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馬車的乘坐者,由于其性別、身份、職業(yè)、年齡等的不同,在禮儀上也會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屬于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御禮規(guī)范。賈誼在《新書·容經》中有專門述及:
坐乘以經坐之容,手撫式,視五旅,欲無顧,顧不過轂。小禮動,中禮式,大禮下。坐車之容。立乘以經立之容,右持綏而左臂詘,存劍之緯,欲無顧,顧不過轂。小禮據,中禮式,大禮下。立車之容。
概括地說,乘坐者需要遵守的基本禮儀主要有儀表和舉止兩個方面:
(一)儀表方面的禮儀。乘坐者的裝束要求齊整(高規(guī)格的車騎出行隊伍還會有專人負責這項御禮的檢查工作),如“道右:詔王之車儀?!庇秩纭叭制停赫仆鮽y車之政,正其服?!?/p>
(二)舉止方面的禮儀。其一為乘坐者在乘車時的言談舉止。對于坐乘者而言,手需撫在車軾上(既出于禮儀,也有安全的意義),眼睛要注視前方十丈遠的地方,坐在車上不能大聲咳嗽,也不能對車外的事物指指點點,說話聲音要和緩;行軾禮時,看著車前的馬尾;盡量不要回頭看,必須要這么做時,視線也不要越過車轂(再往后看就失禮了):“車上不廣欬,不妄指。立視五雟,式視馬尾,顧不過轂?!睂τ诹⒊苏叨?,乘者除右手執(zhí)車綏,——車上之綏有兩種,登車之綏位于車軾后部的中央,而此處所說的綏則是垂于傘蓋柄之下的綏,即圖1中乘坐者身后懸垂之物,圖2中傘蓋柄上系的繩索?!笫智郯磩χ猓渌Y儀與坐乘者同。所以圖2、3、4中,乘坐者被表現為正襟危坐,它不是畫工的技術與觀念問題,即不是畫工無法把他們的姿態(tài)表現得更為多樣和豐富,而是一種禮儀規(guī)范的圖像再現。有時為了達到讓觀者感到乘坐者的端莊儀態(tài),畫工們甚至把乘坐者本應作“扶軾”的姿勢也改為“籠袖”的姿勢了,如圖5中斧車的車主,圖6中四軺車的車主,雙手籠于袖內均清晰可見,乘坐方式的安全感讓位于禮儀性的圖像傳達。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三)是指乘坐者路遇他人或者事物的禮儀。乘坐者在途中所施的禮因對象的不同而有三種規(guī)格,小禮只需微微欠身(對于立乘者而言,則只需憑軾欠身即可),中禮扶軾而頷首,大禮則要下車致敬。例如:君王、大夫或士在不同行的情況下,他們路遇長壽的老者時都行軾禮;如果他們同行而遇長壽者,禮儀上就要有所區(qū)別,此時君王仍行軾禮,但大夫與士都要下車致敬;君王之車在卿的朝位之前要停駐片刻以表示對賢者的尊重:“故君子式黃發(fā),下卿位?!本踅涍^宗廟時要下車步行,遇到準備在祭祀期間宰殺的牲牛要行軾禮:“國君下宗廟,式齊牛?!贝蠓蚝褪拷涍^君王的門前要下車步行,遇到君王的御馬要行軾禮:“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比绻{車時經過別人的墓地則要憑軾致敬(自家祖先之墓則要下車步行),經過土神的社壇時,也要下車表示敬意:“子路曰:‘吾聞之也,過墓則式,過祀則下?!眳⒓邮⒋蟮亩Y典或祭祀時,則不必拘泥于小節(jié),比如乘坐玉輅車經過門閭時就可以不行軾禮:“禮不盛,服不充,故大裘不裼,乘路車不式。”乘坐貳車(朝覲、祭祀的副車)要行軾禮,乘坐佐車(行軍、畋獵的副車)則不需行軾禮等等:“貳車則式,佐車則否。”若乘坐者不遵循有關的禮儀,有可能遭至懲罰:
“頃之,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于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比绱咀⒃唬骸皩m衛(wèi)令‘諸出入殿門、公車司馬門者皆下,不如令,罰金四兩?!?/p>
