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回 統(tǒng)中華釐訂法規(guī) 征西藏欣聞捷報

民國演義 作者:蔡東藩著


  卻說民國初造的時候,獨立各省,軍隊林立,一省的都督,差不多有三五人,江南越加紛擾。蘇州都督程德全,是官僚革命,總算從前清蛻化而來;還有上海都督陳其美,鎮(zhèn)江都督林述慶,清江都督蔣雁行,揚州都督徐寶山,統(tǒng)是獨張一幟,好似多頭政治一般。至南北統(tǒng)一,南京臨時政府,已移往北京,南方的軍隊,應歸裁并。袁總統(tǒng)即命前陸軍總長黃興,留守南京,辦理撤兵事宜;且派遣王芝祥,助黃為理。于是各鎮(zhèn)都督,次第撤銷,黃留守也辦理就緒,當即電請銷職。袁總統(tǒng)卻復令緩撤,并派陸軍次長蔣作賓馳往商辦。先遣王芝祥,繼遣蔣作賓,純是老袁的做作。嗣因黃去志甚堅,再電解職,乃派江蘇都督程德全,到寧接收;并令黃留守計日來京,商議政要;且因?qū)O中山游歷各省,到處演說,鼓吹民生主義,也未免有些尷尬,遂亦致電相邀,令他入都備詢。一面正式任命各省都督,茲將民國元年七月以后的都督姓名,列表如左:直隸都督馮國璋奉天都督趙爾巽吉林都督陳昭常江蘇都督程德全江西都督李烈鈞福建都督孫道仁湖南都督譚延闿河南都督張鎮(zhèn)芳陜西都督張鳳翽新疆都督楊增新廣東都督胡漢民云南都督蔡鍔黑龍江都督宋小濂安徽都督柏文蔚浙江都督朱瑞湖北都督黎元洪兼領山東都督周自齊山西都督閻錫山甘肅都督趙惟熙署四川都督尹昌衡廣西都督陸榮廷貴州都督唐繼堯署這二十二省的都督,有易任的,有仍舊的,有幾個是革命前的老官僚,有幾個是革命后的新統(tǒng)領,這也不必細表。

  袁總統(tǒng)又規(guī)定任官等級,援例公布,凡最高職員,如國務總理,暨各部總長,及各省都督等,均稱特任。特任以下,分作九等,一二等為簡任官,三四五等為薦任官,六七八九等為委任官。又制定勛章等級,大勛章為總統(tǒng)佩帶,上刻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其下亦分作九等,均刻嘉禾,第以綬色為別。陸海軍勛章,獨用白鷹文虎兩種,亦分作九等,視綬色為等差。勛章以外,又有勛位,大勛位為首,依次至勛五位為止。余如國務院官制,及各部官制,一一酌定,次第頒行。所有國徽,除以五色旗為國旗外,海軍仍用青天白日旗,陸軍曾用十八星旗,至此加列一星,變作十九星旗,商旗適用國旗,就是五色旗。所有禮節(jié),男子禮為脫帽鞠躬,大禮三鞠躬,常禮一鞠躬,尋常相見,只用脫帽禮。女子禮大致相同,惟不脫帽,專行鞠躬禮。另訂衣冠儀式,繪圖曉示,惟軍人警察,另有特別禮儀,不在此限。陸軍官制分三等九級,上等稱將官,中等稱校官,初等稱尉官,各分上中少三級,軍士分上士中士下士,兵卒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軍隊編制,每步兵十四人為一棚,三棚為一排,三排為一連,四連為一營,三營為一團,二團為一旅,二旅為一師,把前清鎮(zhèn)協(xié)標隊的名目,一律改稱。師即鎮(zhèn),旅即協(xié),團即標,營即隊。海軍官制,略有同異,如軍醫(yī)軍需造械造艦等官,有總監(jiān)主監(jiān)上監(jiān)中監(jiān)少監(jiān)等名目,與陸軍不同。編制法以艦為別,亦與陸軍異制。他如學校系統(tǒng),分作四級,首大學,次中學,又次為高等小學,最下為小學。后改稱國民學校。小學校四年畢業(yè),高等小學校,三年畢業(yè),中學校四年畢業(yè),大學本科,三年或四年畢業(yè),預科三年。旁系為師范學校,及實業(yè)學校,專門學校,大致為四年或三年畢業(yè)。至若法院規(guī)則,分作四級三審,大理院為法院最高機關,下為高等審判廳、地方審判廳、初級審判廳,是為四級,由初級審判廳起訴,不服判決,得控訴地方廳,地方廳的判決,再或不服,得上告高等廳;高等廳判決,已成定案,不得再訴大理院。惟自地方廳起訴,不服判決,得經(jīng)高等廳至大理院,是為三審。所應由初等廳起訴,或由地方廳起訴,法律上另有規(guī)定,不暇絮述。但訴訟條規(guī),有刑事民事二種,刑事條件,是被告應該懲罰,不得不求國家懲罰,所以亦稱為公訴。民事條件,是被告未必犯罪,但侵害個人利益,請求司法官代判賠償,所以又稱為私訴。刑法分主刑及從刑,主刑分五等,死刑最重,次為無期徒刑,又次為有期徒刑,又次為拘役為罰金。從刑分二等,(一)是褫奪公權,(二)是沒收。這種制度,統(tǒng)是行政上司法上的關系,一般人民,應該曉得大略,小子不能不粗舉大綱。是謂通俗教育。

