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第一太平天國史卷四十二 洪秀全洪天貴福 一 農民的兒子 洪秀全,廣東花縣人,清嘉慶十八年癸酉十二月初十日(一八一四年一月一日),在花縣芙蓉幛附近的福源水山谷一間陋屋里出生〔一〕。他原名仁坤,小名火秀〔二〕,大病后改名太平天國史 卷四十二秀全,后來宣傳說是上天時上帝給他取的名〔一〕,以取「人中之王」的讖兆〔二〕。
洪秀全父親洪鏡揚,是個中農,公正有才能,給族人推戴做父老,并給鄰近各村公舉做保正〔三〕,處理族中和農村有并公眾的事務。他在金田起義前三年便去世了,沒有見到他兒子的革命事業(yè)。
洪秀全母親一說是王氏,生他兄弟三人,長兄洪仁發(fā),次兄洪達,姊洪鳳(又叫洪辛英)〔四〕。另一說長次兄是前母王氏所生,洪秀全是李氏生〔五〕。
洪秀全在福源水出世后不久,全家遷居官祿村〔六〕。這個村子,約四百人,洪氏族人在此居住,是一條窮村,土地瘦瘠,生產低,農民很窮。當時流傳著一首民謠:官祿,官祿。食粥送薯芋。
蒼蠅咬粒飯,追到新街渡〔一〕。
現(xiàn)存的洪氏宗譜后附抄有賣田地、賣屋地、賣小兒、賣女為婢〔二〕等契文,反映出這條村農民生活的悲慘境況。村距廣州城約九十里,在天朗氣清時,可望見廣州近郊的白云山。廣州城是當時中國與外國通商唯一的口岸。在鴉片戰(zhàn)爭前,廣州城附近一帶是中國最早受到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地區(qū),而在鴉片戰(zhàn)爭中,又正是中國反抗外國侵略最激烈的地區(qū)。這個農民的兒子洪秀全便是生長在這個受著封建剝削深重而又處在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前哨的鄉(xiāng)村里。
洪秀全的家境不好,兩兄助父耕田,只有一兩頭牛,又種些瓜菜,養(yǎng)些豬雞,成年勞碌,勉強爭取兩餐〔一〕。那時候,生長在中農家庭的兒童是難得有受教育的機會的。由于洪秀全從小聰明得很,他父親受了封建社會「官自讀書高」的觀念的影響,希望他讀書上進,因此不顧家境困窮,盡力籌措學費,在七歲那年就把他送到本村書塾去上學。洪秀全十分好學,五、六年間,便熟讀了四書、五經、孝經和名家古文,后來又博覽史籍以至諸子百家。老師和父老們都交口稱贊他,以為取功名如拾芥,行見他顯父母光宗族了。有幾個老師因見他家貧好學,竟免收學費,族人也有餽贈,使不致輟學。因此,洪秀全在童年時代,才得在村塾里受到了中國舊文化的教育〔二〕。
童年過去了。洪秀全到十六歲那年,終歸因家貧停學,幫助父兄耕田和放牛。第二年,有一個同學請他去伴讀,定期一年。一年過后,他又回到田間來了。同族父老為著希望他在科舉上做一番光宗耀祖的事業(yè),所以替他打算,請他做本村塾師。他才得到一個教學相長的機會,繼續(xù)研究經史〔三〕。
官祿后山獨秀峰下洪秀全少年放牛地 洪秀全從十五、六歲起便去考試。清代科舉制度分為秀才、舉人、進士三級。進秀才須經過兩次考試,第一次縣考,第二次院考。院考由學政按臨考試,中式的就叫做秀才。各州縣秀才到省城去應試,中式的叫做舉人。各省舉人到京師去會試,中式的叫做進士。洪秀全應試了七、八年,縣考時每試必高列十名內,但到院考時卻落選〔一〕,連秀才還沒有考上。
清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年)二月,洪秀全二十五歲了。這年又逢到試期,他再去廣州府應試,初考時榜上還有名,到了覆試又落選。他悲痛失望,回到家中,得了一場大病。三月初一日,死去兩日復蘇。他在蘇醒后,精神錯亂,在房內走動跳躍,亂說,亂唱,病了十多天,才逐漸恢復康健〔一〕。后來他創(chuàng)立上帝教,就附會這一場大病,說是上帝接他上天,受命下凡誅妖救世。在病前,洪秀全的性情是活潑的,喜歡用詼諧的話來調笑人家。自經這次大病后,完全改變了,性如烈火,態(tài)度端莊嚴肅,寡言鮮笑。坐時體直容莊,雙手置膝上,兩腳稍為分列平放,而從不交股,輒正襟危坐,不俯不仰,亦不斜顧左右,如是歷數(shù)小時而不疲倦。他行時步履莊嚴,目不斜視,亦不反顧〔二〕。這種性格的改變,對后來洪秀全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有關,對他暴躁不安和固執(zhí)不變的心境也有關。
洪秀全病后仍去廣州府應試,又在離家二十多里的鄰村做塾師。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O年)鴉片戰(zhàn)爭在廣州爆發(fā)了,戰(zhàn)事經過兩年,清朝屢戰(zhàn)屢改,被迫在南京城下簽訂屈辱的江寧條約。在戰(zhàn)爭當中,一方面,清朝動員全國,調兵遣將,布防沿海要地,結果不堪一擊,暴露了政府兵力的腐朽。另一方面,廣州人民登高一呼,風起云涌地反抗英國侵略,特別是三元里之役,給英國侵略者以痛擊,顯示了人民無比強大的力量。英國侵略者的大炮驚醒了中國人民,而對洪秀全的刺激尤其重大。在簽訂江寧條約后一年,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春天,洪秀全還再去廣州應試,仍然落選〔一〕。他同往次一要樣滿腔抱恨歸來,但是,他這一次一與以前不同了。他給鴉片戰(zhàn)爭驚醒了,看出他應該走的新道路了。他對多年考試落選的舊恨,與當前國家社會的新恨,一齊迸發(fā),他下了至重至大的決心,咬緊牙根,堅決地憤恨地把筆墨擲在地上大叫道:「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吧」〔二〕!他又對族弟洪仁玕慨憤地說:「以五萬萬兆之花(華)人,受制于數(shù)百萬之韃妖,誠足為恥為辱之甚者,兼之每年化中國之金銀幾千萬為煙土,收花(華)民之脂膏數(shù)百萬為花粉,一年如是,年年如是,至今二百年,中國之民富者安得不貧,貧者安能守法,不法安得不問伊黎(犂)省或烏隆江(黑龍江)或吉林為奴為隸乎」〔一〕!作為太平天國革命領袖的洪秀全的新生命就在這時候誕生了。
二 走上革命 洪秀全決心拋棄科舉,走上革命的新道路。他就在清道光二十三年的夏天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去做發(fā)動起義的工具,已詳上帝教志中。
到第二年正月,洪秀全和他的幾個同志既不拜神佛,又將書塾中孔子牌位除去,所以都失去教席,他決心遠去他鄉(xiāng)活動。
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二月,洪秀全與同志馮云山等先去廣州南的順德,隨即折回,深入粵北,直到陽山、連山等處。他們沿途宣講,只在清遠感化了幾個李姓的人。到連山廳白虎墟后,他們進入八排山區(qū)向瑤人宣傳,到南江排,又遭到言語不通的困難,只吸收到一個江姓老塾師入會,就出山到蔡江。這里已經是粵、桂交界的地方了。洪秀全與馮云山商量說:「現(xiàn)今何不就到廣西去」?因為他有一家姓黃的親戚住在廣西潯州府貴縣賜谷村,他想到那里去,好得宣傳容易入手。馮云山贊同他的意見,于是兩人就從蔡江取道封川入桂,在春水初漲的西江下流,溯江西上,到達表兄黃盛均家〔一〕時,已是初夏天氣,山鄉(xiāng)水田,一片青綠,禾穗正垂垂吐花哩。
在鄉(xiāng)村,農家夏日田間苦作,晚來了,瓜棚下,田寮邊,三三五五聚集乘涼,絮絮傾談。洪秀全在賜谷村就利用這種時光,將拜上帝的道理向群眾宣講。
那時候,貴縣城北有些鄉(xiāng)村里面,還有男女和歌的遺俗。在賜谷村附近,就有一間六烏廟奉祀一雙唱戀歌而死的男女。洪秀全聞本地人說這一雙男女十分神靈。他問道:「這兩人是夫婦嗎」?本地人說:「不是的,當初兩人在這里六烏山上和歌相戀而死,后人傳聞得道,所以立像奉祀」。他聽了,生氣說:「真怪事!世人何愚蠢如此,淫奔茍合,天所必誅,反說得道,且問究竟得的是什么道啊」!他認為山鄉(xiāng)男女和歌的風俗,都從這種妖怪而起,就作詩加以斥責,詩道:與筆題詩斥六烏,該誅該滅兩妖魔。
滿山人類歸禽類,到處男歌和女歌。
壞道竟然傳得道,龜婆無怪作家婆。
一朝霹靂遭雷打,天不容時可若何!
