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訪者李伯重1949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5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導師是廈大社會經(jīng)濟史和明清史專家傅衣凌。李伯重長期以來一直從事中國經(jīng)濟史方面的研究。
李伯重系新中國成立后首批博士學位獲得者之一。歷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jīng)濟學研究所副所長。現(xiàn)任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
2017年9月24日,李伯重教授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qū)國際會議中心接受南京獨立書評人許金晶專訪,談及自己經(jīng)歷的“文革”十年、求學之路及對于國家發(fā)展與時代變遷的感悟。
澎湃新聞請講欄目推出“開山大師兄”專欄,將陸續(xù)刊發(fā)作者許金晶對新中國首批文科博士的系列訪談。
以下是李伯重教授訪談實錄。
李伯重 資料圖
一、“文革”十年
許金晶:您是1949年生的,首先還是想請您談談您在進大學之前的一些主要的人生經(jīng)歷。
李伯重:我是1949年10月出生的,所以被說是“新中國的同齡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我的生活就全變了。1969年,我和許多同學一起,被強制取消城市戶口,送到當時離昆明要坐六七天車才到達的中緬邊境瑞麗縣農(nóng)村去勞動。我在農(nóng)村,讀了《資治通鑒》,也讀所有我找得到的書,并開始自學英文。由于看不到前途,在德宏地區(qū)(瑞麗在德宏)插隊的知青大批跨越邊境跑到緬甸,然后輾轉(zhuǎn)逃往其他地方。云南省革命委員會感到很頭痛,于是到了1972年,開始通過招工、招兵、招生等手段,把大部分插隊知青收回城市。只就剩我們這些“黑五類”沒人要,最后在政府的默許下,走不了的人都以“病退”的名義退回原地,但不給安排工作。
許金晶:就那樣回到昆明了?
李伯重:對,回到昆明后,沒有生活來源,就靠打零工以養(yǎng)活自己。我先后做過人防工程測量員、食堂臨時工、代課老師等。我家原來的住房被云大革委會收了,另外分給很小的兩間。我家人口多,在我回來前就擁擠不堪,只能睡高低雙層床。我回來后無處可住,于是約了朋友,自己做土坯,蓋了兩間房子,用石棉瓦鋪頂,一間做廚房,一間我住。我白天去做工,晚上回來自己學習。這樣過了兩年,遇上招中學老師。那時沒人愿意做中學老師,我去報考,于是順利通過,被招到中學里,先試用,后來轉(zhuǎn)為正式老師,教歷史課,也教一點英文。那時老師的工作主要是帶著學生勞動,學生學歷史課、英文課只是“副業(yè)”,所以雖然我英文是自己學的,但也還能應付。
許金晶:您是在“文革”當中度過少年和青年生涯的一代人之一。能否談談“文革”十年對自己青少年時期讀書、學習的影響?
李伯重:“文革”十年我雖然身處逆境,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是自己的學習始終沒有中斷。我的弟弟們也如此。1977年恢復高考,我最小的弟弟以全省英文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了北大西語系。我父親對他說:“你對語言有興趣,也有天賦,可以一輩子從事語言方面的工作。你的英文已經(jīng)不錯了,最好另外換一種語言,以擴大自己的知識”。他接受了這個建議,所以去念德文。另外一個弟弟也于1978年以高分考上北師大心理系。我當時也準備參加高考,大家也都認為我肯定會去考。但是我父親對我說:“你不要參加高考,應該直接考研究生”??佳芯可L險非常大。首先,我沒有讀過大學,考研究生似乎太不現(xiàn)實。其次,我當時在中學當老師,而且已經(jīng)28歲了,依照當時的規(guī)定,只允許考一次,考不上就不能再考了。第三,在1977年時,國家是否會恢復研究生制度,還是無人知曉的事。只能參加一次考試,不爭取眼前的機會而把希望寄托在不知是否可能的事上,當然風險很大。
許金晶:只允許考一次?
