆去,槽點便局限在了明星的人身攻擊上:李湘胖、王祖藍矮等生理“缺陷”;王岳倫吃軟飯、陳志朋不紅等尷尬處境……讓不少網友質疑其價值觀。
面對質疑,李誕的回應倒格外坦誠:“我就是流于表面,我想要淺薄的快樂?!薄跋肟从幸饬x的你看書去啊,看什么脫口秀啊?”
他旨在逗大眾歡笑,而既然是用于解壓,“笑”又何必有意義?
這令人想起相聲大師侯寶林摒棄的“包袱至上主義”:為令人發(fā)笑而不擇手段、不考慮藝術性。這種“笑”在侯寶林眼中是“沒有生命力的”。
中國的“逗樂文化”年頭已久,近代以來多傳于相聲。同李誕的位置相似,從清朝末年的天橋藝人,到建國后的侯寶林、馬季、姜昆、郭德綱,雖都為引人發(fā)笑,但“笑”的內容卻不同。
“笑”從無意義,到承載意義,再到如今的無意義,走了一個輪回。其本質的悲劇性逐漸消解,被反擊為“喜劇的本質就是喜劇”。
那么承載意義的“笑”是什么樣的?
我們真正需要的又是哪一種“笑”?
“笑”最初是謀生工具,以相聲的形式傳播,源于清朝末年。當時的藝人編了各種挖苦他人生理缺陷、嘲諷農民、外地人及口味葷腥的段子,形式粗鄙,畢竟一場場天橋表演只是為了讓老婆孩子不再受餓。
建國后,國家重視文藝工作,將相聲藝人提升到文藝工作者的位置。但由于相聲的內容尚未變化,發(fā)展堪憂。
于世德在回憶錄《我這半輩子》中提到剛解放時相聲演員出丑的情況:“一次,延長‘拆唱八角鼓’的兩位演員在白紙坊印刷廠禮堂,演出前使用相聲“墊話”《反正話》墊場,用謾罵博取笑料。如:楚霸王,王八杵;孫猴子,猴孫子等,結果被觀眾轟下臺去。自輕自賤,咎由自取?!?/p>
為了延續(xù)相聲的生命力,侯寶林、常寶華等人努力尋求突破口。剛好,1949年時,熟悉相聲藝術的老舍回到北京,侯寶林等人立即去找他。
老舍不認為相聲發(fā)展堪憂,于是出主意:“早些時候有段相聲說‘這個廟’、‘那個廟’的叫什么來著?侯等人回答‘《地理圖》’,老舍說:‘對,還有《報菜名》…… 依我看,這些東西把罵大街、貧嘴廢話去掉,加上些新內容、新知識,既有教育意義,還有小料,大家照樣受歡迎’”。
他親自幫侯寶林等人修改,融入文學性,改出了《賈博士》、《維生素》、《兩條路線》等作品。侯等人也成立了相聲工作小組,一番再創(chuàng)作后,在前門外大禮紗帽胡同路北新華游藝社演出相聲大會。
侯寶林組建的相聲改進小組
此時的相聲是藝術的、雅俗共賞的,卻也受人喜愛。相聲大會每日從10點演到晚上10點,人潮涌動。
侯寶林在《我和相聲——答讀者問》中說:“相聲有自己的個性。它是一種民間的戲劇形式,用笑作為藝術手段,用幽默、詼諧、風趣、滑稽種種手法來表現(xiàn)。不管你說什么樣的段子,都得要人笑,還要做到雅俗共賞。就是說,用藝術手法讓人發(fā)笑,如果演員在臺上胡來,不擇手段,以為認證人家樂樂就行,就成了‘包袱’主義,這樣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
另一方面,除了歌頌外,當時的相聲也傳承了喜劇的諷刺特性,以揭露社會的方式宣傳思想、教育民眾。