自這一道詩傳出后,本地人大憤,都愿六烏神顯圣殺死洪秀全。但他竟無恙,而白蟻恰巧生在六烏廟,把神廟和神像都蝕壞。這一件偶然的事,使村人相信洪秀全所傳的道為真理,且信他乃上天特派到來傳真理給他們的〔一〕。
七月時候,洪秀全見表兄家苦,很難過意。與馮云山和上年從花縣來的同族兄弟洪仁球、洪仁正議要回廣東。時黃盛均的兒子黃維正因事被逮下獄,他請求秀全說:「他三人回得,我兒子未放出,正要你幫助營救,你回不得,待我兒子出來,然后送你回廣東未遲」。洪秀全答應留下來,叫馮云山等先歸廣東。到中秋那天,黃維正出獄了。先是洪秀全勸黃盛均拜上帝,叫他早晚求上帝救黃維正早得釋放。到黃維正既歸家,洪秀全也勸他拜上帝。賜谷村中,除黃盛均父子外,還有信從的人〔二〕。
十月初旬,洪秀全辭別表兄黃盛均回花縣。下旬到家,才知道馮云山留在潯州未歸。
洪秀全自從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到現(xiàn)在已經過了一年半了,離家遠出宣傳也有九個月了,距離目的還是渺茫得很。雖然他已經利用勸世良言來附會自己那場大病制造出了一種天命的說法,但是,他所利用的上帝乃是西洋的宗教,跟中國的思想信仰、風俗習慣是格格不相入的,要人信從是有困難的。怎樣才能夠把這一個上帝跟中國的思想信仰、風俗習慣結合起來呢?勸人拜上帝,打倒偶像,又怎樣跟革命聯(lián)系得起來呢?他自到家后。這一個迫切的問題緊緊地纏著他。他想了,苦苦地想了,相通了。他知道要解決這個大問題,就必須和中國的歷史結合起來,和當前的革命實際情況聯(lián)系起來,深入淺出地加以闡說,必須這樣做,農民才能夠理解,才易于接受。這就是首先要創(chuàng)立革命的理論。天才的革命思想家抓著了解決問題的核心了。
清道光二十五、六兩年(一八四五—一八四六年),洪秀全留在花縣家中。那時候,父老對他的惱怒已經消除了,他仍得在家鄉(xiāng)做塾師為活。于是他就一面教授學生,一面埋頭撰著革命理論,他寫成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改邪歸正等篇,奠定了太平天國革命的理論基礎。語見上帝教志中。
洪秀全既創(chuàng)立上帝教的革命理論,但作為一個宗教來說,它的儀式和教條還有待于制立。關于這方面,洪秀全在勸世良言里只得到一點兒知識,他還必須去向外國傳教士學習。清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二月初,他得到一個在廣州宣傳基督教的外國傳教士羅傳第一洪秀全洪天貴福孝全的助手周道行的函約,就前往廣州到羅孝全禮拜堂學習〔一〕。
正當洪秀全到廣州向外國傳教士學習后十多天,英國侵略者德庇時借英國游人在佛山被毆事件,突然兵臨城下。廣州人民包括洪秀全家鄉(xiāng)花縣人民在內,立刻展開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斗爭。結果,英國侵略者在人民聲威的抗擊下,低頭把兵艦鼠竄退出廣州〔二〕。這又一次給洪秀全親眼見到人民力量的無比強大,外國侵略者虎頭蛇尾的不足畏。當明清朝御史曹履泰上奏皇帝就是:「臣二十三年春,曾赴粵東,遍覽形勢,博采輿論,而知粵民與英夷為仇仇,即與地方官為仇仇。」又說:「粵東前所團練鄉(xiāng)勇,名日升平社學。而社學之民,約有數(shù)萬,一夫嘯聚,頃刻即成事端。故以之恐嚇英夷者在此,而不受地方官約束者亦在此」〔三〕。這就是說,當時組織起來的廣州人民,一面反抗外國侵略者,同時,也就反抗清朝統(tǒng)治者,他們的力量,足以反抗外國侵略者,也足以反抗表朝統(tǒng)治者。洪秀全就是這樣親在廣州和他的家鄉(xiāng)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人民的教育、一次又一次地加強他對封建反侵略的決志和信心。
洪秀全在廣州羅孝全禮拜堂學習了四個月,他熟悉了基督教的儀式和教條,讀了舊約和新約,還接觸到一些如同陽歷一類的西洋科學知識。
洪秀全在廣州禮拜堂學得了他所需要的東西后,決定即刻再到廣西去開創(chuàng)他的革命事業(yè)。當時他兩手空空,他得到周道行贈送銅錢百文作為旅費〔一〕,于是肩負包袱,在赤日炎炎的六月天里,步行西上。行到啟慶府屬的梅子汛地海邊灣,遇到強盜,把他的行李和銅錢百文都劫光了。第二天,他到了德慶州,身上分文無存,正在進退兩難,在路上徘徊嗟嘆的時候,有兩個路人勸慰他說:「船到灘頭水路開」。他聽了獨自沉思:「這句話真對,極合真道」。于是他不雇一切,鼓起勇氣,大步走上梧州渡船,繼續(xù)向廣西進發(fā)。
洪秀全在渡船中,得到同船人和船家的幫助,得達廣西。七月,他到廣西桂平縣紫荊山與馮云山相見。他們一別三年,馮云山已經在紫荊山發(fā)展了大批的信徒,建立了拜上帝會的組織,所以當洪秀全的足跡還沒有踏上紫荊山,會眾就已經渴望他們的教主洪先生了?,F(xiàn)在他到來,正是時候了。
洪秀全又驚又喜地看到這種想不到的大好情況,他連忙把在廣州禮拜堂學得的基督教的儀式和教條,結合到中國的風俗習慣,進行具體的安排,制立拜上帝會的宗教儀式和十款天條。他利用這些宗教儀式和教條來教育會眾,并把這些宗教儀式和教條匯編起來叫做天條書,和那幾篇革命理論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文整天趕鈔,分發(fā)宣傳〔一〕。
從前中國是一個信仰多神教的國家,地主階級利用神佛迷信愚矇農民,叫他們信天由命,叫他們做牛做馬,忍受剝削,自通都大邑以至窮鄉(xiāng)僻壤深山古洞都祀奉有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神只。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宣布開辟真神唯上帝,人人都是天生天養(yǎng),人人皆平等,除上帝以外,所有皇帝官僚地主所崇拜的一切神只都是魔鬼的化身,必須打倒。因此,革命斗爭,首先就從打倒偶像開始。
在洪秀全到紫荊山后兩個月,拜上帝會發(fā)動打倒偶像運動。他先進行調查,知道象州甘王廟是這一帶香火極盛最迷惑群眾的一個廟宇。這甘王是個著名的兇神,群眾因懼怕他而奉祠他。洪秀全就決定先從這一個兇神下手,以樹立自己的權威。他親率馮云山等前往甘王廟,一邊用大竹杖把甘王像痛打,一邊宣布甘王十大罪狀。叫馮云山等把神像眼睛挖出,發(fā)割去,帽踏爛,龍袍扯碎,身放倒,手放斷。他在壁上題詩道:題詩行檄斥甘妖,該滅該誅罪不饒。
打死母親干國法,欺瞞上帝犯天條。
迷纏男婦雷當劈,害累世人煷(火)定燒。
作速潛藏歸地獄,腥身豈得掛?。垼埮?!
