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烏龜”與“我”
王弘治老師在文中提到,“蘇州、上海把白鵝稱為‘白烏龜’,或許也跟避諱‘癡傻’的意義有關(guān)”。此說或有可商榷之處。
何以如此說呢?白鵝在陸地行走時一搖一擺,有點(diǎn)滑稽,行走時頭頸伸得很長,還不斷地發(fā)出“gang-gang”叫聲,與吳方言中的“戇”字發(fā)音十分相近。故而在上海東、南郊的舊川沙、南匯、奉賢一帶,當(dāng)?shù)胤窖灾苯訉ⅰ谤Z”叫做“戇大”(見《上海地區(qū)方言調(diào)查研究》),這恐怕是為了特意取其中的“癡傻”之義了。
若是照此說來,將“鵝”稱為“白烏龜”又是出于什么緣故呢?恐怕還是“忌諱”的關(guān)系,只不過忌諱的是“我”字。眾所周知,鵝是家禽的一種,通常來說,終究難逃端上餐桌前的那一刀。如此一來,“殺鵝”變成“殺我”,豈不是聽上去很糟糕的感覺。正因如此,編撰于上世紀(jì)晚期的《吳方言詞典》與《簡明吳方言詞典》里都在“白烏龜”的條目下注明,如此說法即是為了避“我”字之忌諱。
《簡明吳方言詞典》“白烏龜”條目
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根據(jù)?以筆者的拙見,確實(shí)是有的。誠然,在普通話里,“我”與“鵝”的讀音差別很大。但是將“鵝”稱為“白烏龜”的地方——實(shí)際不限于蘇州、上海,向西一直到江陰、丹陽、丹徒一帶,當(dāng)?shù)氐膮欠窖杂幸粋€共同點(diǎn),“我”跟“鵝”兩字的讀音非常近似(兩字的中古音本也接近)。這兩個字在蘇州話讀[η?u](據(jù)《蘇州方言詞典》)、丹陽話讀[η?](據(jù)《丹陽方言詞典》),只有聲調(diào)略不一樣。至于在(老派)上海話里,“我”跟“鵝”更是變得干脆完全同音([ηu],據(jù)《上海方言詞典》)了,“鵝”字需要避開“我”字之忌諱卻有其語音基礎(chǔ)。
《丹陽方言詞典》(局部)
反過來的例子當(dāng)然也是有的。譬如在同屬吳方言的寧波話里,就沒有“白烏龜”這個說法。這是因?yàn)閷幉ㄔ挼摹拔摇弊肿x[ηo],“鵝”字讀[η?u](見《寧波市志》),兩個字發(fā)音截然不同,殺起[η?u]來自然毫無心理壓力,關(guān)[ηo]屁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代寧波人在上海人多勢眾地位高,不但寧波話里表示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的“阿拉”取代了上海話原本的“我伲”,新派上海話的“我”字音值也向?qū)幉ㄔ捒繑n,變得跟“鵝”不再同音了。好在這個語音變化發(fā)生的時間距今不過幾十年,所以上海話里的“白烏龜”的說法還是存留了下來。
話說回來,寧波畢竟距離蘇、滬稍遠(yuǎn),何況鄰近太湖流域的杭州方言雖然“我”、“鵝”發(fā)音雷同([ηo],見《杭州方言詞典》),杭州話里也未見“白烏龜”一說。更有說服力的例子其實(shí)在上海北面的崇明島上。由于歷史上移民的關(guān)系,從十八世紀(jì)起,崇明人向北擴(kuò)展到了啟東、海門、通州、如東甚至更遠(yuǎn)的蘇北沿海一帶(當(dāng)?shù)胤Q為“啟海人”或“沙里/上人”),啟東甚至直到1928年仍是崇明縣的一部分。盡管在地理上已經(jīng)分離了兩百多年,本島的崇明話與江北的啟海話至今仍然十分類似,彼此之間也有“大家說話差不多”的認(rèn)同感。但是“白烏龜”指“鵝”這個用法,卻是崇明話里有之(據(jù)《崇明方言詞典》),啟海話里沒有。個中緣由,恐怕仍不脫避“我”之諱的窠臼——崇明話“我”“鵝”同念做[η],但啟海話的“鵝”字讀[ηu](據(jù)《海門縣志》、《啟東市志》),不再與口語中的“我([η])”同音,因此改用“白烏龜”的需求自然也就消失了。
崇明-啟海話分布圖
算不上避諱
“白烏龜”的來源,大抵如上而言,想來也是個能夠自洽的解釋?!谤Z”字不說,偏要回避“我”之讀音,這算不算是“避諱”呢?認(rèn)真說起來,似乎還算不上。因?yàn)椤氨苤M”一詞,在《辭海》里的解釋是“封建時代對于君王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或?qū)懗觥?。區(qū)區(qū)“白烏龜”還輪不到這個待遇。
