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們似乎既生活在一個愛與情感枯竭的世界,但又仿佛時刻被關于愛的語言、形象、故事和想象所包裹。我們所面對的好似就是鮑德里亞在分析消費時代的圖像以及商業(yè)符號時所指出的悖論:既真實又虛幻,如一個玻璃屋。關于愛的意象在當下似乎同樣處在這一尷尬位置上,既讓人著迷渴望,又是如此的遙不可及,而徒增傷感。帕斯卡爾·布呂克內的《愛的悖論》所關注的便是在現(xiàn)代社會文化中關于愛的思想、認識以及觀念的流變,是一部關于愛的知識考古學,追溯過往,徘徊當下。通過舊時今日的比較,布呂克內指出自啟蒙之后所創(chuàng)造的關于愛的話語以及圍繞它而形成的一系列問題,最終讓愛陷入悖論,并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現(xiàn)代人所需要面對的頑疾,蔓延至今。
由于布呂克內在本書中討論的內容十分龐雜多樣,因此本文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對此進行討論:一是啟蒙運動所開啟的關于愛的新的話語與觀念;二是在此觀念推動下,愛與性對于現(xiàn)代人的改造與規(guī)訓;三是“以愛之名”而產生的從古至今的壓迫。
帕斯卡爾·布呂克內
一、啟蒙之后的愛
蘭波在19世紀說“愛需要被重新創(chuàng)造”,這一宣言自有淵源。從啟蒙運動開始,隨著中世紀神學遭遇挑戰(zhàn),基督教的權威被驅逐,人們對于愛的觀點也在經歷新一輪的重塑和建構。愛不是什么我們天生就有或是某種本質之物,它同樣來源于社會、文化以及其他諸多因素合力的創(chuàng)造。因此,當一個新時代來臨,隨之一起登場的便是關于愛的新烏托邦。對于啟蒙運動學者以及之后的繼承人而言,他們“一直試圖將愛放入自由解放的大事業(yè)中”,并且相信“愛與美德、肉體的快樂與精神的升華,是可以相容的”。這是對基督教禁欲思想的反叛。
對于愛的信仰并非完全來源于啟蒙運動,在古希臘的哲學以及希伯來人的虔誠信仰中,有關愛的想象幾乎從一開始就起步甚高。在柏拉圖看來,愛是對于他那個完美“理式”世界的信仰,因此在《會飲篇》中,我們看到這一崇高的情感所能帶來的對于存在于這一不完整世界中的人類的拯救;而于以色列信仰而言,愛是對于上帝絕對服從與追隨,而也只有存在于這一關系中,拯救才是可能的。
這些誕生于古代的零碎且不時面臨著壓制的愛的思想,最終在經歷漫長的中世紀后,重新被啟蒙運動學者發(fā)現(xiàn)。他們相信“完美的愛情可以讓人類自我超越”,在某種程度上,為了彌補被驅逐的神所留下的空位,“兩個世紀的改革家們的雄心壯志是:使愛再生,從愛中再生”。正是在這一嶄新的新信仰中,由啟蒙運動學者從傳統(tǒng)神學之下所剝離出來的脆弱且嶄新的個體,有了一個新盼頭:愛是我們新的救世主,而與舊救世主不同的是,這一“救世主”存在于我們自己心中。
就如我們都已經十分熟悉的,啟蒙運動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人與理性的發(fā)現(xiàn)。從此,一個有著理性的個體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存在于此,且完全能夠根據自身的理性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再屈服于神以及自然的全新人之社會。而在這一過程中,“愛的拯救與個人的解放是相輔相成的:從此,個體從集體中解放出來……心靈的法則高于宗族的法則,個人不再畏懼社群的壓力”。布呂克內指出,“在初生資本主義的推動下,歐洲開始了一場情感革命”,而其特點便是傳統(tǒng)由貴族以及特權階級所掌控的“情感”權利開始為更多的個體——大眾——所擁有,而在這個強調自由個體的社會中,愛成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的最佳助手。從此,愛與自由成為一枚硬幣的兩面,形影不離且彼此協(xié)助。