又寫天條和告示貼在壁上以聲討甘王的罪惡。拜上帝會經過這一次打倒甘王像,果然聲威震動了遠近〔一〕。
搗毀甘王像之后,接著就把紫荊山內左右兩水所有社稷神壇全部搗毀,香爐打破。在這種宗教斗爭中,同時向農民灌輸反抗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教他們服從上帝,不從清朝法律,于是宗教斗爭轉變成為政治斗爭,斗爭的矛頭直指向地主階級〔一〕。
這年十二月,馮云山被住在紫荊山區(qū)的地主王作新起團練逮捕,下了桂平縣監(jiān)獄,王作新以謀叛大罪控告。洪秀全在外無法營救。他想起兩廣總督耆英已經奏準清朝皇帝許可中國人和外國人信仰及宣傳基督教,與拜上帝會兄弟商量之后,就在清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年)二月間,趕回廣州,打算入稟總督,請求釋放因信教而入獄的兩位兄弟。到廣州后,才知道耆英已在十天前被召回北京〔二〕。洪秀全大失所望,他在廣州設法營救,無結果,遄返廣西。后來紫荊山拜上帝會燒炭兄弟積聚了一筆巨款,向衙門進行賄賂,馮云山得判決無罪。
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正月下旬,洪秀全與馮云山回花縣家中看視妻子。住到五月,又背上小包袱,前往廣西〔三〕。這是他們最后一次離開家鄉(xiāng)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驚天動地的大革命正在等候著他們發(fā)動呢。
三 開創(chuàng)太平天國的救世主 先是鴉片戰(zhàn)爭時,廣東水師陸軍都招募勇營作戰(zhàn),應募的勇營多天地會會員。到戰(zhàn)后水陸遣撤,他們都潛入廣西來,出沒在水陸交通地點截河抽稅,打劫富戶,官府無法奈何〔一〕。清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天地會雷再浩在湖南起義,廣西各地天地會即聞風預備接應,紛紛拈香拜會,聚眾謀起義〔二〕,未發(fā),雷再浩已敗死。到清道光二十九年春天,廣西省鬧著嚴重的災荒。饑餓威脅著廣大農村。饑民聯(lián)群結隊到處搶米。官府下了「格殺勿論」的命令〔一〕。于是廣西天地會就乘機起義,有的以「劫富救貧」鼓動饑民,有的以「替天行道」號召群眾,而那四句有名的口號—上等的人欠我錢,中等的人得覺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過租牛耕瘦田〔二〕!
更是取得貧苦農民的擁護,當時饑民都投到天地會旗幟下去。天地會在大革命的前夜,首先在廣西點起了農民起義的烽火。
當時拜上帝會總機關設在紫荊山西南面的平在山。洪秀全和馮云山回到平在山后,認為起義的時機已經到來,于是趕緊用全力去做發(fā)展群眾的工作。拜上帝會在農村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掌握窮苦農民渴望得救的心理,用拜上帝的無災無難,不拜上帝的蛇咬虎傷的說法去作宣傳。人們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許多農民都加入會來。拜上帝會又向群眾宣稱上帝降言:「人將瘟疫,宜信者得救。」這年夏秋間,廣西果有幾個州縣發(fā)生瘟疫,人們盛傳入拜上帝會的可以免疫,加入的更眾〔一〕。拜上帝會組織,以桂平平在山為中心,西到貴縣,東到藤縣、平南,北到象州、武宣,南到郁林、陸川、博白以至廣東信宜,在這幾個州縣星羅棋布的村落里,每村或百家或數(shù)十家之中,有的三、五家信從,有的十家八家信從。信從的都是農民之家,寒苦之家。于是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拜上帝會就飛躍地發(fā)展了廣大的農民。同時,又結納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晄等,他們都傾家從事革命,得有經費,就開爐煉鐵,密打刀槍〔二〕。隨即利用這一帶地方對降童的迷信,散布了一首童讖說:「三八二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爾民極」〔三〕,在農民中造成洪秀全是真命天子,為民作主的符命。這年十一月,湖南天地會李元發(fā)在新寧起義,十二月,進入廣西。廣西天地會各山堂都高場起反清復明的旗幟向應。他們縱橫州縣市鎮(zhèn),誅殺官史地主,全桂動蕩,烽火四起了。在此期間,洪秀全曾詠詩言志。詩道:近世煙分大不同,知天有意啟英雄。
神州被陷從難陷,上帝當崇畢竟崇。
明主敲詩曾詠菊,漢皇置酒尚歌風。
古來事業(yè)由人做,黑霧收殘一鑒中〔一〕。
在此詩中,洪秀全指出天地會四起,正是天啟英雄之秋。他要取太祖朱元璋詠菊詩故智〔二〕,任天地會與清軍相斗至兩敗俱傷時,他乃崛起,澄清天下自是易事。漢高祖劉邦曾置酒高歌大風,以慶風起云飛大業(yè)成功之盛。他表示他要做出和劉邦、朱元璋媲美的大事業(yè)。
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春,拜上帝會決定起義。二月洪秀全在平在山穿起黃袍,會眾抱著朝圣朝主的虔誠前來朝見他。天兄下凡教誡他說:「不可令外小見,根機不可被人識透」?!惨弧嘲抵屑泳o起義籌備工作。一面散布上帝降言說:「我將遣大災降世,凡信仰堅定不移的將得救。過了八月后,有田無人耕,有屋無人住」〔二〕。
這時候,拜上帝會與地主階級的斗爭壁壘分明,拜上帝會團結在一邊,地主階級團練則糾集在另一邊,愈斗愈激烈。蕭朝貴假托天兄下凡,命令洪秀全、馮云山「避吉」〔三〕,七月二十四日,胡以晄來金田迎接前往平南縣大同里山人村他家藏避〔四〕。十月初一日,拜上帝會在金田團營,與地主團練發(fā)生大戰(zhàn)。
敵人偵知洪秀全藏在山人村,十一月,派兵來圍山人村,要逮捕洪秀全。楊秀清率領起義隊伍來救,襲破圍兵,迎洪秀全歸金田。清軍來攻金田,敗走,再派大隊來攻。又大敗,逃回潯州城。于是起義隊伍就在十二月初十日(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慶祝洪秀全生日那天,在金田村高高地場起「太平」旗幟,宣布起義〔一〕。
明年二月二十一日,太平軍在萬眾歡呼聲中,擁戴拯救他們的真命天子救世主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縣東鄉(xiāng)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以這年為太平天國辛開元年。
太平軍剛舉起義旗,清朝就用盡全力來要撲滅新生的革命軍,徵調全國的軍隊,動用國家的庫藏,并且派最親信的大臣大學士賽尚阿做欽差大臣。六月,賽尚阿到桂林督師。這時候,太平軍只有一萬多人,兵力不如敵人,武器不如敵人,糧食、火藥被封鎖,不免有軍心動搖的事。洪秀全在這一段時期,最了解群眾的心理,最善于端正群眾的視聽,最能夠鼓舞群眾的斗志,把這些剛剛離鄉(xiāng)背井的起義農民,就鍛煉成為一枝「同心同力,同打江山」的無敵的革命軍。
正當賽尚阿到桂林那天,太平軍從象州中坪回軍入紫荊山。清軍采取封鎖戰(zhàn)略,要把太平軍困死在這一個山區(qū)內。敵人的封鎖是十分嚴密的,到七月中旬后,太平軍鹽吃完了,又多病傷,形勢十分危急,軍心發(fā)生了恐慌。七月十九日,洪秀全在茶地下令移營道:天王詔令各軍各營眾兵將,放膽歡喜踴躍,同頂天父天兄綱常,總不用慌,萬事皆是天父天兄排定,萬難皆是天父天兄試心,各宜真草(心)堅草(心)耐草(心)對緊天父天兄也。天父前有言曰:「越寒天,越退衣,各堅耐,萬不知?!贡姳鴮⒏饕诵研?。今據(jù)奏說現(xiàn)無鹽,移營是。又據(jù)奏說多病傷,護持緊。兄弟姊妹一個不保齊,辱及天父天兄也。各軍各營宜間勻連絡,首尾相應,努力護持老幼男女病傷,總要個個保齊,同見小天堂〔一〕威風。眾兵將各各遵,欽此!
