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京劇文化傳承節(jié)目《傳承中國》在北京衛(wèi)視播出。該節(jié)目聯合百名戲曲名家傳承人、京劇樂器藝術家,教授一些明星表演京劇,在教學的過程中,讓明星和觀眾一起體味京劇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的艱難,以及京劇“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洹钡乃囆g韻味。
董圓圓
《傳承中國》第一期請到了明星劉曉慶,而教授劉曉慶的第一位老師就是梅派藝術第三代傳人董圓圓。董圓圓為國家京劇院三團的主演、梅葆玖先生的親傳弟子,她的代表作有《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霸王別姬》《鳳還巢》《安國夫人》《韓玉娘》等。
在第一期里,董圓圓教授劉曉慶《鳳還巢》中的選段,董圓圓從青衣的抱姿開始教起,教了旦角的蹋步、云手、跑圓場等。因為最后明星要有一場“匯報演出”,教授和學習的時候大家都極鄭重,京劇藝術家們舉手投足間都彰顯著京劇之美。據悉,繼劉曉慶之后,徐帆、瞿穎、曹云金、李依曉等也將登上《傳承中國》的舞臺。
最近,董圓圓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
《傳承中國》董圓圓(右)向劉曉慶教授京劇選段。
京劇這個行當十年出個角兒已屬不易
澎湃新聞:《傳承中國》的第一期是教給劉曉慶《鳳還巢》中的選段,教學時有怎樣的感受?
董圓圓:我以前看過很多劉曉慶的影視作品,她來學京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是京劇不是說今天想學、要學,就能夠學好、學成,這需要演員持久地練習基本功。但我覺得這總歸是件好事,劉曉慶喜歡我們的京劇藝術,我就同意來教她。
教學時,我讓她體驗一下京劇的臺步等一些最淺層的東西,讓她有初步認知。當我教她唱念時,因為《鳳還巢》里面是韻白,韻白是要有韻的,不像京白,學習起來還是有難度。對于她來說,重要的還是那種參與感,她是很聰明、很有悟性的好演員。對于像她這樣的外行人、票友,我是以鼓勵為主。
澎湃新聞:你在教劉曉慶時,有一段“跑圓場”,為了讓她的膝蓋夾緊,你在她的兩膝之間放了苕帚,讓她感受夾緊的感覺,這是不是一種對待業(yè)余愛好者的一種小捷徑,而實際上專業(yè)的京劇演員的教學會有很大的不同吧?
董圓圓:的確是,專業(yè)的學生我對唱念做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要求非常嚴格,第一步必須唱對了、唱準了、唱好了、唱精了。對待業(yè)余的學生只要能上舞臺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功夫要一天天練習,所以要讓劉曉慶去感受。我一直在鼓勵她,帶她唱。
京劇這個行當,十年能出一個好角已經很不容易了,可能經過十幾年,還要有嚴師、名師的傳授。對我來說,我從小酷愛京劇,可能因為我父母都是干這行,有基因遺傳,我小時候練功不覺得苦,因為我熱愛它。所以這一行要有天賦并且熱愛它,父母不能硬逼孩子去學。
澎湃新聞:去年很多京劇藝術家的過世,大家也認為京劇藝術的傳承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節(jié)點。
董圓圓:是的,京劇傳承是首要任務,這門藝術需要口傳心授、言傳身教,從小還要刻苦地練功學習。并不是看看書本就能完成的,這門藝術博大精深。這門藝術對演員修養(yǎng)、身體條件、唱腔等各個方面都有要求。我覺得到了我這個年齡段,就是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的時刻,京劇藝術如果沒有好的傳承,一定會斷代。
澎湃新聞:你現在會花很多精力在教授學生上嗎?
董圓圓:對,我現在一方面要登臺演出,一方面在做傳承。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會舉辦《楊門女將》的培訓班,我教了10個學生傳承《楊門女將》這部戲。為什么要傳承,一個是恩師的囑托,二是趁著我能做示范,讓學生看我的演出去感悟。
澎湃新聞:現在京劇也進入到很多的綜藝節(jié)目中,綜藝這種形式是否會消解掉京劇作為一種傳統(tǒng)表演形式的嚴肅性?
董圓圓:對于傳統(tǒng)藝術既要熱愛,又要尊重。我個人認為不要把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目搞成純粹的娛樂節(jié)目,要既能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寓教于樂,又能吸引觀眾,如何更好地傳承是需要電視臺探討和研究的。比如要讓觀眾了解我們的幕后,劇目是如何呈現出來的,引領觀眾如何欣賞京劇藝術,讓更多人通過接觸了解、學習喜愛它。
專業(yè)演員的戲必須姓“京”
澎湃新聞:現在很多歌手也偶爾會唱京劇,如李玉剛、霍尊等,你怎么看待他們的表演?
董圓圓:首先他們是歌星,不是戲曲專業(yè)。是他們的歌曲中有戲曲的元素,這說明他們對戲曲還是有熱愛的。這是他們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實只要起到弘揚的作用,讓年輕觀眾喜歡上,進一步來了解京劇、戲曲,這其實挺好的。而且你看李玉剛在表演時也舞長綢什么的,這個也是要在下面好好練習的。
當然他們不是專業(yè)的戲曲演員,不可能打出京劇什么招牌,這還是有區(qū)分的。它可以算是有戲曲元素的歌曲,我覺得也算是傳承京劇的一種方式,鼓勵他們繼續(xù)唱。但是專業(yè)演員的戲必須姓京,不能模棱兩可。
澎湃新聞:你怎么看這些年京劇這種表演藝術的發(fā)展,和喜歡這種藝術的觀眾群的情況?
董圓圓:在我媽媽那個時代,就是1950年代的時候,無論什么職業(yè)的人都喜歡京劇,那是京劇的鼎盛時期,當時領導人都非常喜歡京劇,甚至能自己唱兩句,在國家大力扶持下,當時出了很多好劇目,如《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掛帥》等。我小時候傳統(tǒng)戲剛恢復時,觀眾連夜排隊,當時全國巡演哪都有戲曲觀眾。在后來一段時間京劇確實有點不景氣。我們政協(xié)人員去調研,發(fā)現各個地方的劇團解散的解散,很難維持下去。但是近幾年,在國家的大力號召下,京劇又被重視起來。我?guī)煾该份峋料壬啻翁岢鰬蚯獜耐尥拮テ?,所以后來有了戲曲進小學課堂,讓學生們認識了解京劇。
澎湃新聞:你們做“京劇進校園”這個活動大概有幾年了,效果如何呢?
董圓圓:很多年了,國家很支持“京劇進校園”,通過這個舉措,我們也培養(yǎng)了很多年輕的觀眾。其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許多外國人非常喜歡我的演出,比如2004年西班牙邀請我的《洛神賦》參加國際藝術節(jié),謝幕時候掌聲持續(xù)了七八分鐘。我到美國演《楊門女將》時,結束之后他們請我不要卸掉妝容服飾,很多觀眾在外面排隊等我簽名、合照。最讓我感動的是演出的那個劇場的經理當著眾人給我深深鞠了一躬。既然外國人都非常喜歡中國的京劇,作為中國的年輕人更應該喜歡,我最小的戲迷只有3歲,如果這個演員是一個好角兒,一定是能夠把你吸引過來的。(文/高丹、劉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