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一位作家的“閱讀史”:從文學入手對歷史進行“虛構”

上世紀70年代,在成都少城長大的少年何大草,陷入青春的孤獨之湖。他找到了書作為帆和槳,劃向更深遠的世界。

成都本土作家何大草在川師開設文本細讀、創(chuàng)意寫作課多年。豐富的寫作實踐、獨特敏感的氣質,以及多年積累的閱讀經驗,讓何大草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深入而細膩,口碑甚高。2017年,這份授課講義的精華還被整理成散文集《記憶的盡頭》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在這本書中,何大草對海明威、福克納、博爾赫斯、井上靖、奧康納、沈從文、李劼人其人及作品,都有精彩而獨到的解讀。

上世紀70年代,在成都少城長大的少年何大草,陷入青春的孤獨之湖。他找到了書作為帆和槳,劃向更深遠的世界。在幽深的巷子深處,在大院的某個角落,何大草觀看著周圍的一切,也開始了他一個人的閱讀,找到了與世界交流的途徑。多年后,他把記憶的碎片揉進了2018年出版的小說《貢米巷27號的回憶》。不論是散文集《記憶的盡頭》,還是小說《貢米巷27號的回憶》,從何大草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一個作家精神成長的脈絡地圖。順這份精神地圖,我們會遇到蕭紅的《呼蘭河傳》、遇到張愛玲《異鄉(xiāng)記》,遇到汪曾祺、契科夫,遇到《儒林外史》……一個人的閱讀“足跡”,可稱是其靈魂飛翔的痕跡。從作家何大草的閱讀、寫作,讓我們看到優(yōu)秀的讀者,可以與作者一起“精神共舞”,參與作品的最終完成。而作家的寫作,也滲透著其從閱讀獲得的精萃。從一個作家的閱讀史,我們看到,閱讀是可以如此有意味,可以如此別致,給我們暗暗插上“隱形的翅膀”。法國作家普魯斯特說,為什么要寫呢?我們用寫作來反抗死亡。何大草對此也甚為贊同,“寫作就是把時間帶走的東西奪回來,用文學的方式使它成為永恒。”而我們的閱讀,正是感受這種被“奪回來”的時間的馨香。

“胡蘭成的人生太滿了,沒有留白,這種人恰恰不適合寫小說”

“年老的人,一進屋用掃帚掃著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說:‘今天好冷啊!地凍裂了?!s車的車夫,頂著三星,繞著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剛一蒙亮,進了大車店,第一句話就向客棧掌柜的說:‘好厲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樣……’”蕭紅的《呼蘭河傳》的開頭,用白描的手法再現(xiàn)東北鄉(xiāng)村的寒冬。

何大草非常欣賞,“這種場景化的細節(jié)描寫,連南方人讀后都忍不住打一哆嗦?!苯┠?,蕭紅越來越成為讀者青睞的閱讀對象。何大草在大學曾開過一門選修課,用整整一學期,精讀蕭紅的代表作《呼蘭河傳》。何大草發(fā)現(xiàn),學生桌上攤開的《呼蘭河傳》,版本五花八門,約有一二十種。這說明,這部作品一直長銷,擁有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他的學生都是90后,通過細讀,大多喜歡上了這部作品。

對蕭紅的文學世界,歷來詮釋很多。蕭紅是“天才型作家”是眾所公認。何大草的解讀視角很別致。蕭紅只活了31年,漂泊流離,沒讀過多少書。他認為,“可能正因此,她保持了作家最可貴的直覺,筆下有豐沛的原始之力,植物的枯榮、人的生死、童年的憂傷,都是活生生的?!?015年8月,何大草曾去呼蘭城尋訪蕭紅故居。如他所料,書中的場景不復存在,滿城都擁擠著高樓?!暗?,強烈陽光里,故居門外老樹下,一撥下棋的老人,面孔黧黑、赤膊錚亮,一眼能認出,他們就是蕭紅書中爬出來的老靈魂?!?/p>

有趣的是,何大草還發(fā)現(xiàn),與蕭紅同為現(xiàn)代文學“雙姝”的張愛玲,也有相通之處。張愛玲熱愛讀書,但在讀書上并不遵循系統(tǒng)的文學閱讀。比如張愛玲熟讀《紅樓夢》,但對歐美文學經典,讀到毛姆為止,再往上就免了。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本要讀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但終于還是沒讀。何大草說,這是張愛玲的遺憾,也可能是張愛玲的幸運:“她保護了自己的細膩、敏感的味蕾?!?/p>

