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國元年正月朔(1),莽帥(率)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璽韨(2),上太皇太后,順符命,去漢號焉。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正月:此為王莽改歷的正月。以下均用莽歷。陳直曰:“傳世王莽備器,皆元年所作為多,而王莽嘉量銘文中之詔書,本傳獨不載,茲照錄如下:‘黃帝初祖,德幣于虞,虞帝始祖,德幣于新。歲在大梁,龍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據(jù)土德受,正號即正。改正建丑,長壽隆崇,同律度量衡,稽當前人。龍在己巳,歲次實況,初班天下,萬國永遵,子子孫孫,享傳億年(見《陶齋吉金錄》卷四,五十二至五十二頁)。’”(2)皇太后璽:王莽為皇太后新制之璽曰:“新室文母太皇太后?!?br/>
初,莽妻宜春侯王氏女(1),立為皇后。本生四男、宇、獲、安、臨。二子前誅死,安頗荒忽(恍惚),乃以臨為皇太子,安為新嘉辟(2)。封字子六人:千為功隆公,壽為功明公,吉為功成公,宗為功崇公,世為功昭公,利為功著公。大赦天下。
?。?)妻:娶也。王氏女:王咸之女。(2)辟(bì):新爵名。相當于諸侯王。
莽乃策命孺子曰:“咨爾嬰(1),昔皇天右(佑)乃太祖(2),歷世十二,享國二百一十載,歷數(shù)在于予躬(3)。《詩》不云乎?‘侯服于周,天命靡常(4)?!鉅枮槎ò补?,永為新室賓。放戲(嗚呼)!敬天之休,往踐乃位,毋廢予命。”又曰:“其以平原、安德、漯陰、鬲、重丘(5),凡戶萬,地方百里,為定安公國。立漢祖宗之廟于其國,與周后并(6),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宗,永以命德茂功(7),享歷代之祀焉。以孝平皇后為定安太后?!弊x策畢,莽親執(zhí)孺子手,流涕歔欷,曰:“昔周公攝位,終得復子明辟,今予獨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嘆良久。中傅將孺子下殿(8),北面而稱臣。百僚陪位,莫不感動。
(1)咨:嘆息。(2)乃:你也。太祖:指漢高祖。(3)歷數(shù):謂改換朝代的次序。(4)“侯服于周”二句:見《詩經(jīng)·大雅·文王》。(5)平原:縣名。今山東平原。安德:縣名,在今山東陵縣東南。漯陰:縣名。在今山東禹城東北。鬲:縣名。在今山東陵縣西。重丘:縣名。在今山東陵縣東北。(6)并:謂等同。(7)命德:猶名德。(8)中傅:宦者。
又按金匱(柜),輔臣皆封拜(1)。以太傅、左輔、驃騎將軍安陽侯王舜為太師,封安新公;大司徒就德侯平晏為太傅,就新公;少阿、羲和、京兆尹紅休侯劉歆為國師,嘉新公;廣漢梓潼哀章為國將,美新公:是為四輔,位上公。太保、后承承陽侯甄邯為大司馬,承新公;丕進侯王尋為大司徒(2),章新公;步兵將軍成都侯王邑為大司空,隆新公:是為三公。大(太)阿、右拂(弼)、大司空、衛(wèi)將軍廣陽侯甄豐為更始將軍(3),廣新公;京兆王興為衛(wèi)將軍(4),奉新公;輕車將軍成武侯孫建為立國將軍,成新公;京兆王盛為前將軍,崇新公:是為四將。凡十一公。王興者,故城門令史(5)。王盛者,賣餅。莽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余人,兩人容貌應卜相,徑從布衣登用,以視(示)神焉。余皆拜為郎。是日,封拜卿大夫、侍中、尚書官凡數(shù)百人。諸劉為郡守(6),皆徙為諫大夫。
?。?)輔臣:指輔佐王莽之臣。(2)王尋(?—公元23):后死于昆陽之戰(zhàn)。(3)更始將軍:新武官名。(4)京兆:京兆尹(指地區(qū))。(5)城門令史:官名。屬城門校尉。(6)諸劉:指漢朝皇族。
改明光宮為定安館(1),定安太后居之。以故大鴻臚府為定安公第(2),皆置門衛(wèi)使者監(jiān)領。敕阿乳母不得與語(3),常在四壁中,至于長大,不能名六畜。后莽以女孫宇子妻之(4)。
?。?)明光宮:宮名。漢武帝時建。(2)大鴻臚:官名。掌接待賓客與主持禮儀。(3)阿乳母:當作“阿保乳母”。見《平帝紀》。阿保:撫育貴族子女之婦女。(4)妻之:嫁給他。
莽策群司曰(1):“歲星司肅(2),東岳太師典致時雨(3),青煒登平(4),考景(影)以晷。熒惑司哲(5),南岳太傅典致時奧(燠)(6),赤煒頌(容)平??悸曇月桑?)。大白司艾(乂)(8),西岳國師典致時陽(9),白偉象平,考量以銓(10)。辰星司謀(11),北岳國將典致時寒(12),玄煒和平(13),考星以漏(14)。月刑元股左(15),司馬典致武應(16),考方法矩,主司天文,欽若昊天(17),敬授民時,力來農(nóng)事(18),以豐年谷。日德元肱右(19),司徒典致文瑞(20),考圓合規(guī),主司人道,五教是輔(21),帥(率)民承上,宣美風俗,五品乃訓(22)。斗平元心中(23),司空典致物圖(24),考度以繩(25),主司地里(理),平治水土,掌名山川,眾殖鳥獸,蕃茂草木?!备鞑呙云渎?,如典誥之文。
?。?)群司:百官。(2)歲星:即木星。司:掌管。(3)典:主持。時雨:雨水適時適量。(4)煒:光輝。登平:公平均等。(5)熒惑:即火星。哲:智也。(6)時懊:炎熱適時適度。(7)律:指十二音律,即: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xiǎn)、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yì)、應鐘。(8)太白:即金里。卜安也。(9)時陽:干燥適時適度。(10)量:指容量。銓:指權衡。(11)辰星:即水星。(12)時寒:寒冷適時適度。(13)和:合也,謂收藏。(14)星:指北斗。漏:漏刻,時刻。(15)月刑:月象征威刑。元:君主。股左:左腿。比喻有力的助手。(16)司馬:指大司馬。武應:武備。(17)欽:敬也。若:順也。(18)力來:勤勉。(19)日德:日象征德政。肱右:右臂。比喻有力的助手。(20)司徒:指大司徒。文瑞、文教。(21)五教: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22)五品:即五常,謂仁、義、禮、智、信。(23)斗:指北斗。(24)司空:即大司空。王莽時大司空掌管農(nóng)林水利。物圖:指物產(chǎn)、圖籍等。(25)度:規(guī)范。繩:準繩。
置大司馬司允(1),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2),位皆孤卿(3)。更名大司農(nóng)曰羲和,后更為納言,大理曰作士(4),太常曰秩宗,大鴻臚曰典樂,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與三公司卿凡九卿(5),分屬三公。每一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凡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分主中都官諸職(6)。更名光祿勛曰司中,太仆曰太御,衛(wèi)尉曰太衛(wèi),執(zhí)金吾曰奮武,中尉曰軍正(7),又置大贅(綴)官,主乘輿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號曰六監(jiān)(8)。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太尉,縣令長曰宰,御史曰執(zhí)法,公車司馬曰玉路四門(9),長樂宮曰常樂室,未央宮曰壽成室,前殿曰王路堂,長安曰常安。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夫,比二千石曰中大夫,二千石曰上大夫,中二千石曰卿,車服黻(韨)冕,各有差品(10)。又置司恭、司徒、司明、司聰、司中大夫及誦詩工、徹膳宰(11),以司(伺)過。策曰:“予聞上圣欲昭厥德,罔不慎修厥身,用綏于遠,是用建爾司于五事(12),毋隱尤(13),毋將虛(14),好惡不愆(15),立于厥中。於戲(嗚呼),勖哉!”令王路設進善之旌(16),非(誹)謗之木(17),敢諫之鼓(18)。諫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門受言事者。
?。?)司允:新官名。允,信也。(2)司若:新官名。若,順也。(3)孤卿:官名。王莽托古改制,以三孤為三公之佐,孤卿遂成為少師、少傅、少保的別稱。(4)大理:秦、漢時稱廷尉。(5)三公司卿:即司允、司直、司若。九卿:即所謂納言、作士、秩宗、典樂、共工、予虞,加三公司卿。(6)中都官:京師諸宮府。(7)中尉:漢已久廢中尉。此疑為“中壘校尉”脫兩字(劉攽說)。軍正:漢有此官,但非王莽所改(周壽昌說)。(8)六監(jiān):即所謂司中、太御、太衛(wèi)、奮武、軍正、大綴官。(9)公車司馬:指皇宮外門。(10)差(cī)品:等級。(11)司徒:當作“司從”(劉攽說)。司中:當作“司睿”(李慈銘說)。(12)五事:貌要恭、言要從,視要明,聽要聰,思要睿。(13)尤:過錯。(14)將:順也。虛:虛美。(15)愆(qiān):謬誤。(16)進善之旌:相傳唐堯在交通要道設立長幡,讓眾人在其下議政。(17)誹謗之木:相傳唐、虞時在交通要道設立木牌,讓眾人在其上書寫批評意見。(18)敢諫之鼓:相傳唐堯在庭前設鼓,讓眾人擊之以申訴。
封王氏齊缞之屬為侯(1),大功為伯(2),小功為子(3),緦麻為男(4),其女皆為任(5)。男以“睦”、女以“隆”為號焉(6),皆授印韨。令諸侯立太夫人、夫人、世子(7),亦受印韨。
?。?)齊缞之屬:指諸父、兄弟、眾子等。(2)大功:本為喪服名。此指大功之親者堂兄弟、堂侄、堂侄孫等。(3)小功:本為喪服名。此指小功之親者祖之兄弟、父之從父兄弟、身之再從兄弟。(4)緦麻:本為喪服名。此指緦麻之親者,如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中表兄弟、婿、外孫等疏遠親屬或親戚。(5)任:新女爵名。上文“伯”、“子”、“男”,皆爵名。(6)自“封王氏”以下文字,疑有誤?!奥 蹦恕瓣憽敝`字。陳直據(jù)文物考證,指出:“《漢書》原文,應假設修改為‘封王氏女爵為一等,以陸任為號焉。男爵為五等(包括公侯伯子男),以睦為號焉?!保?)世子:專稱諸侯的嫡長子。
又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百王不易之道也?!睗h氏諸侯或稱王,至于四夷亦如之,違于古典(1),繆于一統(tǒng)(2)。其定諸侯王之號皆稱公,及四夷僭號稱王者皆更為侯。”
?。?)古典:古代的典制。(2)繆于一統(tǒng):意謂非一統(tǒng)天下者不可稱“王”。
又曰:“帝王之道,相因而通;盛德之祚,百世享祀。予惟黃帝、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夏禹、皋陶、伊尹咸有圣德,假(格)于皇天(1),功烈巍巍,光施于遠。予甚嘉之,營求其后,將祚厥祀。”惟王氏,虞帝之后也,出自帝嚳(2);劉氏,堯之后也,出自顓頊。于是封姚恂為初睦侯,奉黃帝后;梁護為修遠伯,奉少昊后;皇孫功隆公千,奉帝嚳后:劉歆為祁烈伯(3),奉顓頊后;國師劉歆子疊為伊休侯,奉堯后;媯昌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為褒謀子,奉皋陶后;伊玄為褒衡子,奉伊尹后。漢后定安公劉嬰,位為賓。周后衛(wèi)公姬黨,更封為章平公,亦為賓。殷后宋公孔弘,運轉(zhuǎn)次移(4),更封為章昭侯,位為恪。夏后遼西擬豐,封為章功侯,亦為恪(5)。四代古宗(6),宗祀于明堂,以配皇始祖考虞帝。周公后褒魯子姬就,宣尼公后褒成子孔鈞(7),已前定焉。
(1)格:感通。(2)此“出自帝嚳”與下文“出自顓頊”,疑誤例。如依據(jù)《史記·五帝本紀》,虞舜乃顓頊后代,唐堯乃帝嚳之子。(3)劉歆:此非劉向之子。(4)運轉(zhuǎn)次移:謂隨時運轉(zhuǎn)而變換位次。(5)恪:敬也。謂待之加敬。(6)四代:指夏、殷、周、漢。古宗:蓋擬“瞽宗”(楊樹達說)。(7)宣尼公:指孔子。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莽又曰:“予前在攝時,建郊宮(1),定祧廟(2),立社稷,神祇報況(3),或光自上復(覆)干下(4),流為烏,或黃氣熏柔,昭耀章明,以著黃、虞之烈焉(5)。自黃帝至于濟南伯王(6),而祖世氏姓有五矣(7)。黃帝二十五子,分賜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考黃帝,皇始祖考虞帝,以(已)宗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之親廟。其立祖廟五(8),親廟四(9),后夫人皆配食。郊祀黃帝以配天,黃后以配地(10)。以新都侯東弟(第)為大禖(11),歲時以祀。家之所尚,種祀天下(12)。姚、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稌凡辉坪??‘惇序九族(13)’其今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為宗室。世世復,無有所與。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別族理親焉(14)?!狈怅惓鐬榻y(tǒng)睦侯,奉胡王后(15)。田豐為世睦侯,奉敬王后(16)。
(1)建郊宮:指在南郊建宮祀上帝、在東郊建宮迎春。(2)祧廟:遠祖廟。(3)況:賜也。(4)或:有也。下文“或黃氣”義同。(5)烈:余業(yè)。(6)濟南伯王:指王莽的高祖王遂。(7)氏姓有五:即下文提到的姚、媯、陳、田、王。(8)祖廟五:黃帝廟、虞舜廟、陳胡王廟、齊敬王廟、齊愍王廟。(9)親廟四:高祖(王遂)廟、曾祖(王賀)廟、祖(王禁)廟、禰(王曼)廟。(10)黃后:黃帝之后。(11)大禖:大祠廟。(12)種祀天下:意謂皇家所種祀,天下都當遵之。(13)“惇序九族”:見《尚書·皋陶漠》。(14)自“姚、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至“以別族理親焉”:謂元城(王莽祖籍)王氏不得與姚、媯、陳、田四姓通婚,因是同族姓。(15)胡王:追尊陳胡公之號。(16)敬王:追尊田完(敬仲)之號。
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義、趙明等領州郡(1),懷忠孝,封牧為男,守為附城。又封舊恩戴崇、金涉、箕閎、楊并等子皆為男(2)。
?。?)牧守:州牧、郡守。(2)楊:“陰”之誤(王先謙說)。
遣騎都尉囂等分治黃帝園位于上都橋畤(1),虞帝于零陵九疑(2),胡王于淮陽陳(3),敬王于齊臨淄(4),憨王于城陽莒(5),伯王于濟南東平陵(6),孺王于魏郡元城(7),使者四時致祠。其廟當作者,以天下初定,且祫祭于明堂太廟(8)。
?。?)園位:帝王的陵園。上都:當作“上郡”(劉攽說)。橋畤:橋山之上。相傳黃帝葬于橋山(在今陜西黃陵西北)。“虞帝”文”下省“園位”二字,下文亦同。(2)零陵:郡名。治泉陵(今湖南零陵)。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寧遠南。(3)淮陽:王國名。治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即陳縣。(4)齊臨淄: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5)城陽莒:城陽王國治莒縣(今山東宮縣)。(6)濟南東平陵:濟南郡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西)。(7)孺王:追尊曾祖王賀(字翁孺)之號。魏郡:郡名。治鄴縣(在今河北磁縣南)。元城:縣名。在今河北大名東。(8)太廟:帝王的祖廟。
以漢高廟為文祖廟(1)。莽曰:“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禪于唐,漢氏初祖唐帝。世有傳國之象(2),予復親受金策于漢高皇帝之靈。惟思褒厚前代,何有忘時?漢氏祖宗有七(3),以禮立廟于定安國。其園寢廟在京師者,勿罷,祠薦如故。予以(于)秋九月親入漢氏高、元、成、平之廟(4)。諸劉更屬籍京兆大尹(5),勿解其復(6),各終厥身,州牧數(shù)存問(7),勿令有侵冤。”
?。?)文祖廟:謂有文德的祖廟。(2)自“莽曰”至“世有傳國之象”:意謂堯傳舜,漢傳王莽;王莽自以舜后,故言有傳國之象。(3)漢世祖宗有七:蘇林曰:“漢本祀祖宗有四,莽以元帝、成帝、哀帝為宗,故有七?!保?)漢氏:王莽稱漢為“漢氏”。(5)諸劉更屬籍京兆大尹:謂諸劉名籍原屬宗正(掌皇族事務的長官),今改屬京兆大尹(京師地方長官)。(6)勿解其復:不要取消其免除賦沒的特權。(7)存問:撫慰。
又曰:“予前在大麓(1),至于攝假(2),深惟漢氏三七之厄,赤德氣盡(3),思索廣求,所以輔劉延期之木,靡所不用。以故作金刀之利(4),幾(冀)以濟之。然自孔子作《春秋》以為后王法,至于哀之十四而一代畢(5),協(xié)之于今,亦哀之十四也(6)。赤世計盡(7),終不可強濟?;侍烀魍?,黃德當興(8),隆顯大命,屬(囑)予以天下。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9),金刀之利(10),皆不得行(11)。博謀卿士,僉曰天人同應(12),昭然著明。其去剛卯莫以為佩(13),除刀錢勿以為利,承順天心,快百姓意。”乃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14),文曰“小錢直(值)一”,與前“大錢五十”者為二品,并行。欲防民盜鑄,乃禁不得挾銅炭。
(1)前在大麓:指為大司馬、宰衡時,妄引“舜納于大麓”的典故。(2)攝假:指為攝皇帝、假皇帝之時。(3)赤德氣盡:謂漢朝命運已終。(4)作金刀之利:指鑄造新貨幣錯刀、契刀。(5)至于哀之十四:指《春秋》記事止于魯哀公十四年。(6)亦哀之十四:指漢哀帝六年、平帝五年、孺子嬰三年,共十四年。(7)赤世:指漢朝壽命。(8)黃德:指新朝命運。(9)剛卯:漢人佩帶以避邪的飾物,于正月卯日作成,以金玉或桃木為材料,刻有“……庶疫剛庫,莫我敢當”等字。(10)金刀:指原先所鑄之刀形貨幣。(11)皆不得行:謂一概禁止使用。(12)僉:皆也。(13)莫以為佩:謂不得佩帶。(14)一株:二十四分之一兩。
四月,徐鄉(xiāng)侯劉快結(jié)黨數(shù)千人起兵于其國(1)。快兄殷(2),故漢膠東王,時改為扶崇公??炫e兵攻即墨(3),殷閉城門。自系獄,吏民距(拒)快,快敗走,至長廣死(4)。莽曰:“昔予之祖濟南愍王困于燕寇(5),自齊臨淄出保于莒(6)。宗人田單廣設奇謀(7),獲殺燕將(8),復定齊國。今即墨士大夫復同心珍滅反虜,予甚嘉其忠者,憐其無辜。其赦殷等,非快之妻子它親屬當坐者皆勿治。吊問死傷,賜亡者葬錢,人五萬。殷知大命,深疾惡快,以故輒伏厥辜。其滿殷國戶萬,地方百里。”又封符命臣十余人。
?。?)徐鄉(xiāng)侯:其國在今山東黃縣西南。劉快:漢景帝七代孫。(2)殷:劉殷。繼膠東王爵。膠東王國治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3)即墨:縣名。在今山東平度東南。(4)長廣:縣名。在今山東萊陽東。(5)濟南愍王:指戰(zhàn)國時齊愍王。(6)莒:縣名。今山東莒縣。(7)田單:戰(zhàn)國時齊國名將。(8)燕將:指戰(zhàn)國時燕將騎劫。