李伯重:只允許考一次,考不上就不能再考了。我弟弟考北師大,就是因為他是中學老師,只能考一次,而且只能考師范類院校??佳芯可m然也只能考一次,但不限于師范院校。我父親說:“你通過自學已經(jīng)學完了‘文革’前大學四年的課程。你現(xiàn)在年紀已不小了,不必再在本科學習上浪費四年的寶貴時間了。所以你應該直接念研究生”。時任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的熊德基先生,是我父親的一位老朋友,剛好這時到昆明來開會。我父親帶我去看望他。先前因為寫《方臘起義》,熊德基先生也知道我。見面后談起了考研究生的事,他對我說:“依照你的水平,考研究生應當沒有問題。國家一定會恢復研究生制度的,你就準備考研究生,不要去考本科了”。于是我就做了決定:不參加高考了。到1978年真的招考研究生了。我去考,考上了廈門大學中國經(jīng)濟史的研究生。
二、求學廈大
許金晶:當時怎么會選擇廈大和中國經(jīng)濟史這個專業(yè)方向的呢?
李伯重:因為“文革”期間我跟我父親在家里讀書,主要是讀宋史。我父親認為要做宋史,必須熟悉唐史,因為宋代是從唐代發(fā)展演變而來的。在國內(nèi)最好的唐史學者中,一位就是廈門大學的韓國磐先生。
韓先生是著名學者,我先前讀過他的一些文章,對他很敬佩。此外,我父親也希望我到學術(shù)更為發(fā)達東部名校求學,以擴大眼界。廈門大學是好學校,廈門是一個很安靜的地方,有點世外桃源的味道,非常適于安心讀書,所以我父親建議我去廈大,師從韓先生。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報考廈大歷史系中國經(jīng)濟史專業(yè)研究生。當時研究生錄取比率非常低,廈門大學是名校,報考的人很多,但只就招了28個研究生,是所有專業(yè)的研究生。
許金晶:所有專業(yè)?
李伯重:對。在這批研究生中,我還算年紀比較小的,但是那時也29歲了,和我同時錄取的另外一個同學楊際平,比我大11歲,是北大歷史系1962年畢業(yè)的高材生。我考試成績還不錯,古文第一名,英文第一名,政治沒有及格,但其他人的政治也都沒有及格。
許金晶:當時可能就沒有一個單科過不過線的說法,只要總分過線就可以。
李伯重:之后,我在廈大讀了三年碩士生。導師韓國磐先生對學生非常好。他因為身體不好,住在鼓浪嶼,不能到學校里來,于是,我和師兄楊際平每個禮拜到他家兩次聽課。他對我們要求也很嚴格,叫我們把《新唐書》、《舊唐書》認真對著讀,要寫讀書筆記,上課時向他口頭匯報,連文字上不懂的地方都要提出來,他給我們講。所以我們上他的課,要花很多時間做準備。這種嚴格要求使我們掌握了扎實的功夫,以后一輩子受用無窮。韓先生為人儒雅,能寫優(yōu)雅的詩詞,對我們學習上要求嚴格,但是態(tài)度非常溫和,使人真有如坐春風的感覺。每次講課完后,他都和我們聊天,說古道今,使我們從中有獲取了許多知識。
我1978年去廈大讀碩士,1981年畢業(yè)。由于是第一屆研究生,學校對我們的答辯非常重視,請了大名鼎鼎的王仲犖先生、史念海先生、吳楓先生三位隋唐史名家來參加答辯。
許金晶:當時碩士做的是什么題目?
