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節(jié)

警世鐘 作者:陳天華 著


  第七勸新舊兩黨,各除意見。于今的時候,有什么新舊?新的也要愛國,舊的也要愛國,同是愛國,就沒有不同之處。至于應(yīng)用的方法,總以合時宜為主,萬不能執(zhí)拗。即有不合,彼此都要和平相商,不可挾持私見。詩經(jīng)上說得好:"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現(xiàn)在甚么時候,還可做那鬩墻之事么?我有新舊之分,在洋人看起來,就沒有新舊,只要是漢人,一樣的下毒手。故我剖心泣血,勸列位總要把從前的意見捐除,才是好哩。

  第八勸江湖朋友,改變方針。那些走江湖的,種類很多。就中哥老會、三合會、各省游勇,最占多數(shù)。想做大事,也有不少。沒有志氣,只想尋幾個錢度日的,也有好多。著等人就是起事,也沒有什么思想,不過圖奸淫擄掠四字?;蛘呓鑲€名目,說是復(fù)明滅清,或者說是扶清滅洋。一點團體沒有,上的上山,下的下水,一切事做不出來。窮而無計的時候,喪滅天良的,也就降了洋人,替洋人殺起同胞來,和東三省的馬賊一樣。我不怕洋人,就怕這等不知祖國只圖一己的人,我實在要吃他的肉。但江湖的豪杰,一定是愛國的男兒,平生憤恨外族侵凌中國,所以結(jié)集黨羽,無非是想為漢種出力,打救同胞;決不是為一人的富貴,做洋人的內(nèi)應(yīng)。須知做事以得人心為主,若是紀律不嚴,人人怨恨,這怎么能行得去呢?我起初恨各處鄉(xiāng)團,不應(yīng)該違拒太平王,后來曉得也難怪他。太平王的部下,不免騷擾民間,人心都不順他,因此生出反對來。若太平王當日,秋毫不犯,這鄉(xiāng)團也就不阻抗他了。所以我勸列位起事,這人民一定不可得罪的。又現(xiàn)在各種會黨,彼此都不通。不知蚊子雖小,因為多了,那聲音如雷一般。獅子最大,單獨一個,也顯不出威風來。各做各的,怎么行呢?一定要互相聯(lián)絡(luò),此發(fā)彼應(yīng)才行。我更有句話奉勸,我們內(nèi)里的事情沒有辦好,輕舉妄動,或燒教堂,或鬧租界,好像請洋人來干涉,這也是犯不著。暗地組織,等到洋人實在想侵奪中國了,大家一齊俱起,照著文明排外的辦法,使他無理可講,我有理可說,不使他占半點便宜。生為漢種人,死為漢種鬼,弄到水盡山窮,終不拜那洋人的下風,這方算是大豪杰,大國民。我所望于列位的,如此如此。不知列位都以為是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