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怪誕行為學3》,[美]丹•艾瑞里 [美]威廉·赫斐利繪著,楊清波 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12月出版
要不要改變現(xiàn)狀?
親愛的丹:
你好!
我應當提出辭職嗎?我素來不大滿意我的工作,可我已經(jīng)在這家公司待了8 年。出于現(xiàn)實和經(jīng)濟方面的原因,我應當留下來:我的工資很高,包括優(yōu)先認股權和津貼;每年有幾個星期的假期;還有養(yǎng)老保險。另外,謀求一份新工作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我無法預測在新單位我是否會比現(xiàn)在開心。我是應當繼續(xù)待在現(xiàn)在的公司,還是應當找一份新工作呢?對此,你有何建議?
K·P
事實上,你的根本問題在于你現(xiàn)在并不快樂。這種不快樂是由工作引起的,還是由你本人引起的?如果原因在于你的工作,那么換工作就是幫助你實現(xiàn)美好未來的有效途徑。相反,如果原因在于你自己,那么換工作將徒勞無功。因為正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諺語所說的,你的性格依然會讓你對新工作不滿意。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這很難說清楚,尤其是當你長期從事同一份工作,又無法預測自己從事不同工作時的感受之時(順便說一句,你可以思考一下戀愛關系中類似的問題)。
因此,我建議你下次放假的時候(比如三個星期),利用這段時間主動到一家你正在考慮加入的公司工作試試。請注意,我的建議是嘗試一段較長的時間,因為你需要一些時間來更好地了解當新工作最初的新鮮感消退之后自己的感受。當然,當幾個星期的志愿者無法讓你充分了解長時間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感受,但可以讓你更好地了解當下你不快樂的原因。當這段時間結束的時候,你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導致你不快樂的原因是目前的工作還是你自己。
如果你不考慮利用你的假期來試著弄清楚你應當繼續(xù)做現(xiàn)在的工作還是另謀高就,那么這說明你現(xiàn)在并沒有感到不快,因此你應當安于現(xiàn)狀,并停止抱怨。
親愛的丹:
你好!
17 年前,當時我的兒子剛滿18 歲,他作為一名藝術生前往紐約的庫伯高等科學藝術聯(lián)盟學院上學?,F(xiàn)在,他已經(jīng)35歲了,卻始終不愿意離開紐約市。事實上,他不喜歡住在紐約,而更想搬到美國西部與我們住在一起,以便從事攝影藝術方面的工作(并希望將其作為事業(yè))。但是,他周圍的人給他的建議卻截然相反,他們似乎認為紐約才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你有何建議或建設性的方法,讓他明白自己的處境不妙,應當搬來與我們同住呢?
芭芭拉
首先,令人高興的是你希望自己的兒子搬到離你近一些的地方工作和生活,而不是待在美國東部。而且,我相信他的想法與我一樣。
對于他是否搬家,我猜想你的兒子共受到三種決策偏見的困擾。第一種是“稟賦效應”,它與我們的傾向性有關。人們傾向于把自己當下的處境作為參照點,而把其他任何情況視為偏離我們當下狀態(tài)的消極變化。以你的兒子為例,從紐約市搬到西海岸有好處(天氣、父母等),但是也有壞處(人口密度低、美術館少等)。稟賦效應對他的影響就是:他在更大程度上關注的是自己要放棄的事物,而沒有充分注意到搬到西海岸之后他所能得到的事物。
你的兒子極有可能遭受到的第二種決策偏見是“現(xiàn)時偏好”,即與改變我們現(xiàn)狀的決策相比,我們對于保持現(xiàn)狀的決策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我曾經(jīng)聽到一位空軍指揮官對飛行員說,每當他們決定改變航線或保持航線的時候,他們應當永遠將其視為主動選擇的結果。可問題是,我們中很少有人會這樣考慮自己的決策。我們會把搬家、結婚以及變換工作等事情看作決策,但不會把待在原地、保持單身以及繼續(xù)目前的工作看作決策?;蛘?,至少我們沒有將其視為同等重要的決策。
你的兒子所面對的第三種決策偏見是“永久性偏見”。它的意思是,當我們面臨貌似不可改變的重大決策(結婚、生子、搬到遠方)時,這些決策的永久性使得決策看上去更重要和令人生畏,更別提此類決策可能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遺憾了。
面對這三種偏見,你的兒子必然會為搬到美國西部這件事而憂慮不安。目前的問題是,你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他做出決定呢?換作是我,我就會將此次搬家設計成一個“為期6 個月的實驗”。這樣一來,你的兒子就不會認為自己搬家了(沒有損失),他也不會認為自己的現(xiàn)狀改變了(他依然會把自己視為紐約人,只是暫時體驗一下美國西部的生活)。這種嘗試性的做法看起來就沒有那么重大和令人生畏了。但是,一旦他搬到了美國西部,他的觀點就會發(fā)生改變。很快,他就會產(chǎn)生家的感覺,習慣新的環(huán)境,從而形成新的現(xiàn)狀。從那一刻起,關于離開美國西部的任何變化看起來都將是十分重大,而且有可能造成遺憾的決策。
職場,實驗,幸福
作品簡介:
《怪誕行為學3》,[美]丹•艾瑞里 [美]威廉·赫斐利繪著,楊清波 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12月出版
在震蕩多變的股市中,如何保持平靜,抑或不做出沖動的投資決策?
有什么好方法能幫助戒煙?
能給人類的靈魂定價嗎?
花幾千美元買一塊勞力士手表是理性的決策嗎?
這一次,行為經(jīng)濟學家艾瑞里與《紐約客》漫畫作者赫斐利聯(lián)手,將他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欄“Ask Ariely”(艾瑞里問答)加以補充和提煉,創(chuàng)作出這本圖文并茂、風趣幽默的《怪誕行為學3:非理性的你》。
“Ask Ariely”專欄談及的話題包括:購物、開車、當志愿者、同事關系、冒險、戀愛與婚姻、社交網(wǎng)絡、健康與減肥、投資與欺騙、幸福與預期、日常生活與交友、價格與價值等。艾瑞里和赫斐用他們犀利的洞察力和幽默詼諧的圖文,幫助我們應對我們所遇到的各種內在和外在的挑戰(zhàn)。
閱讀這本書,你會捧腹大笑,也會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你會學到針對各種日常生活問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