李伯重:《唐代江南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許金晶:對,當時已經(jīng)開始關(guān)注江南這塊了。
李伯重:是的,因為我先前做過方臘的研究,方臘起義發(fā)生在浙江,所以我讀了不少宋代江南的史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韓國磐先生不是第一批國家批準的博導,當時不能招博士生。我通告答辯后,王仲犖先生希望我去山東大學跟他讀博士學位,我也愿意去,但是廈大不同意。廈大校方說:你是我們培養(yǎng)的好學生,不能放你走。那怎么辦呢?學校叫我跟傅衣凌(家麟)先生讀博士。我在讀碩士時,就聽過傅先生的課,對他非常敬仰。由于傅先生的福州口音比較重,我們才去聽課時,不太聽得懂,后來逐漸熟悉了。由于我很仰慕傅先生,同時學校也不同意讓我去山大,于是我就轉(zhuǎn)到明清史,跟隨傅先生讀博士。在他的指導下,我確實學到非常多,特別是如何在史學研究中運用社會科學方法。
許金晶:他當時就有這種意識。
李伯重:那當然了。
我轉(zhuǎn)來跟傅先生讀書時,有老師對我說:你這個轉(zhuǎn)專業(yè)轉(zhuǎn)的幅度過大,所以風險太大。你先前沒有念過明清史,一下轉(zhuǎn)過來,實際上要從頭念起,用三年時間完成別人六年的學習,很可能會失敗。但是我想,如果自己盡到了努力,失敗了也就失敗了,沒什么好抱怨的;但如果說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不就更好嗎?所以我就決定跟傅先生讀。我1981年碩士畢業(yè),要轉(zhuǎn)到傅先生這邊的時候,由于是第一次招博士生,學校在辦手續(xù)上沒有經(jīng)驗,因此到1982年春才開始讀博士,中間隔了幾個月。博士又讀了三年,因此在廈門大學,加起來就接近7年。
傅先生對我們很嚴格,也非常關(guān)愛。他為我們開了一份史籍的書單,要我們必讀。他說:明清士子入太學,要坐監(jiān)紀念,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你們既然已經(jīng)在讀博士,就要專心“坐監(jiān)”,心無旁騖。
傅先生是中國史學界具有國際眼光的少數(shù)幾位學者之一。他早年從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到日本讀社會學,受過社會科學的系統(tǒng)訓練。他是第一個在中國利用民間的契約檔案,研究農(nóng)村的社會的學者。他的思路和視野非常開闊的,是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的一代宗師。我跟他讀書,對我?guī)椭浅4蟆?/p>
傅先生心胸開闊,非常開明。中國社科院經(jīng)濟研究所吳承明先生是經(jīng)濟史的泰斗,大約是1979年,他到廈大來開會,我去拜見他,向他求教。吳先生說:做經(jīng)濟史有各種做法,從國際的潮流來看,應該用經(jīng)濟學的方法,特別是用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的方法。只做經(jīng)濟史的一個方面是不夠的,應當做綜合的研究,最終研究GDP。什么是GDP,當時我還沒聽過。我請教吳先生我應該讀些什么書,以彌補我知識的不足。吳先生給我推薦了哈佛大學柏金斯(D. H. Perkins)教授寫的《中國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和牛津大學伊懋可(Mark Elvin)教授寫的《中國過去的模式》。這兩本書,廈大都沒有。我在1980年冬天去到北京圖書館,找到伊懋可的書,但是不能外借,也沒有復印服務,只能坐在閱覽室里看,只好一邊看,一邊信手將重要內(nèi)容翻譯成中文做筆記。這樣,把伊懋可第三部分明清部分大致翻譯了出來,由于時間緊,而且這是第一次讀西方學者的原著,加上伊懋可使用的是典型的英國紳士文風,一個句子好幾行長,讀起來很吃力,這個翻譯匆匆進行,比較草率。柏金斯的書,在北京來不及讀。有一個美國學者易社強正在研究西南聯(lián)大的歷史,他專程去昆明,采訪尚在的聯(lián)大校友。他采訪到我父親,交談之中,我父親講起了柏金斯這本書。易社強回去之后對柏金斯說:你的書在中國有一位教授在關(guān)注。柏金斯馬上寄了一本書給我父親,我父親又寄給我。這本書我讀得非常認真,不僅是學習研究的思路、理論和方法,而且還有英文。之后又請了一位臺灣的年輕學者陳怡行博士,請他核對書中引文。伊懋可的中、日文都很好,但是他在格拉斯哥大學寫這本書的時候,很多中國古籍看不到,因此書里引用的很多史料是從日文轉(zhuǎn)引的。陳怡行日文很好,做這個工作是非常適宜的。這樣,三個人,前后花了30年,終于在去年最后完成了譯稿,遵循伊懋可的意思,改名為《中國之路》,將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在今冬明春出版。
許金晶:談談對您導師傅家麟先生的印象?傅先生在為人、治學、生活等方面,對您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