八月初三日,洪秀全就頒布一道戰(zhàn)斗令,道:天王詔令各軍各營眾兵將:放膽、歡喜、踴躍、凡心同力同向前。萬事皆有天父主張,天兄擔當,千祈莫慌。
真神能造山河海,任那妖魔一面來。
天羅地網重圍住,爾們兵將把心開。
日夜巡邏嚴預備,運籌設策夜銜枚。
兵飛五百破十萬,何況妖魔滅絕該。
欽此!
在這一道戰(zhàn)斗令的鼓舞下,八月十六夜,就打破桂平新墟清軍的圍困,從大簡翻山東出平南。二十日,在平南官村大敗清朝廣西提督向榮軍。從此以后,太平軍脫離了山區(qū)作戰(zhàn)的階段,閏八月初一日,就進克永安州,取得起義后第一次克復城市的勝利〔一〕。太平軍既克永安州,清朝大軍跟著就追來,分為南北兩路圍困永安。清朝咸豐帝下嚴詔勒令賽尚阿在永安把太平軍全部殘滅,不許一名漏網。賽尚阿仍采用封鎖戰(zhàn)略,斷絕接濟,又用金錢官職收買叛徒,派遣奸細,潛入永安州,企圖外攻內應。太平天國還是面臨著一場十分艱苦的斗爭。
太平天國壬子二年二月,太平軍火藥已用完,敵人包圍線越迫越近,又到轉移的時候了。三十日(夏歷二月十四日),洪秀全向全軍頒布破圍令道:天王詔令通軍男將女將,千祈遵天令,歡喜、踴躍、堅耐威武,放膽誅妖。任那妖魔千萬算,難走天父真手段。江山六日尚造成,各信■爺為好漢。高天差爾誅妖魔,天父天兄時雇看。男將女將盡持刀,現(xiàn)身著衣僅替換。同心放膽同殺妖,金寶包袱在所緩。脫盡凡情頂高天,金磚金屋光煥煥。高天享福極威風,最小最早卑盡綢緞。男著龍袍女插花,各做忠臣勞馬汗。欽此!
第三天,就打破清軍東面的圍困,從永安州撤出。在龍寮山口大敗清朝追兵。于是乘勝向桂林挺進。五月,出廣西,向兩湖進軍。
洪秀全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鼓舞革命群眾的斗志,叫他們沖過銅關鐵卡,好比疾風掃落葉一般馬不停蹄地攻長沙,入岳州,下武、漢,太平天國癸好三年二月十四日(夏歷二月初十日),就攻克了南京,席捲了江南。
在克南京后,洪秀全主張分軍鎮(zhèn)守江南,大軍向河南挺進,取河南建都〔一〕。這個主張,不論在戰(zhàn)略思想上或政策方針上都是十分英明正確的,已詳論于序論中。洪秀全熟悉中國史,知道南京局促于東南,不是宅中圖大的建都之地。太平天國在南京建都,那就只希望保守長江、淮河以南的地區(qū),偏安于南方,以防御的戰(zhàn)略代替了進攻的戰(zhàn)略,走上敗亡的路罷了。所以他不從在南京建都的一些表面利益來看問題,而從革命的根本大計來著眼,提出分軍鎮(zhèn)守江南,大軍取河南建都的主張。由于楊秀清采納蔣老水手的意見,在南京建都,就使清朝僥幸逃了滅亡,革命不能進行到底,功敗垂成了!
四 革命綱領的制定與有關意識形態(tài)的種種措施 二月二十四日(夏歷二月二十日),一個晴麗的春日,楊秀清率領百官到江邊船上迎接洪秀全,在幾十萬軍民簇擁歡呼聲中,進入南京城〔一〕。于是把南京建為首都,號稱天京。
作為太平天國元首的天王洪秀全,是個天才的革命思想家。他臨朝不理政,擔負決策和思想指導方面任務,國務則由具有非凡統(tǒng)治力的正軍師楊秀清擔任。洪秀全與楊秀清這樣分工,符合于太平天國的政體,有利于太平天國革命事業(yè),對洪秀全本人說來也是最好不過的安排。太平天國前期之所以取得飛騰發(fā)展,與此至有關系。
天京既建,這里是小天堂,是地上天國,洪秀全要求「萬樣更新」〔二〕,他著手要開創(chuàng)一個「新天新地新世界」〔三〕。于是進行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的創(chuàng)制。他把原始基督教大同之說和儒家大同之說熔于一爐,把中國二千多年來農民一脈相承的前仆后繼追求的平均、平等的大同理想推到最高峰。在創(chuàng)制中,洪秀全要細研周禮、孟子等儒家經典,他大約還參考中國歷代公田制度。所以癸好三年二月建都天京時,就定了待百姓條例,宣告要行公有制,但直到十一月才能頒布,可知創(chuàng)制的不易。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綱領的頒布,標志著太平天國革命的性質、目的與方向。語具天朝田畝制度志中。
洪秀全極重視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由他親自主持。建都天京之初,就發(fā)動反孔斗爭。本來洪秀全在創(chuàng)立上帝教時便把書塾里的孔子牌位打倒。金田起義前兩年,已經宣布到革命時要焚燒孔子書。太平天國壬子二年(一八五二年)駐軍湖南郴州時,就焚燒孔廟。到了建都天京,就下令大燒孔孟書,把南京孔廟作為屠宰牲畜的宰夫衙,展開一場如火如荼的反孔大運動。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加以阻止,洪秀全不得不服從,把焚燒儒家書改為刪改。洪秀全反孔的主觀意圖,為的是要通過樹立上帝的天上權威,來樹立他自己稱為上帝之子下凡「作主救人」的地上權威,并非為反封建起見,但其客觀效果,卻使反革命大頭子曾國藩等驚呼嚎叫,把封建社會的「至圣」孔丘這尊偶像打倒了。語具序論中。
洪秀全在初創(chuàng)立上帝教時,因為人們說他教人拜上帝是「從番」〔一〕,他為著要得人信從,所以博引經史,以證明中國古代就是拜上帝的。這一時期,洪秀全的宗教說理所用的詞語,可說是耶、儒雜糅的,太平詔書和天條書中,滿紙便都是儒家典訓和史冊古事。到建都天京后,便把其中所引證的儒家典訓和史冊古事全部刪去,另行重刻。洪秀全在刪改的四書中,把「夫子」改為「孔丘」,把「梁惠王」貶為「梁惠相」。洪秀全把詩經改為詩韻,把武經改為武略,不肯以「經」字許給古人的著作。洪秀全在刪改武經中刪掉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國封建社會歌頌的古圣先賢的事跡。這個被地主階級咒詛為「上掩乎孔、孟」,「自圣公然蔑古圣」的洪秀全,他不但對中國古代一切都采取貶低或否定的態(tài)度,就是對于他所崇奉的舊遺詔圣書(舊約)、新遺詔圣書(新約)也并沒有多大的例外。他對兩書進行修改和批解,為他「下凡作主」作憑據(jù),定名為欽定舊遺詔圣書、欽定前遺詔圣書。他說:「新約有錯記」,所以經過他刪改和批解的新遺詔圣書改為欽定前遺詔圣書,又稱為前約,取消了「新」的資格,而把他自己的天命真圣主詔旨書(即天命詔旨書)定為真約,表示只有他的詔旨書才是得自新的天啟,才是真?zhèn)?。洪秀全對于舊約、新約,不過作為證明他真命天子的圖讖而已,他同樣要凌駕于上帝、耶穌之上的。
