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1936年6-10月訪問陜北,采訪毛澤東等中共重要領袖,回北京后寫成《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一時洛陽紙貴。
2024-01-22
澎湃新聞1619年4月中旬,薩爾滸之戰(zhàn),明朝派出四路大軍討伐不久前崛起的后金新汗努爾哈赤(1559-1626),結果三路潰敗。薩爾滸地處遼東,遼東是長城外的東北地區(qū)(故不屬于內(nèi)地)。
2024-01-22
620年8月初,李世民率五萬大軍直趨王世充盤踞的洛陽。8月底,李世民據(jù)邙山各峰,立連營堅壘,扼制洛陽城內(nèi)外交通。
2024-01-20
公元220年,中原大地前后經(jīng)歷了三個年號,分別是東漢的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以及曹魏的黃初元年。年號是帝王的標志,也是一個王朝正朔的代表,三個年號之間的更迭背后,上演的…
2024-01-14
澎湃新聞通常被稱為“和安之際”的東漢中期,其中和帝朝前期,在和帝即位同時,外戚竇氏專權,雖產(chǎn)生了一時的政局混亂,但因于東漢前期三代的統(tǒng)治,大體還是保持了穩(wěn)定的治世局面。
2024-01-12
“辛德勇《漢書》概說”系列共七篇,此為最后一篇。在今天讀《漢書》,并且談到《漢書》的版本,首先不能提及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中的《漢書》。
2024-01-10
澎湃新聞陜西漢中石門曾有一“袞雪”刻石,據(jù)傳為曹操手跡。但無論是從落款“魏王”和疲軟的書寫風格來看,實無可能,應純屬后人憑空偽托之作。
2024-01-09
澎湃新聞2023年是埃及考古走出疫情影響的第一個年頭。這一年,許多國外考古研究機構逐漸回歸埃及,重啟科研項目;埃及本國的考古機構也更加活躍,考古發(fā)掘、文物保護、海內(nèi)外特展和文物追繳…
2024-01-09
澎湃新聞《水經(jīng)注》,是山水知音,亦是人文百科,是一部讓歷代大文人如蘇東坡、胡適等癡迷不已的書。該書由北魏酈道元撰寫,以《水經(jīng)》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
2024-01-06
澎湃新聞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qū)一高速公路在建服務區(qū)工地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生物化石,有光滑馬龍蟲、等刺蟲、納羅蟲、高肌蟲、軟舌螺等
2024-01-03
澎湃新聞2023年即將過去,回眸這一年里的藝術瞬間,到底帶來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澎湃藝術年終報道《藝路行遠2023》本期關注的是2023年國內(nèi)重要的文物與考古發(fā)現(xiàn)。
2024-01-01
澎湃新聞2023大學問首屆年度學術出版論壇于今年10月在桂林舉行,邀請北京大學博雅榮休教授鄧小南,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虞云國,日本學習院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王瑞來,北京大學歷…
2024-01-01
澎湃新聞2023年11月14日下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史學論壇暨中國近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2023年第1期在光華樓舉行。
2024-01-01
澎湃新聞孝,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道德標準之一。在儒家三年之喪的要求下,古代官員喪親后往往需要解官守喪。不過,出于國事為重的考量,丁憂的高級官員又時常被要求提前終喪,此即所謂“奪情…
“辛德勇《漢書》概說”系列共七篇,此為第六篇。在前面第一部分里我曾談到,顏師古的注本自問世后便成為《漢書》的最佳注本,它對我們閱讀和理解《漢書》確實提供了很大幫助。
2023-12-27
澎湃新聞中國美術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在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