李伯重:我才到廈大時,和傅先生不熟悉,覺得傅先生是很嚴肅的人,很多學生開始接觸他時都有點敬畏。當時傅先生已經(jīng)做了副校長,對學生很嚴格。但是如果跟傅先生相處一些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真正的學者。我們是學生,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和他討論甚至辯論,這樣的情況在那輩學者中并不多見。剛才我提到,吳承明先生來廈大,叫我讀那些書。我讀了之后覺得很符合自己的興趣傾向,因此就比較傾向于做純粹的經(jīng)濟史。傅先生是社會經(jīng)濟史大家,特別是在社會史方面更是一代宗師。后來我的一些同學都是走社會史的路子,研究農(nóng)村、農(nóng)村家族結(jié)構(gòu)、宗族等,都取得很大成就。我和傅先生談過多次,我應當選擇什么學術(shù)路子。傅先生說:你的路子更接近吳先生的路子,所以你應該多向他請教。不僅如此,他還為我安排專門去拜見吳先生。我覺得傅先生的胸懷,真是非常寬廣。
許金晶:還真是很寬廣的胸懷。
李伯重:我的博士論文是關(guān)于明清江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研究。如前所述,我曾經(jīng)寫過《方臘起義》的小冊子,就是在江南發(fā)生的事,碩士論文也是做唐代江南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所以我對江南特別感興趣,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個地區(qū)的史料特別豐富。博士論文我寫了六篇,因此論文題目就叫《明清江南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六論》。答辯時請了吳承明先生、王仲犖先生、廈大的韓振華先生,都是有名的學者。他們給了我的論文很好評價,對我是一個非常大的鼓勵。
傅先生說:做明清史,一定要學日文,日本學者的研究工作從來沒有中斷過,他們讀漢文的能力是西方學者很難比得上的。遵從他的指教,我在廈大就讀了三年日文夜校,當時學得不錯,還翻譯了一篇日本學者天野元之助先生的長文,畢業(yè)以后發(fā)表了。傅先生的教誨,使我受益良多。
三、海外交流
許金晶:當時翻譯的著作是哪篇?
李伯重:是日本中國農(nóng)業(yè)史研究權(quán)威天野元之助先生寫的《中國農(nóng)業(yè)史上的耕具及其作用》,譯文發(fā)表在《農(nóng)業(yè)考古》雜志上。我博士答辯通過后,學校要我留校工作,但我想我多年研究江南,卻還從來沒有到過江南。所以我想去江南工作。當時浙江全省沒有一個博士,他們知道我有意到江南工作,就派了浙江省社科院人事處長程雪蓉女士來動員我。傅先生不同意,學校也不同意。傅先生問我的意見,我就說了我的想法。傅先生聽了很傷心,對我說:你去吧,在那里待一段時期,如果將來想回來也可以。這樣,我就去了杭州。
浙江省把我安排到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我是全省唯一的一個博士,受到重視,一來就給我安排了住房,解決了愛人的工作,并且要給我安排歷史所所長的職位。但是這里學術(shù)水平確實不高,學術(shù)氛圍也不濃,完全不能跟中國社科院或者重點大學相比。去了之后,我很快就覺得這并不是我想要去的地方,做研究所所長也非我所愿,于是再三推辭,院里后來找了一個年紀比較大的人去做,我做不管事的副所長。我是1985年夏天畢業(yè)去的,到了1986年,我的孩子出生,夫婦兩人在杭州,舉目無親,過得很累,也很難。這個時候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羅斯基(Thomas G. Rawski)向美國學術(shù)團體聯(lián)合會申請到一筆錢,要舉辦一個經(jīng)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對話會。羅斯基請吳承明先生推薦一位中國年輕學者去,吳先生推薦了我,于是我于1987年1月2號去到夏威夷,參加這個會。這是我第一次出國,也是生平第一次坐飛機。到了那里,覺得什么都很新鮮。那時我在杭州家里連電視機、電話都沒有,看到這些,當然好像是進入天方夜譚的故事境界了。
許金晶:那時候中國還很落后。
李伯重:因為原來學的是啞巴英文,所以我的英文聽力很差。加上這是我第一次直接和西方經(jīng)濟學家接觸,他們講課我都聽不懂,這給我很大的一個震動。我?guī)Я艘粋€小錄音機,把課錄下來,回來聽,還是不怎么聽得懂。他們講課都有文章,我就晚上休息時認真讀文章,第二天聽得懂幾句就聽幾句。一起參加這次對話會的那批去歷史學家有李中清(James Lee)、王國斌(R.Bin Wong)、濮德培(Peter Perdue)和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等,其中彭是最年輕的一個,后來都出名了。
許金晶:都是加州學派的那一批人。
李伯重: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qū)的黃宗智先生是一位有名的社會經(jīng)濟史學家,他讀過我發(fā)表的幾篇關(guān)于江南農(nóng)業(yè)史的文章,得知我去夏威夷,于是寫信給我,邀請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來做個演講,我說當然很好。于是夏威夷會議之后,我到加州大學做了一個演講,講農(nóng)業(yè)史方面的一些問題。當時黃宗智先生正在寫江南農(nóng)業(yè)的書,我們討論問題,談到很好。于是他就問我說你愿不愿意明年來教半年書?我說當然愿意。于是他就邀請我明年去那里,開一門研究生課。我在那兒待了半年,真讀了不少英文書。
許金晶:開的課叫什么?