洪秀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勞動人民特地提倡通俗文體并且親作示范的人。洪秀全在起義前寫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三篇宣傳文章還都是古文,其原道救世歌一篇,更是典實連篇。他鈔送這些文章在廣西山鄉(xiāng)進行了兩年多的宣傳,深切地認識到這種古文不是勞動人民所能領會的,群眾須要的是聽得懂看得懂的明白如話的文體。太平天國史卷四十二他通過革命實踐,明確了群眾的要求。歷此,他就大力去打破封建古典文體,在金田起義后頒布的詔旨,他都寫行明白如話,以符合于群眾要求。到建都天后,就進行文體改革。在形式上,提倡富有生命力的人民語言的語體文,提出「使人一目了然」的目標,反對「古典之言」,使勞動人民都能讀能寫。在內容上,提倡具有戰(zhàn)斗性思想性的人民紀實文學,提出「言貴從心」、「文以紀實」的目標,反對貴族文學。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確定了革命對象和革命方向。由他自己親自主持,一面用行政的力量禁絕封建文學,同時,自己又孜孜不倦地努力寫作,實踐了自己的主張,通過詔旨的頒布,作為群眾學習的典范。洪秀全在中國文學革命史上,第一個反映人民的要求,站在人民立場提出反對封建文學的革命政策,給近代中國文化啟蒙運動做了先導。
中國藝術源遠流長,擺在洪秀全面前的是一個反對與繼承的問題。他站在上帝教的立場,定出「不準繒人物」的規(guī)條,掃除了地主階級用來欺騙和麻醉農民的封建故事與佛、道迷的人物畫,而代之以山水畫、花鳥畫和翎毛走獸畫,他大力提倡人民喜愛的壁畫、彩畫、年畫,給人民帶來豐富多采的藝術生活。尤其是壁畫,在太平天國城市的宮室住宅內,無處不繒,天宛如一座壁畫城,現(xiàn)代著名國畫家評為興亡繼絕,「直可以上斷敦煌初盛唐的壁畫而無愧」。
洪秀全在思想指導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這些工作,都起了為革命斗爭服務的作用。當建都天后第二個月,江蘇省發(fā)生了一次全省地震,與江蘇為鄰的浙江、安徽、山東也有部分地方發(fā)生地震〔一〕。地震在中國自古認為是皇天警告人類的種兇兆,地震一發(fā)生,大滅難就會來臨,所以人們惶惶不安。而當時地震的發(fā)生,又恰恰是在建立天京的時候,這就會給敵人利用來做搖動人心的機會。這在太平天國是一件大事。同時天內又發(fā)生叛逃的事〔二〕,這也是搖動人心的大事。洪秀全針對著這兩件大事,就頒布一道詔旨道:天王詔曰:萬樣■爺六日造,同時今日好誅妖。地轉實為新地兆,天旋永立新天朝。軍行速追誥放膽,京守嚴巡滅叛逃。一統(tǒng)江山圖已到,胞們寬草(心)任逍遙。欽此〔一〕!
洪秀全在這一道短短幾句的詔旨中,針對著群眾的思想情況,告論他們:「地轉實為新地兆,天旋永立新天朝」,地震不是兇象,而是新天新地新朝的好兆頭;叛逃一定要消滅掉的,「一統(tǒng)江山圖已到」,大家趕快努力向勝利前進!這樣,就安定了群眾的優(yōu)慮,并且鼓舞了他們的斗志。又如甲寅四年(一八五四年)五月,天京糧食告匱,「下一概吃粥之命」,到了「咸有怨言」、「變心」、「逃走」的地步。當時敵人江南大營就駐扎在天京東門外孝陵衛(wèi),虎視眈眈,與城內反革命分子圖謀里應外合,形勢極為嚴重。洪秀全就降詔論告全京,中有句道:神爺試草(心)橋水深,如何吃粥就變心?不見天兄舍命頂,十字架上血漓淋。不見先鋒與前導,立功天國人所欽〔二〕。
神爺指上帝,橋水,即計策,廣西貴縣一帶的方言,先鋒指西王蕭朝貴,前導指南王馮云山。這幾句話就是說:上帝是在用計考驗你們?。≡趺闯灾嗑妥冃哪??你們不見天兄代世人贖罪,釘死十字架上嗎?你們不見西王和南王英勇犧牲,立功天國為人欽仰嗎?洪秀全用群眾熟知的事跡來教育他們,穩(wěn)定了嚴重的形勢。他這種針對群眾思想而發(fā)的詔旨,正如金田起義時期那樣在思想上起著指導群眾的大作用。
在太平天國革命前,中國到處泛濫著鴉片煙毒。到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國用行政的力量大力掃除。當時還有些人偷吸鴉片煙,群眾又有一種不正確的說法,說吸鴉片煙上了癮,要戒除就會病死。洪秀全就針對著群眾這一個思想頒布了道詔旨道:天王詔曰:高天燈草似條箭,時時天父眼針針,不且看黃以鎮(zhèn),無心天救何新金。吹去吹來吹不飽,如何咁蠢變生妖!戒煙病死甚誅死,脫鬼成人到底高。欽此〔一〕!
他在這道詔旨中,勸告人民說,一個人做的事,或好,或壞,天父時時都眼針針地望著他的。如果你不信,可看黃以鎮(zhèn)犯了瞞天的罪惡,天父就下凡指出殺了他;何新金因為修好鏈正,在死難臨頭當中,天父就救了他的命。切莫要瞞天吹鴉片煙,天眼是看得見你犯罪的。一個人吹鴉片煙是「吹去吹來吹不飽」的,怎么這樣遇蠢「變生妖」呢!縱使戒鴉片煙就病死,也比犯吹鴉片煙罪被處死好,「脫鬼成人到底高」啊!洪秀全就是這樣根據(jù)群眾的認識水平,三番四復地去說服群眾,叫他們戒吸鴉片,除掉惡習。他還撰寫詔旨來教人,有的四言數(shù)句如箴頌,有的五言數(shù)句如歌謠,有的七言數(shù)句,短的如絕句,長的如古風,從品隲批判古代的君臣起,以至耳、目、口、鼻、手、足等事的箴言〔一〕。他以教主和君王的身分,誨人不倦地諄諄教育人民。
洪秀全在建都天京后三年多里,制定了革命綱領,提出革命的目的和根本主張,從而解決方向性的大問題,他進行種種有關意識形態(tài)的措施,他還掌握群眾的思想,及時加以指導。這個偉大的天才革命思想家,對太平天國革命發(fā)揮了至為巨大的作用,也給后來革命和中國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五 宮中生活 要了解洪秀全這個人物,必須對他的生活、性格等等方面有所了解。雖然所知只是一鱗一爪,但總比完全不提及好一些。
洪秀全天朝宮殿擺盡帝王的威風,連進膳時,也要放禮炮聲奏樂、鼓聲、鈸聲、鑼聲與炮聲交作,直到膳畢各聲始?!捕?,比封建帝王的威風還要威風。但是,他擺的是帝王的架子,實際過的卻是農家勤儉的生活。
洪秀全生長農家,勤勞成性。英國外交官富禮賜在天京游記里說:「天王十分勤工,常自作文告詔書,披讀及批答各王奏摺?!顾浽谔斐瘜m殿參觀大照壁上黃緞丹書的詔旨又說:「皆天王親手所書的文告。天王最喜歡做這些文章,孳孳矻矻,執(zhí)筆不倦?!箿旄〉廊私鹆觌s記說洪秀全在宮中每隔幾天,出一道詔旨,或作一詩,發(fā)出貼在照壁上。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記所見洪秀全天榜,以黃緞數(shù)匹續(xù)長,界二寸寬,朱絲直闌,上下邊朱畫龍鳳,作七言韻句,自盤古氏起訖明季君臣事實,悉加品騭。朱書楷字約萬言,揭于照壁名天榜。洪秀全就是這樣孳孳矻矻辛勤工作。他還參加體力勞動,天朝宮殿內每有修整宮殿,挖地筑城,或打禁苑等工程,雖雨雪霏霏,他都親自率領女官工作〔一〕。洪秀全又是一個節(jié)儉的人。他教導后宮說:爺圣旨萬樣節(jié)儉,一飯一絲當慳廉。今日慳廉積上天,積福多多萬方沾〔二〕。
他自己就以身作則,吃的「御饌甚陋」〔一〕,用的手巾,「須面手汗帕不同,須面用新潔手舊」〔二〕,破舊了的手巾洗不凈須面,就用來做洗手拭汗。他生活非常嚴肅,道貌岸然,對自己要求和對他人要求都同樣極為嚴格。從天父詩一書所收洪秀全做的有關生活的四百多首詩中,只聽見他一片肅穆凜烈的聲音,而沒有看到他有絲毫晏安淫佚的象跡。他過清規(guī)戒條的生活。當時反革命分子記載說他「荒淫」,完全是誣蔑、狂吠。后世論他建都天京后,有晏安逸樂的說法,也是無稽之談。