在這一看似完美的創(chuàng)造中,布呂克內發(fā)現(xiàn)了存在其中的問題,即存在于愛與自由各自個性中那些無法調和的沖突?!白杂梢馕吨毩ⅲú磺谌魏我环N權威)、時刻準備(對于各種機遇都持開放態(tài)度)、主權(將自己的快樂強加于他人)和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然而,以上有三項不符合兩人共同生活的關系”。即使啟蒙運動創(chuàng)造了新的愛的觀念,但傳統(tǒng)已經累積于愛中的諸多思想并未就此被徹底清理。
因此,對啟蒙之后參與建構愛的人們來說,他們同樣生活在一個已經有太多關于愛的言說的世界中。關于愛的崇高以及對于人類的升華和拯救被啟蒙繼承且發(fā)揚光大,因此它讓我們“熱烈地去愛”,但另一方面——對于啟蒙中剛剛獲得清晰主體意識和地位的個體而言——“在保持自主權的前提下被愛……期望愛人雙方擁有更多彈性空間,和諧共處”。
這一被布呂克內稱作“相互矛盾的準則”將成為啟蒙之后現(xiàn)代關于愛的觀念中所存在的最大問題,而也因此就導致了現(xiàn)代式的愛之悖論——“如果愛的快樂就是失去自我,那么自我的快樂就是永不自失”;“于是現(xiàn)代愛人之間產生了這種可怕的關系:互相尋找,彼此逃避,一場交織著激情承諾和迅速抽身的芭蕾”。這便是解放以及愛的新代價。
個體的自由與自主性,愛所渴望與他者產生的親密與聯(lián)系,這一對關系的沖撞所促成的新型現(xiàn)代親密方式中開始出現(xiàn)資本主義的特色,即某種形式的勞動力模式,為了得到自己所付出的自由與獨立,而希望能獲得與之相似甚至更大程度的回報。而也是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之后愛與情感的商品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蔓延與發(fā)展。因此,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人們所要做出的選擇以及由此建構的“現(xiàn)代的夢”成為兩股張力,導致一個精神分裂時代的誕生(“它在宣揚快樂的同時保持懷疑,它認為個體與他人的關系是一種毒物癖的模式”)。
現(xiàn)代個人主義以及理性要求每個人做自己的主人,而愛告訴你,要對他人產生信仰,享受與他人相依為命的快樂。新的律令已經誕生,但它面目卻又十分熟悉,因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將繼續(xù)并存,就算有部分的改觀,就算有暫時的美好,它們也將永遠并存”,這是啟蒙運動未曾想到的漏洞,由此導致舊日的蛇溜進了他們所創(chuàng)造和想象的新伊甸園中。而開始蓬勃生長的愛已經發(fā)出新的要求和命令。
二、愛的命令:“你必須享樂”
布呂克內引用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中一個將死老祖母對孫女所說的話來展現(xiàn)在啟蒙之后的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對愛情與婚姻看法的變化。老祖母的觀點是“愛情與婚姻不是一個東西。人們結婚是為了組建家庭。家庭組成了社會,社會不能沒有家庭……我們只能結一次婚,這是社會的要求。但是,在一生中,我們可以愛二十次,因為這是人的本性”。但在小孫女看來,“人只能愛一次,婚姻是神圣的”。祖孫兩代對于愛情與婚姻的不同看法最終在現(xiàn)代融為一體,人們既“像少女一樣,相信愛的婚姻”,也“像老婦人一樣,頂禮激情,無論天長地久”。