莽曰:“古者,設廬井八家(1),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奉,罷(疲)民力以極欲,壞圣制,廢井田(2),是以兼并起,貪鄙生,強者規(guī)田以千數(shù)(3),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欄,制于民臣,顓(專)斷其命。奸虐之人因緣為利,至略賣人妻子(4),逆天心,悖人倫,繆(謬)于‘天地之性人為貴’之義(5)?!稌吩弧鑴t奴戮女(汝)(6)’,唯不用命者,然后被此辜矣。漢氏減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7),罷(疲)癃咸出(8),而豪民侵陵(凌),分田劫假(9)。厥名三十稅一,實什(十)稅五也。父子夫婦終年耕蕓(耘),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馬余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饜)糟糠,窮而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錯(措)。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10),時則有嘉禾之祥,遭反虜逆賊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11),奴婢曰‘私屬’(12),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鄰里鄉(xiāng)黨(13)。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無法惑眾者(14),投諸四裔,以御魑魅(15),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br/>
?。?)設廬井八家:言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每家廬舍在井田中,分田而耕。(2)井田:指古代井田制。詳見《食貨志》。(3)規(guī):分劃;占有。(4)略:劫掠。(5)“天地之性人為貴”:見《孝經(jīng)·圣治》。性:生命;生物。(6)“予則奴戮女”:見《尚書·甘誓》。奴戮:奴役。(7)更賦:代役稅。漢制,男子二十三至五十六歲,要輪流服兵役,不愿服役者可出錢由官府雇人代替,這就叫更賦。(8)疲癃:指殘廢人。(9)分田:分取田地之產(chǎn)物。劫假:勒索地租。假:指佃耕土地。(10)口井:計口而設井田。(11)王田:國有土地制。陳直曰:“今既出土有閑田印,故知有部分實行之可能?!保?2)奴婢曰“私屬”:王莽解放奴婢,但不解放徒隸。陳直依據(jù)文物指出:“王莽對徒隸管制仍嚴?!保?3)鄰里鄉(xiāng)黨:古代居民組織。有說五戶為鄰,二十五戶為里,五百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xiāng)。(14)無法:謂無視法令。(15)魑魅(chīmèi):傳說中的鬼怪。比喻仇敵或壞人。(16)虞舜故事:相傳舜曾將渾沌、窮奇、梼杌、饕餮等四兇流放四極,以警效尤。
是時百姓便安漢五銖錢,以莽錢大小兩行難知,又數(shù)變改不信(1),皆私以五銖錢市買(2),訛言大錢當罷,莫肯挾。莽患之,復下書:“諸挾五株錢,言大錢當罷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庇谑寝r(nóng)商失業(yè),食貨俱廢(3),民人至涕位于市道。及坐賣買田宅奴婢,鑄錢,自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勝數(shù)(4)。
?。?)不信:沒有信用。(2)市買:買賣。(3)食貨:糧食與貨幣。謂財政經(jīng)濟。(4)抵罪:抵償罪責。
秋,遣五威將軍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1)。德祥五事(2),符命二十五,福應十二(3),凡四十二篇。其德祥言文、宣之世黃龍見(現(xiàn))于成紀、新都(4),高祖考王伯墓門梓柱生枝葉之屬(5)。符命言井石、金柜之屬。福應言雌雞化為雄之屬。其文爾(邇)雅依托(6),皆為作說(7),大歸言莽當代漢有天下云(8)??偠f之曰:“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協(xié)成五命(9),申以福應(10),然后能立巍巍之功,傳于子孫,永享無窮之詐。故新室之興也,德祥發(fā)于漢三七九世之后(11)。肇命于新都(12),受瑞于黃支(13),開王于武功(14),定命于子同(15),成命于巴宕(16),申福于十二應,天所以保佑新室者深矣,固矣!武功丹石出于漢氏平帝末年,火德銷盡,土德當代,皇天眷然,去漢與新,以丹石始命于皇帝?;实壑t讓,以攝居之,未當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馬(17)?;实蹚椭t讓,未即位,故三以鐵契(18),四以石龜,五以虞符(19),六以文圭(20),六以玄?。?1),八以茂陵石書(22),九以玄龍石,十以神井(23),十一以大神石(24),十二以銅符帛圖。申命之瑞,浸以顯著,至于十二,以昭告新皇帝?;实凵钗┥咸熘豢刹晃罚嗜z號,猶尚稱假,改元為初始,欲以承塞天命,克厭(饜)上帝之心。然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25),故是日天復決以勉書(26)。又侍郎王盱見人衣白布單衣(27),赤繪方領,冠小冠,立于王路殿前,謂盱曰:‘今日天同色(28),以天下人民屬(囑)皇帝。’盱怪之,行十余步,人忽不見。至丙寅暮,漢氏高廟有金柜圖策:‘高帝承天命,以國傳新皇帝?!鞯诓倚⒑顒⒑暌月劊?9),乃召公卿議,未決,而大神石人談曰(30):‘趣新皇帝之高廟受命(31),毋留!’于是新皇帝立登車,之漢氏高廟受命。受命之日,丁卯也。丁,火(32),漢氏之德也。卯,劉姓所以為字也。明漢劉火德盡,而傳于新室也?;实壑t謙(33),既被固讓,十二符應迫著,命不可辭,懼(瞿)然祗畏(34),葦然閔(憫)漢氏之終不可濟(35),亹亹在左右(佐佑)之不得從意(36),為之三夜不御寢,三日不御食。延問公侯卿大夫。金曰:‘宜奉如上天威命?!谑悄烁脑ㄌ枺?nèi)更始。新室既定,神祇歡喜。申以福應,吉瑞累仍(37)?!对姟吩唬骸嗣褚巳耍艿撚谔?;保右(佑)命之,自天申之(38)?!酥^也?!蔽逋⒎睢斗?,赍印綬,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蠻夷,皆即授新室印綬,因收故漢印綬,賜吏爵人二級(39),民爵人一級(40),女子百戶羊酒(41),蠻夷幣帛各有差(42)。大赦天下。
?。?)五威將:新官名。(2)德祥:因德行而出現(xiàn)的樣瑞。(3)福應:因福氣而得的報應。十二:指下文所言武功丹石至銅符帛圖十二事。(4)文、宣:漢文帝、漢宣帝。據(jù)傳,文帝前十五年黃龍現(xiàn)于成紀(今甘肅泰安北),宣帝黃龍元年黃龍現(xiàn)于新都(今四川新都)。(5)王伯:當作“伯王”(王先謙說),即指上文提到濟南伯王?!段逍兄尽吩?,尤帝初元四年,王莽高祖王遂墓門梓桂猝生枝葉。(6)邇雅:謂近于正經(jīng)。(7)為作說:意渭依古義而為之說。(8)大歸:大抵。(9)五命:謂五行之次,相承以受命。(10)申:重復。(11)三:謂三世,即漢文帝十五年黃龍現(xiàn)于成紀;七:謂七世,即宣帝甘露元年夏,黃龍現(xiàn)于新豐;九:謂九世,即元帝初元四年,王莽高租王遂墓門梓桂生枝葉。王莽以為此三者乃其代漢之祥瑞。后:疑當作“際”。(吳恂說)(12)肇命于新都:指封新都侯。(13)受瑞于黃支:指黃支獻犀牛。(14)武功:指武功長孟通。武功得丹石。(15)子同:謂哀章。哀章,梓潼人。王莽改梓潼為子同。(16)巴宕:謂石牛。巴郡宕縣得石牛。(17)重:再也。三能(tái):即三臺,星名。古人以為它象征偉大人物。文馬:傳說古代之寶馬。(18)鐵契:又稱鐵券。(19)虞符:虞舜之符信。(20)文圭:有文采的玉圭。
?。?1)玄?。汉谏袷 #?2)茂陵:縣名。在今陜西興平東北。石書:石刻文字。(23)神井:指昌興亭井。 (24)大神石:指雍縣石。(25)鄭重:猶言頻煩。(26)勉書:謂勉勵王莽即真之書。孟康曰:“哀帝所作策書也。言數(shù)有瑞應,莽自謙居攝,天復決其疑,勸勉令為真也?!睍x灼曰:“勉字當為龜。是日自復有龜書及天下金柜圖策事也?!鳖亷煿拧⒗畲茹?、楊樹達等同意晉灼說。陳直指出:“勉書即《居延漢簡》初始元年十一月壬子下之五路堂免書,本文謂天復決定以書勉勵王莽即真,孟康之說,本甚明暢?!保?7)侍郎:官名。侍從皇帝。(28)天同色:意謂五方天神同一心意。(29)宗伯:官名。漢平帝時改宗正為宗伯。掌皇族事務。(30)人談:似人談話。
(31)趣(cù):催促。(32)丁、火:古代以五行與十于相配,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33)謙謙:謙遜貌。(34)瞿然:驚動貌。
?。?5)葦然:變動貌。(36)在:衍字。佐佑:輔助。(37)仍:頻也。 (38)“宜民宜人”等句:見《詩經(jīng)·大雅·假條》。民:指勞動人民。人:指群臣。祿:福也。申:引而長之。(39)賜吏爵人二級:給官吏每人提升兩級爵位。(40)民爵人一級:對曾仕為吏者每人賜爵一級。
(41)女子百戶羊酒:對受爵者的妻子賜羊與酒,按百戶為單位分配。(42)差(cī):等級。
五威將乘《乾》文車(1),駕《坤》六馬(2),背負鷩鳥之毛(3),服飾甚偉。每一將各置左右前后中帥,凡五帥。衣冠車服駕馬,各如其方面色數(shù)(4)。將持節(jié),稱太一之使(5);帥持幢,稱五帝之使。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6),靡所不至?!逼鋿|出者,至玄菟、樂浪、高勾驪、夫余(7);南出者,逾徼外,歷益州,貶句町王為侯(8);西出者,至西域,盡改其王為侯;北出者,至匈奴庭(9),授單于印,改漢印文,去‘璽’曰‘章’。單于欲求故印,陳饒椎破之,語在《匈奴傳》。單于大怒,而句町、西域后卒以此皆畔(叛)。饒還,拜為大將軍,封威德子。
(1)《乾》:八卦之一,象征陽、天等?!肚肺能嚕寒嬘刑煳膱D象的車。(2)《坤》:八卦之一,象征陰、地等?!独ぁ妨R:六匹母馬。(3)鷩(biē)鳥:鳥名。又名錦雞。(4)方面色數(shù):東方色青,數(shù)三;南方赤,二;西方白,四;北方黑,一;中央黃,五。(5)太一:天帝的別名。(6)迄:至也。(7)玄菟:郡名。治高句驪(在今遼寧新賓西南)。樂浪:郡名。治朝鮮(在今平壤南)。高句驪:即高句麗,國名。在今遼東地區(qū)及部分朝鮮半島。夫余:古族名、國名。在今吉林省境。(8)句町:古國名。在今云南廣南一帶。(9)庭:王庭。在今蒙古烏蘭巴托附近。冬,雷,桐華。
置五威司命(1),中城四關將軍(2)。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門(3)。策命統(tǒng)睦侯陳崇曰:“咨爾崇。夫不用命者,亂之原也;大奸猾者,賊之本也;鑄偽金錢者,妨寶貨之道也(4);驕奢逾制者,兇害之端也;漏泄省中及尚書事者,‘機事不密則害成’也(5);拜爵王庭(6),謝恩私門者,祿去公室(7),政從亡矣:凡此六條,國之綱紀。是用建爾作司命,‘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鰥寡,不畏強圉(8)’,帝命帥繇(由)(9),統(tǒng)睦于朝?!泵f(悅)符侯崔發(fā)曰:“‘重門擊析,以待暴客(10)。’女(汝)作五威中城將軍,中德既成,天下說(悅)符?!泵魍钔跫壴唬骸袄@霤之固(11),南當荊楚(12)。女(汝)作五威前關將軍,振武奮衛(wèi),明威于前?!泵灸篮钔跫卧唬骸把蝾^之阨(13),北當燕趙(14)。女(汝)作五威后關將軍,壺口捶扼(15),尉(慰)睦于后。”命掌威侯王奇曰:“肴黽之險(16),東當鄭衛(wèi)(17)。女(汝)作五威左關將軍,函谷批難(18),掌威于左。”命懷羌子王福曰:“汧隴之阻(19),西當戎狄(20)。女(汝)作五威右關將軍,成固據(jù)守(21),懷羌于右(22)?!?br/>
?。?)五威司命:新官名。(2)中城:京城。四關:指長安四外的要塞。(3)中城:指中城將軍。十二城門:王莽每城門皆設一城門校尉,與漢代城門校尉主管十二城門之制度不同(陳直說)。(4)寶貨:王莽所鑄各種貨幣之通稱。(5)“機事不密則害成”:見《易·系辭上》。(6)王庭:指朝庭。(7)公室:指朝庭。(8)“柔亦不茹”四句:見《詩經(jīng)·大雅·柔民》。強圉:強暴。(9)帥由:遵循。(10)“重門擊柝”二句:見《易·系辭下》。擊柝:指夜晚巡邏警戒。(11)繞霤:意謂四面險阻、道路屈曲、溪谷回繞之處。峣關一帶,舊有七盤十二繞之稱。(12)制楚:指先秦時楚國地區(qū)(今兩湖地區(qū))。(13)羊頭:山名。在今山西長子東南。
(14)燕趙:指先秦時燕、趙地區(qū)(今晉、冀地區(qū))。(15)壺口:關名。在今山西壺關縣。(16)肴(yáo):山名。即崤山。在今河南澠池縣西南。黽(miǎn):古城名。即澠池城。在今河南澠池縣西。(17)鄭衛(wèi):指先秦時鄭國、衛(wèi)國地區(qū)(今河南中東部)。(18)函谷:關名。在今河南新安東。
(19)衎(qiāo):山名。又名吳山。在今陜西寶雞市西北。隴:山名。又名隴阪,在今陜西隴縣西北。(20)戎狄:對西北方各族的泛稱。(21)成固:縣名。今陜西成固。(22)懷:安撫。
又遣諫大夫五十人分鑄錢于郡國。是歲長安狂女子碧呼道中曰(1):“高皇帝大怒,趣歸我國(2)。不(否)者,九月必殺汝!”莽收捕殺之。治者掌寇大夫陳成自免去官(3)。真定劉都等謀舉兵(4),發(fā)覺,皆誅。真定、常山大雨雹(5)。
(1)碧:女子之名。(2)趣(cù):趕快。(3)掌寇大夫:新官名。陳成:“陳咸”之誤。陳咸,陳寵之曾祖父。參見《后漢書·陳寵傳》。(4)真定:漢諸侯王國名。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5)常山:郡名。冶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
二年二月(1),赦天下。
?。?)二年:始建國二年(公元10)。
五威將帥七十二人還奏事:漢諸侯王為公者,悉上璽綬為民,無違命者。封將為子,帥為男。初設六管之令(1)。命縣官酤酒(2),賣鹽鐵器,鑄錢,諸采取名山大澤眾物者稅之。又令市官收賤賣貴(3),賒貸予民,收息百月三(4)。犧和置酒士(5),郡一人,乘傳督酒利(6)。禁民不得挾弩鎧,徙西海。
(1)六管:即政府專賣酒、鹽、鐵器,鑄錢,征收山澤稅,同時實行五均賒貨。(2)縣官:指官府。(3)市官:指管理市場的官吏。當時在長安東、西兩市和洛陽、邯鄲、臨淄、宛縣、成都五大城市設五均司市師,并下設交易、錢府等屬官,管理市場,征收捐稅,買賣貨物,辦理借貸之事。(4)收息百月三:按月利率百分之三收息。(5)犧和:當作“羲和”。(6)乘傳:乘驛站的車馬。
匈奴單于求故璽(1),莽不與,遂寇邊郡,殺略吏民。
?。?)單于:指烏珠留單于。
十一月,立國將軍建奏:“西域?qū)J上言(1),九月辛已,戊己校尉史陳良、終帶共賊殺校尉刁護(2),劫略吏士,自稱廢漢大將軍,亡入匈奴。又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建車前(3),自稱‘漢氏劉子輿,成帝下妻子也(4)。劉氏當復,趣空宮?!障的凶?,即常安姓武字仲。皆逆天違命,大逆無道。請論仲及陳良等親屬當坐者(5)?!弊嗫桑?)。“漢氏高皇帝比著戒云,罷吏卒,為賓食,誠欲承天心,全子孫也,其宗廟不當在常安城中,及諸劉為諸侯者當與漢俱廢。陛下至仁,久未定。前故安眾侯劉崇、徐鄉(xiāng)侯劉炔、陵鄉(xiāng)侯劉曾、扶恩侯劉貴等更聚眾謀反(7)。今狂狡之虜或妄自稱亡漢將軍,或稱成帝子子輿,至犯夷滅,連未止者,此圣恩不蚤(早)絕其萌牙(芽)故也。臣愚以為漢高皇帝為新室賓,享食明堂。成帝,異姓之兄弟,平帝,婿也,皆不宜復入其廟。元帝與皇太后為體(8),圣恩所隆,禮亦宜之。臣請漢氏諸廟在京師者皆罷。諸劉為諸侯者,以戶多少就五等之差;其為吏者皆罷,待除于家(9)。上當天心,稱高皇帝神靈,塞狂狡之萌?!泵г唬骸翱?。嘉新公國師以符命為予四輔。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10),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劉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罷,賜姓曰工?!蔽▏鴰熞耘涿ё?,故不賜姓。改定安大后號曰黃皇室主,絕之于漢也。
?。?)欽(?一公元13):但欽。時為西域都護。(2)戊己校尉:官名。在西域車師掌管屯田。史:官佐。刁護:《西域傳》作“刀護”。(3)何:哪個。(4)下妻:小妻。(5)論;審判定罪。(6)在“奏可”下當有“又奏”二字(王先謙說)。(7)劉曾:漢宣帝之曾孫。劉貴:《王于侯表》未載。(8)為體:夫婦為一體。(9)其為吏者皆罷二句:謂諸劉為官吏者,皆先罷黜,各使退歸,在家等待遷除。(10)昌言:正言。直言無諱。冬十二月,雷。
更名匈奴單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1),背畔(叛)四條(2),侵犯西域,延及邊垂(陲),為元元害,罪當夷滅。命遣立國將軍孫建等凡十二將,十道并出,共(恭)行皇天之威,罰于知之身。惟知先祖故呼韓邪單于稽侯■累世忠孝(3),保塞守徼,不忍以一知之罪,滅稽侯■之世。今分匈奴國土人民以為十五,立稽侯■子孫十五人為單于。遣中郎將藺苞、戴級馳之塞下,召拜當為單于者。諸匈奴人當坐虜知之法者,皆赦除之?!鼻参逋④娒缭D、虎責將軍王況出五原(4),厭難將軍陳欽、震狄將軍工巡出云中(5),振武將軍王嘉、平狄將軍王萌出代郡(6),相威將軍李棽、鎮(zhèn)遠將軍李翁出西河(7),誅貉將軍陽俊、討穢將軍嚴尤出漁陽(8),奮武將軍王駿、走胡將軍王晏出張掖(9),及偏神以下百八十人(10)。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萬人,轉(zhuǎn)眾郡委輸五大夫衣裘、兵器、糧食(11),長吏送自負海江淮至北邊(12),使者馳傳督趣,以軍興法從事(13),天下騷動。先至者屯邊郡,須畢具乃同時出。
(1)知:本名翼知牙斯。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借指王朝統(tǒng)治秩序。(2)四條:指王莽給匈奴所制的不得接受漢人、西域人、烏孫人、烏桓人等四種人的規(guī)定。見《匈奴傳》。(3)呼韓邪單于:名稽侯■。前58一前31年在位。詳見《匈奴傳》。(4)五原:郡名。治九原(在今內(nèi)蒙古包頭西北)。(5)厭難(yānàn)將軍:新官名。震狄將軍:新官名。云中:郡名。治云中(在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6)振武將軍、平狄將軍:皆新官名。代郡:郡名。治代縣(在今河北蔚縣東北)。(7)相威將軍、鎮(zhèn)遠將軍:皆新官名。西河:郡名。治平安(在今內(nèi)蒙古東勝縣境)。(8)誅貉將軍、討穢將軍:皆新官名。嚴尤(?—公元23):本姓莊,班氏避東漢明帝劉莊名諱,改為嚴。后任大司馬、納言大將軍,敗死于汝南。漁陽:郡名。治漁陽(在今北京密云西南)。(9)奮武將軍、定胡將軍:皆新官名。張掖:郡名。治■得(在今甘肅張掖西北)。(10)偏裨:偏將、裨將。(11)轉(zhuǎn):傳令。委輸:運輸物資。五大夫:疑衍(劉奉世說)。(12)長吏:泛指地方長官。負海:沿海。負海江淮:指江、淮下游地區(qū)。(13)軍興法:軍事調(diào)動之法令。從事:處置。此指誅斬。
莽以錢幣訖不行,復下書曰:“民以食為命,以貨為資,是以八政以食為首(1)。寶貨皆重則小用不給(2),皆輕則僦載煩費(3),輕重大小各有差品,則用便而民樂?!庇谑窃鞂氊浳迤罚?),語在《食貨志》。百姓不從,但行小大錢二品而已。盜鑄錢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鑄錢,五家坐之,沒入為奴婢(5)。吏民出入,持布錢以副符傳(6),不持者,廚傳勿舍(7),關津苛(呵)留(8)。公卿皆持以入宮殿門,欲以重而行之。
?。?)八政:指古代施政的八項:食、貨、祭祀、司空(制作)、司徒(教化)、司寇(刑獄)、賓(朝會)、師(軍事)。(2)不給:謂不方便。(3)僦(jiù)載:運輸裝載。(4)寶貨五品:指金、銀、龜、貝、布等五種。(5)沒入:沒收入官。(6)符傳(zhuàn):木牌通行證。以布錢(即布泉)作為符傳之副品。(7)廚:飯店。傳:旅舍。舍:住宿。(8)關津:泛指關門渡口,呵:責問。留:拘留;阻止。
是時爭為符命封侯,其不為者相戲曰:“獨無天帝除書乎(1)?”