說洪秀全的生活,必須指出他性情暴烈,心境不安,整天處于煩躁之中,這是他于二十五歲那年患的精神病的后遺癥。早在金田起義前兩年,蕭朝貴就假托天父的話來勸誡洪秀全。天克圣旨戊申年十一月中旬記天兄下凡帶蕭朝貴上天,天父對蕭朝貴說:「洪秀全是我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我性烈,他性亦烈。但朕在天上,他性烈現(xiàn)在凡間,爾要勸他不可十分性烈,要看事來,要發(fā)令才好發(fā)令也?!购樾闳且话l(fā)火就打老婆的人。天兄圣旨己酉年正月二十一日天兄下凡,時洪秀全要從廣西回花縣家中,天兄就諭他說:「洪秀全胞弟,爾回去家中,時或爾妻有些不曉得,爾漫漫教導,不好打生打死也?!咕褪菤⑷瞬徽Q鄣臈钚闱逡才潞樾闳凰【蜌⑺?,在天父下凡詔書第二部記天父下凡命杖責洪秀全事。那天洪秀全說:「我轉高天之時,天亞爺之性還烈也,總是天亞爺有海底量,今日天父勞心下凡,命杖責爾二兄者,因爾二兄肚量狹隘之過?!箺钚闱鍖φf:「二兄性格乃是天父生成,子肖父性,非量小也。」第三天,楊秀清登朝請安,他當洪秀全稱贊他為「骨鯁之臣」的時候,就乘機諷諫洪秀全說:「小弟雖足為臣者法,但后日幼主以后,亦要法我二兄海底之量,能受臣直諫,方盡為君之道也。自古以來,為君者常多恃其氣性,不納臣諫,往往以得力的忠臣,一旦怒而吳殺之,致使國政多乖,悔之晚矣?!棺羁梢钥闯龊樾闳郧楸┝业臒o過于收在天父詩內他所寫的詩,如一百二十八首道:「半星亮起燒死人,各人救亮放精靈。明知亮大偏沖起,燒死自家有誰憐。」四百五十六首道:「無亮千祈莫沖起,沖起亮來燒自己,好心顧亮替人救,免亮延燒無了止。」三百八十七首道:「因何無亮沖起來?因何亮起不救開?亮沖起來誰人受?亮不救開燒死該!」四百三十九首道:「一個沖亮有死罪?!沽潦腔鸬谋苤M字。當時譯上帝名Jehovah為耶火華,太平天國避上帝諱,故以亮字代火字。洪秀全這些詩就是叫人莫惹起他發(fā)火,他發(fā)起火來就會殺人。在他身邊的人見他發(fā)火,必須要替那個惹他發(fā)火的人去救火,以免延燒無了止。他叫人怎樣救他發(fā)火呢?二百八十五首道:「亮起速快求開恩,不求莫怪亮連天,見人跪求替人奏,不奏亮起在眼前?!挂话侔耸呤椎溃骸噶疗鸸蚯笠\,亮未救縮莫起身。亮紅速跪速救烏,一個起身不容情?!顾坏撬l(fā)火的人跪求開恩免死罪,就是身邊的人也都要替那個人跪求。當他發(fā)火未停時不得起身,如有人敢起身,就要治罪,他知道發(fā)火是不對的,但自己控制不住,須要有人給他平息。二百零二首道:「回回亮是誰人救?救得亮多福己求?;鼗鼐攘琳嬖铝粒娌荩ㄐ模μ炫淙疹^?!谷偈椎溃骸笇m內最貴兩十宮,因會救亮故高封。真會救亮真月亮?!谷偈椎溃骸刚鏁攘撩摴砻?,真會救亮是真妻。真會救亮好心腸,真會救亮識道理?!购樾闳苑Q是太陽,所以稱他的后宮為月這。兩十宮,就是他第二十個妻。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動輒發(fā)火須要他人來平息的人,這是精神有病的人,洪秀全這種精神狀太顯然是他當年患的精神病的后遺癥,他的心境是不會安寧的,而是時在煩躁之中,他在天父詩二百六十六首里自述道:「這個又沖,那個又沖,爾主那得安樂在宮中!這個不然,那個不然,爾主那得安樂在高天!這個又赦,那個又赦,爾主那得安樂管天下!這個雙饒,那個又饒,爾主那得安樂坐天朝!」天父詩刻于丁巳七年,這些詩是太平天國前期做的。那時候,國務由楊秀清執(zhí)掌,洪秀全安居宮中只擔任制定綱領和有關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工作,就精神病治療來說,這種工作還有助于安定神經,而洪秀全的精神狀況已經如此煩躁。到殺楊秀清后,他要主是他做,軍師也是他做的時候,他的精神煩躁一定更甚于前期,國事怎能應付不失當,朝政怎能不大綱紊亂呢!
六 反侵略的大舵手 太平天國丙辰六年(一八五六年)七月,天京事變發(fā)生了。從此以后,直到甲子十四年(一八六四年)四月,洪秀全逝世,前后八年,都是洪秀全親自執(zhí)政。在洪秀全親自執(zhí)政這些年代里面,應該大書特書的是他領導的反侵略的斗爭。洪秀全生長廣州府,他從感性的具體的認識看出資本主義侵略者的兇狠面目和對中國的狼子野心。他又身經鴉片戰(zhàn)爭,親見中國人民力量的偉大,受了反侵略的大教育,因此,到他領導太平天國革命的時候,就能夠代表中國人民的意志,繼承鴉片戰(zhàn)爭的偉大傳統(tǒng),堅決地高舉起反侵略的大旗。
洪秀全從建都天京之日起,到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十一月底進軍上海止,一方面,采取暫時爭取資本主義侵略者不干涉的對外政策,利用宗教、通商、友好往來等一串手段和策略。另一方面,對資本主義侵略者的兇狠、野心,卻隨時隨地提高警惕,用大炮來監(jiān)視著他們。在領導太平天國對付資本主義侵略者的斗爭上,可以說洪秀全是懂得革命的兩手的。洪秀全在處理對付資本主義侵略者的事務方面,與他處理內政迥不相同,他的處理是正確的。如辛酉十一年春,英國海軍司令雅齡率兵艦深淘號停泊天京,請求借地三丈,蓋屋貯煤。洪秀全指定在七里洲要塞濠溝外江邊,借地三丈給英艦蓋屋蓋屋貯煤,不準作別用〔一〕。這樣,既不致因小事引起決裂,而又在要塞監(jiān)視之下,使侵略者不敢有所異動,在當時的具體情況下,作出這樣的處理是適當?shù)?。洪秀全對洪仁玕是很信任的,可是,當洪仁玕負責外交事務處理失當時,就把他免職。這些情況,說明洪秀全在處理對付資本主義侵略者的事務上,是十分慎重的。
洪秀全掌握對外方針政策,不論是在多么驚濤駭浪之中,他都拿得穩(wěn)定,應付得英明而果斷。當辛酉十一年秋安慶陷落,太平天國進軍武昌力爭上游的大戰(zhàn)役總失敗后,英國海軍提督何伯、參贊巴夏禮就利用這一時機,到天京來向洪秀全提出平分中國,幫助打倒清朝,如不答應,就把太平天國打倒的談判。這是一個何等巨大的風暴,英國侵略者一面是利誘,一面又是威協(xié)??墒牵樾闳鎸χ娛麓笫〉臉O為困難的形勢,他既不受利誘,也不怕威協(xié),他在取得群臣們一致同意之后,就對英國侵略者斷然予以拒絕,大無畏地代表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意志,立即向上海進軍,為保衛(wèi)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利益而展開偉大的反侵略戰(zhàn)爭〔一〕。