如侯寶林的《關公戰(zhàn)秦瓊》:關公和秦瓊本相差四百年,卻硬被講到一起,用以諷刺不懂裝懂、盲目指揮的人。毛主席在觀看后很喜歡,指出:“我們黨要反對干部中的官僚主義,反對瞎指揮?!标愐阋猜犨^好幾遍,在“廣州會議”講話時說:“依靠權勢亂彈琴的人,就得諷刺他?!?/p>
1962,侯寶林和郭全寶在河北為群眾表演 新華社供圖
另有由何遲創(chuàng)作,馬三立等人表演的相聲《買猴兒》,旨在揭露人民干部馬馬虎虎、鋪張浪費的行為。主人公“馬大哈”的梗因此人盡皆知?!段乃噲蟆窞榇税l(fā)文道:“一篇好的相聲就是一篇好的諷刺文學……相聲中的諷刺,假如用合適了,正是一種宣傳的利器?!?/p>
文革期間,早期相聲大師均被打成右派,相聲藝術幾近沒落。文革后,侯寶林、馬季從河南“五七”干校返回北京,相聲藝術重新展開。
那是一切剛剛釋放的時期,大眾滿腔熱血地沖破束縛,對文藝作品寄予了濃厚期待。年輕的姜昆很聰明:“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觀眾已不滿足于對丑陋現(xiàn)象的表面刻畫,也不滿足于對當時‘左傾’思想的簡單諷刺,人們需要深入挖掘的是到底是什么使中國人愚昧了這么多年,是什么鎖住了中國人的腳步。”
基于此,他創(chuàng)作了一批“傷痕相聲”,最經典如《如此照相》?!爸袊障囵^的姚經理給我們講了那么多在文革時期干他們這行的難處,引起了我們的辛酸回憶”。在《如此照相》中,他用犀利的語言揭露文革的形式主義,諷刺個人崇拜。
姜昆經典作品《如此照相》
部分臺詞:
甲:我給你念念:“凡到我革命照相館,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進我革命門,問革命話,須先呼口號,如革命群眾不呼革命口號,則革命職工堅決以革命態(tài)度不給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禮?!?/p>
乙:真夠“革命”的。那時候是那樣,進門得這樣說:“‘為人民服務’,同志,問您點事?!?/p>
甲:“‘要斗私批修’!你說吧!”
乙:“‘滅資興無’,我照張相?!?/p>
甲:“‘破私立公’,照幾吋?”
乙:“‘革命無罪’,三吋的?!?/p>
甲:“‘造反有理’,您拿錢!”
乙:“‘突出政治’,多少錢?”
甲:“‘立竿見影’,一塊三?!?/p>
乙:“‘批判反動權威’!給您錢。”
甲:“‘反對金錢掛帥’!給您票?!?/p>
乙:“‘橫掃一切牛鬼蛇神’!謝謝!”
甲:“‘狠斗私字一閃念’!不用了?!?/p>
乙:“‘靈魂深處鬧革命’!在哪兒照相?”
甲:“‘為公前進一步死’!往前走!”
乙:“為公前進一步死”,我這就完了?
甲:“那也不許‘為私后退半步生’!”
乙:我還回不來了!這不是搞庸俗化么!
甲:那時候可不能這么說。林彪、“四人幫”搞法西斯專政,誰敢這么說,輕則揪斗游街,重則入獄判刑哪能!