中國歷史上的“避諱”大約始于周代,“周人以諱事神”,只是諱死者之名。進(jìn)入秦、漢時代就大不同了,為了鞏固與神化,“天子”一即位,就必須避諱,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為“端月”,或讀作“征月”;漢高祖名邦,改“邦”為“國”;東漢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為“茂才”;漢安帝之父名慶,改“慶”為“賀”,于是全天下姓“慶”的都要改成姓“賀”……
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自然越來越多,實(shí)在是防不勝防,連皇帝自己也覺得“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為了盡量減少諱字,從西漢至東晉,皇帝普遍采用單名(這樣比雙名需要避諱的字減少了一半),并傾向采用冷僻字取名,譬如漢成帝(劉驁)、晉穆帝(司馬聃)之類。
這也算是體恤民生了,帶來的一個副產(chǎn)品就是兩漢魏晉時期,單名占了統(tǒng)治地位,這從《三國演義》里看得最清楚了,從劉關(guān)張到諸葛亮,幾乎都是單名,個別例外者如江東豪帥嚴(yán)白虎,其實(shí)也是原名“嚴(yán)虎”,別號“白虎”,只是西晉“八王之亂”后,少數(shù)民族紛入中原,避諱制度遭受嚴(yán)重沖擊。避諱既無定制,寬嚴(yán)隨意而異,這一來,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顧慮便不便于避諱。于是,神州大地復(fù)名才逐漸多了起來,并在封建社會的后期成為主流——明清兩代的皇帝,皆用雙名。
說起來,清人入關(guān)之前的幾代君主名字,如努爾哈赤,連名字都是根據(jù)滿文音譯的,漢字寫法也不統(tǒng)一,朝鮮史籍就寫成“老乙可赤”,自然無需(也無法)避諱。順治帝的名字福臨其實(shí)也是個滿文音譯,但用漢文解釋倒是很有開國吉祥的寓意。野史傳說順治帝曾言朕有福,不能因此令天下人無福,故不須避諱。若真如此,這件事也算是頗值得嘉許。
朝鮮史籍中的“老乙可赤”
康熙皇帝是清代第一個用漢文起名的皇帝,結(jié)果“避諱”也從此開始,而且越來越嚴(yán)??滴醯勖小靶睢保Y(jié)果凡寫字刻書,都要以“元”代“玄”,以“煜”代“燁”,連傳統(tǒng)幼兒教材《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黃”也要改成“天地元黃”,實(shí)在滑稽。到了乾隆時期,有個河南商販劉峨把《圣諱實(shí)錄》賣給應(yīng)試的秀才,這本書本來是教人們?nèi)绾伪苤M的,所以勢必列出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大名,結(jié)果劉峨因此獲罪丟了性命,實(shí)在是冤比竇娥。直到愛新覺羅·溥儀退位成了末代皇帝,困擾了中國人二千年的“避諱”問題才宣告壽終正寢,至少從理論上講,每個人愛用什么字起名都不會因此獲罪了,只留下了一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的典故。
《千字文》
筷子的出處
從這個角度上講,大概“白烏龜”只能說成是“忌諱”“我”字的讀音。這種民間對特定用字的忌諱,在各地都有,譬如“操”字,在《廣韻》里有“七刀切(平聲)”與“七到切(去聲)”兩讀,但后者(cao4)在北京話里只用于一個眾所周知的粗俗含義,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人是羞于啟齒的。于是諸如“操勞,操演,體操”等詞匯里的“操(cao1)”都避開了這個讀音。連帶同屬“七到切”的“糙”字也跟著倒霉,只能改換門庭讀到平聲去了……
但是這種忌諱,與避諱不同,往往沒有什么強(qiáng)制效應(yīng),更多的只是“約定俗成”。所以各個地方的忌諱都不一樣。比如《清稗類鈔》里就提到,北方人忌用“蛋”字。所以舊時的北京人在以下這幾個詞中都避用“蛋”字:雞子兒(雞蛋)、炒黃花(炒蛋)、松花(皮蛋)。但蘇滬一帶則變成說“蛋”無所謂,“卵”字成了忌諱。兩者的共同之處大概只有都用作罵人話了,比如北方話的“混蛋”約等于上海話里的“戇卵”……
