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語堂紛繁變化的思想之下,暗含著相互貫通的環(huán)節(jié),也正因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存在,林語堂的思想能夠雜而不亂,并在一定階段內(nèi)保持穩(wěn)定。而林語堂與生俱來的種種“矛盾”,也因其生命智慧獲得了一定意義上的秩序與平衡,并使林語堂能夠終生以此為樂。
“一團矛盾”下的智者之樂
——從《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的
話語轉型淺談林語堂的文化選擇
一
林語堂在青年階段對于國民性改造的態(tài)度相對激進尖銳,對陳腐、老朽的傳統(tǒng)文化予以鮮明的批判。1916年夏,21歲的林語堂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進入清華大學任英文教員,任教期間 《新青年》倡導的新文化運動進入了以“文學革命”為旗幟的文化革命階段,1915年,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志》(后更名《新青年》)已經(jīng)創(chuàng)刊,林語堂也在這場文學和語言的革新運動中,以一名支持者的身份相繼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漢字索引制說明》和《論“漢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學》,支持白話文學?!缎虑嗄辍穬?nèi)部產(chǎn)生分化后,周氏兄弟的《語絲》和胡適等人的《現(xiàn)代評論》同時處于籌備醞釀階段。若論人情,林語堂在當時與胡適的交情更深,且現(xiàn)代評論派中很多人是接受西方文化的歐美留學生,與林語堂的文化接受和文化認知上更為相近,似乎加入《現(xiàn)代評論》更為妥當。但林語堂在思慮之后,最終選擇了周氏兄弟的陣營,成為了 《語絲》 周刊的長期供稿人之一。后來林語堂對此的解釋是“我接近 《語絲》,因為喜歡 《語絲》 之放逸,乃天性使然 ” ( 林語堂著 《記周氏兄弟》)。
1925年,林語堂在《語絲》周刊第22期上發(fā)表書信體雜文《給玄同的信》(收入《翦拂集》題為《給玄同先生的信》),響應錢玄同在《語絲》第20期上發(fā)表的《寫在半農(nóng)給啟明的信底后面》中談到的“歐化中國”。他在信中提到:“今日談國事所最令人作嘔者,即無人肯承認今日中國人是根本敗類的民族,無人肯承認吾民族精神有根本改造之必要?!辈⒁灰幻杜e“老大帝國國民癖氣”——惰性、奴氣、敷衍、安命、中庸、識時務、無理想、無熱狂等,對于這樣的現(xiàn)狀,林語堂延續(xù)錢玄同“歐化的中國”之思路,認為“欲一拔此頹喪不振之氣,欲對此下一對癥之針砭,則弟以為惟有爽爽快快講歐化之一法而已?!保终Z堂著《給玄同先生的信》),針對當時的國粹主義,林語堂提出了六條具體主張:非中庸,非樂天知命,不讓主義,不悲觀,不怕洋習氣,必談政治。在同一階段,林語堂表達了自己對中庸哲學的看法:“中庸哲學即中國人惰性之結晶,中庸即無主義之別名,所謂樂天知命亦無異不愿奮斗之通稱?!保终Z堂著《給玄同先生的信》)這樣激進的言論在當時批判國粹主義和推進國民性改造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歷史已經(jīng)證明“爽爽快快講歐化”并非根治中國國民病灶之良藥。
《吾國與吾民》
林語堂對于中國國民性的體認在其1934年寫就的《吾國與吾民》中并未發(fā)生本質上的改變,他在這部受賽珍珠之邀向西方人展現(xiàn)中國圖景之全貌的作品中,從中國人的德行、心靈、人生理想、婦女生活、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學生活、藝術家生活、生活的藝術等諸多方面對中國國民性進行了相對客觀全面的概述。例如在“中國人之德行”一章中,林語堂將中國的德行概括為圓熟、忍耐、無可無不可、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等。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多處與《給玄同先生的信》中概括的“國民癖氣”相近,但是與20年代相比,30年代的林語堂對于中國國民性的思考角度,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從純粹的國民劣根性的內(nèi)部批判轉向跨文化視野下國民獨特性的外部評價的跡象。由于受眾、著書語言以及林語堂個人對于“性靈”、“幽默”的追求,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的行文措辭相對平和婉轉,與其20年代的冷峻嚴厲相比已有一定的變化。