乙:瘋狂鎮(zhèn)壓人民。
當時流行用相聲語言反思社會。為了洞察,姜昆經常各地走訪:
“我們在東直門外五建工地上,一起參加‘青年林號’的建設。頭頂烈日,手把瓦刀,為人民住進高樓大廈而辛勤勞動的青年伙伴,付出了多少汗水啊??墒怯行╊櫮罡訔壦麄兪执?、臉黑,不愿意與他們結成終身伴侶。懷著對小伙子們的欽佩,夾著對那些個別姑娘的一點氣憤,(我們)寫下《愛的挫折》,為建筑工人訴苦衷?!?/p>
姜昆與李文華
同期藝術家也創(chuàng)作出了諷刺虐待老人問題的《指媽為“馬”》、諷刺不正之風的《霸王別姬》、《媳婦往哪兒娶》等……
笑聲背后,不僅是反思,也是調侃式的直面,給人理性的勇氣。
90年代后是大眾娛樂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喜愛也越來越個人化。在小品、影視、網絡的沖擊下,相聲再次陷入低潮。
“意義”不適用了,況且沒人愿意聽你的教育。老藝術家們很苦惱。
郭德綱看清了局面。他想起了清朝末年的相聲藝人,那些最初說相聲的人不就是逗樂糊口嘛,哪兒什么歌頌諷刺?“相聲是相聲,相聲藝術是相聲藝術。作為藝術的相聲會與大眾產生隔閡,而真正的相聲只是一門手藝。”
在近十年的摸索后,他想通了一件事:要想活下去,就得討大眾喜歡。
在討好大眾這件事上,郭德綱可謂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長期在底層摸爬滾打的經歷讓他對草根文化十分了解,最普通的群眾喜歡的還能有什么?不就是最通俗、日常的東西嘛。
他充分發(fā)揮無厘頭的精神,不斷自黑、互損、嘲諷現(xiàn)實,在通俗的俏皮話里,相聲重新成為“俗文化”。
他損人的長相:“怎么跟您形容他的這個長相呢?烤白薯見過吧,剛烤的好的,拿在手里太燙,一不小心沒拿住,掉地上了,那邊呢,跑來個小孩,穿釘子鞋,一腳踩這塊白薯上了。他這臉就跟這會這塊白薯似的。”
講俏皮段子:“要想富先脫褲”、“這幫大姑娘們一個個穿的肉隱肉現(xiàn)”。
也調侃社會事件:諷刺貪官“表哥”:“我不光買得起表,我還敢?guī)С鋈?。不光敢?guī)С鋈ィ疫€敢露出去?!敝S刺公款消費:“一百萬,給我開兩百萬的發(fā)票?!?/p>
諷刺底層人民的阿Q精神,比如《我要幸?!分械亩巫樱?/p>
郭:“有二尺長的龍蝦嗎?”
服務員說:“對不起沒有二尺長的只有二尺二的”
郭:“什么破飯店連二尺長的龍蝦都沒有,來盤土豆絲?!?/p>
盡管許多段子被罵低俗、淺薄,但不得不說,一大批人是吃這一套的。德云社也成功把相聲帶向世界。
從謀生工具,到承載歌頌、諷刺的意義,再到市場化的大眾至上,以笑為本,笑越來越靠近人性。藝術的歸了藝術,生活的歸了生活。
郭德綱、岳云鵬也好,李誕也好,各類花式刺激感官的搞笑綜藝也好,大眾化的“笑”不過是這群人聰明的生存技巧。是市場化時代的必然現(xiàn)象。
但我仍然認為有所承載的“笑”更有意義。盡管它不一定符合生活壓力下,大多人只想圖個快活的心理訴求。
可仔細想想,毫無承載的“笑”只能作為單純的解壓工具,它空泛而短暫,只有不停地進入其中,才能獲得長久的快樂。畢竟,它只是精神麻痹劑。
而有所承載的“笑”不一樣。它不是簡單的解壓,而是一種“喜劇精神”。
用諷刺的方式談論官僚主義、文革傷痛、小市民心態(tài)等,其實是把沉重的東西裝進喜劇的語境里,拐個彎兒,再讓你看見它。
相比用譴責、控訴的方式直接批判,這種曲折的“看見”是一種“理性超脫精神”。它帶領我們跳出去,用更超然的視角看待社會和自身的種種荒誕。這種視角是理性的,如此,我們才能在笑過之后,獲得繼續(xù)面對的勇氣。
正如文化學者葉匡政期待的一樣:“(好的喜劇節(jié)目)在特權社會要有對特權的嘲諷;在一個環(huán)境污染的社會要有生態(tài)意識。它必須清醒地發(fā)現(xiàn)我們生存境遇中的窘迫處,才能發(fā)掘出那種悲喜交加的力量。
喜劇,從來不是粗俗的代名詞,而是表演藝術與文明的最高境界……好的喜劇給觀眾帶來的,是自由而有愛意的笑,而不是輕浮與混沌的笑,可喚醒人們主動去面對自身和社會的缺陷?!?/p>
▼
ID:reknow24
日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