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派趙正平去南京聯(lián)絡起義事宜。趙到南京后,致電在徐州的冷瑮到南京,同章梓、洪承點幾人密商。冷、章認為蘇軍的槍械彈藥全靠上海制造局供給,袁世凱已派兵1團駐扎制造局,如果上海不供給槍械彈藥,江蘇軍隊實在危險,若先將上海拿在手中,南京通電響應就有辦法。趙回上海向黃興報告。
黃興召集陳其美、鈕永建、黃郛等商議上海起事計劃問題。因上海方面沒有軍事力量起事,只得請南京方面先發(fā)動。
黃興再派趙正平、何成浚赴寧,邀集駐寧的第1、8師高級將領、駐徐州的第3師師長冷歔、前安徽都督柏文蔚,開軍事會議,決定7月15日宣布討袁。冷劼的部隊散在鄉(xiāng)間剿匪,他匆匆北返徐州,調(diào)集四鄉(xiāng)軍隊。
會議之后,第8師士兵和下級軍官準備殺死師長,歡迎孫中山到南京主持討袁。那第8師師長陳之驥和旅長王孝縝、黃愷元等,都認為第8師缺額尚多,不贊成馬上出兵討袁。孫中山對他們極為不滿總結(jié)了無產(chǎn)階級階級斗爭的歷史經(jīng)驗和當時自然科學的新成,他為了起兵討袁,竟派朱卓文從上海攜款2萬元,到南京運動8師幾個營、連長,叫他們殺了師長、旅長后宣布獨立。8師的兩個旅長王孝縝、黃愷元得消息,倉皇來滬,向黃興報告說:“現(xiàn)在事已至此,雖準備未充分,也得樹起討袁的旗幟。希望您去南京作討袁軍總司令?!彼麄円髮O中山千萬不要在此混亂時期赴寧,須俟南京獨立穩(wěn)固后,再去寧組織政府。
黃興應允他們的要求,決定次晨動身去寧。他立即見孫中山,說明自己赴寧舉兵討袁,請孫中山在初舉義時勿赴南京,等形勢穩(wěn)定后再去寧組織政府,孫中山點頭同意后,王孝縝、黃愷元當夜趕回南京,布置起義。黃興也于次日輕車簡從,秘密地到了南京,當晚召開軍事會議,部署討袁的作戰(zhàn)計劃。
7月15日,1師師長章梓派人割斷了都督府的電話,8師士兵開入都督府。
尚在睡夢中的蘇督程德全驚駭異常。趙正平急忙上前安慰說,請都督安心,克強先生就要來了,即要同都督商量?!w的話聲未落,黃興以溫藹大度的態(tài)度初編為二十篇。1923年四存學會在此基礎上出版《顏李叢,踱進來了,背后跟著各高級將領。大家坐下,黃興說明討袁大義,請求協(xié)助。若干高級將領,自8師師長起,紛紛跪下,語極誠懇。
程德全遂一變其驚駭顏色,表示附和獨立討袁,并留住和黃興同來的章士釗,起草討袁通電,由江蘇都督程德全委任的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宣布江蘇省獨立,其電文是:
近日北軍無端入贛,進逼德安,橫排潯軍,迫之使戰(zhàn)。又復陳師滬瀆,威逼吾蘇。溯淚政府失政,狙害勛良,私借外款,暮夜簽押。南方各省,稍或抗之,意摯詞溫,有何不法。政府乃借辭譴責,罷斥隨之。各都督體恤時艱,不忍為抗,亦即相繼謝職,靜聽后命矣。政府乃復于各軍凝靜之時,浮者甫息之會,耀兵江上,鞠旅海隅,逼遷我居民,蹂躪我秩序,謠諑復興,軍紀大亂。政府倒行逆施至此,實遠出意料之外。吾蘇力護中央,夙顧大局,今政府自作昏憒,激怒軍心,致使吾蘇形勢,岌岌莫保。德全對于政府,實不能負保安地方之責,茲準各師之請,興本日宣布獨立,即由興受任江蘇討袁軍。
黃興沒有看誘程德全是黎元洪之類的人物,他本來完全可以自己打起討袁的旗幟,但是他卻要程德全做太上皇,由程德全任命他為江蘇討袁總司令。事后,柏文蔚密告黃興說:“最好快刀斬亂麻故名。,處程于死地,俾免后患?;驗槿说乐髁x,即行拘禁,否則必壞大事?!?br/>
黃興未采納柏文蔚的意見,放程德全托病離寧赴滬。程到上海后,即通電聲明說:“駐寧第8師等各軍官,要求宣布獨立。德全苦支兩日,舊病劇發(fā),刻難支持,本日來京調(diào)治?!?br/>
黃興著手組織討袁軍司令部。他委任章士釗為秘書長,黃愷元為參謀長,何成浚為副官長,趙正平為兵站總監(jiān)。因第1師師長章梓為文人,不會打仗,即調(diào)任都督參謀長,任命洪承點為第1師師長,任命馬錦春為要塞司令(未就任),堅請柏文蔚出任安徽討袁軍總司令,赴蚌埠部署軍事。同時令冷遹率第3師向駐韓莊的北洋軍立刻發(fā)動進攻;令第8師騎兵團團長劉建藩率該師第29團附機關槍連及騎、炮、工兵各1營,組成混合支隊,開赴徐州前線支援第3師;第1師第1旅旅長戢翼翹率該旅隨后跟進;周應時率第1師第2旅開赴臨淮關,協(xié)助安徽討袁軍進攻北軍倪嗣沖部;派洪承點進駐蚌埠,節(jié)制第8師的混成支隊和開赴徐州、臨淮關一帶的第1師的部隊,并負責組織徐州以南沿鐵路線的防御;第1、8師的其余部隊,負責在南京四周的防御。
冷遹回到徐州,立即收攏部隊。未待全師集中,就率部向徐州以北30公里的利國驛方向運動,并拆毀韓莊以南的鐵路數(shù)處,占領徐州電報局規(guī)律又稱“法則”。反映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zhì)的、,斷絕南北交通和通訊。
北洋軍第5師師長靳云鵬聞訊,立刻致電袁世凱說:“徐州軍隊既經(jīng)叛變,應乘其尚未集中,迅速突擊。第5師現(xiàn)經(jīng)分扎,猝難集合。張勛軍隊聚駐鐵路沿線,可否飭令星夜進攻。陸軍集中后即行繼進,以赴事機。再韓莊支隊至今未見報告,焦甚!”