在清朝統(tǒng)治者和英、法侵略者簽訂北京條約、批準天津條約后,他們之間,正在逐步完成互相勾結的過程。所以,一到太平天國進軍上海展開反侵略戰(zhàn)爭的時候,盤踞在長江上游安慶的反革命頭子曾國藩,立即派李鴻章組織一枝新興武裝——淮軍,于壬戌十二年(一八六二年)正月,由英國商船偷運去上海,支援外國侵略者。由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和英國海軍提督何伯、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率領的英、法侵略軍,在上海聯(lián)合抗拒太平軍,外國侵略者和清朝統(tǒng)治者已經進入攻守同盟的階段,迅速地聯(lián)合了起來向太平天國革命時行抗拒。這一場反侵略大戰(zhàn),戰(zhàn)役一開始,就把外國侵略者打敗,擊斃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于南橋鎮(zhèn),圍困英國陸軍提督士迪佛立率領的英、法侵略軍于嘉定,士迪佛立帶敗軍焚城竄走上海。大軍圍松江,進迫上海,把外國侵略者驅逐出中國,只是指顧間事。曾國藩又立刻派遣湘軍水陸師直犯天京,來拯救外國侵略者。太平天國對驅逐外國侵略者的大業(yè),雖然功敗垂成,但是,卻粉碎了侵略者想要把中國變?yōu)橹趁竦氐目裢髨D,在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史冊中,建立了輝煌業(yè)績,洪秀全不愧是太平天國反侵略的大舵手。
七 自惹而亡——私字作祟 李秀成在用血和淚寫成的自述里指出:「天王失國喪邦,實其自惹而亡?!咕C觀太平天國全部歷史和洪秀全在天京事變后所作所為,這個沉痛的總結是正確的。
洪秀全自惹而亡,首先是個「私」字作祟。當誅楊秀清后,韋昌輝作亂,把天京京攪得暗無天日,如此滔天大禍,全朝同心,把大亂平定了。這充分說明軍民對革命的無比忠貞,對太平天國的衷心擁護。當時外國觀察家報導對事變后的展望說:「概而言之,太平軍兩王內訌,自相殘殺,雖在三四個月短期間死去三萬人上下,而其人數(shù)并不似減縮,實力亦不似較弱,因為石達開所部多精壯之士,軍力雄厚」。〔一〕又有一個報導說石達開「這一位青年領袖是英雄俠義,勇敢無畏,正直耿介的,正是全軍之中堅人物」。又說:「綜觀南京新政府之前途,從道德觀點上不若從軍事及政治觀點之較有希望。這是一個強有力而生長未艾的國家」?!捕澈樾闼麉s因「私」字作祟,破壞了軍題負責制,毀壞了他自己,也導致了太平天的覆亡,事詳政體志中。
天京事變后,全朝同舉石達開執(zhí)政,要繼續(xù)行使軍師負責制。而洪秀全則迫走石達開,破壞太平天國的政體,與群眾發(fā)生了矛盾。到石達開被迫出走,「將全朝好文武將兵帶去」〔一〕,造成太平天國空虛,到處無兵抗御敵人的極端嚴重的局面,太平天國到了覆沒的邊沿,群眾更加激憤起來。洪秀全不得不向群眾讓步,革掉了兩兄的王爵。同時,他又聽從朝臣采取選賢任能的措施,由朝臣先出兩個忠心耿耿、功勛卓著的將領陳玉成和李秀成為大將,接著,又選出一個少勇剛強的將領李世賢為大將,專任他們去抗擊敵人。他還對軍民施了恩惠。這樣,由忠勇的大將率領軍民進行艱苦的戰(zhàn)斗,渡過了驚濤駭浪,取得戊午八年秋天在浦口打垮清朝江北大營,在安慶廬州三河鎮(zhèn)殲滅湘軍李續(xù)賓全軍兩役具有決定性的勝利,粉碎了敵人攻取天京的企圖,穩(wěn)定了太平天國后半斯的戰(zhàn)局。
但是,洪秀全只是在危急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向群眾讓步,他并不是真誠采納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所任命的正掌率大臣蒙得恩,還是出之于私。蒙得恩之所以得任正掌率大臣,由于是他的「愛臣」〔二〕,而不是由于有才有功,群眾失望,因此「人心改變,政事不一,各有一心」,「各有散意」〔一〕。洪秀全與群眾依然存在著嚴重的矛盾。
洪秀全不肯相信群眾,他只相信他的私人。他任人唯親,重用他稱做外甥的幼西王蕭有和、長兄信王洪仁發(fā)、次兄勇王洪達、族弟干王洪仁玕、女婿金王鍾萬信、凱王黃棟梁、捷王黃文勝等。這班人有的是小孩,把國事當作兒戲,有的是兇橫暴,無法無天。其中只有洪仁玕有才有德,固然應當別論,但他卻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領導人物,況且他并沒有參加金田起義,直到己未九年,太平天國革命經過了天翻地覆才來天京,而不到一個月,就封為精忠軍師干王,為「朝綱之首領」,這也就不能不使那班出生入死汗馬功高的功臣們不服了。
洪秀全猜忌功臣,他用一種分而治之的封建治術,把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他世賢、輔王楊輔清這幾個統(tǒng)帥部下的大將都封了王,以分他們的權力,其結果,他們的權力固然是被分散了,可是,此后那些得封了王位的將領可以不再受本管統(tǒng)帥的管轄了,犯法可以拒不受制裁了,作戰(zhàn)調遣可以不聽命令了,于是洪秀全與統(tǒng)帥,統(tǒng)帥與部將之間都充滿了矛盾。壬戌十二年夏,李秀成奉詔統(tǒng)率各路兵回攻天京城外湘軍之役,他在蘇州召開兩次軍事會議,首先就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如欲奮一戰(zhàn)而勝萬戰(zhàn),先須聯(lián)萬心而作一心」〔一〕。但是,在當時這一個內部矛盾重重的情況下,如何能做得到聯(lián)萬心而作一心呢!這一次大戰(zhàn)役竟打不退敵人。李秀成在自述里曾經慨嘆說:「天王見我兵多將眾,忌我私心,內有佞臣之弄,封陳坤書為王,分制我勢,我部下之將,見此各心不忿,積恨于心」。這個陳坤書本是李秀成部將,自得封為護王之后,擾害人民,李秀成對他就「制其未能」了。后來蘇州被困危急時,李秀成發(fā)出三次用血淚寫成的求救書都調不動他。洪秀全用這種封建治術破壞了內部的團結,敵人看得很清楚,他們論洪秀全「增封多王,以間其黨,而內亂猜忌之萌,愈散漫不可制」〔二〕。
洪秀全要依靠群眾打江山,他卻「恐人之占其國」〔三〕。他不能不依靠人,但他卻不信人,因此,他就不得不否定人力,而以一切都歸之于天。于是他只好死死抓著宗教這一個工具,而且變本加厲,日益向迷信方面發(fā)展,這一回說上帝托夢兆,另一回又說上天請救兵,一直頑固到喪失理性的境地。他自己心里明知這個上帝,是他塑造出來的工具,但他嘴里卻咬實「有天不有人」。李秀成說他「不肯信人,萬事俱是有天」〔一〕,正說明了他的心理狀態(tài)。庚申十年三月天京解圍之役,他不但沒有「降詔獎勵戰(zhàn)臣,并未令外戰(zhàn)臣見駕」,他反而把將士百戰(zhàn)艱難,出生入死的戰(zhàn)果歸之于「天靈,詔言有天不有人」〔二〕,他依靠群眾,一次又一次地打破重圍,渡過危關,他卻詭辨地把群眾的力量說成是「天靈」,摧殘了士氣,打擊了斗志,使將士灰心喪氣。天父天兄的宗教也變成為一條繩索,把他自己越縛越緊,以至于死亡。
總之,在天京事變后,洪秀全破壞了軍師負責制,與群眾發(fā)生了矛盾。他不是不知道他與群眾的矛盾的,他也不是不要解決矛盾的,而是曾經三番四智盡能索地去應付的。但是,他解決矛盾,不是從團結出發(fā),而是從父子公孫江山萬年一己之私出發(fā)。只要存在一己之私,矛盾就斷不可能解決。所以,他越解越亂,一個矛盾還沒有解決,另一個矛盾又產生。太平天國就在這種內部矛盾重重,離心離德當中斷送了。這個「私」字,洪秀全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太平天國。