李伯重:明清經(jīng)濟史,是用中文講,教學生讀史料。在這個過程中,李中清告訴我,你可以向美國好大學的圖書館申請旅行費用,去看書。于是我向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qū)的圖書館提出申請,獲得了費用,去到這些地方看書。我主要是看中文書,英文書則復印下來,帶回國慢慢閱讀消化。在這段時期,我省吃儉用,買了一臺電腦帶回來。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學者用電腦的,可能我是第一人。但是因為沒有中文軟件,只能寫寫英文信?;氐皆谡憬缈圃?,繼續(xù)工作,也去浙江的農(nóng)村和市鎮(zhèn)作了一些實地考察。1989年,法國國家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請我去那里講學一個月,獲得批準,于是我從杭州到了北京,這是我第二次坐飛機。
許金晶:去法國。
李伯重:不是,飛機只坐到北京。到北京后,改坐火車,穿過外蒙古和蘇聯(lián)、波蘭、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去到巴黎。
許金晶:您坐火車去的。
李伯重:我那時候還能講一些俄語,現(xiàn)在都忘記了。我在莫斯科停留三天,一則是要換車,換去東柏林的火車,二則是要想看莫斯科,因為過去讀了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對莫斯科有些想象。我在巴黎一個月,和著名漢學家魏丕信(Pierre-Etinne Will)先生密切交往,成了一輩子的朋友。
因為經(jīng)常出國,獲得信息比較方便。我得知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正在招一個博士后,是費維凱(Albert Feuerwerker)教授做導師,他是大名鼎鼎的中國經(jīng)濟史權(quán)威。我提出了申請,很幸運,在47個申請者中我中選了。我在密歇根大學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費維凱的課都去聽,讀了許多書,特別是英文書,對西方學界的了解進一步深入了。
之后,我又有幸被美國國會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聘為駐院研究員。威爾遜中心是紀念威爾遜總統(tǒng)而建立的,在美國,每個總統(tǒng)退休時都由國會出資建一個圖書館,存放他的文件,供學者進行研究。威爾遜是美國唯一的學者出身的總統(tǒng),他認為圖書館是死的,而他希望要創(chuàng)造活的知識,因此就讓國會用這筆錢建了這個國際學術(shù)中心,位于白宮和國會之間的史密松學院(Smithonian Institute)。中心每年在全世界招30個學者(其中通常有20個美國學者,10個外國學者)去那做一年的研究。研究完全由學者自主,只要中選,就可以到那里做你提出的那個題目的研究,沒有什么指定的任務。中心提供生活費用和工作條件,包括使用國會圖書館的藏書,因此對于學者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當年有770余個人申請,30人中選,我是其中之一。中國學者,在我之前只有中國社科院資中筠先生做過駐院研究員,我去的時候她還沒走,有一個月左右的交集。同時中選的駐院研究員中,有4個關(guān)于中國研究的學者入選,除了我之外,有著名學者羅斯基夫婦,及托馬斯·羅斯基和其夫人羅友枝(Evelyn S. Rawski),她是著名的清史專家,后來做了美國亞洲學會會長。此外還有臺灣“中央研究院”的朱鴻林先生。我內(nèi)人和孩子也都去了,在華盛頓生活了一年。在威爾遜中心,和其他學科學者接觸的機會很多,大家每天都去的辦公室,吃午飯都在一起,可以隨時見面,討論問題,因此見識也更多了。這時我的英文也有提高,至少結(jié)結(jié)巴巴地可以跟人家交流,對印度、蘇聯(lián)的問題,了解更多了。
在威爾遜中心一年的工作快結(jié)束時,我又被美國全國人文科學中心選為駐院研究員。這個中心是美國最大私立的人文學研究中心,每年也選聘30位學者做駐院研究員。在我之前只有一個華人學者劉欣如教授在那做過駐院研究員。她是印度史專家,我去到中心的時候,她已經(jīng)走了。我在那里接觸了一些與我研究無關(guān)的學者,如美國的德國史學會會長、美國的英文詩歌學會會長等,從和他們的談天中,也學到了一些我原來完全不懂的東西。
我在這個中心工作時,中國政府派出一個由國家勞動人事部副部長章漢夫帶隊的招聘團,到美國招聘人才。中國大使館不知道他們從什么渠道知道我在威爾遜中心做過研究員,于是請我以及其他4位比較出名的在美學者作為代表,和章部長見面。章部長動員大家回國工作,其他的4位學者都說我們再考慮考慮,只有我說我愿意回去,我說我要去北京,到中國社科院經(jīng)濟所(這是因為吳承明先生很希望我去那里工作,我也非常希望在吳先生指導下進一步提高自己)。章部長說沒問題,戶口、單位我都負責落實。于是我在人文學中心只待了3個月就回國了。
許金晶:回來是哪一年了?
