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藏書畫精品展”在山西博物館四層書畫展廳開幕?!芭炫刃侣劇す糯囆g(shù)”(www.thepaper.cn)從山西博物院獲悉,此次展覽分為繪畫和書法兩個(gè)部分,展出山西博物院藏元、明、清代書畫作品86件(組)。繪畫以元代王淵、顧安墨花墨禽的文人畫為開端,書法則包括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的帖學(xué)正宗。值得一提的是,一代名將戚繼光的傳世遺墨也出現(xiàn)在展廳之中。總之,元代王淵的《桃竹錦雞圖軸》等重量級的展品,十余年后再次面向觀眾展出是展覽一大亮點(diǎn)。
山西博物院表示,此次展覽作品雖屬吉光片羽,卻也使得數(shù)百年中國書畫的發(fā)展脈絡(luò)有跡可循?!斑z風(fēng)馀思,被于來者?!?/p>
王淵 《桃竹錦雞圖》元至正三年(1343) 絹本
王澍 《 篆書格言軸 》清雍正十一年(1733) 紙本 羅靜宜先生捐獻(xiàn)
據(jù)山西博物院提供的資料,繪畫中花鳥畫部分,從元代顧安《風(fēng)竹圖》、王淵《桃竹錦雞圖》的墨花墨禽開始,小寫意花鳥畫轉(zhuǎn)而變成朱耷、高鳳翰、鄭板橋、李蟬、吳昌碩等的大寫意境界;山水畫部分則從謝時(shí)臣、藍(lán)瑛的浙派山水開始,回歸到了清代王鑒、王翚、王原祁的南宗文脈;人物畫部分則以改琦、羅聘的作品為主。
王鑒 《仿北苑山水軸 》清順治十七年(1660) 紙本
王云《 西園雅集圖軸 》 清 絹本 設(shè)色
《風(fēng)竹圖軸》為元代畫家顧安所畫,畫卷中畫嫩竹兩竿,以筆墨的輕重徐疾、枯濕濃淡和疏密聚散,來表現(xiàn)竹在風(fēng)中搖曳的獨(dú)特旋律和節(jié)奏。竹枝從畫面左下角生出,為折枝風(fēng)竹,并非全景構(gòu)圖。竹子因特有的氣質(zhì)自古就被比作君子,畫家不畫竹子的全面,而僅僅抓住竹子在風(fēng)中搖曳的那兩三竿,就把竹子不懼風(fēng)吹雨打的君子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來,足以看出元人畫中重寫意、重筆墨的文人意趣??钍稹坝卦G老人顧定之為止善寫于綠波軒”,鈐“顧定之印”、“ 迂訥老人”兩方印。另有張紳、俞貞木、丁敏等人的題記。此圖為1986年錢自在先生所捐獻(xiàn)。
顧安 《風(fēng)竹圖軸》元 紙本 錢自在先生捐贈
顧安(1289~1365年以后),字定之,號迂訥老人,江蘇蘇州人。擅畫墨竹,尤喜畫風(fēng)竹新篁。畫法集文同、柯九思等諸家之長。他還擅長書法,行、楷俱工。其傳世作品極少。
與顧安同時(shí)代的畫家王淵則更是元代小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活躍于13世紀(jì)末至14世紀(jì)前期的王淵,字若水,號澹軒,浙江杭州人。精于花鳥和水墨竹石,曾經(jīng)趙孟頫親授。其畫山水師郭熙,人物師吳道子,花鳥畫師后蜀黃筌,夏文彥《圖繪寶鑒》評其“所畫皆師古人,無一筆院體”。上海博物館所藏《竹石集禽圖》、故宮博物院所藏《桃竹錦雞圖軸》、山西博物院所藏《桃竹錦雞圖軸》都是其代表作。他的花鳥畫對明代花鳥畫影響較大。
此幅山西博物院所藏《桃竹錦雞圖軸》,畫面繪山桃一株,花蕊初綻;山桃旁邊依偎翠竹數(shù)桿,錦雞立于坡石之上,斑鳩、山雀繞樹而振翅,細(xì)草蘭花、溪水流泉,皆刻畫精妙。右邊石間題款“至正三年冬臘月錢塘王淵若水為仲華良友畫”。即作于1343年,這是畫家現(xiàn)存創(chuàng)作年代最早的作品。
祁寯藻 行書軸 清 綾本
徐渭 《草書詠月詞軸》 明 紙本