司命陳崇白莽曰:“此開奸臣作福之路而亂天命,宜絕其原?!泵б鄥捴?,遂使尚書大夫趙并驗治(2),非五威將率(帥)所班,皆下獄。
?。?)除書:任命官職的文書。(2)尚書大夫:新官名。
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安漢”、“宰衡”之號及封莽母、兩子、兄子,皆豐等所共謀,而豐、舜、歆亦受其賜,并富貴矣,非復欲令莽居攝也。居攝之萌,出于泉陵侯劉慶、前輝光謝囂、長安今田終術。莽羽翼已成,意欲稱攝。豐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歆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己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杰)。而疏遠欲進者,并作符命,莽遂據(jù)以即真,舜、歆內(nèi)懼而已。豐素剛強,莽覺其不說(悅),故徙大(太)阿、右拂(弼)、大司空豐,托符命文,為更始將軍,與賣餅兒王盛同列。豐父子默默。時子尋為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1),即作符命,言新室當分陜(2),立二伯,以豐為右伯,太傅平晏為左伯,如周召故事。莽即從之,拜豐為右伯。當述職西出(3),未行,尋復作符命,言故漢氏平帝后黃皇室主為尋之妻。莽以詐立,心疑大臣怨謗,欲震威以懼下,因是發(fā)怒曰:“黃皇室主天下母,此何謂也!”收捕尋。尋亡,豐自殺。尋隨方士入華山(4),歲余捕得,辭連國師公歆子侍中東通靈將、五司大夫隆威侯棻(5),棻弟右曹長水校尉伐虜侯泳(6),大司空邑弟左關將軍掌威侯奇,及歆門人侍中騎都尉丁隆等,牽引公卿黨親列侯以下,死者數(shù)百人。尋手理有“天子”字(7),莽解其臂入視之(8),曰:“此一大子也,或曰一六子也。六者,戮也(9)。明尋父子當戮死也?!蹦肆鳁庇谟闹荩?0),放尋于三危(11),殛隆于羽山(12),皆驛車載其尸傳致云。
?。?)京兆大尹:京兆尹之改名。(2)分陜:意謂分而治之。相傳周初分陜而治,自陜以東由周公治理,自陜以西由召公治理。陜,今河南陜縣。(3)當述職西出:《西域傳》云:當出西域。(4)華山:山名。在今陜西華陰縣南。(5)東通靈將:新官名。沈欽韓曰:“蓋五威將職東方者。”五司大夫:司恭、司從、司明、司聰、司睿五大夫之統(tǒng)稱。(6)右曹:加官名。受理尚書事。長水校尉:官名。掌管由長水胡人組成的騎兵。(7)手理:手紋。(8)解:解剖。(9)六者,戮也:古代“六”、“戮”音相同,故胡扯曰“六者,戮也”。(10)流:流放。幽州:州名,其地約當于今河北北部及遼寧地區(qū)。此指幽州治所薊縣(今北京市西南)。(11)三危:即山危,山名。在今甘肅敦煌東南。(12)羽山:山名。在今江蘇東??h西北,江蘇與山東交界處。按:王莽對棻、尋、隆的懲處,乃仿效虞舜懲罰四兇之法。
莽為人侈口蹶頷(1),露眼赤精,大聲而嘶。長七尺五寸(2),好厚履高冠,以氂裝衣(3),反膺高視,瞰臨左右(4)。是時有用方技待詔黃門者(5),或問以莽形貌,待詔曰:“莽所謂鷗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問者告之,莽誅滅待詔,而封告者,后常翳云母屏面(6),非親近莫得見也。
(1)侈口:大口。蹶頷:短下巴。(2)七尺五寸:約合今173公分。(3)氂(lī):硬而曲的毛。以氂裝衣:以氂絮衣,可顯得肥壯。(4)瞰臨:居高臨下地看。(5)方技:古代指醫(yī)、卜、星、相之術。待詔:在黃門等待詔命之人。(6)翳:遮蔽。云母:礦石名??刹馂橥腹獾谋∑麋R屏。屏面:即便面,遮面之具,類似扇子。
是歲,以初睦侯姚恂為寧始將軍(1)。
?。?)寧始將軍:更始將軍的改名。
三年(1),莽曰:“百官改更,職事分移,律令儀法,未及悉定,且因漢律令儀法以從事。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吏民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者各一人(2),詣王路四門。”
?。?)三年:始建國三年(公元11)。(2)能言語:謂善于辭令。文學:指古代文獻。
遣尚書大夫趙并使勞北邊(1),還言五原北假膏壤殖谷(2),異時常置田官。乃以并為田禾將軍(3),發(fā)戍卒屯田北假,以助軍糧。
?。?)趙并:一作“趙普”(見《后漢書·趙孝傳》)。古時“并”、“普”字通。(楊樹達說)(2)北假:地名。秦漢稱今內(nèi)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夾山帶水地區(qū)為北假。(3)田禾將軍:新官名。主管屯田。
是時諸將在邊,須大眾集(1),吏士放縱,而內(nèi)郡愁于征發(fā)(2),民棄城郭流亡為盜賊,并州、平州尤甚(3)。莽令七公六卿號皆兼稱將軍(4),遣著武將軍逯并等填(鎮(zhèn))名都(5),中郎將、繡衣執(zhí)法各五十五人(6),分填(鎮(zhèn))緣邊大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皆便為奸于外,撓亂州郡,貨賂為市,侵漁百姓。莽下書曰:“虜知罪當夷滅,故遣猛將分十二部,將同時出,一舉而決絕之矣(7)。內(nèi)置司命軍正(8),外設軍監(jiān)十有二人(9),誠欲以司不奉命,令軍人咸正也。今則不然,各為權勢,恐猲(嚇)良民(10),妄封人頸(11),得錢者去(12)。毒蠚并作(13),農(nóng)民離散。司臨苦此,可謂稱不(否)?自今以來,敢犯此者,輒捕系,以名聞?!比华q放縱自若。
(1)須:等待。(2)內(nèi)郡:謂內(nèi)地之郡。秦漢稱西北沿邊各郡為外郡,其南則稱內(nèi)郡。(3)并州:漢十三刺史部之一。其地主要約當今山西省境。平州:王莽分幽州新設,其地約當今遼寧東部。(4)七公:四輔及三公。六卿:羲和(納言)、作士、秩宗、典樂、共工、予虞。(5)著武將軍:新官名。(6)繡衣執(zhí)法:漢武帝時有繡衣直指或繡衣使者,王莽仿之而設此官。(7)決絕:消滅。(8)司命軍正:新官名,掌軍法。(9)軍監(jiān):掌軍中監(jiān)察。(10)恐猲:嚇唬。
(11)封:指以鐵鏈封鎖。(12)去:指摘去鐵鏈。(13)毒蠚(hē):謂禍患。
而藺苞、戴級到塞下,招誘單于弟咸、咸子登入塞(1),脅拜咸為孝單于,賜黃金千斤,錦繡甚多,遣去;將登至長安,拜為順單于,留邸。
(1)單于:指烏珠留單于。
太師王舜自莽篡位后病悸(1),浸劇,死。莽曰:“昔齊太公以淑德累世(2),為周氏太師(3),蓋予之所監(jiān)(鑒)也。其以舜子延襲父爵(4),為安新公,延弟褒新侯匡為太師將軍(5),永為新室輔?!?br/>
?。?)病悸:患心臟病。(2)齊太公:即姜太公。(3)周氏太師:周朝的軍事長官。(4)延:王延。王舜之子。(5)太師將軍:太師兼將軍。
為太子置師友各四人,秩以大夫,以故大司徒馬宮為師疑(1),故少府宗伯鳳為傅丞,博士袁圣為阿輔,京兆尹王嘉為保拂(弼),是為四師;故尚書令唐林為胥附(2),博士李充為奔走,諫大夫趙襄為先后,中郎將廉丹為御侮,是為四友。又置師友祭酒及侍中、諫議、《六經(jīng)》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樞白笙虨橹v《春秋》、穎川滿昌為講《詩》、長安國由為講《易》、平陽唐昌為講《書》、沛郡陳咸為講《禮》、崔發(fā)為講《樂》祭酒(3)。遣謁者持安車印綬,即拜楚國龔勝為太子師友祭酒(4),勝不應征,不食而死。
?。?)馬宮:東海戚縣(今山東微山縣)人。師疑,及下文之傅丞、阿輔、保弼、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以及九祭酒,皆新官名。(2)唐林:沛郡(今江蘇沛縣)人。(3)瑯邪:郡名。治東武(今山東諸城)。潁川:郡名。治陽翟(今河南禹縣)。平陽:縣名。在今山西臨汾西南。陳咸:沛郡洨(在今安徽固鎮(zhèn)東)人。(4)楚國:諸侯王國名。治彭城(今江蘇徐州)。龔勝:彭城人。祭酒:猶首長。
寧始將軍姚恂免,侍中崇祿侯孔永為寧始將軍。
是歲,池陽縣有小人景(影)(1),長尺余,或乘車馬,或步行,操持萬物,小大各相稱(2),三日止。
(1)池陽縣:縣名。在今陜西涇陽西北。(2)小大各相稱:謂小人所持器物與其人尺寸成正比。
瀕河郡蝗生(1)。
?。?)瀕河郡:謂緣黃河兩岸諸郡。
河決魏郡(1),泛清河以東數(shù)郡(2)。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冢墓害(3)。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堤塞。
(1)河:黃河。魏郡;郡治。治鄴縣(在今河北磁縣南)。(2)清河:郡名。治清陽(在今河北清河東南)。(3)元城:縣名。在今河北大名東。元城冢墓:王莽曾祖王賀以下冢墓在魏郡元城。
四年二月(1),赦天下。
(1)四年:始建國四年(公元12)。
夏,赤氣出東南,竟天(1)。
?。?)竟天:滿天;全天。
厭難將軍陳欽言捕虜生口(1),虜犯邊者皆孝單于咸子角所為。莽怒,斬其子登于長安,以視(示)諸蠻夷。
?。?)生口:活人。指俘虜。
大司馬甄邯死,寧始將軍孔永為大司馬,侍中大贅侯輔為寧始將軍。
莽每當出,輒先搜索城中,名曰“橫搜”。是月,橫搜五日。
莽至明堂,授諸侯茅土。下書曰:“予以不德,襲于圣祖,為萬國主。思安黎元(1),在于建侯,分州正域,以美風俗。追監(jiān)(鑒)前代,爰綱爰紀(2)。惟在《堯典》(3),十有二州,衛(wèi)有五服(4)?!对姟穱澹?),抪遍九州(6)?!兑箜灐酚小把儆芯庞小裕?)。《禹貢》之九州無井、幽,《周禮·司馬》則無徐、梁(8)。帝王相改,各有云為?;蛘哑涫?,或大其本,厥義著明,其務一矣。昔周二后受命(9),故有東都、西都之居(10)。予之受命,蓋亦如之。其以洛陽為新室東都,常安為新室西都。邦畿連體(11),各有采任(12)。州從《禹貢》為九,爵從周氏有五。諸侯之員干有八百,附城之數(shù)亦如之,以俟有功。諸公一同(13),有眾萬戶,土方百里。侯伯一國,眾戶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則(14),眾戶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15),眾戶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殺以兩(16),至于一成。五差備具(17),合當一則。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為任者,八十三人。及漢氏女孫中山承禮君、遵德君、修義君更以為任(18)。十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諸國邑采之處,使侍中講禮大夫孔秉等與州部眾郡曉知地理圖籍者(19),共校治于壽成朱鳥堂(20)。予數(shù)與群公祭酒上卿親聽視,咸已通矣。夫褒德賞功,所以顯仁賢也;九族和睦,所以褒親親也。予永惟匪解(懈),思稽前人(21),將章黜陟(22),以明好惡,安元元焉?!币詧D簿未定,未授國邑,且令受奉(俸)都內(nèi),月錢數(shù)千。諸侯皆困乏,至有庸(傭)作者。
?。?)黎元:黎民百姓。(2)爰:為也。綱:總綱。紀:各項準則。(3)《堯典》:《尚書》篇名。(4)衛(wèi):指王畿外圍地區(qū)。五服:古時有說王畿向外,自近至遠每五百里為一服,曰: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5)《詩》國十五:謂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鄶、曹、豳十五國風。(6)抪(bū):散布。(7)“奄有九有”:《詩經(jīng)·商頌·玄鳥》的詩句。奄:覆蓋。九有:九州。(8)無徐、梁:《周禮·夏官·職方》所載是冀、并、幽、兗、青、揚、荊、豫、雍丸州。其中無徐州、梁州。(9)周二后:指周文王、武王。(10)東都:指洛邑。西都:指鎬京。(11)邦畿:即王畿。(12)采任:指諸侯、任在王畿內(nèi)的封地。(13)一同:古稱方百里之地為一同。(14)則:予男封地的專稱。(15)成:古稱方十里之地為一成。(16)降殺以兩:謂遞減兩個數(shù)。自九以下,而七、而五、而三、而一。(17)五差(cī):五個等級。(18)漢氏女孫:指元帝女孫、中山孝王劉興女、平帝妹承禮君劉哉皮、遵德君劉鬲子、修義君劉謁臣。(19)講禮大夫:新官名。(20)朱鳥堂:原未央宮殿名。(21)稽:夸查。(22)章:明也。
中郎區(qū)博諫莽曰(1):“井田雖圣王法,其廢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從。秦知順民之心,可以獲大利也,故滅廬井而置阡陌,遂王諸夏,訖今海內(nèi)未厭其敝。今欲違民心,追復千載絕跡(2),雖堯舜復起,而無百年之漸(3),弗能行也。天下初定,萬民新附,誠未可施行。”莽知民怨(4)。乃下書曰:“諸名食王田(5),皆得賣之,勿拘以法。犯私買賣庶人者,且一切勿治?!?br/>
(1)區(qū)博:姓區(qū)(ōu),名博。(2)絕跡:以往的事跡。(3)漸:謂逐漸變化的過程。(4)怨:當作“愁”。怨也。(王念孫說)(5)名:謂私占有。食:指朝廷賞賜。
初,五威將帥出,改勾町王以為侯,王邯怨怒不附(1)。莽諷牂柯大尹周歆詐殺邯(2)。邯弟承起兵攻殺歆。先是,莽發(fā)高勾驪兵,當伐胡,不欲行,郡強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為寇。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3),為所殺。州郡歸咎于高勾驪侯騶。嚴尤奏言:“貉人犯法(4),不從騶起,正有它心(5),宜令州郡且尉(慰)安之。今猥被以大罪(6),恐其遂畔(叛),夫余之屬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余、穢貉復起,此大憂也?!泵Р晃荆ㄎ浚┌?,穢貉遂反(7),詔尤擊之。尤誘高勾驪侯騶至而斬焉,傳首長安。莽大說(悅),下書曰:“乃者,命遣猛將,共(恭)行天罰,誅滅虜知,分為十二部,或斷其右臂,或斬其左腋,或潰其胸腹,或紬(抽)其兩脅。今年刑在東方(8),誅貉之部先縱焉。捕斬虜騶,平定東域,虜知珍滅,在于漏刻(9)。此乃天地群神社稷宗廟佑助之福,公卿大夫士民同心將率(帥)虓虎之力也(10)。予甚嘉之。其更名高勾驪為下勾驪,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貉人愈犯邊,東北與西南夷皆亂云。
?。?)王邯:勾町王名邯。(2)牂柯:郡名。治故且蘭(在今貴州貴定東北)。(3)遼西:郡名。治陽樂(在今遼寧義西縣西)。(4)貉:一作“貊”。古族名?;顒佑诮駯|北地區(qū)。(5)正:即使。假設連詞。(6)猥:多也。被:加也。(7)穢貉:對貉人的貶稱。(8)今年刑在東方:張晏曰:“是歲在壬申,刑在東方?!保?)漏刻:謂短時間。(10)虓(xiāo)虎之力:意謂勇猛作戰(zhàn)。
莽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專念稽古之事,復下爺曰:“伏念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終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1),遂類(禷)于上帝(2),禋于六宗(3),望秩于山川(4),遍于群神,巡狩五岳(5),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予之受命即真,到于建國五年,已五載矣。陽九之厄既度(6),百六之會已過。歲在壽星(7),填(鎮(zhèn))在明堂(8),倉(蒼)龍癸酉(9),德在中宮(10)。觀晉掌歲(11),龜策告從(12),其以此年二月建寅之節(jié)東巡狩,具禮儀調(diào)度?!比汗嗾埬祭裘袢笋R布帛綿,又請內(nèi)郡國十二買馬,發(fā)帛四十五萬匹,輸常安,前后毋相須(13)。至者過半,莽下書曰:“文母大后體不安(14),其且止待后。”
?。?)璇璣玉衡:指北斗七星。或指觀測天象的儀器。齊:考辨。七政:指日、月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蛑复?、夏、秋、冬及天文、地理、人道。(2)禷(lèi):特殊情況時的祭天。(3)禋(yīn):升煙的祭祀。六宗:各說不一。有說指水、火、雷、風、山、潭。有說指天、地、東、南、西、北。有說指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4)望秩:遙望祭祀名山大川。(5)五岳:五大名山。漢時指東岳泰山、南岳天柱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常山)、中岳崇山。(6)陽九之厄:此與下文“百六之會”,皆指災荒年景與厄運。古代術數(shù)家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內(nèi)有旱災九年。后用以指災年與厄運。(7)歲:歲星。壽星: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秋分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8)鎮(zhèn):鎮(zhèn)星。即土星。明堂:古代對二十八宿的房宿、心宿之稱。(9)蒼龍:太歲的別稱。指紀年的干支。這年是癸酉,故曰“蒼龍癸酉”。(10)中宮:指北極星所處的天區(qū)。晉灼曰:“莽自謂土也,土行主鎮(zhèn)星。癸德在中宮,宮又土也。”(11)觀晉掌歲:謂觀、晉二卦主歲。占卜術有主歲卦之說。(12)龜策:龜甲、蓍草,皆是占卜用具。此指占卜。(13)相須:互相等待。(14)文母太后:即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是歲,改十一公號,以“新”為“心”,后又改“心”為“信”。
五年二月(1),文母皇太后崩,葬渭陵(2),與元帝合而溝絕之(3)。立廟于長安,新室世世獻祭。元帝配食,坐于床下。莽為太后服喪三年。
?。?)五年:始建國五年[13]。(2)渭陵:元帝陵園,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北。(3)合而溝絕:兩者合陵而又以溝隔開,以示區(qū)別。
大司馬孔永乞骸骨,賜安車駟馬,以特進就朝位。同風侯■并為大司馬。
是時,長安民聞莽欲都洛陽,不肯繕治室宅,或頗徹之(1)。莽曰:“玄龍石文曰‘定帝德,國洛陽(2)’。符命著明,敢不欽奉!以始建國八年,歲纏(躔)星紀(3),在洛陽之都。其謹繕修常安之都,勿令壞敗。敢有犯者,輒以名聞,請其罪(4)?!?br/>
?。?)徹:毀壞。(2)國;謂建都。(3)躔(chán):行星所踐歷。星紀: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冬至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4)請:審訊。
是歲,烏孫大小昆彌遣使貢獻(1)。大昆彌者,中國外孫也(2)。其胡婦子為小昆彌(3),而烏孫歸附之。莽見匈奴諸邊并侵,意欲得烏孫心,乃遣使者引小昆彌使置大昆彌使上。保成師友祭酒滿昌劾奏使者曰:“夷狄以中國有禮義,故詘(屈)而服從。大昆彌,君也,今序臣使于君使之上,非所以有夷狄也。奉使大不敬(4)!”莽怒,免昌官。
?。?)烏孫:古族名、國名。處于漢之西域。昆彌:烏孫王之稱號。(2)中國外孫:當時大昆彌名伊秩靡,乃解憂公主(楚王劉戊的孫女)在烏孫之孫,故曰“中國外孫”。(3)小昆彌:時小昆彌名安■靡。(4)奉使:指使者。
西域諸國以莽積失恩信,焉耆先畔(叛)(1),殺都護但欽(2)。
?。?)焉看:西域國名。都于員渠城(今新疆焉看)。都護:西域都護,官名。統(tǒng)管西域。
十一月,彗星出,二十余日,不見。
是歲,以犯挾銅炭者多,除其法(1)。
?。?)除其法:取消此法令。
明年改元曰天鳳。
天鳳元年正月,赦天下。
?。?)天鳳元年:公元14。
莽曰:“予以二月建寅之節(jié)行巡狩之禮,太官赍藷干肉(1),內(nèi)者行張坐臥(2),所過毋得有所給。予之東巡,必躬載耒(3),每縣則耕,以勸東作(4)。予之南巡,必躬載耨(5),每縣則薅(6),以勸南偽(為)(7)。予之西巡,必躬載铚(8),每縣則獲,以勸西成(9)。予之北巡,必躬載拂(10),每縣則粟(11),以勸蓋藏。畢北巡狩之禮,即于土中居洛陽之都焉。敢有趨喧犯法,輒以軍法從事?!比汗嘌裕骸盎实壑列?,往年文母圣體不豫(12),躬親供養(yǎng),衣冠稀解。因遭棄群臣悲哀,顏色未復,飲食損少。今一歲四巡,道路萬里,春秋尊,非藹干肉之所能堪。且無巡狩,須闋大服(13),以安圣體。臣等盡力養(yǎng)牧兆民,奉稱明詔?!泵г唬骸叭汗?、群牧、群司、諸侯、庶尹愿盡力相帥(率)養(yǎng)牧兆民,欲以稱予,繇(由)此敬聽,其勛之哉!毋食言焉(14)。更以天鳳七年,歲在大梁(15)倉(蒼)龍庚辰,行巡狩之禮。厥明年,歲在實沈(16),倉(蒼)龍辛巳,即土之中洛陽之都?!蹦饲蔡灯疥?、大司空王邑之洛陽,營相宅兆(17),圖起宗廟、社稷、郊兆云。