袁世凱復電靳云鵬說:“五師嚴守準備,未可輕進。望向韓莊確探軍情再奪。”
冷霨的第3師冒雨向駐守韓莊的方玉普旅的兩營北軍發(fā)動進攻。方率部堅守待援,多次打退冷部的進攻。
張勛接到方玉普求援急電,不待袁世凱行令,立刻派他的義子武衛(wèi)前軍左路統(tǒng)領張文生,帶步炮3營赴韓莊助戰(zhàn)。張文生的3營辮子兵和從兗州開來的田中玉的巡防營,先后到達韓莊前線、加入戰(zhàn)斗。冷沄部遭到北軍左右夾擊,被迫退守利國驛。北軍團長潘鴻鈞率部從濟南冒雨趕到韓莊參戰(zhàn),炮團團長鄭士琦也從濟南率步兵一營、炮兵一連趕到前線,將利國驛車站轟毀。冷遹部被迫撤出利國驛,退守徐州北20公里的柳泉。
8師混成支隊在劉建藩的率領下到達柳泉前線,從鐵路兩側(cè)向敵猛攻,激戰(zhàn)一晝夜,包圍敵軍右翼。敵軍急調(diào)第5師的兩個營投入戰(zhàn)斗,才得突圍后撤。討袁軍1師第1旅趕到前線,與3師、8師劉建藩支隊并力再度反攻,將北軍趕回利國驛一線。討袁軍前鋒一度追到運河。
在討袁軍節(jié)節(jié)取勝的時刻,黃興聽說駐楊州的徐寶珍的第4師叛變,將從六合進攻南京,急電劉建蕃支隊撤離前線,回守六合。劉隊的撤回大大削弱了利國驛前線的兵力。
黃興幻想利用張勛忠于清室、不滿袁世凱愚弄舊朝的情緒,動員張勛倒戈。他致電張勛說:
“兗州張軍統(tǒng)鑒:江西、江蘇先后獨立,皆袁世凱自開釁端,過為已甚?!绖P本清室權奸,異常顯詐。每得權勢,即作奸慝。戊戌之變,說者成為寒心。前歲光復,世凱復愚異舊朝,盜竊權位,繼以寡婦可欺,孤兒可悔,假其名義,以御民軍,旋乃取而代之。自入民國,世凱更無忌憚,陰謀滿腹,賊及太后之身。賄賂塞途,轉(zhuǎn)吝皇室之費。世凱不僅民國之大憝,且清室之賊臣,無論何人,皆得申討。公久綰軍符,威重于內(nèi)。現(xiàn)冷軍已在徐州方面,與袁軍接仗,公率一旅之眾,直搗濟南,則袁氏喪膽,大局隨定,國家再造,即由我公矣?!?br/>
黃興對張勛這個臭名昭著的封建余孽策反,無異與虎謀皮。張勛不僅不理,反而派出騎兵,繞道臺兒莊經(jīng)澗頭集,配合新抵前線的袁軍向討袁軍進攻。已被袁軍收買的大土匪李扒子(李已被冷軍擊斃)余部,也抄襲冷軍的后路,使冷軍腹背受敵,力不能支,退回徐州。冷軍剛退還徐州,又遭到受敵軍收買的冷師騎兵團團長張宗昌騎兵的突然襲擊,以致軍心大亂,被迫退出徐州。
討袁軍撤出徐州后,高級將領斗志消沉,無意部署節(jié)節(jié)抵抗。不久,第1師被調(diào)回南京,第3師師長冷遹脫離部隊回南京,3師由旅長伍崇仁率領移駐鳳陽。
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江淮宣撫使兼第2軍軍長,負責統(tǒng)一指揮江蘇方面的作戰(zhàn)。馮國璋將北軍主力集中在徐州一帶,準備向南推進。
袁世凱命令張勛率全軍由運河水路南下楊州,會合南京叛軍徐寶珍的第4師進攻鎮(zhèn)江;命令馮國璋率第4、5兩師沿津浦路南下,速取臨淮關,再趨浦口,與張勛聯(lián)合,會攻南京。同時要求馮國璋注意與安徽的倪嗣沖聯(lián)絡,配合作戰(zhàn)。
袁世凱見程德全與革命黨人離心離德,便下令恢復他和應德閎職務,他在通電中說:“該都督有治軍守土之責,似此稱病棄職,何以對江蘇人民。姑念該都督從前保全地方,輿情尚多感戴,此次雖未力拒逆匪,面事起倉猝,與甘心附逆者迥不相侔。應德閎因事先期在滬,情亦可原。”
袁世凱命令程德全、應德閎即在就近地方暫組軍政、民政各機關行署,要程德全選擇得力軍警嚴守要隘,迅圖恢復。
程德全見袁世凱不再追究他在南京獨立問題上的責任,又看到討袁軍在徐州戰(zhàn)役失敗,就活躍起來。他通電聲明說,南京獨立的一切電文,都是黃興假借他的名義搞的,并說黃興跪泣哀求他宣布獨立,他始終不允。程德全、應德閎密召蘇屬舊部水陸軍警,策劃配合袁世凱的活動。
7月26日,程德全通電黃興,要求“取消討袁名義,投戈釋甲,痛自引咎,以謝天下。如尚堅持成見,必以江蘇之生命財產(chǎn),為孤注一擲,即違全國公意,即系江蘇公敵”。
徐州前線的失利和程德全從政治上的打擊,使坐鎮(zhèn)南京的黃興,面臨著嚴重惡化的軍事、政治形勢,一籌莫展。南京軍界不但接到了程德全取消獨立的密電,南京衛(wèi)隊營營長張鵬翥還接到了程德全捉拿黃興的電令。張把程的電令報告了黃興。黃興悲憤萬分,企圖自殺,經(jīng)部下一再規(guī)勸,遂于夜間乘日輪靜岡丸離開南京,一走了之。何海鳴對黃興的出走惋惜道:
“南京之獨立,即借此一追而成功,章梓猶不為功首也。彼等玩克強于股掌之上,一方欲脅其出走,一方又畏士兵之反對。乃思得一極妙之策,對克強則曰:‘事不可為矣,兵心悉變,衛(wèi)隊且將不利于公之身,公曷不速去,為明哲保身之計’。及克強已許離寧,乃又派出許多兵士云:‘護衛(wèi)總司令出城有要公?!皇蛊渲准?。江干一別,黃克強之要公乃辦到東瀛去,真奇劇也。斯時克強如果以鎮(zhèn)定處之,或與下級軍官、兵士向無隔閡,側(cè)彼等又何能售其奸。后各軍官兵士多語予。若克強曾以此情告之,必能力衛(wèi)克強,而直取奸人之顱。克強既不出此,而其身近又無一沉著之人與親信之兵,徒恃一不招兵,不增加人民負擔之文告,以取悅于人,究與實事奚蓋?!?br/>
黃興離開南京后,章梓、洪承點、冷遹亦當即出走。