而乘車之人若遇到其它乘車者施禮,則可能要以更高的禮數還敬。如遇國君行軾禮,大夫就要下車致敬;遇大夫行軾禮,士也要下車致敬:“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p>
在漢代墓葬中,常??梢砸姷匠塑囌邎?zhí)便面的圖像,如圖7、8、9、10等?!稘h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顏師古注:“便面,所以障面,蓋扇之類也。不欲見人,以此自障面則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被蛟S是因為乘車者擔心會遇到什么尷尬的場面,比如遇到不欲見到之人,便面可助他稍事回避。
圖7
圖8
圖9
圖10
由于個體身份的差異,其禮儀也迥然不同,以下就幾種較具代表性的群體分別討論:
驂乘
四川新都縣曾出土一塊畫像磚(圖11),磚上模印了一輛軒車,車上有三人;山東省長清孝堂山石祠后壁畫像右上角的兩輛軺車,每輛車也各有三人(圖12)。這些車可能都是有驂乘的馬車?!段牡奂o》載:“乃命宋昌驂乘,張武等六人乘六乘傳,詣長安?!睅煿旁唬骸俺塑囍ǎ鹫呔幼?,御者居中,又有一人處車之右,以備傾側。是以戎事則稱車右,其余則曰驂乘。驂者,三也,蓋取三人為名義耳?!睗h代通常情況下車中只有一御一乘,兩人一車,但最多時也會見到四人一車的情況,如圖13。圖中這輛車并無車蓋,以此來看,其等級不高,故這樣的乘坐方式應該不屬常制,或不屬于驂乘。相反,圖11中的軒車駕三匹馬,而且居中的御手形象較為矮??;圖12中的馬車乃“大王車”的前導,這兩輛車無論從形制上,還是從圖像處理方法上都表達了它們等級非常高的特征,因此圖它們可能比較符合當時實際的驂乘情況。盡管驂乘的本來目的在于防止傾側,但也有一定的職責與禮儀規(guī)范。以王車驂乘為例,因車種不同而對天子的驂乘者身份要求也不盡相同。天子玉輅、金輅的車右由齊右充任,天子戎輅、木輅的車右由戎右充任,天子象輅的車右由道右充任。原則上國君不與同姓者共車,可與異姓者同車但異服:“子云:君不與同姓同車,與異同車不同服,示民不嫌也?!钡袝r皇帝也會用“同車與否”來調節(jié)與諸侯王之間的親疏關系,如《史記·淮南王傳》所載:“從上入苑囿獵,與上同車,常謂上‘大兄’”。又如《史記·梁孝王世家》載:“王入則侍景帝同輦,出則同車游獵,……悉召王從官入關。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車輦矣?!钡还苣姆N情況,乘坐君王的車馬,一定要身著朝服,馬鞭放在一邊不用,更不得將綏授給其他人:“乘路馬,必朝服載鞭策。而作為車右,在天子有祭祀、會同、賓客、上朝等出行時,他們就要站在天子的輅車前等待天子登車。天子登車時他們則牽住馬的韁繩,不使車移動,車行時則作驂乘:“齊右:掌祭祀、會同、賓客前齊車,王乘則持馬,行則陪乘。”在君王需要行軾禮時,通常需要減速行車。例如,王車遇到祭祀之牲,這時齊右則要下車于馬前卻行,以防在王行軾禮時馬突然失控奔走:“凡有牲事,則前馬。”在王車行經里門或溝渠時要下車步行,以確保行車安全:“門閭溝渠,必步。”此外,對于天子的副車也有同樣的要求,如在天子親征時,其副車亦要求有爵位者方可乘坐:“大師,令有爵者乘王之倅車?!背俗醯能嚕ㄖ父避嚕?,不能空著左邊的位置(空左位是祥車的做法),故位于車左的乘者,要恒行軾禮,即略微躬身憑軾而坐(或立),表示不妄自尊大:“祥車曠左,乘君之乘車不敢曠左;左必式?!?/p>
圖11
圖12
圖13
商人