  還有立法機關,是共和國中最要的根本,從前由代表會組織參議院,是創(chuàng)始的暫行規(guī)模,此時國家統(tǒng)一,應由參議院改為國會,且《臨時約法》中第五十三條,曾有限十個月內(nèi),召集國會的明文,袁總統(tǒng)不能違約,參議院也不能緩議,因此逐日開會,議決國會組織法及參議院眾議院議員選舉法。國會組織法共二十二條,大要用兩院制,便是參議院及眾議院。參議院議員,由各省省議會選出,每省十名。蒙古選舉會,得選出二十七名,西藏選舉會,得選出十名,青海選出三名,中央學會,也得選出八名,華僑得選出六名,共二百九十四人。眾議院議員,由各地人民選舉,每人口滿八十萬,得選一議員,人口多寡不一,議員也多寡不等,擬定直隸省四十六名,奉天省十六名,吉林省十名,黑龍江省十名,江蘇省四十名,安徽省二十九名,江西省三十五名,浙江省三十八名,福建省二十四名,湖北省二十六名,湖南省二十七名,山東省三十三名,河南省三十二名,山西省二十四名,陜西省二十一名,甘肅省十四名,新疆省十名,四川省三十五名,廣東省三十名,廣西省十九名,云南省二十二名,貴州省十三名,蒙古二十七名,西藏十名,青海三名,共五百九十五人。參議員任期六年,每二年改選三分之一,眾議員任斯三年。兩院議員的職權,(一)是建議,(二)是質(zhì)問,(三)是查辦官吏納賄違法的請求,(四)是政府咨詢的答復,(五)是人民請愿的受理,(六)是議員逮捕的許可,(七)是院內(nèi)法規(guī)的制定。至若預算決算,及議定憲法,概由兩院合辦。兩院議員,須各有過半數(shù)出席,方得開議,議案須得過半數(shù)同意,方得決定,可否同數(shù),由議長取決。每歲會期,計四個月,若大事不及裁決,得以展期,這是國會組織法的大略。