代理江蘇民政長蔡寅、8師師長陳之驥、代理1師師長周應時等當即宣布取消獨立,連發(fā)兩電與袁世凱聯(lián)系,并派人到上海要求程德全迅速返回南京處理善后事宜。程德全急派杜淮川前往南京接任1師師長職務。撤退到鳳陽的3師也宣布取消獨立。
何海鳴、韓恢等赴江北發(fā)動起義,道經(jīng)鎮(zhèn)江時得知黃興已離南京,就星夜入寧,謀補救。是時8師已全部由陣地開回,1師悉數(shù)在城,即吳浩之衛(wèi)戌團亦分扎下關各處。兵士對無端停戰(zhàn)、克強等無端出走,南京取消獨立,懷強烈不滿。韓恢與1師士兵有廣泛聯(lián)系,所有1師及憲兵、巡警等非其同鄉(xiāng),即與同事,韓恢之名無人不識。于是,何海鳴、韓恢就從運動1師著手。
詹大悲、戴天仇也從上海到南京在8師中進行活動,但雙方未通聲氣。
何海鳴、韓恢同1師的代表經(jīng)過緊急會議,決定在是夜發(fā)難,并規(guī)定以富貴山信炮為號。但是,由于所放之炮系40磅之空炮,聲響不巨,何、韓所在的指揮所大觀樓在門簾橋,耳不能聞,都督府附近則聞之,以致未能按時發(fā)動,但這聲空炮卻嚇倒了程德全派任的1師師長杜淮川,使他倉皇出走,告急于浦口馮國璋軍。
8師兵士聞空炮聲,均躍躍欲試,何海鳴率100余人占領都督府,貼出布告,宣布獨立。1師士兵全部擁護宣布獨立,8師騎、炮隊,29團已疏通意見,決不反對。反對者惟8師之陳之驥與1師中上級軍官耳。
何海鳴為了爭取陳之驥,自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推舉陳之驥為江蘇都督。何派代表迎陳就職,陳開始不答應,后表示接受,并通知何海鳴來都督府辦事。但到了晚間,陳卻派參謀長袁華選帶兵將何海鳴劫往8師司令部,將何囚禁起來,再次宣布取消獨立。
陳之驥是馮國璋的女婿,他雖然囚禁了何海鳴,但由于何得到8師29團的支持,卻不敢加害于何。
陳之驥由于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部隊,便通過英國駐南京領事館聯(lián)系,在憲兵司令茅乃封的陪同下,于夜間渡江到他岳父馮國璋軍營,商談和平解決方法。
陳、茅出城后,8師29團下級軍官和士兵舉行起義,擊斃企圖阻止起義的代理團長李浚,又與1師聯(lián)合起來,擁入8師司令部,斷絕陳之驥的歸路。8師司令部士官紛紛卷行李而逸,軍需外之款為此輩拐去不少。旅長王孝縝躲到船上電告陳之驥部隊嘩變。陳見大勢已去,在日本領事館參贊護送下,乘日本艦經(jīng)上海流亡日本。
何海鳴再次宣布獨立,其布告說:
江蘇討袁軍臨時總司令何為布告事。袁逆世凱,黃總司令興宣布獨立于前,為程賊德全破壞,本司令重行宣布于后,又為陳賊之驥推翻。人天共憤,萬眾不容。幸各軍深明大義,于昨夜又行建樹義旗。本司令承各軍士推戴,仍任臨時總司令。凡地方之安全、軍隊之接濟,本司令當竭辦維持,毋敢稍懈。仰商民人等,勿得自相驚惶,紛紛遷徙。以免匪徒乘間騷擾,自貽伊戚。至于各軍士,幸敵愾同仇,志節(jié)高尚,深保秩序,遵從命令,為國家盡天職。本司令誓與各軍士共患難生死,決不敢忽。
戴天仇在何海鳴被囚禁后,本想返回上海。但他在下關遇到8師參謀長袁華選,得知何海鳴再次宣布獨立,就折回城內(nèi)。29團營長王兆鸞將戴接到團部后,一般同志聞天仇來,亦莫不欣欣然有喜色,交相告曰:“天仇先生,中山先生代表也,天仇來,經(jīng)濟問題有著矣?!?br/>
何海鳴懇求戴天仇留南京相助,并希望得至上海方面的支持。戴則說:“予須回滬一次力籌之,此間事項,以知兵之人為司令,鈕永建可承其乏,爾可退賢讓路也。”
何表示同意,希望戴返滬盡快派人來支援。但事實上,戴返滬后,他和鈕永建并未來南京,上海來的經(jīng)濟支援也十分有限。
由于師長及上級軍官多逃去,軍隊漫無統(tǒng)率。何海鳴召集1、8師軍官開軍事會議,舉出徐濤為1師師長,王兆鸞為8師師長。但舉徐為1師師長,只不過二三個軍官的意思。熟悉1師情況的韓恢去上海未回。何不知1師何人可用,故暫時不能不以徐濤承其乏。徐握權后,反復無常,其結(jié)果亦不過如陳之驥而已。而經(jīng)戴天仇推薦被舉為8師師長的王兆鸞,竟于被舉后的第2天,忽不別而去。何海鳴令8師再舉,李可鈞乘勢而出,以師長自命,其黨徒附和之,出入都督府,其勢洶洶,8師中人鮮承認之者。
1、8師雖然未獲適當之人任師長,士兵們卻戰(zhàn)斗自覺性高,不待將校指揮,人自為戰(zhàn)。軍士每日荷槍巡行街衢,甚為嚴密。無論晝夜,處處皆見軍服者徘徊在警備中間。
南京第3次宣布獨立的第2天,即8月12日,張勛率部到達龍?zhí)?。他致電馮國璋,要求馮派兵自大勝關、三汊河渡江攻占雨花臺,同時令所部武衛(wèi)前軍不待馮部協(xié)同作戰(zhàn),即會同徐寶珍師突襲并占領紫金山及天保城。旋為富貴山炮臺所知,當即發(fā)炮轟擊。8師亦發(fā)起反攻,至中午奪回天保城,隨即在天保城架炮轟擊紫金山。張、徐兩軍不支,棄山逃走。徐軍被擊斃團、營、連長各1名,排長以下55人,旅長方更生重傷;張軍被擊斃營管帶1名,傷管帶2名,兵士死亡人數(shù)不少,叛降的張宗昌所派潛入下關的兩營步兵,也為守軍發(fā)現(xiàn),殲滅大半,殘部退入南京東北的幕府山。
馮國璋下令各軍晚間渡江,向神策門、太平門、鐘阜門一帶進攻,未獲成功,僅占領老虎山。張勛再度攻奪天保城、紫金山。在這緊要關頭,徐濤、李可鈞和衛(wèi)戌團團長吳浩,聯(lián)絡南京地方維持會,勾結(jié)北軍,圖謀取消獨立,獻城叛變。