例如,林語堂對于中庸的看法在 《吾國與吾民》中有所轉變:“中國兩字所包含之意義,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顯示出一種生活的規(guī)范。中庸即為本質上合乎人情的‘常規(guī)’,古代學者尊奉中庸之道,自詡發(fā)現(xiàn)一切哲學的最基本之真理,故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保终Z堂著、 黃嘉德譯《吾國與吾民》)誠然,林語堂在這里也承認中庸“沖淡了所有學理的濃度,毀滅了所有宗教的意識”,并且導致“中華民族整個的不相信任何法制法律”,但是相較于前文提到的林語堂在20年代對于中庸“中國人惰性之結晶”的評價已大顯和緩之意。此外,不同于魯迅等人對于國民性針針見血的剖析,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對于國民性的分析還涵蓋了不同地域造成的文化心理差異、以及人類在進化中逐漸輕視體格上孔武的活動導致體力的退化等相對客觀的原因。簡言之,雖然在《吾國與吾民》中林語堂仍然存在對國民性的大量探討,但這一階段林語堂已經(jīng)相對弱化了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將寫作重心放在對西方世界介紹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上,并開始轉向跨文化視域下對國民獨特性的發(fā)掘與傳播。
二
林語堂對于國民獨特性發(fā)掘的成熟之作,是林語堂旅美專事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作品《生活的藝術》?!段釃c吾民》出版之后,暢銷海外,賽珍珠盛邀林語堂赴美寫作,1936年8月,林語堂一家五口乘上“胡佛總統(tǒng)號”遠洋輪船前往美國。據(jù)當時統(tǒng)計,《吾國與吾民》中介紹中國人日常娛樂、庭院和居室以及飲食的第九章“生活的藝術”在美國反響最為熱烈,但第九章描述畢竟只是中國人生活方式冰山之一角,內(nèi)容相對簡略,因此在賽珍珠夫婦建議下, 林語堂將原《吾國與吾民》第九章內(nèi)容進行豐富擴展,以展現(xiàn)東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調(diào)的筆法,寫成《生活的藝術》一書。在給陶亢德的書信中,林語堂談到了《生活的藝術》的寫作動機:“中國人之生活藝術久為西方人所見稱,而向無專書,苦不知內(nèi)容……有中國詩人曠懷達觀高逸退隱陶情遣興滌煩消愁之人生哲學,此正足于美國趕忙人對癥下藥?!保ㄓ钪骘L 第49期.1937.9.16.)針對西方世界沉溺于工作和商業(yè)競爭,而對日常生活細節(jié),如飲食、起居、穿著等過于忽略的異化現(xiàn)象,也作為對當時美國人“Wake up and live”普遍呼聲的響應,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為西方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理念——閑適主義(或稱享樂主義、玩世主義),并建構了一個以道家閑適文化為核心的審美意義上的古老中國。他將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定義為“建于明慧悟性上的達觀者”,同時將“放浪者”的地位置于人類的最高點:“放浪者將成為獨裁制度最后的最厲害的敵人,它將成為人類尊嚴和個人自由的衛(wèi)士,也將是最后一個被征服者。”(林語堂著《生活的藝術》)這種對“放浪者”高度肯定的論調(diào),在當時的西方世界是鮮少聽聞的,成功抓住了美國人的獵奇心理,并為人們向往的享樂行為提供了一種理論上的支撐,故《生活的藝術》一經(jīng)出版,在美國引起轟動,并成為美國1938年的最暢銷書,穩(wěn)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首位。
《生活的藝術》
在《生活的藝術》的序言中,林語堂提到:“本書是一種私人的供狀,供認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經(jīng)驗。我不想發(fā)表客觀意見……我只想表現(xiàn)我個人的觀點。”他認為這塵世是惟一的天堂,提出“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悠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誠然,林語堂在此書中表達了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通過種種生活細節(jié),為西方展現(xiàn)古老中國的獨特魅力,并實現(xiàn)中國道家閑適主義的輸出。但不能否認的是,林語堂對于《生活的藝術》的受眾定位自寫作開始便十分明確,他非常理解西方讀者的文化背景和內(nèi)在需求,并能給予到位的解釋,因此其寫作確實有一部分迎合西方讀者閱讀期望的意味。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用現(xiàn)實感、夢想、幽默感和敏感性組成的“準科學”公式對各國的民族性進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的公式:
現(xiàn)三 夢三 幽二 敏一 等于英國人
現(xiàn)二 夢三 幽三 敏三 等于法國人
現(xiàn)三 夢三 幽二 敏二 等于美國人
現(xiàn)三 夢四 幽一 敏二 等于德國人
現(xiàn)二 夢四 幽一 敏一 等于俄國人
現(xiàn)二 夢三 幽一 敏一 等于日本人
現(xiàn)四 夢一 幽三 敏三 等于中國人
這樣的想法一方面令人訝異于林語堂思維的飛揚跳躍,另一方面也使人不得不嘆服于其對于各國國民性特征理解之深刻透徹。也正是由于這種悟性,林語堂以《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等作品為媒介向西方人介紹中國文化,能夠在海外取得如此巨大的反響。
不可否認的是,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著力塑造的中國形象是一個被道家哲學美化、尚未遭受近代工業(yè)文明產(chǎn)物侵襲的東方古國,與真實的中國形象,尤其是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相去甚遠。林語堂在書中沉浸于審美化的烏托邦中,小到插花燃香、茶飲酒令,大到家庭理想、人生哲學,似乎中國的文化遺產(chǎn)無一不值得盛贊。同時,林語堂也對西方的生活方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如西裝服制的不合人性、歐美烹調(diào)菜肴方法的單調(diào)、刀叉用餐的裝腔作勢等等,以此進一步推動道家閑適主義的海外輸出。
在此,相較于早期提出的對中國實行全盤歐化等激進言論,林語堂已經(jīng)由早期對國民性嚴厲批判轉為對國民獨特性的熱情發(fā)掘和宣揚,其寫作的重點也轉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海外輸出。如果以《吾國與吾民》和《生活的藝術》出版年份之間的1935年為界,可以說在1935年之后,林語堂的文化思想在作品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轉變,他從原來看待文化時抱有的理性的、社會的、政治的眼光,轉為了感性的、個人的、審美的眼光。由此,林語堂在弱化先前國民性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批判思路的同時,在作品中展現(xiàn)出了理想文化建構的意圖。
三
林語堂晚年在《八十自敘》中稱“我只是一團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為樂?!狈从^林語堂一生,“矛盾”二字可以體現(xiàn)在其生命的方方面面,從個人信仰上基督教、道教與人文主義之間的搖擺不定,到其作品中對于幻想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割裂與融合,乃至文化上對于中西兩類迥異文化的不同的接受方式,林語堂的人格品性、人生經(jīng)歷和生命感悟似乎在冥冥之中注定了其矛盾的一生。林語堂的文化選擇同樣矛盾重重,從青年時期在《新青年》《語絲》上對新文學和新文化的倡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國民劣根性嚴厲激烈的批判,到《吾國與吾民》的過渡階段,再到中年以后在《生活的藝術》中對于中國文化獨特性的發(fā)掘和發(fā)揚,林語堂不同作品的話語背后可以看到其文化選擇的轉變。在林語堂紛繁變化的思想之下,暗含著相互貫通的環(huán)節(jié),也正因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存在,林語堂的思想能夠雜而不亂,并在一定階段內(nèi)保持穩(wěn)定。而林語堂與生俱來的種種“矛盾”,也因其生命智慧獲得了一定意義上的秩序與平衡,并使林語堂能夠終生以此為樂。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017級碩士)
本文發(fā)表于《文藝報》2018年2月28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