“愛的婚姻”在基督教蜂蜜與大棒的雙重作用下成為后世的傳說,而即使啟蒙運動都未能對此過分干涉,反而是由此改造了婚姻,而使得這一古老制度得以在現(xiàn)代延續(xù)且發(fā)展。但在啟蒙之后的另一條道路上,“愛的婚姻”成為一個矛盾詞組,因為曾經被壓制的激情隨著個人的解放而在此后成為愛中最為耀眼的明星。于是現(xiàn)在,激情“成為婚姻的基石”,但啟蒙運動學者們對此的改造顯然太過理想,而忽視了無法被約束和安定的激情對于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威脅。因此為了于傳統(tǒng)婚姻中容納新的激情,被解放的諸如肉欲以及傳統(tǒng)放蕩淫穢的訴求開始“從妓院轉移到夫妻的床榻上”。因此,“性被賦予了一項新使命:測量夫妻的幸福度”。曾經夫妻所涉及的是傳宗接代的義務,而如今夫妻的義務在激情與性的要求下變成色情主義。
婚姻被要求容納更多在啟蒙之后被解放的“新神”,在其中愛、性以及激情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繁衍成了婚姻最邊緣的功能,而容納現(xiàn)代人性解放,對于快樂、冒險以及關于愛的諸多渴望成為婚姻無法擺脫的責任。“在本分的地方做瘋狂的事,現(xiàn)代夫妻正具有這種模棱兩可性:一面是傳統(tǒng)保守的形象,一面是令人難以啟齒的放蕩”,各種夫妻間的新的性花樣、換妻、群交……“你必須享樂”,這是融入婚姻之中的愛與性最新的律令。
當基督教把愛與性、以及婚姻相區(qū)別時,彼此的分離導致它們難以形成聯(lián)盟。但隨著愛與性、“激情和地久天長”,以及“水與火的組合”開始被人們訴求,于是隨之誕生的便是一個新的現(xiàn)代性神話:“可持續(xù)的性關系”。于是性與欲望成為人們膜拜的新神,為了讓愛與激情永不熄滅,欲望便必須好似永動機般不能停止。于是性再次成為人們關于愛以及自我和某種個體超越性體驗的信仰之路。
布呂克內于現(xiàn)代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愛與性的泛濫最終并未帶來它們的勝利,反而迅速地使其枯竭,走向失敗。布呂克內說:“使我們受傷的不是心的干澀,而是心的潮濕,感情過?!?,即在愛與性的新律令中,人們重復關于愛的神話、關于情感的虔誠以及對于性的魔力的信仰,結果便是“愛產生了過度的野心”而“貪婪注定失敗”?!艾F(xiàn)代的悲劇情節(jié)是愛死于自己的劍下,愛死于愛的勝利”,并且“這種悲慘更具隱秘性,它源于飽足,而非饑渴”。
這似乎是一個貪吃者的最終困境:他因為無法控制的瘋狂進食,而最終導致自己的死亡;但另一方面他又必須不停地進食,因為這是來源于欲望和自我的要求。問題或許是出在這里:個體的神話在啟蒙之后被一步步建成,而在這自信之中存在的孤獨和恐慌又必須依靠其他力量的協(xié)助與疏導才能使自我得以繼續(xù)生存,愛從一開始就承擔了這一重任,于是人們渴望通過它得到拯救,得到通往啟蒙所許諾的烏托邦的方便法門。而為了實現(xiàn)這一渴望,愛便施展自身的魔力,開始繁盛。這一擴張最終使其獲得絕對的力量來要求和規(guī)訓對其寄予厚望的人類。于是人們不停地在激情的引導下更換伴侶、不停地做愛、不停地欲望、新式禁欲主義以及陰莖崇拜……希望在這一永動中獲得徹底的解放與自由,因為“性欲的反義詞不是禁欲,而是對生命的厭倦”。
在這一律令下,現(xiàn)代人相信愛情又質疑愛情,對性充滿渴望又恐懼性。性成為某種成功、榮耀、尊嚴和自信的來源,好像誰在床上最厲害,誰便是最完美之人。于是,你必須淫蕩,而“淫蕩,在昨天還是受到控制、受到禁止的,在今天卻成了義務”。正是在這一不停的訴求中,親密關系的悖論產生:“靠近只是便于更深的傷害”,因為我們把被愛者當做實現(xiàn)自我目的的工具,而這一想法直接違背了康德的倫理要求。
關于愛的話語、親密的關系以及由此所建構的現(xiàn)代婚姻和家庭等,已經無法容納它們的飛速繁衍,而開始向現(xiàn)代社會公共領域蔓延,如經濟與政治。而它們并非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物,而是舊時宗教與愛的意識形態(tài)的新一輪擴張、融合與改造。