(1)赍:攜帶衣食等物。藷:干糧。(2)行張坐臥:陳設床席被帳。(3)耒:指耒耜。(4)東作:指春耕生產(chǎn)。(5)耨(nòu):小鋤。(6)薅(hāo):拔除田中雜草。(7)南為:指夏季農(nóng)活。(8)铚(zhì):禾鐮。(9)西成:指秋季收獲。(10)拂:連枷。(11)粟:謂收拾谷物。(12)豫:安適。(13)闋:盡也。大服:指為王太后服喪。(14)食言:謂言而無信。(15)大梁: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谷雨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16)實沈: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小滿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17)營相:選擇。宅兆:指宗廟、社稷、郊兆的地址。
三月壬申晦(1),日有食之。大赦天下。策大司馬■并曰:“日食無光,干戈不戢(2),其上大司馬印韨,就侯氏朝位(3)。太傅平晏勿領尚書事,省侍中諸曹兼官者。以利苗男訢為大司馬(4)。”
?。?)三月壬申朔:三月三十日,陰歷月終。按歷法原則,日食出現(xiàn)于合朔日。此是古代采用平朔法產(chǎn)生的差錯。自唐代改用定朔法,才得以糾正。(2)干戈:武器的通稱。引申為戰(zhàn)爭。戢(jí):收斂;止息。(3)侯氏:侯爵。(4)利苗男訢:此處有誤。男:爵名。王莽封號皆取嘉名,可能“利苗男”即爵名。訢:人名,姓苗?!锻趺鳌分T臣皆系姓。此處當作“苗訢”,脫苗字。
莽即真,尤備大臣,抑奪下權,朝臣有言其過失者(1),輒拔擢??兹?、趙博、費興等以敢擊大臣,故見信任,擇名官而居之(2)。公卿入宮,吏有常數(shù),太傅平晏從吏過例,掖門仆射苛(呵)問不遜(3),戊曹士收系仆射(4)。莽大怒,使執(zhí)法發(fā)車騎數(shù)百圍太傅府,捕士,即時死。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亭長苛(呵)之,告以官名,亭長醉曰:“寧有符傳邪(5)?”士以馬棰擊亭長,亭長斬士(6),亡,郡縣逐之。家上書(7),莽曰:“亭長奉公,勿逐?!贝笏究找爻馐恳灾x(8)。國將哀章頗不清,莽為選置和叔(9),敕曰:“非但保國將閨門(10),當保親屬在西州者(11)?!敝T公皆輕賤,而章尤甚。
?。?)其:指大臣。(2)居:安置。(3)掖門:宮中旁門。掖門仆射:官名。掌掖門守衛(wèi)。呵問不遜:謂呵問平晏時出言不遜。(4)戊曹:太傅府辦事機構(gòu)。士:辦事小吏。(5)寧:豈;難道。(6)斬:當是“斫”。因士未死。(7)家上書:謂亭長家上書自理。(8)謝:認錯;請罪。(9)和叔:官名。為國將的副職。(10)閨門:指公府。(11)西州:指哀帝家鄉(xiāng)廣漢郡。
四月,隕霜,殺草木,海瀕(濱)尤甚。六月,黃霧四塞(1)。七月,大風拔樹,飛北闕直城門屋瓦(2)。雨雹,殺牛羊。
?。?)黃霧:漫天黃沙。(2)飛:吹落。北闕:未央宮北面的門樓。直城門:長安城門名。
莽以《周官》、《王制》之文,(1)置卒正、連率、大尹(2),職如太守;屬令、屬長(3),職如都尉。置州牧、部監(jiān)二十五人,見禮如三公。監(jiān)位上大夫,各主五郡(4)。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連率,子氏屬令,男氏屬長,皆世其官(5)。其無爵者為尹。分長安城旁六鄉(xiāng)(6),置帥各一人。分三輔為六尉郡(7),河東、河內(nèi)、弘農(nóng)、河南、潁川、南陽為六隊(遂)郡(8),置大夫,職如太守;屬正(9),職如都尉。更名河南大尹曰保忠信卿(10)。益河南屬縣滿三十(11)。置六郊州長各一人,人主五縣。及它官名悉改。大郡至分為五。郡縣以亭為名者三百六十,以應符命文也。緣邊又置竟(境)尉(12),以男為之。諸侯國閑田(13),為黜陟增減云。莽下書曰:“常安西都曰六鄉(xiāng),眾縣曰六尉。義陽東都曰六州(14),眾縣曰六隊。粟米之內(nèi)(納)曰內(nèi)郡(15),其外曰近郡。有障徼者曰邊郡。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內(nèi),縣二千二百有三(16)。公作甸服,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衛(wèi),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藩:各以其方為稱,總為萬國焉?!逼浜?,歲復變更,一郡至五易名,而還復其故。吏民不能紀,每下詔書,輒系其故名(17),曰:“制詔陳留大尹、大尉(18):其以益歲以南付新平(19)。新平,故淮陽。以雍丘以東付陳定(20)。陳定,故梁郡(21)。以封丘以東付治亭(22)。治亭,故東郡。以陳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滎陽(23)。陳留已無復有郡矣。大尹、太尉,皆詣行在所(24)?!逼涮柫钭円祝源祟愐?。
?。?)《王制》:《禮記》篇名。(2)卒正:官名。連率:即連帥。官名。大尹:王莽改太守為大尹。(3)屬令、屬長:新官名。(4)自“置州牧”至“各主五郡”,語句有誤。當改為:“置州牧,見禮如三公??けO(jiān)二十五人,位上大夫,各主五郡?!眳⒖肌稘h紀》及王念孫說。敦煌出土木簡載始建國四年王莽詔書有牧監(jiān)之部,王國維據(jù)以指出建國時已有牧監(jiān),此言天鳳始置乃誤。(5)世:謂世襲。(6)鄉(xiāng):漢時為縣之下行政區(qū)。(7)六尉郡:顏師古引《三輔黃圖》,京尉大夫府、師尉大夫府、翊尉大夫府、先尉大夫府、扶尉大夫府、列尉大夫府分管三輔各縣。(8)河東、河內(nèi)、弘農(nóng)、河南、潁川、南陽:皆郡名。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河內(nèi)郡治懷縣(今河南武涉西南)。弘農(nóng)郡治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北)。河南:疑為“滎陽”。劉奉世曰:“河南,當為滎陽,莽所分以為六遂之一也。下文自有‘河南大尹’更為保忠信卿。”遂:謂遠郊地區(qū)。(9)屬正:新官名。(10)保忠信卿:新官名。(11)益河南屬縣滿三十:河南郡原為二十二縣,此時因其為東都京畿,故增屬縣達三十。(12)境尉:新官名。(13)閑田:備為賞功罰罪之機動田。(顏師古說)陳直據(jù)漢簡考證,王莽時確有閑田,并說,“倘王田未經(jīng)區(qū)分,則不能有閑田之建置”。(14)義陽:又稱宜陽,洛陽之改名。(15)粟米之納:《尚書·禹貢》云,離京城四百里納粟,五百里納米。此指離城四五百里的范圍。(16)縣二千二百有三:西漢后期有郡國一百零三,縣、道、侯國一千三百八十七。王莽時大有增加。(17)系:附記。(18)陳留:郡名。治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19)益歲:縣名。蘇林曰,王莽改圉縣為益歲。無考。(20)雍丘:縣名。今河南杞縣。(21)梁郡:郡名。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南)。(22)封丘:縣名。今河南封丘。(23)滎陽:西漢縣名。屬河南郡;王莽分設滎陽郡。(24)行在所:指皇帝所在之處。
令天下小學(1),戊子代甲子為六旬首(2)。冠以戊子為元日(3),昏(婚)以戊寅之旬為忌日(4)。百姓多不從者。
(1)小學:初級學校。古人八歲入小學,有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科目。(2)戊子代甲子為六旬首:于支紀日六十為一周,甲子為首。王莽自以為土德,戊子屬土,故改以戊子為首。(3)冠:指男子成年舉行的冠禮。(4)婚:指結(jié)婚,戊寅之旬:何焯曰,“戊寅,支剋干,故為忌日(不利于行事之日)。
匈奴單于知死,弟咸立為單于,求和親。莽遣使者厚賂之,詐許還其侍子登(1),因購求陳良、終帶等(2)。單于即執(zhí)良等付使者,檻車詣長安。莽燔燒良等于城北,令吏民會觀之。
?。?)侍子:諸侯或?qū)賴髋汕矁鹤尤胧袒实?,稱為侍子。多為抵押品性質(zhì)。(2)購求:懸賞索求。
緣邊大饑,人相食。諫大夫如普行邊兵,還言“軍士久屯塞苦,邊郡無以相贍。今單于新和,宜因是罷兵?!毙N卷n威進曰:“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蚤虱。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赍斗糧,饑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莽壯其言,以威為將軍。然采普言,征還諸將在邊者。免陳欽等十八人,又罷四關填(鎮(zhèn))都尉諸屯兵。會匈奴使還,單于知侍子登前誅死,發(fā)兵寇邊,莽復發(fā)軍屯。于是邊民流入內(nèi)郡,為人奴婢,乃禁吏民敢挾邊民者棄市。
益州蠻夷殺大尹程?。?),三邊盡反(2)。遣平蠻將軍馮茂將兵擊之(3)。
(1)益州:指益州郡。(2)三邊:指涼州、益州、荊州的邊區(qū)。(3)平蠻將軍:新官名。
寧始將軍侯輔免,講《易》祭酒戴參為寧始將軍。
二年二月(1),置酒王路堂,公卿大夫皆佐酒。大赦天下。
?。?)二年:天鳳二年(公元15年)。
是時,日中見星。
大司馬苗訢左遷司命,以延德侯陳茂為大司馬。
訛言黃龍墮死黃山宮中(1),百姓奔走往觀者有萬數(shù)(2)。莽惡之,捕系問語所從起,不能得。
?。?)黃山宮:宮名。在扶風槐里縣境(今陜西興平南)。(2)有:“以”字之誤。
單于咸既和親,求其子登尸,莽欲遣使送致,恐咸怨恨害使者,乃收前言當誅侍子者故將軍陳欽,以他罪系獄。欽曰:“是欲以我為說于匈奴也(1)?!彼熳詺?。莽選儒生能顓(專)對者濟南王成為大使(2),五威將瑯邪伏黯等為帥,使送登尸。敕令掘單于知墓,棘鞭其尸(3)。又令匈奴卻塞于漠北,責單于馬萬匹,牛三萬頭,羊十萬頭,及稍所略邊民生口在者皆還之。莽好為大言如此。咸到單于庭,陳莽威德,責單于背畔(叛)之罪,應敵從(縱)橫,單于不能詘(屈),遂致命而還之。入塞,咸病死,封其子為伯,伏黯等皆為子。
?。?)為說:作為理由(借以推托責任)。(2)能專對者:謂能隨時應變的人。大使:特使。(3)棘鞭:以棘木打擊。
莽意以為制定則天下自平,故銳思于地里(理),制禮作樂,講合《六經(jīng)》之說。公卿旦入暮出,議論連年不決,不暇省獄訟冤結(jié)民之急務??h宰缺者,數(shù)年守兼(1),一切貪殘日甚。中郎將、繡衣執(zhí)法在郡國者,并乘權勢,傳相舉奏。又十一公士分布勸農(nóng)桑(2),班時令,案諸章,冠蓋相望,交錯道路,召會吏民,逮捕證左(3),郡縣賦斂,遞相賕賂(4),白黑紛然(5),守闕告訴者多。莽自見前顓(專)權以得漢政,故務自攬眾事,有司受成茍免(6)。諸主物名、帑藏、錢谷官(7),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書,宦官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變改制度,政令煩多,當奉行者,輒質(zhì)問乃以從事(8),前后相乘,憒眊不渫(9)。莽常御燈火至明,猶不能勝。尚書因是為奸寢事,上書待報者連年不得去,拘系郡縣者逢赦而后出,衛(wèi)卒不交待三歲矣(10)。谷常貴,邊兵二十余萬人仰衣食,縣官愁苦。五原、代郡尤被其毒,起為盜賊,數(shù)千人為輩,轉(zhuǎn)入旁郡。莽遣捕盜將軍孔仁將兵與郡縣合擊(11),歲余乃定,邊郡亦略將盡。
?。?)守兼:暫時代理。(2)公士:官府的掾吏。(3)證左,見證人。(4)賊賂:賄賂。(5)白黑紛然:言清濁不分。(6)茍免:茍且求免。(7)帑藏(tǎngzàng):國庫。(8)質(zhì)問:反復請示明確是非。(9)憒眊(kuìmào):昏憒糊涂。渫(xiè):除去;疏通。(10)衛(wèi)卒:衛(wèi)卒服役,為期一年,期滿交代。(11)捕盜將軍:新官名。
邯鄲以北大雨霧(1),水出,深者數(shù)丈,流殺數(shù)干人。
?。?)邯鄲:縣名。今河北邯鄲。
立國將軍孫建死,司命趙閎為立國將軍。寧始將軍戴參歸故官,南城將軍廉丹為寧始將軍(1)。
?。?)南城將軍:新官名。
三年二月乙酉(1),地震,大雨雪,關東尤甚(2),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大司空王邑上書言:“視事八年,功業(yè)不效,司空之職尤獨廢頓,至乃有地震之變。愿乞骸骨?!泵г唬骸胺虻赜袆佑姓穑鹫哂泻?,動者不害?!洞呵铩酚浀卣?,《易系》坤動,動靜辟脅,萬物生焉(3)。災異之變,各有云為。天地動威,以戒予躬,公何辜焉,而乞骸骨,非所以助予者也。使諸吏散騎司祿大衛(wèi)修寧男遵諭予意焉(4)?!?br/>
(1)三年:天鳳三年(公元16年)。(2)關東:指函谷關以東地區(qū)。(3)動靜辟脅萬物生:《易·系辭上》云:“夫坤,其動也辟,其靜也翕,是以廣生焉?!北伲洪_也。脅:通翕”,合也。(4)諸吏、散騎:加官名。司祿:新官名。
五月,莽下吏祿制度,曰:“予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國用不足,民人騷動,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祿十緵布二匹(1),或帛一匹。予每念之,未嘗不戚焉。今厄會已度,府帑雖未能充(2),略頗稍給,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賦吏祿皆如制度(3)?!彼妮o公卿大夫士,下至輿僚(4),凡十五等。僚祿一歲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輔而為萬斛云(5)。莽又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濱),莫非王臣(6)。’蓋以天下養(yǎng)焉?!吨芏Y》膳羞百有二十品(7),今諸侯各食其同、國、則(8);辟、任、附城食其邑;公、卿、大夫、元士食其采。多少之差,咸有條品(9)。歲豐穰則充其禮,有災害則有所損,與百姓同憂喜也。其用上計時通計(10),天下幸無災害者,太官膳羞備其品矣;即有災害,以什(十)率多少而損膳焉(11)。東岳太師立國將軍保東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12);南岳太傅前將軍保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13);西岳國師寧始將軍保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14);北岳國將衛(wèi)將軍保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15);大司馬保納卿、言卿、仕卿、作卿、京尉、扶尉、兆隊(遂)、右隊(遂)、中部左泊前七部(16);大司徒保樂卿、典卿、宗卿、秩卿、翼尉、光尉、左隊(遂)、前隊(遂)、中部、右部,有五郡;大司空保予卿、虞卿、共(龔)卿、工卿、師尉、列尉、祈隊(遂)、后隊(遂)、中部洎后十郡;及六司(17),六卿(18),皆隨所屬之公保其災害,亦以十率多少而損其祿。郎、從官、中都官吏食祿都內(nèi)之委者(19),以太官膳羞備損而為節(jié)(20)。諸侯、辟、任、附城、群吏亦各保其災害。幾(冀)上下同心,勸進農(nóng)業(yè),安元元焉?!泵е贫葻┧槿绱耍n計不可理(21),吏終不得祿,各因官職為奸,受取賕胳以自共(供)給。
(1)十緵(zōng)布:漢代粗布;有七緵、八緵、九緵、十緵之別(陳直說)。匹:布帛寬二尺二寸“長四丈為一匹。(2)府需:國庫儲存的財貨。(3)賦:給予。(4)輿僚:低級的眾吏。(5)僚祿……為萬斛云:王莽的吏祿制度,與漢朝不同。漢制,十五等,最高者三公,號萬石,實際年俸四千二百斛;最低者為百石,實際年俸一百九十二斛,其差距二十多倍。王莽之制,最高者增一倍多,低者減三分之二,其差距一百五十倍。(6)“普天之下”四句:見《詩經(jīng)·小雅·北山》。(7)膳羞:貢獻的美食。(8)今諸侯各食其同、國、則:謂公食同,侯伯食國,子男食則。(9)條品:分別等級的規(guī)則。(10)上計:秦漢年終地方逐級上報朝廷的財政收支(戶口、墾田、錢糧等)簿。通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11)率(lù):比率。(12)保:擔保;負責。東方三州:豫州、徐州、青州。一部:當作“五部”,據(jù)前文“每部主五郡”當加改。下同。(13)南方二州:揚州、荊州。(14)一州二部:原文當是“二州一部”。西方二州:梁州、雍州。(楊樹達說)
?。?5)北方二州:冀州、兗州。(16)仕卿:疑作“士卿”。七部:當為“十郡”(王念孫說)。(17)六司:指司命及五司大夫。(18)六卿:指司中、太御、大衛(wèi)、奮武、軍正、大贅。(19)都內(nèi)之委:京城倉庫之儲存糧。(20)節(jié):謂調(diào)節(jié)多少。(21)課計:審核全國的計簿。
是月戊辰,長平館西岸崩(1),邕(壅)涇水不流,毀而北行。遣大司空王邑行視,還奏狀,群臣上壽(2),以為《河圖》所謂“以土填(鎮(zhèn))水(3)”,匈奴滅亡之祥也。乃遣并州牧宋弘、游擊都尉任萌等兵擊匈奴(4),至邊止屯。
?。?)長平館:即長平觀。在涇水南岸,涇水入渭水處。(胡三省說)(2)上壽:敬酒慶賀。(3)《河圖》:讖緯書名。為隋代焚毀。以上鎮(zhèn)水:王莽自以為土德,匈奴在北方則為水德。南岸土壅使水北流,故有“以土鎮(zhèn)水”之說。(4)并州:漢十三州之一。宋弘:長安人。
七月辛酉,霸城門災,民間所謂青門也(1)
?。?)青門:顏師古引《三輔黃圖》云:長安城東出南頭名霸城門,俗以其色青,名曰青門。
戊子晦,日有食之。大赦天下。復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四行各一人(1)。大司馬陳茂以日食免,武建伯嚴尤為大司馬。
?。?)四行(xìng):指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四科。
十月戊辰,王路朱鳥門嗚,晝夜不絕,崔發(fā)等曰:“虞帝辟四門,通四聰(1)。門鳴者,明當修先圣之禮,招四方之士也?!庇谑橇钊撼冀再R,所舉四行從朱鳥門入而對策焉。
(1)《尚書·舜典》有“虞帝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之說。
平蠻將軍馮茂擊勾町,士卒疾疫,死者什六七,賦斂民財什取五,益州虛耗而不克(1),征還下獄死。更遣寧始將軍廉丹與庸部牧史熊擊勾町(2),頗斬首,有勝。莽征丹、熊,丹、熊愿益調(diào)度(3),必克乃還。復大賦斂,就都大尹馮英不肯給(4),上言“自越嶲遂久仇牛、同亭邪豆之屬反畔(叛)以來(5),積且十年,郡縣距(拒)擊不已。續(xù)用馮茂,茍施一切之政(6)。焚道以南(7),山險高深,茂多驅(qū)眾遠居,費以億計,吏士離(罹)毒氣死者什七(8)。今丹、熊懼于自詭期會(9),調(diào)發(fā)諸郡兵谷,復訾(貨)民取其十四(10),空破梁州(11),功終不遂。宜罷兵屯田,明設購賞(12)?!泵?,免英官。后頗覺寤(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復以英為長沙連率(帥)(13)。
?。?)益州:漢十三州之一。轄地約當今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區(qū)。(2)庸部牧:疑有誤。王先謙引胡注云:王莽置州牧、部監(jiān),州自是州,部自是部;今史熊為庸部牧,則又若州部牧合一。(3)益調(diào)度:謂增調(diào)軍隊與物資。(4)就都:廣漢郡之改名。(5)越嶲:郡名。治邛都(在今四川西昌東南)。遂久:縣名。在今云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北。仇牛:古族名,同亭:牂柯郡之改名。邪豆:古部族名。(6)茍:草率;勉強。一切:權宜。(7)僰(bō)道:縣名。在今四川宜賓西南。(8)罹(lí):遭受,(9)詭:責成;要求。期會:規(guī)定期限。(10)貨:計量。(11)梁州:古州名。此指當時的益州。(12)購賞:懸賞有功之人。(13)長沙:郡名。治臨湘(今湖南長沙)。