館藏書法作品中亦是精彩紛呈。首先,映入眼簾是唐代除了吳門才子文徵明、祝枝山的書法作品外,還有董其昌、陳繼儒、倪元璐、徐渭、張瑞圖等明末諸家及劉墉、王澍、包世臣、何紹基、張廷濟(jì)、尹秉綬等清代書家的法書真跡,真、草、隸、篆諸體各呈新意。值得一提的是,在書法展品中間還可以看到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行書《送李小山歸蓬萊》詩軸。另外,此次展覽中,傅山、趙昌燮、陳廷敬、于成龍等山西歷史名人名作尤為引人注目。其中,山西博物院依托館藏豐富的傅山作品之優(yōu)勢,共有13件傅山書法作品亮相于展廳中。
戚繼光 行書《送李小山歸蓬萊詩》軸 明隆慶四年(1570) 絹本
眾所周知,戚繼光是明代中期的抗倭名將。他的傳世書法并不多見。此幅《送李小山歸蓬萊》為行書詩軸,為隆慶庚午年(公元1570年)作品。此軸為題送友人李小山而書,詩中寫道:“蚤(早)年結(jié)社蓬萊下,塞上重逢各二毛。天與龍蛇開筆陣,地分貔(pí)虎愧戎韜。郊原灑盡雨聲細(xì),島嶼人歸海氣高。叢桂芳時(shí)應(yīng)入越,扁舟隨處任君豪。隆慶庚午夏六月孟諸子戚繼光書于薊東之運(yùn)壁齋。”此詩寫于戚繼光平定倭亂之后、守薊州北御韃靼之時(shí),詩中回憶了與李小山早年相識的往事以及盛年為國效力的事跡,詩句最后則道出了戚繼光的心中期望:天下太平、桂花芳香之時(shí),相約入江南,駕一葉之扁舟與君(李小山)暢談話舊。
詩句之中可見作者豪情萬丈,而其書法更顯恣意瀟灑、斗志昂揚(yáng)。滿紙所書,如長槍大戟,劍拔弩張,縱橫舒展,可見深受黃庭堅(jiān)的影響,這也承接著吳門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等倡導(dǎo)的黃庭堅(jiān)書風(fēng)。既有時(shí)代習(xí)氣,又凸顯了一代名將的威武雄風(fēng)。字如其人,可見一斑。
傅山 草書《讀宋南渡后諸史傳軸 》 清 絹本
在展廳中,作品數(shù)量最多的當(dāng)屬傅山的書法。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別號眾多,山西陽曲人。清代著名學(xué)者和書畫家,著有《霜紅龕集》。其書法真、篆、隸、草無不擅長,傳世作品以草書為多。展覽中就有很多,如草書《讀宋南渡后諸史傳軸 》、《草書 “酒陣”軸 》、《草書 “丈夫”軸 》、《草書 “伏想清和帖”軸》、《草書 “柳家”軸 》、《草書 “堂西”軸》等。其中,草書《讀宋南渡后諸史傳軸 》不失為其精品之作。釋文為:“讀宋南渡后諸史傳,真所謂箭頭不快,努折箭桿。細(xì)繹李伯紀(jì),何其不似南人用心也。鞠恭(躬)盡瘁,武侯后僅見。山己酉寒日偶書?!睍ㄊ幰萆耨Y,豪放不羈,富極強(qiáng)的節(jié)奏感和震撼力。從字里行間,可看出傅山對于南宋朝廷不思進(jìn)取的深深失望和對抗金主將李伯紀(jì)(李綱)的大加贊賞。
鄭燮 《 蘭竹石圖橫幅》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紙本
作為“揚(yáng)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畫蘭竹而名聞于后世。展覽中,鄭板橋的《蘭竹石圖》尤為精妙,此畫以書法用筆繪蘭竹,墨色濃淡相襯,畫面疏密有致,詩畫相輔,交相輝映,款署壬午(公元1762年),為畫家70歲時(shí)所寫。
據(jù)悉,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11月25日。
————————————
延伸閱讀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藏書畫精品展”清單
(本文圖片來源于山西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