  惟兩院議員的選舉,統(tǒng)用單記名投票法,從多數(shù)取決。參議員由省議會選舉會選出,毋庸細表,眾議員由人民公選,分選舉及被選舉兩種資格,選舉人專屬民國國籍的男子,年滿二十一歲以上,備有四項資格的一項,才有選舉權??垂俚朗悄乃捻椯Y格呢?(一)是年納直接稅二元以上;(二)是值五百元以上的不動產(chǎn);蒙、藏、青海得以動產(chǎn)計算;(三)是在小學校以上畢業(yè);(四)是與小學校以上畢業(yè)的資格。被選舉人亦屬民國國籍的男子,惟年齡須滿二十五歲以上。蒙、藏、青海更須通曉漢語。若適罹刑法褫奪公權,及宣告破產(chǎn),并有精神病,吸鴉片煙,與不識文字,均不得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F(xiàn)在陸海軍充役的軍人,與在征調(diào)期間的續(xù)備軍人,現(xiàn)任行政司法及巡警,或僧道及其他宗教師,均停止選舉權及被選舉權。蒙、藏、青海惟軍人停止選舉權及被選舉權,余項不用此例。小學校教員,各學校肄業(yè)生,停止被選舉權。辦理選舉人員,于選舉區(qū)內(nèi),亦停止被選舉權。又分初選復選兩項手續(xù),初選以縣為選舉區(qū),當選人名額,定為議員名額的五十倍,復選合若干初選區(qū)為選舉區(qū),即以初選的當選人為選舉人,被選人卻不以初選當選人為限。每屆選舉,無論初選復選,各設監(jiān)督員。初選監(jiān)督以各該區(qū)的行政長官充任,復選監(jiān)督以全省的行政長官充任。蒙、藏、青海,只一次選舉,不分初選復選。這是兩院議員選舉法的大略。還有省議會議員選舉法,大致與眾議院議員選舉法略同。

  各項選舉法,經(jīng)參議員議決,咨送袁總統(tǒng),袁總統(tǒng)當即公布,且由內(nèi)務部規(guī)定選舉區(qū),一一頒示,正在籌備進行,非常忙碌的時候,忽由四川都督尹昌衡,連電報稱西藏亂耗,影響全局,自請督師西征。袁總統(tǒng)準如所請,命他出征西藏,所有川督印信,暫交胡景伊護理。尹督遂率二千五百人,向西出發(fā),浩蕩前進。想步年羹堯后塵。先是清光緒末年,西藏教主達賴喇嘛,曾入京覲見,受封為西天大善自在佛,并加誠順贊化名號。會值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先后逝世,達賴諷經(jīng)超薦,效勞了好幾日。兩宮安葬,達賴回藏,為俄人所誘,有意生亂,清廷將他削去封號,用兵攆逐,并命駐藏大臣,另立達賴喇嘛。這事尚未就緒,中國已起革命軍。退位的達賴,手下有一參謀,系俄國人,素得達賴信任,前曾為達賴所遣,往俄京圣彼得堡,傳遞密約事件,此次聞內(nèi)地各省,大半獨立,遂極力為達賴謀覆西藏。達賴乃回入藏境,逐去清廷簡放的官吏,也居然獨立起來,且欲盡殺駐藏的漢人。虧得陸軍統(tǒng)領鍾穎,率兵至拉薩,竭力保護,鎮(zhèn)壓藏番,達賴始不敢妄動。川督尹昌衡,從權委任,令鍾穎為西藏行政使。后來華兵與藏人,屢生沖突,英兵以保護僑商為名,進兵藏邊,尹督遂電告北京,請任鍾穎為辦事長官,俾專責成。袁總統(tǒng)即如言任命。但藏番總歧視華人,隨你鍾長官威權并用,始終不肯就范。華兵在拉薩開會,登場演說,不知如何得罪了藏人,竟致兩造決裂,激動兵戈。藏人各處響應,把華兵困住拉薩,一面分道揚鑣,西侵后藏,東寇里塘。后藏的江亞,竟被陷沒。里塘在打箭爐西,雖為駐藏大臣往來驛道,奈與四川省會,相距遙遠,守兵寥寥無幾,猝遇藏人到來,慌忙斂兵固守,飛書乞援,誰知遠水難救近火,鎮(zhèn)日里待援未至,只好棄了里塘,奔還內(nèi)地。藏人既將里塘占去,復乘勢欲奪巴塘,川邊大震。尹都督乃自請出師,奉命允準,并加授鎮(zhèn)撫使。