翟義黨王孫慶捕得(1),莽使太醫(y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2),量度五臧(臟)(3),以竹■導其脈(4),知所終始(5),云可以治病。
?。?)王孫慶(?一公元16):東郡人。(2)太醫(yī):官名。掌醫(yī)藥。屬少府。尚方:謂太醫(yī)令執(zhí)事中之典方藥者,非官名,與《郊祀志》奕大為膠東王尚方同解(陳直說)。(3)量度:計算。五臟:心、肝、脾、肺、腎。(4)竹這:小竹枝。(5)知所終始:謂了解脈理。
是歲,遣大使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將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貢獻焉。諸國前殺都護但欽,駿欲襲之,命佐帥何封、戊己校尉郭欽別將(1)。焉耆詐降,伏兵擊駿等,皆死。欽、封后到,襲擊老弱,從車師還入塞(2)。莽拜欽為填(鎮(zhèn))外將軍(3),封剿胡子,何封為集胡男。西域自此絕。
?。?)佐帥:五威將的副手。別將:另帶一支后續(xù)部隊。(2)車師:西域國名。在今吐魯番一帶。(3)鎮(zhèn)外將軍:新官名。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正月:此為王莽改歷的正月。以下均用莽歷。陳直曰:“傳世王莽備器,皆元年所作為多,而王莽嘉量銘文中之詔書,本傳獨不載,茲照錄如下:‘黃帝初祖,德幣于虞,虞帝始祖,德幣于新。歲在大梁,龍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據(jù)土德受,正號即正。改正建丑,長壽隆崇,同律度量衡,稽當前人。龍在己巳,歲次實況,初班天下,萬國永遵,子子孫孫,享傳億年(見《陶齋吉金錄》卷四,五十二至五十二頁)。’”(2)皇太后璽:王莽為皇太后新制之璽曰:“新室文母太皇太后?!?br/>
初,莽妻宜春侯王氏女(1),立為皇后。本生四男、宇、獲、安、臨。二子前誅死,安頗荒忽(恍惚),乃以臨為皇太子,安為新嘉辟(2)。封字子六人:千為功隆公,壽為功明公,吉為功成公,宗為功崇公,世為功昭公,利為功著公。大赦天下。
?。?)妻:娶也。王氏女:王咸之女。(2)辟(bì):新爵名。相當于諸侯王。
莽乃策命孺子曰:“咨爾嬰(1),昔皇天右(佑)乃太祖(2),歷世十二,享國二百一十載,歷數(shù)在于予躬(3)。《詩》不云乎?‘侯服于周,天命靡常(4)?!鉅枮槎ò补?,永為新室賓。放戲(嗚呼)!敬天之休,往踐乃位,毋廢予命。”又曰:“其以平原、安德、漯陰、鬲、重丘(5),凡戶萬,地方百里,為定安公國。立漢祖宗之廟于其國,與周后并(6),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宗,永以命德茂功(7),享歷代之祀焉。以孝平皇后為定安太后?!弊x策畢,莽親執(zhí)孺子手,流涕歔欷,曰:“昔周公攝位,終得復子明辟,今予獨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嘆良久。中傅將孺子下殿(8),北面而稱臣。百僚陪位,莫不感動。
(1)咨:嘆息。(2)乃:你也。太祖:指漢高祖。(3)歷數(shù):謂改換朝代的次序。(4)“侯服于周”二句:見《詩經(jīng)·大雅·文王》。(5)平原:縣名。今山東平原。安德:縣名,在今山東陵縣東南。漯陰:縣名。在今山東禹城東北。鬲:縣名。在今山東陵縣西。重丘:縣名。在今山東陵縣東北。(6)并:謂等同。(7)命德:猶名德。(8)中傅:宦者。
又按金匱(柜),輔臣皆封拜(1)。以太傅、左輔、驃騎將軍安陽侯王舜為太師,封安新公;大司徒就德侯平晏為太傅,就新公;少阿、羲和、京兆尹紅休侯劉歆為國師,嘉新公;廣漢梓潼哀章為國將,美新公:是為四輔,位上公。太保、后承承陽侯甄邯為大司馬,承新公;丕進侯王尋為大司徒(2),章新公;步兵將軍成都侯王邑為大司空,隆新公:是為三公。大(太)阿、右拂(弼)、大司空、衛(wèi)將軍廣陽侯甄豐為更始將軍(3),廣新公;京兆王興為衛(wèi)將軍(4),奉新公;輕車將軍成武侯孫建為立國將軍,成新公;京兆王盛為前將軍,崇新公:是為四將。凡十一公。王興者,故城門令史(5)。王盛者,賣餅。莽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余人,兩人容貌應卜相,徑從布衣登用,以視(示)神焉。余皆拜為郎。是日,封拜卿大夫、侍中、尚書官凡數(shù)百人。諸劉為郡守(6),皆徙為諫大夫。
?。?)輔臣:指輔佐王莽之臣。(2)王尋(?—公元23):后死于昆陽之戰(zhàn)。(3)更始將軍:新武官名。(4)京兆:京兆尹(指地區(qū))。(5)城門令史:官名。屬城門校尉。(6)諸劉:指漢朝皇族。
改明光宮為定安館(1),定安太后居之。以故大鴻臚府為定安公第(2),皆置門衛(wèi)使者監(jiān)領。敕阿乳母不得與語(3),常在四壁中,至于長大,不能名六畜。后莽以女孫宇子妻之(4)。
?。?)明光宮:宮名。漢武帝時建。(2)大鴻臚:官名。掌接待賓客與主持禮儀。(3)阿乳母:當作“阿保乳母”。見《平帝紀》。阿保:撫育貴族子女之婦女。(4)妻之:嫁給他。
莽策群司曰(1):“歲星司肅(2),東岳太師典致時雨(3),青煒登平(4),考景(影)以晷。熒惑司哲(5),南岳太傅典致時奧(燠)(6),赤煒頌(容)平??悸曇月桑?)。大白司艾(乂)(8),西岳國師典致時陽(9),白偉象平,考量以銓(10)。辰星司謀(11),北岳國將典致時寒(12),玄煒和平(13),考星以漏(14)。月刑元股左(15),司馬典致武應(16),考方法矩,主司天文,欽若昊天(17),敬授民時,力來農(nóng)事(18),以豐年谷。日德元肱右(19),司徒典致文瑞(20),考圓合規(guī),主司人道,五教是輔(21),帥(率)民承上,宣美風俗,五品乃訓(22)。斗平元心中(23),司空典致物圖(24),考度以繩(25),主司地里(理),平治水土,掌名山川,眾殖鳥獸,蕃茂草木?!备鞑呙云渎?,如典誥之文。
?。?)群司:百官。(2)歲星:即木星。司:掌管。(3)典:主持。時雨:雨水適時適量。(4)煒:光輝。登平:公平均等。(5)熒惑:即火星。哲:智也。(6)時懊:炎熱適時適度。(7)律:指十二音律,即: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xiǎn)、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yì)、應鐘。(8)太白:即金里。卜安也。(9)時陽:干燥適時適度。(10)量:指容量。銓:指權衡。(11)辰星:即水星。(12)時寒:寒冷適時適度。(13)和:合也,謂收藏。(14)星:指北斗。漏:漏刻,時刻。(15)月刑:月象征威刑。元:君主。股左:左腿。比喻有力的助手。(16)司馬:指大司馬。武應:武備。(17)欽:敬也。若:順也。(18)力來:勤勉。(19)日德:日象征德政。肱右:右臂。比喻有力的助手。(20)司徒:指大司徒。文瑞、文教。(21)五教: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22)五品:即五常,謂仁、義、禮、智、信。(23)斗:指北斗。(24)司空:即大司空。王莽時大司空掌管農(nóng)林水利。物圖:指物產(chǎn)、圖籍等。(25)度:規(guī)范。繩:準繩。
置大司馬司允(1),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2),位皆孤卿(3)。更名大司農(nóng)曰羲和,后更為納言,大理曰作士(4),太常曰秩宗,大鴻臚曰典樂,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與三公司卿凡九卿(5),分屬三公。每一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凡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分主中都官諸職(6)。更名光祿勛曰司中,太仆曰太御,衛(wèi)尉曰太衛(wèi),執(zhí)金吾曰奮武,中尉曰軍正(7),又置大贅(綴)官,主乘輿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號曰六監(jiān)(8)。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太尉,縣令長曰宰,御史曰執(zhí)法,公車司馬曰玉路四門(9),長樂宮曰常樂室,未央宮曰壽成室,前殿曰王路堂,長安曰常安。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夫,比二千石曰中大夫,二千石曰上大夫,中二千石曰卿,車服黻(韨)冕,各有差品(10)。又置司恭、司徒、司明、司聰、司中大夫及誦詩工、徹膳宰(11),以司(伺)過。策曰:“予聞上圣欲昭厥德,罔不慎修厥身,用綏于遠,是用建爾司于五事(12),毋隱尤(13),毋將虛(14),好惡不愆(15),立于厥中。於戲(嗚呼),勖哉!”令王路設進善之旌(16),非(誹)謗之木(17),敢諫之鼓(18)。諫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門受言事者。
?。?)司允:新官名。允,信也。(2)司若:新官名。若,順也。(3)孤卿:官名。王莽托古改制,以三孤為三公之佐,孤卿遂成為少師、少傅、少保的別稱。(4)大理:秦、漢時稱廷尉。(5)三公司卿:即司允、司直、司若。九卿:即所謂納言、作士、秩宗、典樂、共工、予虞,加三公司卿。(6)中都官:京師諸宮府。(7)中尉:漢已久廢中尉。此疑為“中壘校尉”脫兩字(劉攽說)。軍正:漢有此官,但非王莽所改(周壽昌說)。(8)六監(jiān):即所謂司中、太御、太衛(wèi)、奮武、軍正、大綴官。(9)公車司馬:指皇宮外門。(10)差(cī)品:等級。(11)司徒:當作“司從”(劉攽說)。司中:當作“司睿”(李慈銘說)。(12)五事:貌要恭、言要從,視要明,聽要聰,思要睿。(13)尤:過錯。(14)將:順也。虛:虛美。(15)愆(qiān):謬誤。(16)進善之旌:相傳唐堯在交通要道設立長幡,讓眾人在其下議政。(17)誹謗之木:相傳唐、虞時在交通要道設立木牌,讓眾人在其上書寫批評意見。(18)敢諫之鼓:相傳唐堯在庭前設鼓,讓眾人擊之以申訴。
封王氏齊缞之屬為侯(1),大功為伯(2),小功為子(3),緦麻為男(4),其女皆為任(5)。男以“睦”、女以“隆”為號焉(6),皆授印韨。令諸侯立太夫人、夫人、世子(7),亦受印韨。
?。?)齊缞之屬:指諸父、兄弟、眾子等。(2)大功:本為喪服名。此指大功之親者堂兄弟、堂侄、堂侄孫等。(3)小功:本為喪服名。此指小功之親者祖之兄弟、父之從父兄弟、身之再從兄弟。(4)緦麻:本為喪服名。此指緦麻之親者,如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中表兄弟、婿、外孫等疏遠親屬或親戚。(5)任:新女爵名。上文“伯”、“子”、“男”,皆爵名。(6)自“封王氏”以下文字,疑有誤?!奥 蹦恕瓣憽敝`字。陳直據(jù)文物考證,指出:“《漢書》原文,應假設修改為‘封王氏女爵為一等,以陸任為號焉。男爵為五等(包括公侯伯子男),以睦為號焉?!保?)世子:專稱諸侯的嫡長子。
又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百王不易之道也?!睗h氏諸侯或稱王,至于四夷亦如之,違于古典(1),繆于一統(tǒng)(2)。其定諸侯王之號皆稱公,及四夷僭號稱王者皆更為侯。”
?。?)古典:古代的典制。(2)繆于一統(tǒng):意謂非一統(tǒng)天下者不可稱“王”。
又曰:“帝王之道,相因而通;盛德之祚,百世享祀。予惟黃帝、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夏禹、皋陶、伊尹咸有圣德,假(格)于皇天(1),功烈巍巍,光施于遠。予甚嘉之,營求其后,將祚厥祀。”惟王氏,虞帝之后也,出自帝嚳(2);劉氏,堯之后也,出自顓頊。于是封姚恂為初睦侯,奉黃帝后;梁護為修遠伯,奉少昊后;皇孫功隆公千,奉帝嚳后:劉歆為祁烈伯(3),奉顓頊后;國師劉歆子疊為伊休侯,奉堯后;媯昌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為褒謀子,奉皋陶后;伊玄為褒衡子,奉伊尹后。漢后定安公劉嬰,位為賓。周后衛(wèi)公姬黨,更封為章平公,亦為賓。殷后宋公孔弘,運轉(zhuǎn)次移(4),更封為章昭侯,位為恪。夏后遼西擬豐,封為章功侯,亦為恪(5)。四代古宗(6),宗祀于明堂,以配皇始祖考虞帝。周公后褒魯子姬就,宣尼公后褒成子孔鈞(7),已前定焉。
(1)格:感通。(2)此“出自帝嚳”與下文“出自顓頊”,疑誤例。如依據(jù)《史記·五帝本紀》,虞舜乃顓頊后代,唐堯乃帝嚳之子。(3)劉歆:此非劉向之子。(4)運轉(zhuǎn)次移:謂隨時運轉(zhuǎn)而變換位次。(5)恪:敬也。謂待之加敬。(6)四代:指夏、殷、周、漢。古宗:蓋擬“瞽宗”(楊樹達說)。(7)宣尼公:指孔子。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莽又曰:“予前在攝時,建郊宮(1),定祧廟(2),立社稷,神祇報況(3),或光自上復(覆)干下(4),流為烏,或黃氣熏柔,昭耀章明,以著黃、虞之烈焉(5)。自黃帝至于濟南伯王(6),而祖世氏姓有五矣(7)。黃帝二十五子,分賜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考黃帝,皇始祖考虞帝,以(已)宗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之親廟。其立祖廟五(8),親廟四(9),后夫人皆配食。郊祀黃帝以配天,黃后以配地(10)。以新都侯東弟(第)為大禖(11),歲時以祀。家之所尚,種祀天下(12)。姚、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稌凡辉坪??‘惇序九族(13)’其今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為宗室。世世復,無有所與。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別族理親焉(14)?!狈怅惓鐬榻y(tǒng)睦侯,奉胡王后(15)。田豐為世睦侯,奉敬王后(16)。
(1)建郊宮:指在南郊建宮祀上帝、在東郊建宮迎春。(2)祧廟:遠祖廟。(3)況:賜也。(4)或:有也。下文“或黃氣”義同。(5)烈:余業(yè)。(6)濟南伯王:指王莽的高祖王遂。(7)氏姓有五:即下文提到的姚、媯、陳、田、王。(8)祖廟五:黃帝廟、虞舜廟、陳胡王廟、齊敬王廟、齊愍王廟。(9)親廟四:高祖(王遂)廟、曾祖(王賀)廟、祖(王禁)廟、禰(王曼)廟。(10)黃后:黃帝之后。(11)大禖:大祠廟。(12)種祀天下:意謂皇家所種祀,天下都當遵之。(13)“惇序九族”:見《尚書·皋陶漠》。(14)自“姚、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至“以別族理親焉”:謂元城(王莽祖籍)王氏不得與姚、媯、陳、田四姓通婚,因是同族姓。(15)胡王:追尊陳胡公之號。(16)敬王:追尊田完(敬仲)之號。
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義、趙明等領州郡(1),懷忠孝,封牧為男,守為附城。又封舊恩戴崇、金涉、箕閎、楊并等子皆為男(2)。
?。?)牧守:州牧、郡守。(2)楊:“陰”之誤(王先謙說)。
遣騎都尉囂等分治黃帝園位于上都橋畤(1),虞帝于零陵九疑(2),胡王于淮陽陳(3),敬王于齊臨淄(4),憨王于城陽莒(5),伯王于濟南東平陵(6),孺王于魏郡元城(7),使者四時致祠。其廟當作者,以天下初定,且祫祭于明堂太廟(8)。
?。?)園位:帝王的陵園。上都:當作“上郡”(劉攽說)。橋畤:橋山之上。相傳黃帝葬于橋山(在今陜西黃陵西北)。“虞帝”文”下省“園位”二字,下文亦同。(2)零陵:郡名。治泉陵(今湖南零陵)。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寧遠南。(3)淮陽:王國名。治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即陳縣。(4)齊臨淄: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5)城陽莒:城陽王國治莒縣(今山東宮縣)。(6)濟南東平陵:濟南郡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西)。(7)孺王:追尊曾祖王賀(字翁孺)之號。魏郡:郡名。治鄴縣(在今河北磁縣南)。元城:縣名。在今河北大名東。(8)太廟:帝王的祖廟。
以漢高廟為文祖廟(1)。莽曰:“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禪于唐,漢氏初祖唐帝。世有傳國之象(2),予復親受金策于漢高皇帝之靈。惟思褒厚前代,何有忘時?漢氏祖宗有七(3),以禮立廟于定安國。其園寢廟在京師者,勿罷,祠薦如故。予以(于)秋九月親入漢氏高、元、成、平之廟(4)。諸劉更屬籍京兆大尹(5),勿解其復(6),各終厥身,州牧數(shù)存問(7),勿令有侵冤。”
?。?)文祖廟:謂有文德的祖廟。(2)自“莽曰”至“世有傳國之象”:意謂堯傳舜,漢傳王莽;王莽自以舜后,故言有傳國之象。(3)漢世祖宗有七:蘇林曰:“漢本祀祖宗有四,莽以元帝、成帝、哀帝為宗,故有七?!保?)漢氏:王莽稱漢為“漢氏”。(5)諸劉更屬籍京兆大尹:謂諸劉名籍原屬宗正(掌皇族事務的長官),今改屬京兆大尹(京師地方長官)。(6)勿解其復:不要取消其免除賦沒的特權。(7)存問:撫慰。
又曰:“予前在大麓(1),至于攝假(2),深惟漢氏三七之厄,赤德氣盡(3),思索廣求,所以輔劉延期之木,靡所不用。以故作金刀之利(4),幾(冀)以濟之。然自孔子作《春秋》以為后王法,至于哀之十四而一代畢(5),協(xié)之于今,亦哀之十四也(6)。赤世計盡(7),終不可強濟?;侍烀魍?,黃德當興(8),隆顯大命,屬(囑)予以天下。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9),金刀之利(10),皆不得行(11)。博謀卿士,僉曰天人同應(12),昭然著明。其去剛卯莫以為佩(13),除刀錢勿以為利,承順天心,快百姓意。”乃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14),文曰“小錢直(值)一”,與前“大錢五十”者為二品,并行。欲防民盜鑄,乃禁不得挾銅炭。
(1)前在大麓:指為大司馬、宰衡時,妄引“舜納于大麓”的典故。(2)攝假:指為攝皇帝、假皇帝之時。(3)赤德氣盡:謂漢朝命運已終。(4)作金刀之利:指鑄造新貨幣錯刀、契刀。(5)至于哀之十四:指《春秋》記事止于魯哀公十四年。(6)亦哀之十四:指漢哀帝六年、平帝五年、孺子嬰三年,共十四年。(7)赤世:指漢朝壽命。(8)黃德:指新朝命運。(9)剛卯:漢人佩帶以避邪的飾物,于正月卯日作成,以金玉或桃木為材料,刻有“……庶疫剛庫,莫我敢當”等字。(10)金刀:指原先所鑄之刀形貨幣。(11)皆不得行:謂一概禁止使用。(12)僉:皆也。(13)莫以為佩:謂不得佩帶。(14)一株:二十四分之一兩。
四月,徐鄉(xiāng)侯劉快結(jié)黨數(shù)千人起兵于其國(1)。快兄殷(2),故漢膠東王,時改為扶崇公??炫e兵攻即墨(3),殷閉城門。自系獄,吏民距(拒)快,快敗走,至長廣死(4)。莽曰:“昔予之祖濟南愍王困于燕寇(5),自齊臨淄出保于莒(6)。宗人田單廣設奇謀(7),獲殺燕將(8),復定齊國。今即墨士大夫復同心珍滅反虜,予甚嘉其忠者,憐其無辜。其赦殷等,非快之妻子它親屬當坐者皆勿治。吊問死傷,賜亡者葬錢,人五萬。殷知大命,深疾惡快,以故輒伏厥辜。其滿殷國戶萬,地方百里。”又封符命臣十余人。
?。?)徐鄉(xiāng)侯:其國在今山東黃縣西南。劉快:漢景帝七代孫。(2)殷:劉殷。繼膠東王爵。膠東王國治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3)即墨:縣名。在今山東平度東南。(4)長廣:縣名。在今山東萊陽東。(5)濟南愍王:指戰(zhàn)國時齊愍王。(6)莒:縣名。今山東莒縣。(7)田單:戰(zhàn)國時齊國名將。(8)燕將:指戰(zhàn)國時燕將騎劫。