三、“以愛之名”的壓迫
“早在莫斯科進行的審判之前,基督教(至少是其羅馬版本)就已經發(fā)明以愛的名義進行壓迫”,布呂克內指出?;浇汤^承了古典時代的思想,對于不完美世俗的鄙夷以及對于上帝世界的渴望,圍繞此他們區(qū)分了兩種愛:“人類的愛,它其實是一個圈套,因為它給必死之人以永恒性的幻覺;另一種,也是唯一真實的一種愛是神圣之愛”,而只有后者——在基督教看來并且也一直于幾個世紀中嚴格地追求著——是人們應當信仰的。
隨著基督教于公元4世紀被羅馬帝國定義為國教,他們一直以來所堅持和守護的真理最終得到承認,而成了新的權力。布呂克內在此說,“愛掌握的權力。嚴格意義上來說:掌權的不是愛的面具或者影子,而是既崇高又令人憎惡的愛本身”。因此當曾經的受害者變成今日的掌權者時,便輪到他們去迫害他人,而后者便是那些不相信真理以及敵基督者。因此,為了徹底地遵循上帝的教誨,為了拯救這些不信者于塵世的苦海,基督教開始“為愛而殺”。迫害甚至殺害他們的原因是為了拯救他們的靈魂,是因為對他們的愛?!叭绻腥硕际俏业慕逃眩揖蛻撟屗麄円策M入這個大家庭;他們的背離是錯誤的,我應該為了他們好而去懲戒他們”。這便是基督教的罪行:己所欲,施于人。
圣奧古斯丁對此有過直白的解釋:“有一種非正義的迫害,也就是異教徒對基督教會的迫害;還有一種正義的迫害,即基督教會對異教徒的迫害……教會以愛進行迫害,異教徒是以殘酷……教會迫害它的敵人,追捕他們,直到逮住他們,消滅他們的高傲和虛榮,從而讓他們享受到真理的恩德……教會以其愛德而致力于讓他們從迷失中走出,防止他們死去”。
愛的神話賦予了暴力以正義之名,因此隨著啟蒙之后,愛與宗教的分離也就是為了“拔去它的牙齒”,并且在這一強調個性與多元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布呂克內進一步強調,“一個巨大的信仰越是分化,它越是客氣,越能夠懷疑和自省”。啟蒙運動領袖之一的伏爾泰也曾指出,“只有一種宗教的地方便有暴政;兩種的時候是宗教戰(zhàn)爭,而如果有了許多種,自由就來了”。
“因愛得救”的觀念在如今依舊流傳而蔓延著,人們對于愛的創(chuàng)造性與“改造能力”的堅信使得舊日的陰影始終存在。而愛在此扮演的角色也顯露出了它的另一面讓人更加不安的模樣。
四、結語
“人類的未完成狀態(tài)是無盡動蕩的起源,它是讓人類靈魂降落到谷底,同時也讓它走向偉大的抬升動力,因為他讓每個人都有了改善的可能”。正是在這樣的“未完成”的不完美狀態(tài)中,愛的局限才得以體現(xiàn)。
而它首先體現(xiàn)在其于公共領域中的有限度性。布呂克內指出,“愛的意識形態(tài)作為民主時代一切不確定從屬關系的隱喻,它不能取代政治意識形態(tài)”。但在今日,政治家“不再是領導人民,而是哄騙他們,撫慰他們”,他們利用“親密關系、用親子式的吸引和他們連在一起”,由此導致政治智慧的衰落,而導致現(xiàn)代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在啟蒙之后,個人希望用愛來獲得生命的升華,集體則希望用它來獲得凝聚力,一些意識形態(tài)則希望借助它來打開進入烏托邦世界的大門……但“我們生活在一種情感和情欲雙重下流的時代”,因此為了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不可挽回,布呂克內提倡需要“在一定的自知之下維持情感秩序,而不是將后者與一切混為一談”,即把愛與情感從那些它們無能為力的地方收回來,而全心全意地“用在親密關系里”,因為那些宣稱的“愛國家、愛人民、愛被剝削者、愛人類,都太過華而不實,難不免令人懷疑會不會被挪作他用”。
布呂克內說,“愛曾被視作萬能藥;如今它已成為問題的一部分”,因此對其的重新反思和批判也就是必要的,而這也正是布呂克內這部精彩且深邃的著作所做的一次非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