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覽鏡鑒微:國博“鏡里千秋”展中銅鏡發(fā)掘品的考古故事

2020年11月24日,經過較長時間的精心籌備,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主辦的“鏡里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覽(以下簡稱“鏡里千秋”展)開幕(圖一)。該展覽展出國…

2020-12-26

澎湃新聞

云岡第12窟“移動”來滬,同展百余文物與當代藝術

云岡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藝術與石刻藝術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藝術寶庫,與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12月25日…

2020-12-26

澎湃新聞

閱讀史——新聞與歷史的交光互影

本文的對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聯(lián)合舉辦的第六屆新聞史青年學者論壇“新聞史研究的范式轉變、比較視野與中國經驗”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020-12-25

澎湃新聞

出版界那么多外國經典重譯,這是文學的需要嗎

今年的文學出版翻譯界“不大太平”。先是年初的《在路上》引發(fā)又一輪公版書之爭。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凱魯亞克的作品從2020年起進入公版領域。2020年1月才過去幾天,澎湃新…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三千余件流失文物歸國之路——追索英人文物走私案記事

去年,“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其中,歷時三年多時間、經過曲折斗爭從英國追索回來的3000余件走私文物是一大看點。作為追索案…

2020-12-25

古今對話“繾綣一縷絲”,上海歷博今展“中西絲織文物”

從中國戰(zhàn)國的“對龍對鳳文錦”、東漢至西晉的“無極”錦、北朝“連珠樹紋緯錦”,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絲織品、17及18世紀的歐洲織物,再回到中國民國時期的旗袍……12月25日上午,…

2020-12-25

澎湃新聞

故宮里的“二次元”絲路考古展,文物圖片栩栩如生……

在參觀博物館時,因為重要文物在維護期或者是被借調到別的特展,文物原本所在的位置有時就會立一塊該文物美照的“人形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因為疫情的“降維打擊”,故宮博物院…

2020-12-25

澎湃新聞

復旦舊書店關門危機迎來轉機,店主:保留的可能性非常大

最近,復旦舊書店的命運,牽動著所有愛書人的心。12月24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位于上海楊浦區(qū)政肅路上的復旦舊書店,店主張強正在與五角場街道相關負責人協(xié)商,他通過微信告訴澎湃新…

2020-12-24

澎湃新聞

美國書業(yè)2020:最好的最壞的年代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美國,2020年是一個奇怪的年代。一邊是2000萬人因疫情而失業(yè),貧困人口新增了800萬;另一邊,股市道瓊斯指數(shù)頻創(chuàng)新高。根據(jù)“美國公平稅收”(Americans for Tax …

2020-12-24

澎湃新聞

江建新談陶瓷考古:發(fā)現(xiàn)千年窯火,重在揭示器物文化內涵

從以景德鎮(zhèn)唐代蘭田窯為代表的散落在鄉(xiāng)村四野就礦而置的唐代早期歷史遺址,到以湖田窯為首呈片狀集中分布在南河流域的宋代古窯址群,再到以御窯廠為中心向周邊延展開來的明清陶瓷作…

2020-12-24

澎湃新聞

洞天尋隱·洞霄紀-風水變局與深山棋會:棲真洞再發(fā)現(xiàn)手記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洞天福地”常被用來形容風景秀麗、適宜人居的自然環(huán)境。具體而言,傳說中的“洞天”往往得以通過天然的巖洞而進入,是生命度化的仙境;而“福地”則往往位于山…

2020-12-24

澎湃新聞

內地娛樂圈:技術時代的追星體驗

中國大陸娛樂產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迅猛。本土娛樂內容受到歡迎,觀眾與市場邊界逐漸清晰,“內地娛樂圈”(簡稱內娛)的概念橫空問世。熱衷內地娛樂的粉絲,被稱作內娛粉絲或內娛飯圈[1]…

2020-12-24

澎湃新聞

川博收官大展:“山高水長”呈現(xiàn)絲綢之路上物象千年

適逢四川省與日本山梨縣締結友好關系35周年之際,12月29日,四川博物院與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共同推出“山高水長物象千年——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與交流”展,展出文物共計294件…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中國美·育新生”論壇:重看美育,讓孩子真正認識生命之美

何謂真正的美育?美育與藝術教育的關系到底有多少?什么是讓孩子真正受益的美育作品?中國文化經典與現(xiàn)代性社會的開放性在其中又如何呈現(xiàn)?中國繪本的原創(chuàng)作者的努力方向是怎樣的?…

2020-12-23

澎湃新聞

縫紉機與晚清民國女性身份的建構

1851年美國的伊薩克勝家(Isaac Singer)制造出第一臺實用的縫紉機,其縫紉速度為每分鐘900針,相當于嫻熟縫紉女工的22倍之余。李約瑟(Joseph Needham)稱縫紉機為“改變人類

2020-12-22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