莽曰:“古者,設廬井八家(1),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奉,罷(疲)民力以極欲,壞圣制,廢井田(2),是以兼并起,貪鄙生,強者規(guī)田以千數(shù)(3),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欄,制于民臣,顓(專)斷其命。奸虐之人因緣為利,至略賣人妻子(4),逆天心,悖人倫,繆(謬)于‘天地之性人為貴’之義(5)?!稌吩弧鑴t奴戮女(汝)(6)’,唯不用命者,然后被此辜矣。漢氏減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7),罷(疲)癃咸出(8),而豪民侵陵(凌),分田劫假(9)。厥名三十稅一,實什(十)稅五也。父子夫婦終年耕蕓(耘),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馬余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饜)糟糠,窮而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錯(措)。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10),時則有嘉禾之祥,遭反虜逆賊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11),奴婢曰‘私屬’(12),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鄰里鄉(xiāng)黨(13)。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無法惑眾者(14),投諸四裔,以御魑魅(15),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br/>
?。?)設廬井八家:言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每家廬舍在井田中,分田而耕。(2)井田:指古代井田制。詳見《食貨志》。(3)規(guī):分劃;占有。(4)略:劫掠。(5)“天地之性人為貴”:見《孝經(jīng)·圣治》。性:生命;生物。(6)“予則奴戮女”:見《尚書·甘誓》。奴戮:奴役。(7)更賦:代役稅。漢制,男子二十三至五十六歲,要輪流服兵役,不愿服役者可出錢由官府雇人代替,這就叫更賦。(8)疲癃:指殘廢人。(9)分田:分取田地之產(chǎn)物。劫假:勒索地租。假:指佃耕土地。(10)口井:計口而設井田。(11)王田:國有土地制。陳直曰:“今既出土有閑田印,故知有部分實行之可能?!保?2)奴婢曰“私屬”:王莽解放奴婢,但不解放徒隸。陳直依據(jù)文物指出:“王莽對徒隸管制仍嚴?!保?3)鄰里鄉(xiāng)黨:古代居民組織。有說五戶為鄰,二十五戶為里,五百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xiāng)。(14)無法:謂無視法令。(15)魑魅(chīmèi):傳說中的鬼怪。比喻仇敵或壞人。(16)虞舜故事:相傳舜曾將渾沌、窮奇、梼杌、饕餮等四兇流放四極,以警效尤。
是時百姓便安漢五銖錢,以莽錢大小兩行難知,又數(shù)變改不信(1),皆私以五銖錢市買(2),訛言大錢當罷,莫肯挾。莽患之,復下書:“諸挾五株錢,言大錢當罷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庇谑寝r(nóng)商失業(yè),食貨俱廢(3),民人至涕位于市道。及坐賣買田宅奴婢,鑄錢,自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勝數(shù)(4)。
?。?)不信:沒有信用。(2)市買:買賣。(3)食貨:糧食與貨幣。謂財政經(jīng)濟。(4)抵罪:抵償罪責。
秋,遣五威將軍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1)。德祥五事(2),符命二十五,福應十二(3),凡四十二篇。其德祥言文、宣之世黃龍見(現(xiàn))于成紀、新都(4),高祖考王伯墓門梓柱生枝葉之屬(5)。符命言井石、金柜之屬。福應言雌雞化為雄之屬。其文爾(邇)雅依托(6),皆為作說(7),大歸言莽當代漢有天下云(8)??偠f之曰:“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協(xié)成五命(9),申以福應(10),然后能立巍巍之功,傳于子孫,永享無窮之詐。故新室之興也,德祥發(fā)于漢三七九世之后(11)。肇命于新都(12),受瑞于黃支(13),開王于武功(14),定命于子同(15),成命于巴宕(16),申福于十二應,天所以保佑新室者深矣,固矣!武功丹石出于漢氏平帝末年,火德銷盡,土德當代,皇天眷然,去漢與新,以丹石始命于皇帝?;实壑t讓,以攝居之,未當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馬(17)?;实蹚椭t讓,未即位,故三以鐵契(18),四以石龜,五以虞符(19),六以文圭(20),六以玄?。?1),八以茂陵石書(22),九以玄龍石,十以神井(23),十一以大神石(24),十二以銅符帛圖。申命之瑞,浸以顯著,至于十二,以昭告新皇帝?;实凵钗┥咸熘豢刹晃罚嗜z號,猶尚稱假,改元為初始,欲以承塞天命,克厭(饜)上帝之心。然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25),故是日天復決以勉書(26)。又侍郎王盱見人衣白布單衣(27),赤繪方領,冠小冠,立于王路殿前,謂盱曰:‘今日天同色(28),以天下人民屬(囑)皇帝。’盱怪之,行十余步,人忽不見。至丙寅暮,漢氏高廟有金柜圖策:‘高帝承天命,以國傳新皇帝?!鞯诓倚⒑顒⒑暌月劊?9),乃召公卿議,未決,而大神石人談曰(30):‘趣新皇帝之高廟受命(31),毋留!’于是新皇帝立登車,之漢氏高廟受命。受命之日,丁卯也。丁,火(32),漢氏之德也。卯,劉姓所以為字也。明漢劉火德盡,而傳于新室也?;实壑t謙(33),既被固讓,十二符應迫著,命不可辭,懼(瞿)然祗畏(34),葦然閔(憫)漢氏之終不可濟(35),亹亹在左右(佐佑)之不得從意(36),為之三夜不御寢,三日不御食。延問公侯卿大夫。金曰:‘宜奉如上天威命?!谑悄烁脑ㄌ枺?nèi)更始。新室既定,神祇歡喜。申以福應,吉瑞累仍(37)?!对姟吩唬骸嗣褚巳耍艿撚谔?;保右(佑)命之,自天申之(38)?!酥^也?!蔽逋⒎睢斗?,赍印綬,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蠻夷,皆即授新室印綬,因收故漢印綬,賜吏爵人二級(39),民爵人一級(40),女子百戶羊酒(41),蠻夷幣帛各有差(42)。大赦天下。
?。?)五威將:新官名。(2)德祥:因德行而出現(xiàn)的樣瑞。(3)福應:因福氣而得的報應。十二:指下文所言武功丹石至銅符帛圖十二事。(4)文、宣:漢文帝、漢宣帝。據(jù)傳,文帝前十五年黃龍現(xiàn)于成紀(今甘肅泰安北),宣帝黃龍元年黃龍現(xiàn)于新都(今四川新都)。(5)王伯:當作“伯王”(王先謙說),即指上文提到濟南伯王?!段逍兄尽吩?,尤帝初元四年,王莽高祖王遂墓門梓桂猝生枝葉。(6)邇雅:謂近于正經(jīng)。(7)為作說:意渭依古義而為之說。(8)大歸:大抵。(9)五命:謂五行之次,相承以受命。(10)申:重復。(11)三:謂三世,即漢文帝十五年黃龍現(xiàn)于成紀;七:謂七世,即宣帝甘露元年夏,黃龍現(xiàn)于新豐;九:謂九世,即元帝初元四年,王莽高租王遂墓門梓桂生枝葉。王莽以為此三者乃其代漢之祥瑞。后:疑當作“際”。(吳恂說)(12)肇命于新都:指封新都侯。(13)受瑞于黃支:指黃支獻犀牛。(14)武功:指武功長孟通。武功得丹石。(15)子同:謂哀章。哀章,梓潼人。王莽改梓潼為子同。(16)巴宕:謂石牛。巴郡宕縣得石牛。(17)重:再也。三能(tái):即三臺,星名。古人以為它象征偉大人物。文馬:傳說古代之寶馬。(18)鐵契:又稱鐵券。(19)虞符:虞舜之符信。(20)文圭:有文采的玉圭。
?。?1)玄?。汉谏袷 #?2)茂陵:縣名。在今陜西興平東北。石書:石刻文字。(23)神井:指昌興亭井。 (24)大神石:指雍縣石。(25)鄭重:猶言頻煩。(26)勉書:謂勉勵王莽即真之書。孟康曰:“哀帝所作策書也。言數(shù)有瑞應,莽自謙居攝,天復決其疑,勸勉令為真也?!睍x灼曰:“勉字當為龜。是日自復有龜書及天下金柜圖策事也?!鳖亷煿拧⒗畲茹?、楊樹達等同意晉灼說。陳直指出:“勉書即《居延漢簡》初始元年十一月壬子下之五路堂免書,本文謂天復決定以書勉勵王莽即真,孟康之說,本甚明暢?!保?7)侍郎:官名。侍從皇帝。(28)天同色:意謂五方天神同一心意。(29)宗伯:官名。漢平帝時改宗正為宗伯。掌皇族事務。(30)人談:似人談話。
(31)趣(cù):催促。(32)丁、火:古代以五行與十于相配,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33)謙謙:謙遜貌。(34)瞿然:驚動貌。
?。?5)葦然:變動貌。(36)在:衍字。佐佑:輔助。(37)仍:頻也。 (38)“宜民宜人”等句:見《詩經(jīng)·大雅·假條》。民:指勞動人民。人:指群臣。祿:福也。申:引而長之。(39)賜吏爵人二級:給官吏每人提升兩級爵位。(40)民爵人一級:對曾仕為吏者每人賜爵一級。
(41)女子百戶羊酒:對受爵者的妻子賜羊與酒,按百戶為單位分配。(42)差(cī):等級。
五威將乘《乾》文車(1),駕《坤》六馬(2),背負鷩鳥之毛(3),服飾甚偉。每一將各置左右前后中帥,凡五帥。衣冠車服駕馬,各如其方面色數(shù)(4)。將持節(jié),稱太一之使(5);帥持幢,稱五帝之使。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6),靡所不至?!逼鋿|出者,至玄菟、樂浪、高勾驪、夫余(7);南出者,逾徼外,歷益州,貶句町王為侯(8);西出者,至西域,盡改其王為侯;北出者,至匈奴庭(9),授單于印,改漢印文,去‘璽’曰‘章’。單于欲求故印,陳饒椎破之,語在《匈奴傳》。單于大怒,而句町、西域后卒以此皆畔(叛)。饒還,拜為大將軍,封威德子。
(1)《乾》:八卦之一,象征陽、天等?!肚肺能嚕寒嬘刑煳膱D象的車。(2)《坤》:八卦之一,象征陰、地等?!独ぁ妨R:六匹母馬。(3)鷩(biē)鳥:鳥名。又名錦雞。(4)方面色數(shù):東方色青,數(shù)三;南方赤,二;西方白,四;北方黑,一;中央黃,五。(5)太一:天帝的別名。(6)迄:至也。(7)玄菟:郡名。治高句驪(在今遼寧新賓西南)。樂浪:郡名。治朝鮮(在今平壤南)。高句驪:即高句麗,國名。在今遼東地區(qū)及部分朝鮮半島。夫余:古族名、國名。在今吉林省境。(8)句町:古國名。在今云南廣南一帶。(9)庭:王庭。在今蒙古烏蘭巴托附近。冬,雷,桐華。
置五威司命(1),中城四關將軍(2)。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門(3)。策命統(tǒng)睦侯陳崇曰:“咨爾崇。夫不用命者,亂之原也;大奸猾者,賊之本也;鑄偽金錢者,妨寶貨之道也(4);驕奢逾制者,兇害之端也;漏泄省中及尚書事者,‘機事不密則害成’也(5);拜爵王庭(6),謝恩私門者,祿去公室(7),政從亡矣:凡此六條,國之綱紀。是用建爾作司命,‘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鰥寡,不畏強圉(8)’,帝命帥繇(由)(9),統(tǒng)睦于朝?!泵f(悅)符侯崔發(fā)曰:“‘重門擊析,以待暴客(10)。’女(汝)作五威中城將軍,中德既成,天下說(悅)符?!泵魍钔跫壴唬骸袄@霤之固(11),南當荊楚(12)。女(汝)作五威前關將軍,振武奮衛(wèi),明威于前?!泵灸篮钔跫卧唬骸把蝾^之阨(13),北當燕趙(14)。女(汝)作五威后關將軍,壺口捶扼(15),尉(慰)睦于后。”命掌威侯王奇曰:“肴黽之險(16),東當鄭衛(wèi)(17)。女(汝)作五威左關將軍,函谷批難(18),掌威于左。”命懷羌子王福曰:“汧隴之阻(19),西當戎狄(20)。女(汝)作五威右關將軍,成固據(jù)守(21),懷羌于右(22)?!?br/>
?。?)五威司命:新官名。(2)中城:京城。四關:指長安四外的要塞。(3)中城:指中城將軍。十二城門:王莽每城門皆設一城門校尉,與漢代城門校尉主管十二城門之制度不同(陳直說)。(4)寶貨:王莽所鑄各種貨幣之通稱。(5)“機事不密則害成”:見《易·系辭上》。(6)王庭:指朝庭。(7)公室:指朝庭。(8)“柔亦不茹”四句:見《詩經(jīng)·大雅·柔民》。強圉:強暴。(9)帥由:遵循。(10)“重門擊柝”二句:見《易·系辭下》。擊柝:指夜晚巡邏警戒。(11)繞霤:意謂四面險阻、道路屈曲、溪谷回繞之處。峣關一帶,舊有七盤十二繞之稱。(12)制楚:指先秦時楚國地區(qū)(今兩湖地區(qū))。(13)羊頭:山名。在今山西長子東南。
(14)燕趙:指先秦時燕、趙地區(qū)(今晉、冀地區(qū))。(15)壺口:關名。在今山西壺關縣。(16)肴(yáo):山名。即崤山。在今河南澠池縣西南。黽(miǎn):古城名。即澠池城。在今河南澠池縣西。(17)鄭衛(wèi):指先秦時鄭國、衛(wèi)國地區(qū)(今河南中東部)。(18)函谷:關名。在今河南新安東。
(19)衎(qiāo):山名。又名吳山。在今陜西寶雞市西北。隴:山名。又名隴阪,在今陜西隴縣西北。(20)戎狄:對西北方各族的泛稱。(21)成固:縣名。今陜西成固。(22)懷:安撫。
又遣諫大夫五十人分鑄錢于郡國。是歲長安狂女子碧呼道中曰(1):“高皇帝大怒,趣歸我國(2)。不(否)者,九月必殺汝!”莽收捕殺之。治者掌寇大夫陳成自免去官(3)。真定劉都等謀舉兵(4),發(fā)覺,皆誅。真定、常山大雨雹(5)。
(1)碧:女子之名。(2)趣(cù):趕快。(3)掌寇大夫:新官名。陳成:“陳咸”之誤。陳咸,陳寵之曾祖父。參見《后漢書·陳寵傳》。(4)真定:漢諸侯王國名。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5)常山:郡名。冶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
二年二月(1),赦天下。
?。?)二年:始建國二年(公元10)。
五威將帥七十二人還奏事:漢諸侯王為公者,悉上璽綬為民,無違命者。封將為子,帥為男。初設六管之令(1)。命縣官酤酒(2),賣鹽鐵器,鑄錢,諸采取名山大澤眾物者稅之。又令市官收賤賣貴(3),賒貸予民,收息百月三(4)。犧和置酒士(5),郡一人,乘傳督酒利(6)。禁民不得挾弩鎧,徙西海。
(1)六管:即政府專賣酒、鹽、鐵器,鑄錢,征收山澤稅,同時實行五均賒貨。(2)縣官:指官府。(3)市官:指管理市場的官吏。當時在長安東、西兩市和洛陽、邯鄲、臨淄、宛縣、成都五大城市設五均司市師,并下設交易、錢府等屬官,管理市場,征收捐稅,買賣貨物,辦理借貸之事。(4)收息百月三:按月利率百分之三收息。(5)犧和:當作“羲和”。(6)乘傳:乘驛站的車馬。
匈奴單于求故璽(1),莽不與,遂寇邊郡,殺略吏民。
?。?)單于:指烏珠留單于。
十一月,立國將軍建奏:“西域?qū)J上言(1),九月辛已,戊己校尉史陳良、終帶共賊殺校尉刁護(2),劫略吏士,自稱廢漢大將軍,亡入匈奴。又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建車前(3),自稱‘漢氏劉子輿,成帝下妻子也(4)。劉氏當復,趣空宮?!障的凶?,即常安姓武字仲。皆逆天違命,大逆無道。請論仲及陳良等親屬當坐者(5)?!弊嗫桑?)。“漢氏高皇帝比著戒云,罷吏卒,為賓食,誠欲承天心,全子孫也,其宗廟不當在常安城中,及諸劉為諸侯者當與漢俱廢。陛下至仁,久未定。前故安眾侯劉崇、徐鄉(xiāng)侯劉炔、陵鄉(xiāng)侯劉曾、扶恩侯劉貴等更聚眾謀反(7)。今狂狡之虜或妄自稱亡漢將軍,或稱成帝子子輿,至犯夷滅,連未止者,此圣恩不蚤(早)絕其萌牙(芽)故也。臣愚以為漢高皇帝為新室賓,享食明堂。成帝,異姓之兄弟,平帝,婿也,皆不宜復入其廟。元帝與皇太后為體(8),圣恩所隆,禮亦宜之。臣請漢氏諸廟在京師者皆罷。諸劉為諸侯者,以戶多少就五等之差;其為吏者皆罷,待除于家(9)。上當天心,稱高皇帝神靈,塞狂狡之萌?!泵г唬骸翱?。嘉新公國師以符命為予四輔。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10),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劉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罷,賜姓曰工?!蔽▏鴰熞耘涿ё?,故不賜姓。改定安大后號曰黃皇室主,絕之于漢也。
?。?)欽(?一公元13):但欽。時為西域都護。(2)戊己校尉:官名。在西域車師掌管屯田。史:官佐。刁護:《西域傳》作“刀護”。(3)何:哪個。(4)下妻:小妻。(5)論;審判定罪。(6)在“奏可”下當有“又奏”二字(王先謙說)。(7)劉曾:漢宣帝之曾孫。劉貴:《王于侯表》未載。(8)為體:夫婦為一體。(9)其為吏者皆罷二句:謂諸劉為官吏者,皆先罷黜,各使退歸,在家等待遷除。(10)昌言:正言。直言無諱。冬十二月,雷。
更名匈奴單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1),背畔(叛)四條(2),侵犯西域,延及邊垂(陲),為元元害,罪當夷滅。命遣立國將軍孫建等凡十二將,十道并出,共(恭)行皇天之威,罰于知之身。惟知先祖故呼韓邪單于稽侯■累世忠孝(3),保塞守徼,不忍以一知之罪,滅稽侯■之世。今分匈奴國土人民以為十五,立稽侯■子孫十五人為單于。遣中郎將藺苞、戴級馳之塞下,召拜當為單于者。諸匈奴人當坐虜知之法者,皆赦除之?!鼻参逋④娒缭D、虎責將軍王況出五原(4),厭難將軍陳欽、震狄將軍工巡出云中(5),振武將軍王嘉、平狄將軍王萌出代郡(6),相威將軍李棽、鎮(zhèn)遠將軍李翁出西河(7),誅貉將軍陽俊、討穢將軍嚴尤出漁陽(8),奮武將軍王駿、走胡將軍王晏出張掖(9),及偏神以下百八十人(10)。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萬人,轉(zhuǎn)眾郡委輸五大夫衣裘、兵器、糧食(11),長吏送自負海江淮至北邊(12),使者馳傳督趣,以軍興法從事(13),天下騷動。先至者屯邊郡,須畢具乃同時出。
(1)知:本名翼知牙斯。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借指王朝統(tǒng)治秩序。(2)四條:指王莽給匈奴所制的不得接受漢人、西域人、烏孫人、烏桓人等四種人的規(guī)定。見《匈奴傳》。(3)呼韓邪單于:名稽侯■。前58一前31年在位。詳見《匈奴傳》。(4)五原:郡名。治九原(在今內(nèi)蒙古包頭西北)。(5)厭難(yānàn)將軍:新官名。震狄將軍:新官名。云中:郡名。治云中(在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6)振武將軍、平狄將軍:皆新官名。代郡:郡名。治代縣(在今河北蔚縣東北)。(7)相威將軍、鎮(zhèn)遠將軍:皆新官名。西河:郡名。治平安(在今內(nèi)蒙古東勝縣境)。(8)誅貉將軍、討穢將軍:皆新官名。嚴尤(?—公元23):本姓莊,班氏避東漢明帝劉莊名諱,改為嚴。后任大司馬、納言大將軍,敗死于汝南。漁陽:郡名。治漁陽(在今北京密云西南)。(9)奮武將軍、定胡將軍:皆新官名。張掖:郡名。治■得(在今甘肅張掖西北)。(10)偏裨:偏將、裨將。(11)轉(zhuǎn):傳令。委輸:運輸物資。五大夫:疑衍(劉奉世說)。(12)長吏:泛指地方長官。負海:沿海。負海江淮:指江、淮下游地區(qū)。(13)軍興法:軍事調(diào)動之法令。從事:處置。此指誅斬。
莽以錢幣訖不行,復下書曰:“民以食為命,以貨為資,是以八政以食為首(1)。寶貨皆重則小用不給(2),皆輕則僦載煩費(3),輕重大小各有差品,則用便而民樂?!庇谑窃鞂氊浳迤罚?),語在《食貨志》。百姓不從,但行小大錢二品而已。盜鑄錢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鑄錢,五家坐之,沒入為奴婢(5)。吏民出入,持布錢以副符傳(6),不持者,廚傳勿舍(7),關津苛(呵)留(8)。公卿皆持以入宮殿門,欲以重而行之。
?。?)八政:指古代施政的八項:食、貨、祭祀、司空(制作)、司徒(教化)、司寇(刑獄)、賓(朝會)、師(軍事)。(2)不給:謂不方便。(3)僦(jiù)載:運輸裝載。(4)寶貨五品:指金、銀、龜、貝、布等五種。(5)沒入:沒收入官。(6)符傳(zhuàn):木牌通行證。以布錢(即布泉)作為符傳之副品。(7)廚:飯店。傳:旅舍。舍:住宿。(8)關津:泛指關門渡口,呵:責問。留:拘留;阻止。
是時爭為符命封侯,其不為者相戲曰:“獨無天帝除書乎(1)?”
