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紙,也稱信箋、詩箋、畫箋、是專指以傳統(tǒng)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作為文人雅士傳抄詩作或書札往來的紙張。
2024-09-13
澎湃新聞法國版畫家古斯塔夫多雷所繪《睡美人》巴金的長篇小說《春》(開明書店,1938年)里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jié):年幼調(diào)皮的海臣一直纏著表姑琴,“要她講故事”,受過新式教育的琴實…
2024-09-12
澎湃新聞“公主駕到!清代文獻中的公主身影”近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對外展出。此次展覽以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宮檔案文獻為主,分“皇帝的女兒”“家當大開箱”“聯(lián)姻任務”等多個單元
2024-09-12
澎湃新聞美國當?shù)貢r間2024年8月19日晚上,現(xiàn)任副總統(tǒng)、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哈里斯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fā)表接受民主黨提名的演講,其中九次提到中產(chǎn)(middle class)這一群體。
2024-09-12
澎湃新聞“真理愿意被千萬人所追求,藝術希望被千萬人所愛戴”。1927年,雄心勃勃的巖波茂雄(1881-1946)在新創(chuàng)刊的《巖波文庫》發(fā)刊詞中如是寫道。
2024-09-11
澎湃新聞9月7日下午,文藝批評刊物《北京文藝評論》首發(fā)。代發(fā)刊詞《對的想象》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從《黑神話:悟空》成為大眾矚目的文化事件談起
2024-09-11
澎湃新聞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15周年之際,“亙古巨制 煌煌文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典籍展”近日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對外展出。
2024-09-10
澎湃新聞在中國當代文化和技術語境中,“漫游”是一個多義且富有象征意義的詞匯。在《辭?!分?,它可以指隨意的游玩,也可以指涉移動通信等中的技術現(xiàn)象。
2024-09-10
澎湃新聞“詩樂同體”是一項中華文化傳統(tǒng)。無詩已有歌,詩成附于歌,先秦詩文多以“歌”名。詩樂同體演化,慣于相互吸收和彼此塑形,古人早已將旋律、節(jié)奏(拍)、調(diào)式等音樂性內(nèi)置于詩文的…
2024-09-09
澎湃新聞《繁花》原著中塑造的“蓓蒂”角色無疑在全書中有其特殊的意味,他是全書正文最先提到的人物,作者心中許多對早期上海的美好想象與隱喻都被寄托在“蓓蒂”的身上
2024-09-09
澎湃新聞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不穿衣服的“藍精靈”和其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群魔亂舞”的背景板引發(fā)了熱議,這種形式超前的藝術不禁讓人想查詢精神狀態(tài)。
2024-09-09
澎湃新聞2024年8月20日,《黑神話:悟空》正式發(fā)行,全平臺最高同時在線數(shù)達300萬。游戲發(fā)行前的眾多預測和造勢、對中國3A大作的迫切期待、受到經(jīng)典名著《西游記》文本與影視作品的影響
2024-09-08
澎湃新聞由山西博物院和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共同呈現(xiàn)的“理想與光榮——古希臘古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