《輿服志》中說:“賈人不得乘車馬?!睗h代商人不得乘坐車馬的規(guī)定約始于高祖平定天下以后,并非漢代立國伊始:“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钡@項禁令沒有得到很好的執(zhí)行,惠帝、高后時,商人已經“千里游敖,冠蓋相望,乘堅策肥”。顏師古注曰:“堅謂好車也?!蓖跽耔I在其著述文中說道,“除個別時期外,地主、商賈亦可納稅備用?!薄妒酚洝て綔蕰份d:“異時算軺車賈人緡錢皆有差,請算如故?!抢舯日呷?、北邊騎士,軺車以一算,商賈人軺車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蓖跽耔I認為,盡管商人的稅金比三老高一倍,但是(漢武帝)政府還是給了他們坐車船的權利。筆者以為,政府是不是給予商人以這種權利值得商榷,但對商人之車課收高額稅金,恐怕不是一種支持的態(tài)度。有漢一代,都沒有允許商人乘車的官方說法,只是政府對于普通車馬的禮儀規(guī)范執(zhí)行得比較寬松而已。
尸
尸是古代祭祀時代表祖先受祭的人。古代祭祀時都會選一個供祭拜的對象,這個對象一般從被祭祀對象的嫡孫(或孫輩)中選出。漢人崇尚孝道,因此尸的地位也極高,所以當他出門乘車時,一定要踏幾登車:“乘必以幾。”而且車前必有前驅開道:“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驅?!比绻浯蠓蛴龅酱髦Y帽出門的尸就要下車致敬,而尸只須憑軾答禮。作為君王的尸,大夫、士遇到他都要下車致敬;當君王知道某人將為尸,遇到他時也會主動下車致敬,為尸者亦只須行軾禮回敬:“為君尸者,大夫士見之,則下之。君知所以為尸者,則自下之,尸必式?!睗h代關于尸的記載較少,故不多論。
將士
乘坐兵車者由于身上穿的鎧甲甚為笨重,因此可以不行軾禮,回禮時只要雙手向內按壓車軾即可。乘車時不能回頭顧盼或說話:“禮,介者不拜,兵車不式,不顧不言,反抑式以應,武容也。兵車之容?!背俗嚕龀菚r身上所佩刀劍的刃要朝向前方;入城時,刃則朝向后方,表示將士不以刀劍對著自己的國家(而要對著對手或敵人):“乘兵車,出先刃,入后刃。”在漢代畫像中,沒有直接的圖像,有些所謂的《胡漢交戰(zhàn)圖》上,由于出現了不同著裝的軍隊,所以將士兵刃的畫法不一定與禮儀關涉。畫像中有一種專門載運輜重的馬車圖像與此項御禮比較有關系,這種馬車可能是輂車?!稘h書·淮南厲王傳》載:“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輦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事覺,治之,使使召淮南王?!鳖亷煿抛ⅲ骸拜傑?,人輓行以載兵器也?!睋跽耔I考證,此“輦車”乃“輂車”之訛。山東省沂南縣等地出土的一些輂車畫像中(圖14),均可見到從車棚內朝前伸出鋒利的矛或殳等武器,這些輂車可能都是朝城外出駛的,而兵車凱旋入城時,則要把武器收入相應的囊袋。
圖14
弱者
對于一些在體質上較為柔弱的乘坐者如婦女和老年人,御禮也有相關的規(guī)定。先秦時期,大夫到了七十歲的高齡還沒有退休,若要到異國行聘問禮(或出訪他國),便可以乘用較為舒適的安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適四方,乘安車?!钡搅藵h代,安車的使用更為普遍,因此同等條件下,致仕者可能在更低的年齡就享用安車了。另一方面,如果年屆五十歲而沒有馬車者,不到國境外去吊喪,在禮儀上是允許的:“五十無車者,不越疆而吊人?!笨紤]到女性的身體較為柔弱,御禮不要求她們倚乘:“婦人不立乘?!碑斎唬瑵h代大多數官吏家眷都乘用輜軿車,稍次一點的也乘輂車,證據有:1969年10月,在甘肅武威雷臺漢墓出土了銅輂車馬俑三乘,銅馬胸前分別刻有“冀張君夫人輂車馬,將車奴一人,從婢一人”,“守張掖長張君前夫人輂車馬,將車奴一人,從婢一人”以及“守張掖長張君后夫人輂車馬,將車奴一人,從婢一人”等字樣(如圖15)。
圖15
(本文摘自練春海著《漢代車馬形象研究——以御禮為中心》,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原文注釋從略,現標題為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