何海鳴派韓恢、錢通前往,向徐濤、吳浩做工作。徐不服,其意欲叛;吳勸之氣稍平,然終必迫何海鳴等退出南京,念在同志,向商會籌3萬元為贐。吳浩要何等于當日下午2時出城,否則,以炮隊來攻。
何海鳴被迫躲入金陵醫(yī)院,借宿一宵。8師29團、1師3團等部士兵得知消息后,十分憤怒,當夜圍攻8師師部,鎮(zhèn)壓了徐濤和李可鈞,但攻擊衛(wèi)戌團失利,吳浩仍出布告,取消獨立。1、8師官兵又聯(lián)合擊潰衛(wèi)戌團,吳浩逃跑。
何海鳴出示宣布,舉定張堯卿為臨時都督,何海鳴兼8師師長,韓恢為1師師長。但張堯卿在軍中并無基礎。何海鳴為一文人,不懂軍事。就連韓恢也說,何海鳴為總司令,不過兒戲而已。何海鳴是位革命精神很強的人。這次獨立,凡不肖軍官一律剪除盡凈,無稍絆礙。從都督以至排長,皆系堅決果敢之士,萬眾一心。
保衛(wèi)南京,主要依靠在天保城一線的1師29團,在雨花臺一線的1師3團為主的下級軍官和士兵群眾,士兵們凡一臨敵,無須號令,即奮身前往。在陣前亦無須指揮,即向前攻擊。
張勛再次發(fā)起猛烈攻擊,經(jīng)4個小時的激烈戰(zhàn)斗,重占天保城,并先后3次向太平門、洪武門一線發(fā)動進攻。
北軍數(shù)千名猛撲該門,城上大隊守軍駕麥肯沁炮2尊,靜以待敵,北軍竟難進逼。是役炮聲極為激烈,晚間北軍復進撲該門,仍未得手。北軍屢圖沖入堯化門,惟均未得利。
8師29、32團及炸彈隊向天保城發(fā)起反攻。戰(zhàn)斗異常劇烈。民軍在槍林彈雨中毫不退卻,奮力前撲,戰(zhàn)績甚微。但是,至第2天下午,終因寡不敵眾,復為張勛所占。這時,安徽討袁軍總司令柏文蔚從蕪湖率衛(wèi)隊1營及憲兵共約1000多人來南京支援,給血戰(zhàn)中的南京軍民很大鼓舞。柏文蔚被推為江蘇都督兼8師師長,領導南京的討袁戰(zhàn)斗。
在柏文蔚的指揮下,討袁軍再次向天保城發(fā)起反攻,但未能攻下。
張勛軍與討袁軍在南京城外激烈爭奪,馮國璋在隔岸觀火。張勛在天保城站穩(wěn)后,馮國璋才命令他的部隊分別向神策門、太平門發(fā)起攻擊。但他又下令說:“本軍首次攻擊,早遲必定成功,無須太著急?!彼谋疽馐亲審垊诪樗鹬腥±?。
袁世凱擔心南京久攻不下,他處再起,電令海軍總長劉冠雄:“會合海陸各軍迅速蕩平,切勿延緩,致牽大局。陸軍大隊尚未渡江,望速設法護渡?!?br/>
北軍第7師由上海開抵鎮(zhèn)江登陸,海軍兵艦4艘,水雷艇2艘由鎮(zhèn)江駛抵南京下游龍山附近,準備水陸四面圍攻南京。
在兵臨城下之時,張堯卿和柏文蔚、柏文蔚和何海鳴之間卻出現(xiàn)不和。張堯卿原贊同讓都督與柏文蔚以維持危局,但柏就都督職,而張又異常不悅;柏文蔚見何海鳴不得人望,內(nèi)部矛盾甚多,強敵壓境,前途無望,欲帶8師出走,何和8師官兵堅決反對,柏的衛(wèi)隊多數(shù)也不愿隨行。柏文蔚僅帶少數(shù)人從水西門出走。
柏文蔚原打算返蕪湖后入徽州,經(jīng)赴江西,同李烈鈞聯(lián)合。但所帶衛(wèi)隊途中遇馮國璋軍一擊,逃散無余。結(jié)果僅剩下柏文蔚和親信祁耿寰,化裝逃往上海,轉(zhuǎn)赴日本亡命。
何海鳴又兼任江蘇都督、8師師長等職,全權指揮。
劉冠雄命令海軍海琛、應瑞、楚有3艦暗渡上游,直抵大勝關。不僅截斷了南京與蕪湖的聯(lián)系,而且利用艦隊炮火助陸軍攻城,掩護北洋軍從上游渡江。
8月26日,馮軍全力攻城。張勛馬隊1營突入朝陽門,張宗昌部攻入神策門。張勛狂喜,電京告捷。但他的馬隊入城后,即遭到討袁軍預掘深溝的攔阻。向后撤退時,卻被守軍全部殲滅。張宗昌部也遭到守軍城墻兩側(cè)火力的射擊,被迫退出城外。失敗后,馮國璋嚴飭南岸各營隊,并約會海軍,聯(lián)合張軍,協(xié)同作戰(zhàn),再也不敢輕率冒進了。
8師29團100余人,出敵不意,沖出儀鳳門,攻占寶塔橋,一直沖到幕府山下江岸處,距北軍第3師司令部僅四五百米。敵人拚死抵抗,傷亡40余名,司令部被迫后撤。但次日,北軍完成了對南京城的包圍。張勛、徐寶珍部攻朝陽門,北軍第3師攻神策門、第5師攻太平門、第7師和第4師一部攻雨花臺,第4師另一部扼守通向蕪湖及秣陵關的要道。海軍上游艦隊不時攻清泉山、儀鳳門暨城內(nèi)西南部,下游艦隊日夕攻獅子山東西岸暨城東北部,南京的形勢頓時險惡起來。
何海鳴和韓恢在只有虛名的新編第三軍司令部召開軍事會議,時任1師師長的王憲章、5師(新編)師長錢通積極主張以攻為守。何海鳴主持決定:于8月31日晚分4路進攻。
即1師出雨花臺,攻紫金山;新編5師出朝陽門,俟1師與敵接仗時,出而合攻;8師出太平門,突出天保城;新編6師出儀鳳門,攻擊幕府山。是時1師遲遲沒有行動,5師至朝陽門,敵人炮火猛烈,不能出城。而8師亦因之不能直攻天保城。原定4路進攻計劃完全落空。
9月1日早晨,北軍對南京城發(fā)起總攻擊。討袁軍各師由于昨日晚的反攻計劃未能實現(xiàn),不僅打亂了守城的部署,而且天亮后紛紛轉(zhuǎn)回休息,削弱了守城的兵力,在敵人總攻面前,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張勛部利用地道將朝陽門城垣轟崩兩丈有余,蜂擁而入。太平門被北軍用猛烈炮火擊穿,北軍沖入城內(nèi),分別占領了富貴山和駱駝山;徐寶珍部也由通濟門擁入;神策門也被北軍攻破。