李伯重: 1993年?;貋砭偷搅酥袊缈圃航?jīng)濟所。中國社科院當時給了房子,戶口也都解決了,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即我內(nèi)人的工作,社科院無法解決。后來還是吳先生幫忙,她才能到北京一家中學里做老師。至此,總算歸安頓下來了。我在社科院工作了5年,1998年底離開社科院去到清華。在這5年中,得到吳先生、方行先生和其他前輩學者的許多指導,這對于我學問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許金晶:作為第一位中國經(jīng)濟史博士,這一身份對您的學術(shù)教學工作有沒有帶來某種影響?
李伯重:我覺得沒有影響,大家要看的是你的成果,不是看你的身份。
許金晶:您的新著《火槍與賬簿》比較強國際化和全球史視野的這種轉(zhuǎn)變。
李伯重:在讀外國學者的研究成果時,我有一種好奇心,想要知道他們?yōu)槭裁茨菢幼?。中國?jīng)濟史學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比較史學的基礎之上的,因為中國經(jīng)濟史學是用西方引入的話語系統(tǒng)和概念體系來建構(gòu)的。這本身實際上就隱含著一種比較的味道,只是大家并未意識到。例如中國有沒有封建社會,過去很長時間里我們將其視為不必討論的問題,因為有封建社會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但是,封建社會這個概念并不是中國自有的,你要仔細追究,就會發(fā)現(xiàn)在同樣概念之下,實際上有巨大差異,以至于今天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中國沒有封建社會,至少是沒有我們過去想象中的那種封建社會。因此,要使用西方引入的話語和概念,首先要看到中國和西方的不同。我在國外和西方學界接觸比較多了,覺得很多問題只是比較還是不夠的。
世界是一個整體,世界不同地區(qū)之間不僅有共性和個性,需要通過比較來辨明,而且各地區(qū)之間也存在各種聯(lián)系,因此應當把各地區(qū)放在同等地位,了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是怎么相互影響的。2007年我在加州理工學院教書,那里有一位霍夫曼(Philip Hoffman)教授,是一位優(yōu)秀的經(jīng)濟史學家,后來做過美國經(jīng)濟學會的會長。他研究歐洲近代早期經(jīng)濟史,以法國為主。我們的辦公室就在兩隔壁,所以每天見面聊天。他談到他對近代早期戰(zhàn)爭和經(jīng)濟的關(guān)系等研究,我也很感興趣,開始關(guān)注這方面的問題,后來我慢慢積累,最后寫了這本書。
許金晶: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能否談談這么多年,您對于國家發(fā)展與時代變遷的感悟?這樣的發(fā)展與變遷對您個人的學術(shù)研究有沒有產(chǎn)生相關(guān)影響?
李伯重:國家的變化,對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在1966年以前,不可能想象會爆發(fā)“文化大革命”那樣的事情。在我讀小學和中學那個時候,國家沒改革開放,大家覺得反正聽黨的話,好好讀書就行了。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一下子天翻地覆了。在“文革”時,也根本不可能想象后來會有改革開放。1980年代改革開放,全國充滿信心,朝氣勃勃。但是那時國家和個人都仍然很窮,不可能想象到了2010年以后生活會變得這樣。在改革開放前,中國閉關(guān)自守,根本不可能接觸外國學術(shù),我父親英文、俄文、日文、德文都很好,但他根本看不到國際學界成果,只能讀讀馬克思的原著。(文/許金晶)
(本次訪談由訪問者許金晶、《大眾考古》雜志編輯孫海彥共同整理。本文刊發(fā)時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