司命陳崇白莽曰:“此開奸臣作福之路而亂天命,宜絕其原?!泵б鄥捴?,遂使尚書大夫趙并驗治(2),非五威將率(帥)所班,皆下獄。
?。?)除書:任命官職的文書。(2)尚書大夫:新官名。
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安漢”、“宰衡”之號及封莽母、兩子、兄子,皆豐等所共謀,而豐、舜、歆亦受其賜,并富貴矣,非復欲令莽居攝也。居攝之萌,出于泉陵侯劉慶、前輝光謝囂、長安今田終術。莽羽翼已成,意欲稱攝。豐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歆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己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杰)。而疏遠欲進者,并作符命,莽遂據(jù)以即真,舜、歆內(nèi)懼而已。豐素剛強,莽覺其不說(悅),故徙大(太)阿、右拂(弼)、大司空豐,托符命文,為更始將軍,與賣餅兒王盛同列。豐父子默默。時子尋為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1),即作符命,言新室當分陜(2),立二伯,以豐為右伯,太傅平晏為左伯,如周召故事。莽即從之,拜豐為右伯。當述職西出(3),未行,尋復作符命,言故漢氏平帝后黃皇室主為尋之妻。莽以詐立,心疑大臣怨謗,欲震威以懼下,因是發(fā)怒曰:“黃皇室主天下母,此何謂也!”收捕尋。尋亡,豐自殺。尋隨方士入華山(4),歲余捕得,辭連國師公歆子侍中東通靈將、五司大夫隆威侯棻(5),棻弟右曹長水校尉伐虜侯泳(6),大司空邑弟左關將軍掌威侯奇,及歆門人侍中騎都尉丁隆等,牽引公卿黨親列侯以下,死者數(shù)百人。尋手理有“天子”字(7),莽解其臂入視之(8),曰:“此一大子也,或曰一六子也。六者,戮也(9)。明尋父子當戮死也?!蹦肆鳁庇谟闹荩?0),放尋于三危(11),殛隆于羽山(12),皆驛車載其尸傳致云。
?。?)京兆大尹:京兆尹之改名。(2)分陜:意謂分而治之。相傳周初分陜而治,自陜以東由周公治理,自陜以西由召公治理。陜,今河南陜縣。(3)當述職西出:《西域傳》云:當出西域。(4)華山:山名。在今陜西華陰縣南。(5)東通靈將:新官名。沈欽韓曰:“蓋五威將職東方者。”五司大夫:司恭、司從、司明、司聰、司睿五大夫之統(tǒng)稱。(6)右曹:加官名。受理尚書事。長水校尉:官名。掌管由長水胡人組成的騎兵。(7)手理:手紋。(8)解:解剖。(9)六者,戮也:古代“六”、“戮”音相同,故胡扯曰“六者,戮也”。(10)流:流放。幽州:州名,其地約當于今河北北部及遼寧地區(qū)。此指幽州治所薊縣(今北京市西南)。(11)三危:即山危,山名。在今甘肅敦煌東南。(12)羽山:山名。在今江蘇東??h西北,江蘇與山東交界處。按:王莽對棻、尋、隆的懲處,乃仿效虞舜懲罰四兇之法。
莽為人侈口蹶頷(1),露眼赤精,大聲而嘶。長七尺五寸(2),好厚履高冠,以氂裝衣(3),反膺高視,瞰臨左右(4)。是時有用方技待詔黃門者(5),或問以莽形貌,待詔曰:“莽所謂鷗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問者告之,莽誅滅待詔,而封告者,后常翳云母屏面(6),非親近莫得見也。
(1)侈口:大口。蹶頷:短下巴。(2)七尺五寸:約合今173公分。(3)氂(lī):硬而曲的毛。以氂裝衣:以氂絮衣,可顯得肥壯。(4)瞰臨:居高臨下地看。(5)方技:古代指醫(yī)、卜、星、相之術。待詔:在黃門等待詔命之人。(6)翳:遮蔽。云母:礦石名??刹馂橥腹獾谋∑麋R屏。屏面:即便面,遮面之具,類似扇子。
是歲,以初睦侯姚恂為寧始將軍(1)。
?。?)寧始將軍:更始將軍的改名。
三年(1),莽曰:“百官改更,職事分移,律令儀法,未及悉定,且因漢律令儀法以從事。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吏民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者各一人(2),詣王路四門。”
?。?)三年:始建國三年(公元11)。(2)能言語:謂善于辭令。文學:指古代文獻。
遣尚書大夫趙并使勞北邊(1),還言五原北假膏壤殖谷(2),異時常置田官。乃以并為田禾將軍(3),發(fā)戍卒屯田北假,以助軍糧。
?。?)趙并:一作“趙普”(見《后漢書·趙孝傳》)。古時“并”、“普”字通。(楊樹達說)(2)北假:地名。秦漢稱今內(nèi)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夾山帶水地區(qū)為北假。(3)田禾將軍:新官名。主管屯田。
是時諸將在邊,須大眾集(1),吏士放縱,而內(nèi)郡愁于征發(fā)(2),民棄城郭流亡為盜賊,并州、平州尤甚(3)。莽令七公六卿號皆兼稱將軍(4),遣著武將軍逯并等填(鎮(zhèn))名都(5),中郎將、繡衣執(zhí)法各五十五人(6),分填(鎮(zhèn))緣邊大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皆便為奸于外,撓亂州郡,貨賂為市,侵漁百姓。莽下書曰:“虜知罪當夷滅,故遣猛將分十二部,將同時出,一舉而決絕之矣(7)。內(nèi)置司命軍正(8),外設軍監(jiān)十有二人(9),誠欲以司不奉命,令軍人咸正也。今則不然,各為權勢,恐猲(嚇)良民(10),妄封人頸(11),得錢者去(12)。毒蠚并作(13),農(nóng)民離散。司臨苦此,可謂稱不(否)?自今以來,敢犯此者,輒捕系,以名聞?!比华q放縱自若。
(1)須:等待。(2)內(nèi)郡:謂內(nèi)地之郡。秦漢稱西北沿邊各郡為外郡,其南則稱內(nèi)郡。(3)并州:漢十三刺史部之一。其地主要約當今山西省境。平州:王莽分幽州新設,其地約當今遼寧東部。(4)七公:四輔及三公。六卿:羲和(納言)、作士、秩宗、典樂、共工、予虞。(5)著武將軍:新官名。(6)繡衣執(zhí)法:漢武帝時有繡衣直指或繡衣使者,王莽仿之而設此官。(7)決絕:消滅。(8)司命軍正:新官名,掌軍法。(9)軍監(jiān):掌軍中監(jiān)察。(10)恐猲:嚇唬。
(11)封:指以鐵鏈封鎖。(12)去:指摘去鐵鏈。(13)毒蠚(hē):謂禍患。
而藺苞、戴級到塞下,招誘單于弟咸、咸子登入塞(1),脅拜咸為孝單于,賜黃金千斤,錦繡甚多,遣去;將登至長安,拜為順單于,留邸。
(1)單于:指烏珠留單于。
太師王舜自莽篡位后病悸(1),浸劇,死。莽曰:“昔齊太公以淑德累世(2),為周氏太師(3),蓋予之所監(jiān)(鑒)也。其以舜子延襲父爵(4),為安新公,延弟褒新侯匡為太師將軍(5),永為新室輔?!?br/>
?。?)病悸:患心臟病。(2)齊太公:即姜太公。(3)周氏太師:周朝的軍事長官。(4)延:王延。王舜之子。(5)太師將軍:太師兼將軍。
為太子置師友各四人,秩以大夫,以故大司徒馬宮為師疑(1),故少府宗伯鳳為傅丞,博士袁圣為阿輔,京兆尹王嘉為保拂(弼),是為四師;故尚書令唐林為胥附(2),博士李充為奔走,諫大夫趙襄為先后,中郎將廉丹為御侮,是為四友。又置師友祭酒及侍中、諫議、《六經(jīng)》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樞白笙虨橹v《春秋》、穎川滿昌為講《詩》、長安國由為講《易》、平陽唐昌為講《書》、沛郡陳咸為講《禮》、崔發(fā)為講《樂》祭酒(3)。遣謁者持安車印綬,即拜楚國龔勝為太子師友祭酒(4),勝不應征,不食而死。
?。?)馬宮:東海戚縣(今山東微山縣)人。師疑,及下文之傅丞、阿輔、保弼、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以及九祭酒,皆新官名。(2)唐林:沛郡(今江蘇沛縣)人。(3)瑯邪:郡名。治東武(今山東諸城)。潁川:郡名。治陽翟(今河南禹縣)。平陽:縣名。在今山西臨汾西南。陳咸:沛郡洨(在今安徽固鎮(zhèn)東)人。(4)楚國:諸侯王國名。治彭城(今江蘇徐州)。龔勝:彭城人。祭酒:猶首長。
寧始將軍姚恂免,侍中崇祿侯孔永為寧始將軍。
是歲,池陽縣有小人景(影)(1),長尺余,或乘車馬,或步行,操持萬物,小大各相稱(2),三日止。
(1)池陽縣:縣名。在今陜西涇陽西北。(2)小大各相稱:謂小人所持器物與其人尺寸成正比。
瀕河郡蝗生(1)。
?。?)瀕河郡:謂緣黃河兩岸諸郡。
河決魏郡(1),泛清河以東數(shù)郡(2)。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冢墓害(3)。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堤塞。
(1)河:黃河。魏郡;郡治。治鄴縣(在今河北磁縣南)。(2)清河:郡名。治清陽(在今河北清河東南)。(3)元城:縣名。在今河北大名東。元城冢墓:王莽曾祖王賀以下冢墓在魏郡元城。
四年二月(1),赦天下。
(1)四年:始建國四年(公元12)。
夏,赤氣出東南,竟天(1)。
?。?)竟天:滿天;全天。
厭難將軍陳欽言捕虜生口(1),虜犯邊者皆孝單于咸子角所為。莽怒,斬其子登于長安,以視(示)諸蠻夷。
?。?)生口:活人。指俘虜。
大司馬甄邯死,寧始將軍孔永為大司馬,侍中大贅侯輔為寧始將軍。
莽每當出,輒先搜索城中,名曰“橫搜”。是月,橫搜五日。
莽至明堂,授諸侯茅土。下書曰:“予以不德,襲于圣祖,為萬國主。思安黎元(1),在于建侯,分州正域,以美風俗。追監(jiān)(鑒)前代,爰綱爰紀(2)。惟在《堯典》(3),十有二州,衛(wèi)有五服(4)?!对姟穱澹?),抪遍九州(6)?!兑箜灐酚小把儆芯庞小裕?)。《禹貢》之九州無井、幽,《周禮·司馬》則無徐、梁(8)。帝王相改,各有云為?;蛘哑涫?,或大其本,厥義著明,其務一矣。昔周二后受命(9),故有東都、西都之居(10)。予之受命,蓋亦如之。其以洛陽為新室東都,常安為新室西都。邦畿連體(11),各有采任(12)。州從《禹貢》為九,爵從周氏有五。諸侯之員干有八百,附城之數(shù)亦如之,以俟有功。諸公一同(13),有眾萬戶,土方百里。侯伯一國,眾戶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則(14),眾戶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15),眾戶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殺以兩(16),至于一成。五差備具(17),合當一則。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為任者,八十三人。及漢氏女孫中山承禮君、遵德君、修義君更以為任(18)。十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諸國邑采之處,使侍中講禮大夫孔秉等與州部眾郡曉知地理圖籍者(19),共校治于壽成朱鳥堂(20)。予數(shù)與群公祭酒上卿親聽視,咸已通矣。夫褒德賞功,所以顯仁賢也;九族和睦,所以褒親親也。予永惟匪解(懈),思稽前人(21),將章黜陟(22),以明好惡,安元元焉?!币詧D簿未定,未授國邑,且令受奉(俸)都內(nèi),月錢數(shù)千。諸侯皆困乏,至有庸(傭)作者。
?。?)黎元:黎民百姓。(2)爰:為也。綱:總綱。紀:各項準則。(3)《堯典》:《尚書》篇名。(4)衛(wèi):指王畿外圍地區(qū)。五服:古時有說王畿向外,自近至遠每五百里為一服,曰: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5)《詩》國十五:謂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鄶、曹、豳十五國風。(6)抪(bū):散布。(7)“奄有九有”:《詩經(jīng)·商頌·玄鳥》的詩句。奄:覆蓋。九有:九州。(8)無徐、梁:《周禮·夏官·職方》所載是冀、并、幽、兗、青、揚、荊、豫、雍丸州。其中無徐州、梁州。(9)周二后:指周文王、武王。(10)東都:指洛邑。西都:指鎬京。(11)邦畿:即王畿。(12)采任:指諸侯、任在王畿內(nèi)的封地。(13)一同:古稱方百里之地為一同。(14)則:予男封地的專稱。(15)成:古稱方十里之地為一成。(16)降殺以兩:謂遞減兩個數(shù)。自九以下,而七、而五、而三、而一。(17)五差(cī):五個等級。(18)漢氏女孫:指元帝女孫、中山孝王劉興女、平帝妹承禮君劉哉皮、遵德君劉鬲子、修義君劉謁臣。(19)講禮大夫:新官名。(20)朱鳥堂:原未央宮殿名。(21)稽:夸查。(22)章:明也。
中郎區(qū)博諫莽曰(1):“井田雖圣王法,其廢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從。秦知順民之心,可以獲大利也,故滅廬井而置阡陌,遂王諸夏,訖今海內(nèi)未厭其敝。今欲違民心,追復千載絕跡(2),雖堯舜復起,而無百年之漸(3),弗能行也。天下初定,萬民新附,誠未可施行。”莽知民怨(4)。乃下書曰:“諸名食王田(5),皆得賣之,勿拘以法。犯私買賣庶人者,且一切勿治?!?br/>
(1)區(qū)博:姓區(qū)(ōu),名博。(2)絕跡:以往的事跡。(3)漸:謂逐漸變化的過程。(4)怨:當作“愁”。怨也。(王念孫說)(5)名:謂私占有。食:指朝廷賞賜。
初,五威將帥出,改勾町王以為侯,王邯怨怒不附(1)。莽諷牂柯大尹周歆詐殺邯(2)。邯弟承起兵攻殺歆。先是,莽發(fā)高勾驪兵,當伐胡,不欲行,郡強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為寇。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3),為所殺。州郡歸咎于高勾驪侯騶。嚴尤奏言:“貉人犯法(4),不從騶起,正有它心(5),宜令州郡且尉(慰)安之。今猥被以大罪(6),恐其遂畔(叛),夫余之屬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余、穢貉復起,此大憂也?!泵Р晃荆ㄎ浚┌?,穢貉遂反(7),詔尤擊之。尤誘高勾驪侯騶至而斬焉,傳首長安。莽大說(悅),下書曰:“乃者,命遣猛將,共(恭)行天罰,誅滅虜知,分為十二部,或斷其右臂,或斬其左腋,或潰其胸腹,或紬(抽)其兩脅。今年刑在東方(8),誅貉之部先縱焉。捕斬虜騶,平定東域,虜知珍滅,在于漏刻(9)。此乃天地群神社稷宗廟佑助之福,公卿大夫士民同心將率(帥)虓虎之力也(10)。予甚嘉之。其更名高勾驪為下勾驪,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貉人愈犯邊,東北與西南夷皆亂云。
?。?)王邯:勾町王名邯。(2)牂柯:郡名。治故且蘭(在今貴州貴定東北)。(3)遼西:郡名。治陽樂(在今遼寧義西縣西)。(4)貉:一作“貊”。古族名?;顒佑诮駯|北地區(qū)。(5)正:即使。假設連詞。(6)猥:多也。被:加也。(7)穢貉:對貉人的貶稱。(8)今年刑在東方:張晏曰:“是歲在壬申,刑在東方?!保?)漏刻:謂短時間。(10)虓(xiāo)虎之力:意謂勇猛作戰(zhàn)。
莽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專念稽古之事,復下爺曰:“伏念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終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1),遂類(禷)于上帝(2),禋于六宗(3),望秩于山川(4),遍于群神,巡狩五岳(5),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予之受命即真,到于建國五年,已五載矣。陽九之厄既度(6),百六之會已過。歲在壽星(7),填(鎮(zhèn))在明堂(8),倉(蒼)龍癸酉(9),德在中宮(10)。觀晉掌歲(11),龜策告從(12),其以此年二月建寅之節(jié)東巡狩,具禮儀調(diào)度?!比汗嗾埬祭裘袢笋R布帛綿,又請內(nèi)郡國十二買馬,發(fā)帛四十五萬匹,輸常安,前后毋相須(13)。至者過半,莽下書曰:“文母大后體不安(14),其且止待后。”
?。?)璇璣玉衡:指北斗七星。或指觀測天象的儀器。齊:考辨。七政:指日、月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蛑复?、夏、秋、冬及天文、地理、人道。(2)禷(lèi):特殊情況時的祭天。(3)禋(yīn):升煙的祭祀。六宗:各說不一。有說指水、火、雷、風、山、潭。有說指天、地、東、南、西、北。有說指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4)望秩:遙望祭祀名山大川。(5)五岳:五大名山。漢時指東岳泰山、南岳天柱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常山)、中岳崇山。(6)陽九之厄:此與下文“百六之會”,皆指災荒年景與厄運。古代術數(shù)家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內(nèi)有旱災九年。后用以指災年與厄運。(7)歲:歲星。壽星: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秋分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8)鎮(zhèn):鎮(zhèn)星。即土星。明堂:古代對二十八宿的房宿、心宿之稱。(9)蒼龍:太歲的別稱。指紀年的干支。這年是癸酉,故曰“蒼龍癸酉”。(10)中宮:指北極星所處的天區(qū)。晉灼曰:“莽自謂土也,土行主鎮(zhèn)星。癸德在中宮,宮又土也。”(11)觀晉掌歲:謂觀、晉二卦主歲。占卜術有主歲卦之說。(12)龜策:龜甲、蓍草,皆是占卜用具。此指占卜。(13)相須:互相等待。(14)文母太后:即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是歲,改十一公號,以“新”為“心”,后又改“心”為“信”。
五年二月(1),文母皇太后崩,葬渭陵(2),與元帝合而溝絕之(3)。立廟于長安,新室世世獻祭。元帝配食,坐于床下。莽為太后服喪三年。
?。?)五年:始建國五年[13]。(2)渭陵:元帝陵園,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北。(3)合而溝絕:兩者合陵而又以溝隔開,以示區(qū)別。
大司馬孔永乞骸骨,賜安車駟馬,以特進就朝位。同風侯■并為大司馬。
是時,長安民聞莽欲都洛陽,不肯繕治室宅,或頗徹之(1)。莽曰:“玄龍石文曰‘定帝德,國洛陽(2)’。符命著明,敢不欽奉!以始建國八年,歲纏(躔)星紀(3),在洛陽之都。其謹繕修常安之都,勿令壞敗。敢有犯者,輒以名聞,請其罪(4)?!?br/>
?。?)徹:毀壞。(2)國;謂建都。(3)躔(chán):行星所踐歷。星紀: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冬至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4)請:審訊。
是歲,烏孫大小昆彌遣使貢獻(1)。大昆彌者,中國外孫也(2)。其胡婦子為小昆彌(3),而烏孫歸附之。莽見匈奴諸邊并侵,意欲得烏孫心,乃遣使者引小昆彌使置大昆彌使上。保成師友祭酒滿昌劾奏使者曰:“夷狄以中國有禮義,故詘(屈)而服從。大昆彌,君也,今序臣使于君使之上,非所以有夷狄也。奉使大不敬(4)!”莽怒,免昌官。
?。?)烏孫:古族名、國名。處于漢之西域。昆彌:烏孫王之稱號。(2)中國外孫:當時大昆彌名伊秩靡,乃解憂公主(楚王劉戊的孫女)在烏孫之孫,故曰“中國外孫”。(3)小昆彌:時小昆彌名安■靡。(4)奉使:指使者。
西域諸國以莽積失恩信,焉耆先畔(叛)(1),殺都護但欽(2)。
?。?)焉看:西域國名。都于員渠城(今新疆焉看)。都護:西域都護,官名。統(tǒng)管西域。
十一月,彗星出,二十余日,不見。
是歲,以犯挾銅炭者多,除其法(1)。
?。?)除其法:取消此法令。
明年改元曰天鳳。
天鳳元年正月,赦天下。
?。?)天鳳元年:公元14。
莽曰:“予以二月建寅之節(jié)行巡狩之禮,太官赍藷干肉(1),內(nèi)者行張坐臥(2),所過毋得有所給。予之東巡,必躬載耒(3),每縣則耕,以勸東作(4)。予之南巡,必躬載耨(5),每縣則薅(6),以勸南偽(為)(7)。予之西巡,必躬載铚(8),每縣則獲,以勸西成(9)。予之北巡,必躬載拂(10),每縣則粟(11),以勸蓋藏。畢北巡狩之禮,即于土中居洛陽之都焉。敢有趨喧犯法,輒以軍法從事?!比汗嘌裕骸盎实壑列?,往年文母圣體不豫(12),躬親供養(yǎng),衣冠稀解。因遭棄群臣悲哀,顏色未復,飲食損少。今一歲四巡,道路萬里,春秋尊,非藹干肉之所能堪。且無巡狩,須闋大服(13),以安圣體。臣等盡力養(yǎng)牧兆民,奉稱明詔?!泵г唬骸叭汗?、群牧、群司、諸侯、庶尹愿盡力相帥(率)養(yǎng)牧兆民,欲以稱予,繇(由)此敬聽,其勛之哉!毋食言焉(14)。更以天鳳七年,歲在大梁(15)倉(蒼)龍庚辰,行巡狩之禮。厥明年,歲在實沈(16),倉(蒼)龍辛巳,即土之中洛陽之都?!蹦饲蔡灯疥?、大司空王邑之洛陽,營相宅兆(17),圖起宗廟、社稷、郊兆云。