何海鳴、韓恢、錢通、王憲章、參謀長廖培坤、護衛(wèi)團1營營長張露、副官石俊卿、都督府辦公廳廳長夏裕藩等率部在鐘樓、內(nèi)橋、鴿子橋、花牌樓等處與敵軍進行激烈的巷戰(zhàn),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一部由清涼山撤出城外,一部退守雨花臺。次日上午,何海鳴、韓恢等率衛(wèi)隊及1師3團、8師29團殘部在雨花臺同北軍進行了最后的一戰(zhàn),傷亡殆盡,隊伍潰散。何海鳴同少數(shù)親隨潛行至武定橋下,乘小船逃走。
黃興召集陳其美、鈕永建、黃郛等商議上海起事計劃問題。因上海方面沒有軍事力量起事,只得請南京方面先發(fā)動。
黃興再派趙正平、何成浚赴寧,邀集駐寧的第1、8師高級將領、駐徐州的第3師師長冷歔、前安徽都督柏文蔚,開軍事會議,決定7月15日宣布討袁。冷劼的部隊散在鄉(xiāng)間剿匪,他匆匆北返徐州,調(diào)集四鄉(xiāng)軍隊。
會議之后,第8師士兵和下級軍官準備殺死師長,歡迎孫中山到南京主持討袁。那第8師師長陳之驥和旅長王孝縝、黃愷元等,都認為第8師缺額尚多,不贊成馬上出兵討袁。孫中山對他們極為不滿總結(jié)了無產(chǎn)階級階級斗爭的歷史經(jīng)驗和當時自然科學的新成,他為了起兵討袁,竟派朱卓文從上海攜款2萬元,到南京運動8師幾個營、連長,叫他們殺了師長、旅長后宣布獨立。8師的兩個旅長王孝縝、黃愷元得消息,倉皇來滬,向黃興報告說:“現(xiàn)在事已至此,雖準備未充分,也得樹起討袁的旗幟。希望您去南京作討袁軍總司令?!彼麄円髮O中山千萬不要在此混亂時期赴寧,須俟南京獨立穩(wěn)固后,再去寧組織政府。
黃興應允他們的要求,決定次晨動身去寧。他立即見孫中山,說明自己赴寧舉兵討袁,請孫中山在初舉義時勿赴南京,等形勢穩(wěn)定后再去寧組織政府,孫中山點頭同意后,王孝縝、黃愷元當夜趕回南京,布置起義。黃興也于次日輕車簡從,秘密地到了南京,當晚召開軍事會議,部署討袁的作戰(zhàn)計劃。
7月15日,1師師長章梓派人割斷了都督府的電話,8師士兵開入都督府。
尚在睡夢中的蘇督程德全驚駭異常。趙正平急忙上前安慰說,請都督安心,克強先生就要來了,即要同都督商量?!w的話聲未落,黃興以溫藹大度的態(tài)度初編為二十篇。1923年四存學會在此基礎上出版《顏李叢,踱進來了,背后跟著各高級將領。大家坐下,黃興說明討袁大義,請求協(xié)助。若干高級將領,自8師師長起,紛紛跪下,語極誠懇。
程德全遂一變其驚駭顏色,表示附和獨立討袁,并留住和黃興同來的章士釗,起草討袁通電,由江蘇都督程德全委任的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宣布江蘇省獨立,其電文是:
近日北軍無端入贛,進逼德安,橫排潯軍,迫之使戰(zhàn)。又復陳師滬瀆,威逼吾蘇。溯淚政府失政,狙害勛良,私借外款,暮夜簽押。南方各省,稍或抗之,意摯詞溫,有何不法。政府乃借辭譴責,罷斥隨之。各都督體恤時艱,不忍為抗,亦即相繼謝職,靜聽后命矣。政府乃復于各軍凝靜之時,浮者甫息之會,耀兵江上,鞠旅海隅,逼遷我居民,蹂躪我秩序,謠諑復興,軍紀大亂。政府倒行逆施至此,實遠出意料之外。吾蘇力護中央,夙顧大局,今政府自作昏憒,激怒軍心,致使吾蘇形勢,岌岌莫保。德全對于政府,實不能負保安地方之責,茲準各師之請,興本日宣布獨立,即由興受任江蘇討袁軍。
黃興沒有看誘程德全是黎元洪之類的人物,他本來完全可以自己打起討袁的旗幟,但是他卻要程德全做太上皇,由程德全任命他為江蘇討袁總司令。事后,柏文蔚密告黃興說:“最好快刀斬亂麻故名。,處程于死地,俾免后患?;驗槿说乐髁x,即行拘禁,否則必壞大事?!?br/>
黃興未采納柏文蔚的意見,放程德全托病離寧赴滬。程到上海后,即通電聲明說:“駐寧第8師等各軍官,要求宣布獨立。德全苦支兩日,舊病劇發(fā),刻難支持,本日來京調(diào)治?!?br/>
黃興著手組織討袁軍司令部。他委任章士釗為秘書長,黃愷元為參謀長,何成浚為副官長,趙正平為兵站總監(jiān)。因第1師師長章梓為文人,不會打仗,即調(diào)任都督參謀長,任命洪承點為第1師師長,任命馬錦春為要塞司令(未就任),堅請柏文蔚出任安徽討袁軍總司令,赴蚌埠部署軍事。同時令冷遹率第3師向駐韓莊的北洋軍立刻發(fā)動進攻;令第8師騎兵團團長劉建藩率該師第29團附機關槍連及騎、炮、工兵各1營,組成混合支隊,開赴徐州前線支援第3師;第1師第1旅旅長戢翼翹率該旅隨后跟進;周應時率第1師第2旅開赴臨淮關,協(xié)助安徽討袁軍進攻北軍倪嗣沖部;派洪承點進駐蚌埠,節(jié)制第8師的混成支隊和開赴徐州、臨淮關一帶的第1師的部隊,并負責組織徐州以南沿鐵路線的防御;第1、8師的其余部隊,負責在南京四周的防御。
冷遹回到徐州,立即收攏部隊。未待全師集中,就率部向徐州以北30公里的利國驛方向運動,并拆毀韓莊以南的鐵路數(shù)處,占領徐州電報局規(guī)律又稱“法則”。反映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zhì)的、,斷絕南北交通和通訊。
北洋軍第5師師長靳云鵬聞訊,立刻致電袁世凱說:“徐州軍隊既經(jīng)叛變,應乘其尚未集中,迅速突擊。第5師現(xiàn)經(jīng)分扎,猝難集合。張勛軍隊聚駐鐵路沿線,可否飭令星夜進攻。陸軍集中后即行繼進,以赴事機。再韓莊支隊至今未見報告,焦甚!”