而張愛玲的愛人胡蘭成,讀書多、有文采、好琢磨,顧盼自雄,談玄說禪,從三皇五帝到眼前,無所不包,……按說,這樣的人,正該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小說家。然而胡蘭成并沒有成為小說家。胡蘭成留下的幾部書,都還各有價值,但都屬于“非虛構”。何大草說,“他的人生太滿了,沒有留白,這種人恰恰不適合寫小說?!?/p>

“海明威與福克納的關系略似中國詩人李白和杜甫”

讀書要讀出真味,并不容易。比如《儒林外史》知名度不小,但人們熟知的,往往只是小說中第3回內容被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一部分“范進中舉”。在何大草看來,《儒林外史》由此被貼上“諷刺文學”的標簽,實在把這部偉大之書的豐富性,過于簡化了。

何大草第一次細讀《儒林外史》,是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一個秋天,他在安靜的房間里,逐字逐句重讀《儒林外史》,“雖然是重讀,但感覺天地如此之新?!彼l(fā)現(xiàn),吳敬梓寫沉痛是寫得極深的。比如書中的嚴監(jiān)生以吝嗇出名,臨死還要把兩莖燈草挑滅一莖。然而,吳敬梓寫嚴監(jiān)生對亡妻的思念,卻至為深情。因思念亡妻成病,漸漸就病倒了:“不想春氣漸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兩碗米湯,臥床不起。及到天氣和暖,又勉強進些飲食,掙起來家前屋后走走。挨過長夏,立秋以后病又重了,睡在床上。想著田上要收早稻,打發(fā)了管莊的仆人下鄉(xiāng)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那一日,早上吃過藥,聽著蕭蕭落葉打的窗子響,自覺得心里虛怯,長嘆了一口氣,把臉朝床里面睡下?!?/p>

這一小段文字,何大草反復念了10遍以上。他感慨到,“如此簡切的白描,包容了漫長的季節(jié)更替,一個人的痛苦、衰朽,是中文寫作中最高級的語言。尤其是錯落的短句,舉重若輕,干凈至極,卻又富含著彈性?!贝藭r的何大草,還沒有開始寫小說。但重讀《儒林外史》,讓他領會(或印證)到,語言的幾個關鍵詞,白描、克制;還要有味道。

與《儒林外史》被誤解的情況類似,何大草讀到契訶夫小說后,也覺得,在中國的讀者群中,對契科夫在頗有誤解的。契科夫最為人們樂道的,分為兩類,一類是諷刺作品,另外一類是浪漫傷感的小說。但在何大草看來,這兩類,都不能代表契訶夫。他最優(yōu)質的那部分小說,“不絢麗,也不非黑即白,是黑白之間憂郁的灰蒙蒙。人生中許多無法言說的情感,壓抑、矛盾、自我折磨,都是灰色的。他描寫枯燥無味的生活,而筆觸卻是靈動的、有趣的,細膩到宛如掌紋。他的筆下,沒有宏大敘事,目光常停留在外省的小城、村鎮(zhèn)。他只寫短篇,每個短篇都是一個微觀世界,透視出生之迷惘和艱辛?!?/p>

契科夫在中國有知音。何大草發(fā)現(xiàn),中國作家中,沈從文的氣質跟契訶夫相近,都寫短篇,都對小人物抱有善意和憐恤。1932年,沈從文第一次到蘇州張兆和家做客,所帶禮物中,就有英譯《契訶夫小說選集》。他曾希望妻子成為一個翻譯家。這個愿望未能實現(xiàn),這套書卻轉送給了汝龍,成為汝譯契訶夫的底本。

看書除了獲取字面內容,對字面外信息也要保持敏感。何大草會注意很有意味的文學現(xiàn)象。比如,??思{和海明威終生沒有見上一面,雖然他們是同胞,并且完全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里:??思{生于1897年,卒于1962年;海明威生于1899年,卒于1961年。他們的長篇代表作《喧嘩與騷動》與《永別了,武器》都發(fā)表于1929年,兩人后來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間也非常的接近,分別是1950年和1954年。他們應該有許多機會見面但沒有見面,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他們彼此不想見面。

在何大草看來,海明威與??思{的關系略似中國詩人李白和杜甫,一個狂放,一個內斂。但不同的是,李白和杜甫能夠友好相處,取決于杜甫在李白面前的謙卑。也許在李白看來,杜甫還是一個新手,小兄弟,是他無數(shù)崇拜者中的一分子?!暗?思{和海明威的關系卻是緊張的,對抗的,從這種對抗中,我們能看到??思{內在的驕傲,和海明威本質上的脆弱?!?/p>