有些忌諱詞的通行范圍很小,譬如上海人忌諱送病人蘋果,這是因?yàn)樯虾T捖曊{(diào)數(shù)量在吳方言里倒數(shù),造成“蘋果”與“病故”同音,稍遠(yuǎn)一點(diǎn)的蘇州、嘉興就沒有這種顧忌了。但有些忌諱卻是跨地域的,比如沿海居民舊時候吃魚時,不能吃完半邊再將魚身翻轉(zhuǎn)來吃另半邊,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忌翻、沒也”。更有一些忌諱最終登堂入室,在全國普及開來,“筷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古時不說“筷子”,謂之曰“箸”。直到明代,才出現(xiàn)了“筷子”這個說法的雛形。陸容在《菽園雜記》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睆倪@段文字的內(nèi)容看,是江南水鄉(xiāng)的船家首先忌諱“住”字,因而忌諱與之諧音的“箸”。結(jié)果反其道而用之,將“箸”喚作“快”,寄托了人們對“行船暢快無阻”的美好愿望。明末清初的蘇州才子馮夢龍?jiān)?jīng)編纂了以明代蘇州方言為代表的吳語民歌集《山歌》,里面的《詠物四句·箸》就寫有“姐兒生來身小骨頭輕,吃郎君捻住像個快兒能”。
《菽園雜記》
大概各地船夫都有忌諱“住”的心病,“快”的說法很快向各地擴(kuò)散并進(jìn)入通語,形成了“俗呼著為快子”的局面。人們又出于造字的習(xí)慣定勢,很自然地為這個來自于吳方言的名詞增加義符而成為“筷子”。在清代中期成書的《紅樓夢》里,“筷子”的用法已經(jīng)看不出什么鄙俗色彩,從鳳姐到賈母都說“筷子”。在書面的使用頻率上,“箸”也有江河日下之勢,《紅樓夢》里“箸”對“筷子”尚是二十八比四的巨大優(yōu)勢,到了晚清成書的《官場現(xiàn)形記》里,兩者的比例已經(jīng)反過來變成四比十二。至于近代小說如《金粉世家》里,“筷子”在書面語里也取代“箸”的大局就已經(jīng)確定了。
終于無所顧忌
按照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里的解釋,“忌,憎惡也?!奔热皇窃鲪旱?,便希望避開它們。但總的來說,民間對詞語的忌諱跟人的思想意識有關(guān)。大約是科學(xué)越昌明,文化環(huán)境越寬松,這種實(shí)質(zhì)上并無意義的忌諱就變得越少。
忌諱“死亡”大概是人類的共性,對于“死”字的忌諱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故而現(xiàn)代漢語往往用“去世”、“逝世”、“成佛”、“安息”、“長眠”、“永眠”乃至“見馬克思去了”等詞語委婉表達(dá)“死”的意思。今天的普通話里,“si3”這個音節(jié)只有“死”這一個字煢煢孑立,當(dāng)然也是這個道理。而在蘇州話、上海話里,“死”的同音字不少,就算是在區(qū)分平翹舌音的評彈藝人嘴里,也有“史使駛屎”這些字跟“死”同占一個戶口。于是上海話口語里的“死”干脆改念“喜”這個音。結(jié)果又造成“死”、“洗”同音,干脆不用“洗”這個詞,改用同一含義的“汰”或“凈”。
這么做的道理也很簡單,不如此則“儂先洗”一變?yōu)椤皟z先死”’也,姚慕雙、周柏春的傳統(tǒng)滑稽戲里就說過這個段子。舊上海南京路上的“先施公司”是廣東籍的華僑開的,不曾留意上海話的忌諱問題。結(jié)果那些老上海都不愿意到先施公司購物,而寧可到永安公司去,因?yàn)樵谶@些人讀起來,“先施公司”無異于“先死公司”。但這畢竟是過去的事情了,先施公司早就變成了如今的上海時裝商店,而在當(dāng)代的上海話里,韻類合并更甚于舊日,“死”不但依舊跟“喜”同音,進(jìn)而跟“線”的讀音也一樣了。只不過現(xiàn)在每天都有無數(shù)人上上下下地鐵,卻沒有人再忌諱到底是幾號線(“死”)了。
“先死公司”
這大概不是一個孤立現(xiàn)象,許多過去各地的忌諱詞已經(jīng)或正在成為歷史。以往的老虎威脅平民的平安和正常生活,連上海的地方志里都有“虎患”的記載。因此舊時許多地方忌“虎”,每遇“虎”時皆改用“貓”代稱。如溫州人把“老虎”改稱為“大貓”。長沙人將“腐(與“虎同”音)乳”稱作“貓乳”,北方人干脆把“老虎”叫成“大蟲”。但近代出現(xiàn)的“老虎鉗”,溫州人倒也不曾改成“大貓鉗”,上海人索性把“roof window”翻譯成了“老虎窗”。至于“大蟲”,如今也只有在《水滸傳》里才能見到了。早已淪為瀕危物種的老虎在人們眼里早就沒有那么可怕了,不但可以直呼其名,更有某些“猛士”竟敢在野生動物園的老虎散養(yǎng)區(qū)下車了……至于今天的網(wǎng)絡(luò)語言,用“百無禁忌”來形容,大概也沒有什么夸張之處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諸如“白烏龜”之類忌諱詞的來源,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只會在人們的記憶里變得越來越模糊,終究變成詞典上的陳跡吧?。ㄎ?郭曄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