袁世凱復電靳云鵬說:“五師嚴守準備,未可輕進。望向韓莊確探軍情再奪。”
冷霨的第3師冒雨向駐守韓莊的方玉普旅的兩營北軍發(fā)動進攻。方率部堅守待援,多次打退冷部的進攻。
張勛接到方玉普求援急電,不待袁世凱行令,立刻派他的義子武衛(wèi)前軍左路統(tǒng)領張文生,帶步炮3營赴韓莊助戰(zhàn)。張文生的3營辮子兵和從兗州開來的田中玉的巡防營,先后到達韓莊前線、加入戰(zhàn)斗。冷沄部遭到北軍左右夾擊,被迫退守利國驛。北軍團長潘鴻鈞率部從濟南冒雨趕到韓莊參戰(zhàn),炮團團長鄭士琦也從濟南率步兵一營、炮兵一連趕到前線,將利國驛車站轟毀。冷遹部被迫撤出利國驛,退守徐州北20公里的柳泉。
8師混成支隊在劉建藩的率領下到達柳泉前線,從鐵路兩側(cè)向敵猛攻,激戰(zhàn)一晝夜,包圍敵軍右翼。敵軍急調(diào)第5師的兩個營投入戰(zhàn)斗,才得突圍后撤。討袁軍1師第1旅趕到前線,與3師、8師劉建藩支隊并力再度反攻,將北軍趕回利國驛一線。討袁軍前鋒一度追到運河。
在討袁軍節(jié)節(jié)取勝的時刻,黃興聽說駐楊州的徐寶珍的第4師叛變,將從六合進攻南京,急電劉建蕃支隊撤離前線,回守六合。劉隊的撤回大大削弱了利國驛前線的兵力。
黃興幻想利用張勛忠于清室、不滿袁世凱愚弄舊朝的情緒,動員張勛倒戈。他致電張勛說:
“兗州張軍統(tǒng)鑒:江西、江蘇先后獨立,皆袁世凱自開釁端,過為已甚?!绖P本清室權奸,異常顯詐。每得權勢,即作奸慝。戊戌之變,說者成為寒心。前歲光復,世凱復愚異舊朝,盜竊權位,繼以寡婦可欺,孤兒可悔,假其名義,以御民軍,旋乃取而代之。自入民國,世凱更無忌憚,陰謀滿腹,賊及太后之身。賄賂塞途,轉(zhuǎn)吝皇室之費。世凱不僅民國之大憝,且清室之賊臣,無論何人,皆得申討。公久綰軍符,威重于內(nèi)。現(xiàn)冷軍已在徐州方面,與袁軍接仗,公率一旅之眾,直搗濟南,則袁氏喪膽,大局隨定,國家再造,即由我公矣?!?br/>
黃興對張勛這個臭名昭著的封建余孽策反,無異與虎謀皮。張勛不僅不理,反而派出騎兵,繞道臺兒莊經(jīng)澗頭集,配合新抵前線的袁軍向討袁軍進攻。已被袁軍收買的大土匪李扒子(李已被冷軍擊斃)余部,也抄襲冷軍的后路,使冷軍腹背受敵,力不能支,退回徐州。冷軍剛退還徐州,又遭到受敵軍收買的冷師騎兵團團長張宗昌騎兵的突然襲擊,以致軍心大亂,被迫退出徐州。
討袁軍撤出徐州后,高級將領斗志消沉,無意部署節(jié)節(jié)抵抗。不久,第1師被調(diào)回南京,第3師師長冷遹脫離部隊回南京,3師由旅長伍崇仁率領移駐鳳陽。
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江淮宣撫使兼第2軍軍長,負責統(tǒng)一指揮江蘇方面的作戰(zhàn)。馮國璋將北軍主力集中在徐州一帶,準備向南推進。
袁世凱命令張勛率全軍由運河水路南下楊州,會合南京叛軍徐寶珍的第4師進攻鎮(zhèn)江;命令馮國璋率第4、5兩師沿津浦路南下,速取臨淮關,再趨浦口,與張勛聯(lián)合,會攻南京。同時要求馮國璋注意與安徽的倪嗣沖聯(lián)絡,配合作戰(zhàn)。
袁世凱見程德全與革命黨人離心離德,便下令恢復他和應德閎職務,他在通電中說:“該都督有治軍守土之責,似此稱病棄職,何以對江蘇人民。姑念該都督從前保全地方,輿情尚多感戴,此次雖未力拒逆匪,面事起倉猝,與甘心附逆者迥不相侔。應德閎因事先期在滬,情亦可原。”
袁世凱命令程德全、應德閎即在就近地方暫組軍政、民政各機關行署,要程德全選擇得力軍警嚴守要隘,迅圖恢復。
程德全見袁世凱不再追究他在南京獨立問題上的責任,又看到討袁軍在徐州戰(zhàn)役失敗,就活躍起來。他通電聲明說,南京獨立的一切電文,都是黃興假借他的名義搞的,并說黃興跪泣哀求他宣布獨立,他始終不允。程德全、應德閎密召蘇屬舊部水陸軍警,策劃配合袁世凱的活動。
7月26日,程德全通電黃興,要求“取消討袁名義,投戈釋甲,痛自引咎,以謝天下。如尚堅持成見,必以江蘇之生命財產(chǎn),為孤注一擲,即違全國公意,即系江蘇公敵”。
徐州前線的失利和程德全從政治上的打擊,使坐鎮(zhèn)南京的黃興,面臨著嚴重惡化的軍事、政治形勢,一籌莫展。南京軍界不但接到了程德全取消獨立的密電,南京衛(wèi)隊營營長張鵬翥還接到了程德全捉拿黃興的電令。張把程的電令報告了黃興。黃興悲憤萬分,企圖自殺,經(jīng)部下一再規(guī)勸,遂于夜間乘日輪靜岡丸離開南京,一走了之。何海鳴對黃興的出走惋惜道:
“南京之獨立,即借此一追而成功,章梓猶不為功首也。彼等玩克強于股掌之上,一方欲脅其出走,一方又畏士兵之反對。乃思得一極妙之策,對克強則曰:‘事不可為矣,兵心悉變,衛(wèi)隊且將不利于公之身,公曷不速去,為明哲保身之計’。及克強已許離寧,乃又派出許多兵士云:‘護衛(wèi)總司令出城有要公?!皇蛊渲准?。江干一別,黃克強之要公乃辦到東瀛去,真奇劇也。斯時克強如果以鎮(zhèn)定處之,或與下級軍官、兵士向無隔閡,側(cè)彼等又何能售其奸。后各軍官兵士多語予。若克強曾以此情告之,必能力衛(wèi)克強,而直取奸人之顱。克強既不出此,而其身近又無一沉著之人與親信之兵,徒恃一不招兵,不增加人民負擔之文告,以取悅于人,究與實事奚蓋?!?br/>
黃興離開南京后,章梓、洪承點、冷遹亦當即出走。
代理江蘇民政長蔡寅、8師師長陳之驥、代理1師師長周應時等當即宣布取消獨立,連發(fā)兩電與袁世凱聯(lián)系,并派人到上海要求程德全迅速返回南京處理善后事宜。程德全急派杜淮川前往南京接任1師師長職務。撤退到鳳陽的3師也宣布取消獨立。