世人大多知道托爾斯泰,但卻罕有人認識托爾斯泰的大哥。這位大哥各方面特別優(yōu)秀,但不能成為一個藝術家。托爾斯泰的解釋是,“他有藝術家一切的優(yōu)點,可缺乏一個藝術家必須有的缺點——虛榮心?!?這讓何大草感到很有意思,“原來是你要成為一個什么,你光有優(yōu)點還不行。還必須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缺點’,托爾斯泰的哥哥是一個圣人。藝術家成不了圣人,圣人也很難成為藝術家。圣人有圣人的任務。”

從文學入手對歷史進行“虛構”

1983年,何大草從川大歷史系畢業(yè),“鐵了心這輩子不做歷史研究。”他喜歡有趣的東西,有時候貼在墻上的尋物啟示、招領啟示,讀得津津有味的。一度迷過李后主的詞。為了尋找他的源頭,鉆入冷嗖嗖的線裝書室,查閱李后主的祖父李昪的資料。讀到那些被遺忘的詭譎往事,“真有一種偷窺天書的激動和滿足。從那時起我明白,被遺忘的遠比被書寫的,更神秘和更耐得起咀嚼。這,后來成為我以小說寫歷史的出發(fā)點?!?/p>

對歷史的閱讀與寫作,不同于大多數(shù)人沿著石梯拾級而上,何大草從險要路徑登臨。歷史小說大都以尊重歷史“原貌”為榮。但學歷史出身的何大草,恰恰覺得,在歷史大框架原貌下,在歷史空間比較自由游走,合情合理地用文學適當虛構、演繹歷史,可能會讓歷史散發(fā)出更大的意思來。當邏輯、思考,以及它釋放出來的這個情感是真實的,那么就是可信的?!笔聦嵣?,這也符合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藝術的真實”比“歷史的真實”更接近真實。

從文學入手對歷史進行“改寫”與“虛構”,在何大草于1995年發(fā)表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的中篇小說《衣冠似雪》里,體現(xiàn)最為明顯。在這個小說里,順著文字瑰麗詭譎的意境,讀者進入刀劍閃爍著寒光的亂世,再隨不動聲色的荊軻踏入戒備森嚴的秦王宮殿。屏住呼吸等待圖窮匕首現(xiàn)的驚世一刻,當?shù)貓D徐徐展開,長卷盡頭赫然現(xiàn)身的,并非我們熟悉的那把見血封喉的匕首,而是秦王夜夜不離枕下的輕盈竹劍。為什么會做這么一個安排?怎么會想這么“改寫”演繹這段歷史?何大草的解釋是,他把自己想象成荊軻?!叭绻沂乔G軻,我會做什么樣的選擇?我不會去殺秦始皇。我不會僅僅為了燕太子丹給了他很多美女、美食,給他非常高的待遇,他就報他這些恩去殺掉另外一個順應歷史的英雄。荊軻不應該是一介武夫,不應該是一個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人。他會有那個覺悟,認識到秦始皇是歷史的趨勢。荊軻不僅僅是一個刺客,他是一個士。他有機會、有能力殺秦始皇,但他選擇不殺,但對秦始皇也進行他的警示,展現(xiàn)了個體自由意志的尊嚴?!?/p>

在讀大學時,何大草曾在一次展覽上看到的一幅名為《易水告別》的畫。本來都沒想去看,但有位同學告訴他,有一張畫荊軻,“太好了”。于是何大草專門趕公交車進城去看了這幅畫,站在這幅畫面前站了很久。在當時的閱讀視野里,何大草只認識到,荊軻是一位“擋歷史車輪的小丑”。但這幅畫中,荊軻離開燕國出發(fā)去刺殺秦始皇,他臉上有一種非常憂傷的表情,堅定和憂傷,高貴而孤獨。這讓何大草突然捕捉到不一樣的東西。這個形象經常在何大草的腦海中浮現(xiàn)。之后,何大草看到日本拍的一個經典電影《敦煌》,原著來自日本作家井上靖。其中扮演書生趙行德的演員,再次點燃何大草,“我覺得我要寫的荊軻的那張臉就應該是那樣,清秀、憂傷、沉默、有思想。”(文/張杰)

作家小檔案:

何大草:小說家,1962年夏生于成都,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出版有長篇小說《刀子和刀子》《盲春秋》《所有的鄉(xiāng)愁》等8部。發(fā)表中短篇小說40余篇。根據(jù)他的《刀子和刀子》改編的電影《十三棵泡桐》,獲第1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特別獎。寫作和繪畫,是他創(chuàng)作的兩極,宛如夜與晝。已在報刊公開發(fā)表畫作百余幅,并為自己的書籍繪制插圖和封面?,F(xiàn)執(zhí)教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