(1)赍:攜帶衣食等物。藷:干糧。(2)行張坐臥:陳設床席被帳。(3)耒:指耒耜。(4)東作:指春耕生產(chǎn)。(5)耨(nòu):小鋤。(6)薅(hāo):拔除田中雜草。(7)南為:指夏季農(nóng)活。(8)铚(zhì):禾鐮。(9)西成:指秋季收獲。(10)拂:連枷。(11)粟:謂收拾谷物。(12)豫:安適。(13)闋:盡也。大服:指為王太后服喪。(14)食言:謂言而無信。(15)大梁: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谷雨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16)實沈:星次名。指地球公轉(zhuǎn)至小滿前后所在之黃道帶及相應的天區(qū)。(17)營相:選擇。宅兆:指宗廟、社稷、郊兆的地址。
三月壬申晦(1),日有食之。大赦天下。策大司馬■并曰:“日食無光,干戈不戢(2),其上大司馬印韨,就侯氏朝位(3)。太傅平晏勿領尚書事,省侍中諸曹兼官者。以利苗男訢為大司馬(4)。”
?。?)三月壬申朔:三月三十日,陰歷月終。按歷法原則,日食出現(xiàn)于合朔日。此是古代采用平朔法產(chǎn)生的差錯。自唐代改用定朔法,才得以糾正。(2)干戈:武器的通稱。引申為戰(zhàn)爭。戢(jí):收斂;止息。(3)侯氏:侯爵。(4)利苗男訢:此處有誤。男:爵名。王莽封號皆取嘉名,可能“利苗男”即爵名。訢:人名,姓苗?!锻趺鳌分T臣皆系姓。此處當作“苗訢”,脫苗字。
莽即真,尤備大臣,抑奪下權,朝臣有言其過失者(1),輒拔擢??兹?、趙博、費興等以敢擊大臣,故見信任,擇名官而居之(2)。公卿入宮,吏有常數(shù),太傅平晏從吏過例,掖門仆射苛(呵)問不遜(3),戊曹士收系仆射(4)。莽大怒,使執(zhí)法發(fā)車騎數(shù)百圍太傅府,捕士,即時死。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亭長苛(呵)之,告以官名,亭長醉曰:“寧有符傳邪(5)?”士以馬棰擊亭長,亭長斬士(6),亡,郡縣逐之。家上書(7),莽曰:“亭長奉公,勿逐?!贝笏究找爻馐恳灾x(8)。國將哀章頗不清,莽為選置和叔(9),敕曰:“非但保國將閨門(10),當保親屬在西州者(11)?!敝T公皆輕賤,而章尤甚。
?。?)其:指大臣。(2)居:安置。(3)掖門:宮中旁門。掖門仆射:官名。掌掖門守衛(wèi)。呵問不遜:謂呵問平晏時出言不遜。(4)戊曹:太傅府辦事機構(gòu)。士:辦事小吏。(5)寧:豈;難道。(6)斬:當是“斫”。因士未死。(7)家上書:謂亭長家上書自理。(8)謝:認錯;請罪。(9)和叔:官名。為國將的副職。(10)閨門:指公府。(11)西州:指哀帝家鄉(xiāng)廣漢郡。
四月,隕霜,殺草木,海瀕(濱)尤甚。六月,黃霧四塞(1)。七月,大風拔樹,飛北闕直城門屋瓦(2)。雨雹,殺牛羊。
?。?)黃霧:漫天黃沙。(2)飛:吹落。北闕:未央宮北面的門樓。直城門:長安城門名。
莽以《周官》、《王制》之文,(1)置卒正、連率、大尹(2),職如太守;屬令、屬長(3),職如都尉。置州牧、部監(jiān)二十五人,見禮如三公。監(jiān)位上大夫,各主五郡(4)。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連率,子氏屬令,男氏屬長,皆世其官(5)。其無爵者為尹。分長安城旁六鄉(xiāng)(6),置帥各一人。分三輔為六尉郡(7),河東、河內(nèi)、弘農(nóng)、河南、潁川、南陽為六隊(遂)郡(8),置大夫,職如太守;屬正(9),職如都尉。更名河南大尹曰保忠信卿(10)。益河南屬縣滿三十(11)。置六郊州長各一人,人主五縣。及它官名悉改。大郡至分為五。郡縣以亭為名者三百六十,以應符命文也。緣邊又置竟(境)尉(12),以男為之。諸侯國閑田(13),為黜陟增減云。莽下書曰:“常安西都曰六鄉(xiāng),眾縣曰六尉。義陽東都曰六州(14),眾縣曰六隊。粟米之內(nèi)(納)曰內(nèi)郡(15),其外曰近郡。有障徼者曰邊郡。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內(nèi),縣二千二百有三(16)。公作甸服,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衛(wèi),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藩:各以其方為稱,總為萬國焉?!逼浜?,歲復變更,一郡至五易名,而還復其故。吏民不能紀,每下詔書,輒系其故名(17),曰:“制詔陳留大尹、大尉(18):其以益歲以南付新平(19)。新平,故淮陽。以雍丘以東付陳定(20)。陳定,故梁郡(21)。以封丘以東付治亭(22)。治亭,故東郡。以陳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滎陽(23)。陳留已無復有郡矣。大尹、太尉,皆詣行在所(24)?!逼涮柫钭円祝源祟愐?。
?。?)《王制》:《禮記》篇名。(2)卒正:官名。連率:即連帥。官名。大尹:王莽改太守為大尹。(3)屬令、屬長:新官名。(4)自“置州牧”至“各主五郡”,語句有誤。當改為:“置州牧,見禮如三公??けO(jiān)二十五人,位上大夫,各主五郡?!眳⒖肌稘h紀》及王念孫說。敦煌出土木簡載始建國四年王莽詔書有牧監(jiān)之部,王國維據(jù)以指出建國時已有牧監(jiān),此言天鳳始置乃誤。(5)世:謂世襲。(6)鄉(xiāng):漢時為縣之下行政區(qū)。(7)六尉郡:顏師古引《三輔黃圖》,京尉大夫府、師尉大夫府、翊尉大夫府、先尉大夫府、扶尉大夫府、列尉大夫府分管三輔各縣。(8)河東、河內(nèi)、弘農(nóng)、河南、潁川、南陽:皆郡名。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河內(nèi)郡治懷縣(今河南武涉西南)。弘農(nóng)郡治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北)。河南:疑為“滎陽”。劉奉世曰:“河南,當為滎陽,莽所分以為六遂之一也。下文自有‘河南大尹’更為保忠信卿。”遂:謂遠郊地區(qū)。(9)屬正:新官名。(10)保忠信卿:新官名。(11)益河南屬縣滿三十:河南郡原為二十二縣,此時因其為東都京畿,故增屬縣達三十。(12)境尉:新官名。(13)閑田:備為賞功罰罪之機動田。(顏師古說)陳直據(jù)漢簡考證,王莽時確有閑田,并說,“倘王田未經(jīng)區(qū)分,則不能有閑田之建置”。(14)義陽:又稱宜陽,洛陽之改名。(15)粟米之納:《尚書·禹貢》云,離京城四百里納粟,五百里納米。此指離城四五百里的范圍。(16)縣二千二百有三:西漢后期有郡國一百零三,縣、道、侯國一千三百八十七。王莽時大有增加。(17)系:附記。(18)陳留:郡名。治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19)益歲:縣名。蘇林曰,王莽改圉縣為益歲。無考。(20)雍丘:縣名。今河南杞縣。(21)梁郡:郡名。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南)。(22)封丘:縣名。今河南封丘。(23)滎陽:西漢縣名。屬河南郡;王莽分設滎陽郡。(24)行在所:指皇帝所在之處。
令天下小學(1),戊子代甲子為六旬首(2)。冠以戊子為元日(3),昏(婚)以戊寅之旬為忌日(4)。百姓多不從者。
(1)小學:初級學校。古人八歲入小學,有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科目。(2)戊子代甲子為六旬首:于支紀日六十為一周,甲子為首。王莽自以為土德,戊子屬土,故改以戊子為首。(3)冠:指男子成年舉行的冠禮。(4)婚:指結(jié)婚,戊寅之旬:何焯曰,“戊寅,支剋干,故為忌日(不利于行事之日)。
匈奴單于知死,弟咸立為單于,求和親。莽遣使者厚賂之,詐許還其侍子登(1),因購求陳良、終帶等(2)。單于即執(zhí)良等付使者,檻車詣長安。莽燔燒良等于城北,令吏民會觀之。
?。?)侍子:諸侯或?qū)賴髋汕矁鹤尤胧袒实?,稱為侍子。多為抵押品性質(zhì)。(2)購求:懸賞索求。
緣邊大饑,人相食。諫大夫如普行邊兵,還言“軍士久屯塞苦,邊郡無以相贍。今單于新和,宜因是罷兵?!毙N卷n威進曰:“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蚤虱。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赍斗糧,饑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莽壯其言,以威為將軍。然采普言,征還諸將在邊者。免陳欽等十八人,又罷四關填(鎮(zhèn))都尉諸屯兵。會匈奴使還,單于知侍子登前誅死,發(fā)兵寇邊,莽復發(fā)軍屯。于是邊民流入內(nèi)郡,為人奴婢,乃禁吏民敢挾邊民者棄市。
益州蠻夷殺大尹程?。?),三邊盡反(2)。遣平蠻將軍馮茂將兵擊之(3)。
(1)益州:指益州郡。(2)三邊:指涼州、益州、荊州的邊區(qū)。(3)平蠻將軍:新官名。
寧始將軍侯輔免,講《易》祭酒戴參為寧始將軍。
二年二月(1),置酒王路堂,公卿大夫皆佐酒。大赦天下。
?。?)二年:天鳳二年(公元15年)。
是時,日中見星。
大司馬苗訢左遷司命,以延德侯陳茂為大司馬。
訛言黃龍墮死黃山宮中(1),百姓奔走往觀者有萬數(shù)(2)。莽惡之,捕系問語所從起,不能得。
?。?)黃山宮:宮名。在扶風槐里縣境(今陜西興平南)。(2)有:“以”字之誤。
單于咸既和親,求其子登尸,莽欲遣使送致,恐咸怨恨害使者,乃收前言當誅侍子者故將軍陳欽,以他罪系獄。欽曰:“是欲以我為說于匈奴也(1)?!彼熳詺?。莽選儒生能顓(專)對者濟南王成為大使(2),五威將瑯邪伏黯等為帥,使送登尸。敕令掘單于知墓,棘鞭其尸(3)。又令匈奴卻塞于漠北,責單于馬萬匹,牛三萬頭,羊十萬頭,及稍所略邊民生口在者皆還之。莽好為大言如此。咸到單于庭,陳莽威德,責單于背畔(叛)之罪,應敵從(縱)橫,單于不能詘(屈),遂致命而還之。入塞,咸病死,封其子為伯,伏黯等皆為子。
?。?)為說:作為理由(借以推托責任)。(2)能專對者:謂能隨時應變的人。大使:特使。(3)棘鞭:以棘木打擊。
莽意以為制定則天下自平,故銳思于地里(理),制禮作樂,講合《六經(jīng)》之說。公卿旦入暮出,議論連年不決,不暇省獄訟冤結(jié)民之急務??h宰缺者,數(shù)年守兼(1),一切貪殘日甚。中郎將、繡衣執(zhí)法在郡國者,并乘權勢,傳相舉奏。又十一公士分布勸農(nóng)桑(2),班時令,案諸章,冠蓋相望,交錯道路,召會吏民,逮捕證左(3),郡縣賦斂,遞相賕賂(4),白黑紛然(5),守闕告訴者多。莽自見前顓(專)權以得漢政,故務自攬眾事,有司受成茍免(6)。諸主物名、帑藏、錢谷官(7),皆宦者領之,吏民上封事書,宦官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其畏備臣下如此。又好變改制度,政令煩多,當奉行者,輒質(zhì)問乃以從事(8),前后相乘,憒眊不渫(9)。莽常御燈火至明,猶不能勝。尚書因是為奸寢事,上書待報者連年不得去,拘系郡縣者逢赦而后出,衛(wèi)卒不交待三歲矣(10)。谷常貴,邊兵二十余萬人仰衣食,縣官愁苦。五原、代郡尤被其毒,起為盜賊,數(shù)千人為輩,轉(zhuǎn)入旁郡。莽遣捕盜將軍孔仁將兵與郡縣合擊(11),歲余乃定,邊郡亦略將盡。
?。?)守兼:暫時代理。(2)公士:官府的掾吏。(3)證左,見證人。(4)賊賂:賄賂。(5)白黑紛然:言清濁不分。(6)茍免:茍且求免。(7)帑藏(tǎngzàng):國庫。(8)質(zhì)問:反復請示明確是非。(9)憒眊(kuìmào):昏憒糊涂。渫(xiè):除去;疏通。(10)衛(wèi)卒:衛(wèi)卒服役,為期一年,期滿交代。(11)捕盜將軍:新官名。
邯鄲以北大雨霧(1),水出,深者數(shù)丈,流殺數(shù)干人。
?。?)邯鄲:縣名。今河北邯鄲。
立國將軍孫建死,司命趙閎為立國將軍。寧始將軍戴參歸故官,南城將軍廉丹為寧始將軍(1)。
?。?)南城將軍:新官名。
三年二月乙酉(1),地震,大雨雪,關東尤甚(2),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大司空王邑上書言:“視事八年,功業(yè)不效,司空之職尤獨廢頓,至乃有地震之變。愿乞骸骨?!泵г唬骸胺虻赜袆佑姓穑鹫哂泻?,動者不害?!洞呵铩酚浀卣?,《易系》坤動,動靜辟脅,萬物生焉(3)。災異之變,各有云為。天地動威,以戒予躬,公何辜焉,而乞骸骨,非所以助予者也。使諸吏散騎司祿大衛(wèi)修寧男遵諭予意焉(4)?!?br/>
(1)三年:天鳳三年(公元16年)。(2)關東:指函谷關以東地區(qū)。(3)動靜辟脅萬物生:《易·系辭上》云:“夫坤,其動也辟,其靜也翕,是以廣生焉?!北伲洪_也。脅:通翕”,合也。(4)諸吏、散騎:加官名。司祿:新官名。
五月,莽下吏祿制度,曰:“予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國用不足,民人騷動,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祿十緵布二匹(1),或帛一匹。予每念之,未嘗不戚焉。今厄會已度,府帑雖未能充(2),略頗稍給,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賦吏祿皆如制度(3)?!彼妮o公卿大夫士,下至輿僚(4),凡十五等。僚祿一歲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輔而為萬斛云(5)。莽又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濱),莫非王臣(6)。’蓋以天下養(yǎng)焉?!吨芏Y》膳羞百有二十品(7),今諸侯各食其同、國、則(8);辟、任、附城食其邑;公、卿、大夫、元士食其采。多少之差,咸有條品(9)。歲豐穰則充其禮,有災害則有所損,與百姓同憂喜也。其用上計時通計(10),天下幸無災害者,太官膳羞備其品矣;即有災害,以什(十)率多少而損膳焉(11)。東岳太師立國將軍保東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12);南岳太傅前將軍保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13);西岳國師寧始將軍保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14);北岳國將衛(wèi)將軍保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15);大司馬保納卿、言卿、仕卿、作卿、京尉、扶尉、兆隊(遂)、右隊(遂)、中部左泊前七部(16);大司徒保樂卿、典卿、宗卿、秩卿、翼尉、光尉、左隊(遂)、前隊(遂)、中部、右部,有五郡;大司空保予卿、虞卿、共(龔)卿、工卿、師尉、列尉、祈隊(遂)、后隊(遂)、中部洎后十郡;及六司(17),六卿(18),皆隨所屬之公保其災害,亦以十率多少而損其祿。郎、從官、中都官吏食祿都內(nèi)之委者(19),以太官膳羞備損而為節(jié)(20)。諸侯、辟、任、附城、群吏亦各保其災害。幾(冀)上下同心,勸進農(nóng)業(yè),安元元焉?!泵е贫葻┧槿绱耍n計不可理(21),吏終不得祿,各因官職為奸,受取賕胳以自共(供)給。
(1)十緵(zōng)布:漢代粗布;有七緵、八緵、九緵、十緵之別(陳直說)。匹:布帛寬二尺二寸“長四丈為一匹。(2)府需:國庫儲存的財貨。(3)賦:給予。(4)輿僚:低級的眾吏。(5)僚祿……為萬斛云:王莽的吏祿制度,與漢朝不同。漢制,十五等,最高者三公,號萬石,實際年俸四千二百斛;最低者為百石,實際年俸一百九十二斛,其差距二十多倍。王莽之制,最高者增一倍多,低者減三分之二,其差距一百五十倍。(6)“普天之下”四句:見《詩經(jīng)·小雅·北山》。(7)膳羞:貢獻的美食。(8)今諸侯各食其同、國、則:謂公食同,侯伯食國,子男食則。(9)條品:分別等級的規(guī)則。(10)上計:秦漢年終地方逐級上報朝廷的財政收支(戶口、墾田、錢糧等)簿。通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11)率(lù):比率。(12)保:擔保;負責。東方三州:豫州、徐州、青州。一部:當作“五部”,據(jù)前文“每部主五郡”當加改。下同。(13)南方二州:揚州、荊州。(14)一州二部:原文當是“二州一部”。西方二州:梁州、雍州。(楊樹達說)
?。?5)北方二州:冀州、兗州。(16)仕卿:疑作“士卿”。七部:當為“十郡”(王念孫說)。(17)六司:指司命及五司大夫。(18)六卿:指司中、太御、大衛(wèi)、奮武、軍正、大贅。(19)都內(nèi)之委:京城倉庫之儲存糧。(20)節(jié):謂調(diào)節(jié)多少。(21)課計:審核全國的計簿。
是月戊辰,長平館西岸崩(1),邕(壅)涇水不流,毀而北行。遣大司空王邑行視,還奏狀,群臣上壽(2),以為《河圖》所謂“以土填(鎮(zhèn))水(3)”,匈奴滅亡之祥也。乃遣并州牧宋弘、游擊都尉任萌等兵擊匈奴(4),至邊止屯。
?。?)長平館:即長平觀。在涇水南岸,涇水入渭水處。(胡三省說)(2)上壽:敬酒慶賀。(3)《河圖》:讖緯書名。為隋代焚毀。以上鎮(zhèn)水:王莽自以為土德,匈奴在北方則為水德。南岸土壅使水北流,故有“以土鎮(zhèn)水”之說。(4)并州:漢十三州之一。宋弘:長安人。
七月辛酉,霸城門災,民間所謂青門也(1)
?。?)青門:顏師古引《三輔黃圖》云:長安城東出南頭名霸城門,俗以其色青,名曰青門。
戊子晦,日有食之。大赦天下。復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四行各一人(1)。大司馬陳茂以日食免,武建伯嚴尤為大司馬。
?。?)四行(xìng):指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四科。
十月戊辰,王路朱鳥門嗚,晝夜不絕,崔發(fā)等曰:“虞帝辟四門,通四聰(1)。門鳴者,明當修先圣之禮,招四方之士也?!庇谑橇钊撼冀再R,所舉四行從朱鳥門入而對策焉。
(1)《尚書·舜典》有“虞帝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之說。
平蠻將軍馮茂擊勾町,士卒疾疫,死者什六七,賦斂民財什取五,益州虛耗而不克(1),征還下獄死。更遣寧始將軍廉丹與庸部牧史熊擊勾町(2),頗斬首,有勝。莽征丹、熊,丹、熊愿益調(diào)度(3),必克乃還。復大賦斂,就都大尹馮英不肯給(4),上言“自越嶲遂久仇牛、同亭邪豆之屬反畔(叛)以來(5),積且十年,郡縣距(拒)擊不已。續(xù)用馮茂,茍施一切之政(6)。焚道以南(7),山險高深,茂多驅(qū)眾遠居,費以億計,吏士離(罹)毒氣死者什七(8)。今丹、熊懼于自詭期會(9),調(diào)發(fā)諸郡兵谷,復訾(貨)民取其十四(10),空破梁州(11),功終不遂。宜罷兵屯田,明設購賞(12)?!泵?,免英官。后頗覺寤(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復以英為長沙連率(帥)(13)。
?。?)益州:漢十三州之一。轄地約當今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區(qū)。(2)庸部牧:疑有誤。王先謙引胡注云:王莽置州牧、部監(jiān),州自是州,部自是部;今史熊為庸部牧,則又若州部牧合一。(3)益調(diào)度:謂增調(diào)軍隊與物資。(4)就都:廣漢郡之改名。(5)越嶲:郡名。治邛都(在今四川西昌東南)。遂久:縣名。在今云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北。仇牛:古族名,同亭:牂柯郡之改名。邪豆:古部族名。(6)茍:草率;勉強。一切:權宜。(7)僰(bō)道:縣名。在今四川宜賓西南。(8)罹(lí):遭受,(9)詭:責成;要求。期會:規(guī)定期限。(10)貨:計量。(11)梁州:古州名。此指當時的益州。(12)購賞:懸賞有功之人。(13)長沙:郡名。治臨湘(今湖南長沙)。
翟義黨王孫慶捕得(1),莽使太醫(y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2),量度五臧(臟)(3),以竹■導其脈(4),知所終始(5),云可以治病。
?。?)王孫慶(?一公元16):東郡人。(2)太醫(yī):官名。掌醫(yī)藥。屬少府。尚方:謂太醫(yī)令執(zhí)事中之典方藥者,非官名,與《郊祀志》奕大為膠東王尚方同解(陳直說)。(3)量度:計算。五臟:心、肝、脾、肺、腎。(4)竹這:小竹枝。(5)知所終始:謂了解脈理。
是歲,遣大使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將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貢獻焉。諸國前殺都護但欽,駿欲襲之,命佐帥何封、戊己校尉郭欽別將(1)。焉耆詐降,伏兵擊駿等,皆死。欽、封后到,襲擊老弱,從車師還入塞(2)。莽拜欽為填(鎮(zhèn))外將軍(3),封剿胡子,何封為集胡男。西域自此絕。
?。?)佐帥:五威將的副手。別將:另帶一支后續(xù)部隊。(2)車師:西域國名。在今吐魯番一帶。(3)鎮(zhèn)外將軍:新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