何海鳴、韓恢等赴江北發(fā)動起義,道經(jīng)鎮(zhèn)江時得知黃興已離南京,就星夜入寧,謀補救。是時8師已全部由陣地開回,1師悉數(shù)在城,即吳浩之衛(wèi)戌團亦分扎下關各處。兵士對無端停戰(zhàn)、克強等無端出走,南京取消獨立,懷強烈不滿。韓恢與1師士兵有廣泛聯(lián)系,所有1師及憲兵、巡警等非其同鄉(xiāng),即與同事,韓恢之名無人不識。于是,何海鳴、韓恢就從運動1師著手。
詹大悲、戴天仇也從上海到南京在8師中進行活動,但雙方未通聲氣。
何海鳴、韓恢同1師的代表經(jīng)過緊急會議,決定在是夜發(fā)難,并規(guī)定以富貴山信炮為號。但是,由于所放之炮系40磅之空炮,聲響不巨,何、韓所在的指揮所大觀樓在門簾橋,耳不能聞,都督府附近則聞之,以致未能按時發(fā)動,但這聲空炮卻嚇倒了程德全派任的1師師長杜淮川,使他倉皇出走,告急于浦口馮國璋軍。
8師兵士聞空炮聲,均躍躍欲試,何海鳴率100余人占領都督府,貼出布告,宣布獨立。1師士兵全部擁護宣布獨立,8師騎、炮隊,29團已疏通意見,決不反對。反對者惟8師之陳之驥與1師中上級軍官耳。
何海鳴為了爭取陳之驥,自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推舉陳之驥為江蘇都督。何派代表迎陳就職,陳開始不答應,后表示接受,并通知何海鳴來都督府辦事。但到了晚間,陳卻派參謀長袁華選帶兵將何海鳴劫往8師司令部,將何囚禁起來,再次宣布取消獨立。
陳之驥是馮國璋的女婿,他雖然囚禁了何海鳴,但由于何得到8師29團的支持,卻不敢加害于何。
陳之驥由于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部隊,便通過英國駐南京領事館聯(lián)系,在憲兵司令茅乃封的陪同下,于夜間渡江到他岳父馮國璋軍營,商談和平解決方法。
陳、茅出城后,8師29團下級軍官和士兵舉行起義,擊斃企圖阻止起義的代理團長李浚,又與1師聯(lián)合起來,擁入8師司令部,斷絕陳之驥的歸路。8師司令部士官紛紛卷行李而逸,軍需外之款為此輩拐去不少。旅長王孝縝躲到船上電告陳之驥部隊嘩變。陳見大勢已去,在日本領事館參贊護送下,乘日本艦經(jīng)上海流亡日本。
何海鳴再次宣布獨立,其布告說:
江蘇討袁軍臨時總司令何為布告事。袁逆世凱,黃總司令興宣布獨立于前,為程賊德全破壞,本司令重行宣布于后,又為陳賊之驥推翻。人天共憤,萬眾不容。幸各軍深明大義,于昨夜又行建樹義旗。本司令承各軍士推戴,仍任臨時總司令。凡地方之安全、軍隊之接濟,本司令當竭辦維持,毋敢稍懈。仰商民人等,勿得自相驚惶,紛紛遷徙。以免匪徒乘間騷擾,自貽伊戚。至于各軍士,幸敵愾同仇,志節(jié)高尚,深保秩序,遵從命令,為國家盡天職。本司令誓與各軍士共患難生死,決不敢忽。
戴天仇在何海鳴被囚禁后,本想返回上海。但他在下關遇到8師參謀長袁華選,得知何海鳴再次宣布獨立,就折回城內(nèi)。29團營長王兆鸞將戴接到團部后,一般同志聞天仇來,亦莫不欣欣然有喜色,交相告曰:“天仇先生,中山先生代表也,天仇來,經(jīng)濟問題有著矣?!?br/>
何海鳴懇求戴天仇留南京相助,并希望得至上海方面的支持。戴則說:“予須回滬一次力籌之,此間事項,以知兵之人為司令,鈕永建可承其乏,爾可退賢讓路也。”
何表示同意,希望戴返滬盡快派人來支援。但事實上,戴返滬后,他和鈕永建并未來南京,上海來的經(jīng)濟支援也十分有限。
由于師長及上級軍官多逃去,軍隊漫無統(tǒng)率。何海鳴召集1、8師軍官開軍事會議,舉出徐濤為1師師長,王兆鸞為8師師長。但舉徐為1師師長,只不過二三個軍官的意思。熟悉1師情況的韓恢去上海未回。何不知1師何人可用,故暫時不能不以徐濤承其乏。徐握權后,反復無常,其結(jié)果亦不過如陳之驥而已。而經(jīng)戴天仇推薦被舉為8師師長的王兆鸞,竟于被舉后的第2天,忽不別而去。何海鳴令8師再舉,李可鈞乘勢而出,以師長自命,其黨徒附和之,出入都督府,其勢洶洶,8師中人鮮承認之者。
1、8師雖然未獲適當之人任師長,士兵們卻戰(zhàn)斗自覺性高,不待將校指揮,人自為戰(zhàn)。軍士每日荷槍巡行街衢,甚為嚴密。無論晝夜,處處皆見軍服者徘徊在警備中間。
南京第3次宣布獨立的第2天,即8月12日,張勛率部到達龍?zhí)?。他致電馮國璋,要求馮派兵自大勝關、三汊河渡江攻占雨花臺,同時令所部武衛(wèi)前軍不待馮部協(xié)同作戰(zhàn),即會同徐寶珍師突襲并占領紫金山及天保城。旋為富貴山炮臺所知,當即發(fā)炮轟擊。8師亦發(fā)起反攻,至中午奪回天保城,隨即在天保城架炮轟擊紫金山。張、徐兩軍不支,棄山逃走。徐軍被擊斃團、營、連長各1名,排長以下55人,旅長方更生重傷;張軍被擊斃營管帶1名,傷管帶2名,兵士死亡人數(shù)不少,叛降的張宗昌所派潛入下關的兩營步兵,也為守軍發(fā)現(xiàn),殲滅大半,殘部退入南京東北的幕府山。
馮國璋下令各軍晚間渡江,向神策門、太平門、鐘阜門一帶進攻,未獲成功,僅占領老虎山。張勛再度攻奪天保城、紫金山。在這緊要關頭,徐濤、李可鈞和衛(wèi)戌團團長吳浩,聯(lián)絡南京地方維持會,勾結(jié)北軍,圖謀取消獨立,獻城叛變。
何海鳴派韓恢、錢通前往,向徐濤、吳浩做工作。徐不服,其意欲叛;吳勸之氣稍平,然終必迫何海鳴等退出南京,念在同志,向商會籌3萬元為贐。吳浩要何等于當日下午2時出城,否則,以炮隊來攻。
何海鳴被迫躲入金陵醫(yī)院,借宿一宵。8師29團、1師3團等部士兵得知消息后,十分憤怒,當夜圍攻8師師部,鎮(zhèn)壓了徐濤和李可鈞,但攻擊衛(wèi)戌團失利,吳浩仍出布告,取消獨立。1、8師官兵又聯(lián)合擊潰衛(wèi)戌團,吳浩逃跑。