  尹遂率軍西征,途次接巴塘捷報,心下稍慰。又行了兩三日,克復里塘的喜信,也由探馬報到。原來邊軍統(tǒng)領顧占文,因里塘失守,加意防備,四處派遣心腹,暗探藏人消息。到了七月初旬,探得藏人出攻巴塘,分兩路進兵,一隊從大路攻擊,揚旗吶喊,堂堂皇皇,一隊從小路潛行,越山過嶺,似偷雞吊狗一般。藏人頗也知兵。那時顧統(tǒng)領察破詭謀,當即將計就計,陽遣兵截住大路,自己卻帶著精銳,至小路旁看定要隘,分兵四伏。藏人那里防著,只從崇山峻嶺中,繞越而來。大眾爭先恐后,毫無紀律,那邊有幾十人,這邊也有幾十人,但憑著兩只腳,隨路亂走,將到大朔山側(cè),天色將晚,遙望前面,只有參天的古木,遍地的蔓草,隱隱銜著一個夕陽,掩映滿山秋色。烘染語亦不可少。此時也無暇流覽,但蓄著一股銳氣,急行上前,暗想越過了山,便是巴塘,好在沿途平穩(wěn),并沒有華兵攔阻,此去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眼見得巴塘要隘,唾手得來。正在趾高氣揚的時候,猛聽得一聲號炮,震得山谷俱鳴,木葉亂下,大眾齊聲叫道:“不好了!不好了!”言未畢,已見華兵四處殺來,槍聲劈拍不絕,無從躲避。大眾顧命要緊,覓路四竄。巴塘也不要了。不意竄到東邊,竟遇著一陣槍彈,暈倒了好多人,折回西邊,又碰著一隊華兵,惡狠狠的過來,好象餓鷹逐雞,猛虎噬羊,稍稍失手,便被他打倒地上,生擒活縛的拖了過去。有幾個仗著蠻力,拚命突圍,總算死了一半,逃了一半。顧統(tǒng)領乘勝追趕,順著路竟到里塘,里塘已虛若無人,當由顧軍踹入,立將里塘收復。正擬出擊大路上的藏兵,可巧藏人已聞小路敗報,踉蹌逃還。顧統(tǒng)領麾軍殺出,嚇得藏人沒路亂跑,大路上的官軍,又同時趕到,一場合剿,殺死藏人數(shù)百名,只有命不該絕的藏人,才得逃脫。顧統(tǒng)領即遣人告捷,當由尹都督接著,非常欣慰,遂至打箭爐駐節(jié)。打箭爐系四川西徼,為川藏往來孔道,清季已改為康定府治,藩漢雜居,相安成俗。尹都督就此駐扎,免不得游覽風景,極目遐天;偶然見了許多蠻女,丑的丑,妍的妍,兩兩相較,有幾個姿色秀媚的蠻姝,越覺得天然豐韻,面不粉而白,口不脂而紅,眉不黛而翠,更有一種苗條態(tài)度,楚楚可人,或在藤峽棘穴旁,招集三數(shù)姊妹花,著吉莫小鞾,低唱蠻歌,高揚巾帕,飄飄乎若神仙中人。看官!你想這豪宕不羈的尹都督,哪能不牽入情絲,觸生美感,當下搜采數(shù)姝,令充下陳,幾乎把這蠶叢路,變做了鸞棲林。樂不思蜀。小子有詩詠道:犵花草也風流,別有柔情足解憂。

  自古英雄多好色,小蠻尚在且勾留。

  藏事未了,鄂中又出有異國。待小子下回續(xù)敘。

  民國初年,為釐定法規(guī)時代,公布各法,自有專書,非本書所應殫述。但本書亦寓通俗教育,所有普通各法規(guī),為一般人民所應略曉者,固不得不粗舉一斑,揭而出之,俾閱者得助見聞,正灌輸知識之嚆矢也。國會組織法,及各議員選舉法,不略蒙藏,政府固為統(tǒng)一藩部起見,而著書人即隨筆敘下,寫入藏事,此又為文字中綰合之法。尹都督自請征藏,儼然有終軍請纓氣象,而一逢蠻女,即取充下陳,雖情場花月,無玷英雄,而于軍紀上不無妨害,寓譏于褒,作者其固有隱旨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