何海鳴出示宣布,舉定張堯卿為臨時都督,何海鳴兼8師師長,韓恢為1師師長。但張堯卿在軍中并無基礎。何海鳴為一文人,不懂軍事。就連韓恢也說,何海鳴為總司令,不過兒戲而已。何海鳴是位革命精神很強的人。這次獨立,凡不肖軍官一律剪除盡凈,無稍絆礙。從都督以至排長,皆系堅決果敢之士,萬眾一心。
保衛(wèi)南京,主要依靠在天保城一線的1師29團,在雨花臺一線的1師3團為主的下級軍官和士兵群眾,士兵們凡一臨敵,無須號令,即奮身前往。在陣前亦無須指揮,即向前攻擊。
張勛再次發(fā)起猛烈攻擊,經(jīng)4個小時的激烈戰(zhàn)斗,重占天保城,并先后3次向太平門、洪武門一線發(fā)動進攻。
北軍數(shù)千名猛撲該門,城上大隊守軍駕麥肯沁炮2尊,靜以待敵,北軍竟難進逼。是役炮聲極為激烈,晚間北軍復進撲該門,仍未得手。北軍屢圖沖入堯化門,惟均未得利。
8師29、32團及炸彈隊向天保城發(fā)起反攻。戰(zhàn)斗異常劇烈。民軍在槍林彈雨中毫不退卻,奮力前撲,戰(zhàn)績甚微。但是,至第2天下午,終因寡不敵眾,復為張勛所占。這時,安徽討袁軍總司令柏文蔚從蕪湖率衛(wèi)隊1營及憲兵共約1000多人來南京支援,給血戰(zhàn)中的南京軍民很大鼓舞。柏文蔚被推為江蘇都督兼8師師長,領導南京的討袁戰(zhàn)斗。
在柏文蔚的指揮下,討袁軍再次向天保城發(fā)起反攻,但未能攻下。
張勛軍與討袁軍在南京城外激烈爭奪,馮國璋在隔岸觀火。張勛在天保城站穩(wěn)后,馮國璋才命令他的部隊分別向神策門、太平門發(fā)起攻擊。但他又下令說:“本軍首次攻擊,早遲必定成功,無須太著急?!彼谋疽馐亲審垊诪樗鹬腥±?。
袁世凱擔心南京久攻不下,他處再起,電令海軍總長劉冠雄:“會合海陸各軍迅速蕩平,切勿延緩,致牽大局。陸軍大隊尚未渡江,望速設法護渡?!?br/>
北軍第7師由上海開抵鎮(zhèn)江登陸,海軍兵艦4艘,水雷艇2艘由鎮(zhèn)江駛抵南京下游龍山附近,準備水陸四面圍攻南京。
在兵臨城下之時,張堯卿和柏文蔚、柏文蔚和何海鳴之間卻出現(xiàn)不和。張堯卿原贊同讓都督與柏文蔚以維持危局,但柏就都督職,而張又異常不悅;柏文蔚見何海鳴不得人望,內(nèi)部矛盾甚多,強敵壓境,前途無望,欲帶8師出走,何和8師官兵堅決反對,柏的衛(wèi)隊多數(shù)也不愿隨行。柏文蔚僅帶少數(shù)人從水西門出走。
柏文蔚原打算返蕪湖后入徽州,經(jīng)赴江西,同李烈鈞聯(lián)合。但所帶衛(wèi)隊途中遇馮國璋軍一擊,逃散無余。結(jié)果僅剩下柏文蔚和親信祁耿寰,化裝逃往上海,轉(zhuǎn)赴日本亡命。
何海鳴又兼任江蘇都督、8師師長等職,全權指揮。
劉冠雄命令海軍海琛、應瑞、楚有3艦暗渡上游,直抵大勝關。不僅截斷了南京與蕪湖的聯(lián)系,而且利用艦隊炮火助陸軍攻城,掩護北洋軍從上游渡江。
8月26日,馮軍全力攻城。張勛馬隊1營突入朝陽門,張宗昌部攻入神策門。張勛狂喜,電京告捷。但他的馬隊入城后,即遭到討袁軍預掘深溝的攔阻。向后撤退時,卻被守軍全部殲滅。張宗昌部也遭到守軍城墻兩側(cè)火力的射擊,被迫退出城外。失敗后,馮國璋嚴飭南岸各營隊,并約會海軍,聯(lián)合張軍,協(xié)同作戰(zhàn),再也不敢輕率冒進了。
8師29團100余人,出敵不意,沖出儀鳳門,攻占寶塔橋,一直沖到幕府山下江岸處,距北軍第3師司令部僅四五百米。敵人拚死抵抗,傷亡40余名,司令部被迫后撤。但次日,北軍完成了對南京城的包圍。張勛、徐寶珍部攻朝陽門,北軍第3師攻神策門、第5師攻太平門、第7師和第4師一部攻雨花臺,第4師另一部扼守通向蕪湖及秣陵關的要道。海軍上游艦隊不時攻清泉山、儀鳳門暨城內(nèi)西南部,下游艦隊日夕攻獅子山東西岸暨城東北部,南京的形勢頓時險惡起來。
何海鳴和韓恢在只有虛名的新編第三軍司令部召開軍事會議,時任1師師長的王憲章、5師(新編)師長錢通積極主張以攻為守。何海鳴主持決定:于8月31日晚分4路進攻。
即1師出雨花臺,攻紫金山;新編5師出朝陽門,俟1師與敵接仗時,出而合攻;8師出太平門,突出天保城;新編6師出儀鳳門,攻擊幕府山。是時1師遲遲沒有行動,5師至朝陽門,敵人炮火猛烈,不能出城。而8師亦因之不能直攻天保城。原定4路進攻計劃完全落空。
9月1日早晨,北軍對南京城發(fā)起總攻擊。討袁軍各師由于昨日晚的反攻計劃未能實現(xiàn),不僅打亂了守城的部署,而且天亮后紛紛轉(zhuǎn)回休息,削弱了守城的兵力,在敵人總攻面前,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張勛部利用地道將朝陽門城垣轟崩兩丈有余,蜂擁而入。太平門被北軍用猛烈炮火擊穿,北軍沖入城內(nèi),分別占領了富貴山和駱駝山;徐寶珍部也由通濟門擁入;神策門也被北軍攻破。
何海鳴、韓恢、錢通、王憲章、參謀長廖培坤、護衛(wèi)團1營營長張露、副官石俊卿、都督府辦公廳廳長夏裕藩等率部在鐘樓、內(nèi)橋、鴿子橋、花牌樓等處與敵軍進行激烈的巷戰(zhàn),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一部由清涼山撤出城外,一部退守雨花臺。次日上午,何海鳴、韓恢等率衛(wèi)隊及1師3團、8師29團殘部在雨花臺同北軍進行了最后的一戰(zhàn),傷亡殆盡,隊伍潰散。何海鳴同少數(shù)親隨潛行至武定橋下,乘小船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