八 自惹而亡——亂字當頭 洪秀全自惹而亡,另一方面,是亂字當頭。亂,就是紊亂,就是應付失措。
洪秀全是個偉大的天才革命思想家,但卻不是個能行動的政治家。他創(chuàng)立上帝教后,組織拜上帝會的是馮云山,領導群眾、開展斗爭的則是楊秀清、蕭朝貴,他與群眾中間隔著一個媒介體,這使他脫離簡單的塾師生活以后,又進入了高高在上的神圣一般的教主生活,缺乏深入實際斗爭的磨練。到建國后,他身為天王,臨朝不理政,又得不到積累豐富的政治、軍事經驗。加以他的精神狀態(tài),終日煩躁不安,更不適宜于處理瞬息變化的政治、軍事斗爭??墒?,洪秀全卻要「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做個日理萬機的專制獨裁的君王。這就必然要出現(xiàn)亂字當頭了。
亂字當頭,在政治上,李秀成天朝十悮指出:「悮立政無章」。曾國藩給其弟信說:「自洪、楊內亂以來,賊中大綱紊亂」〔一〕。國家必須有劃一的制度,然后才能行使。掌握政權,必須大綱在握,然后才能應付萬機。從李秀成自述中可以鮮明地看出太平天國前后期興亡的對比。在前期「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立法安民」,「嚴嚴整整,民心佩服?!沟胶笃凇溉诵母淖?,政事不一,各有一心」,「朝中政事,并未實托一人,人人各理一事」。洪秀全要專制獨裁,結果把國家攪成無政府狀態(tài)。他又亂封王爵,王親國戚的幼孩兒童都封了王,而日日夜夜在疆場保國的汗馬功勞的人卻不得封。后來封多了,不給名號,一律稱為列王。到列王又封多了,把封的王都寫作「■」。這個■字是太平天國因避王字諱而造的字,其義為小王,今用來封人。于是未得封王的功臣感到憤憤不平,而受到列王的封的人則感到不光彩,受到■字的封的人更認為被侮辱,喪盡了人心,己詳于政體志中。
亂字當頭,在軍事上,是驚慌失措,應付錯誤。壬戌十二年(一八六二年)二月,曾國藩派湘軍水陸軍從安慶向天京進犯。四月,湘軍水師攻陷頭關,闖入護城河口,陸軍直入,逼扎雨花臺。時李秀成率領軍隊在上海周圍大敗英、法侵略軍,克嘉定,青浦,圍松江。英、法侵略軍戰(zhàn)則即敗,不敢見仗,逃回上海。洪秀全驚慌失措,一日下三道詔書追圍攻松江大軍回救天京。
保衛(wèi)天京,當然是首要的。但是,如何保衛(wèi)天京,卻必須根據(jù)當前形勢來制定對策,不同的形勢,靈活地采取不同的對策,不應驚慌失措。當敵人兵臨天京城下的時候,廬州已告失陷,長江北岸名城要地都已喪失。而在長江南岸,則蘇南早已底定,浙江十分之八入版圖,上海即將克復。太平天國既失江北,就只有依靠蘇、浙,方才能夠保衛(wèi)天京。形勢發(fā)生了變化,蘇、浙的重要性,已經與安慶、廬州未陷前不同了。要依靠蘇、浙,就必須鞏固蘇、浙,首先驅逐外國侵略者,在上海消滅初組織的李鴻章淮軍,在浙東打垮左宗棠湘軍。蘇、浙既鞏固,然后才能運用其人力、物力來保衛(wèi)天京。
李秀成回到蘇州,開了軍事會議,上奏洪秀全請采取會義主張暫避敵鋒,用固守天京戰(zhàn)略來打敗敵人。這個戰(zhàn)略是正確的,不僅如同李秀成所說是從雙方軍事形勢作出的對策,也正是符合于當前敵我的總形勢。這樣,大軍就得用于消滅蘇、浙敵人,鞏固蘇、浙,保衛(wèi)天京??墒?,洪秀全竟驚慌失措,不納良策,派補王莫仕暌到蘇州催促起兵,嚴詔斥責李秀成說:「三詔追救京城,何不啟隊發(fā)行?爾意欲何為?爾身受重任,而知朕法否?若不遵詔,國法難容。仰莫仕葵(暌)專推(催)起馬,啟奏朕知」〔一〕!李秀成不得不遵詔,他把蘇、浙大軍調歸天京作戰(zhàn),各城只留一些單薄的防守部隊。于是敵人就乘機反攻。在上海方面,外國侵略者重振旗鼓,擴充了常勝軍,淮軍得到侵略者新式武器的裝備和派軍官教練,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聯(lián)合向蘇南進攻。在浙江方面,衢州的左宗棠湘軍會同外國侵略者在寧波組織的常捷軍、常安軍、定勝軍向浙東、浙西分投進攻。太平天國陷到了兩面作戰(zhàn)的泥坑。
大軍于九月初向扎營在天京城南的湘軍發(fā)總攻擊令,猛攻四十多天,敵人水運便利,軍資糧食充裕,能作持久戰(zhàn),太平軍須從蘇南陸運,接濟困難,因缺乏糧食,連冬衣都運不到,無法再繼續(xù)進攻。假使洪秀全這時候能冷靜地考慮全局,自知過錯,準許蘇、浙大軍回師迎擊敵人,還是來得及的??墒?,他見攻打不下敵人營盤,暴躁發(fā)怒,叫李秀成到金龍殿來,大加痛責,革去王爵。又錯亂地命令李秀成帶大軍去江北攻打長江上游,要使敵人撤退進犯天京的湘軍,行軍于給敵人搶光燒光的皖北地區(qū)。李世賢在奉詔回天京作戰(zhàn)時,留部將李尚揚等守龍游、湯溪,抗拒左宗棠湘軍,約定只要守得住五十天,大軍就可以歸來〔一〕。洪秀全命令李世賢攻皖南金柱關,竟不準他帶大軍回救浙江。龍游、湯溪將士守到糧盡力竭,于癸開十三年正月失陷,金華、紹興等地都相繼撤退。李秀成率領的大軍到了皖北,無處購糧,吃草充饑,無法前進。五月,雨花臺要塞失守,洪秀全急詔李秀成回軍。李秀成率軍隊從六安州狼狽歸來,給饑餓所困,死喪了幾萬人,精銳的軍隊被拖成了疲兵,給士氣以極重大的打擊。李秀成在自述里悲痛說:「此舉前后失去戰(zhàn)士數(shù)萬余人,因我一人之失銳,而國之危也?!估钚愠绍婈牰山€沒過完,和州、江浦、浦口、下關都失守,九洑州要塞也被攻陷。而上海方面的敵人又已攻陷太倉州、昆山、即向蘇州進犯。進攻天京的敵人,水陸兩方也都發(fā)動了總攻擊。太平天國陷到總崩潰的局面。
綜計天京前后共被圍困七次。前六次敵人以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圍困天京,用的是陸軍,就軍事形勢說,是從下攻上。而太平天國則虎距長江上游,取江南的糧食運出金柱關,取江北的糧食運出裕溪口,一齊從長江運入天京。在安慶保衛(wèi)得住以前,太平天國始終擅長江之利,挹不竭之源,屹立于不敗之地。而敵人卻頓兵堅城下,師老力疲,情見勢絀。太平天國就得選擇有利的時機,調集兵力來打垮敵人。歷次打垮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都如此。到安徽失陷后,曾國藩發(fā)動第七次圍困,從上而下,用的是陸軍和水師,形勢不同,保衛(wèi)天京是比以前困難了。但是,如果太平天國能鞏固蘇、浙,依靠蘇、浙的人力、物力,運用靈活的戰(zhàn)略,再次在天京城外打垮敵人,不是不可能的??墒牵樾闳@慌失措,應付錯亂,一誤再誤,就把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陷于傾覆了。
九 自惹而亡——好高不揣 前后自惹而亡,又一方面,是好高不揣前后,不肯失志。這是李秀成在自述里論洪秀全拒絕從天京撤退的話。
洪秀全是一個極好高的人。他認為他是照耀萬方的太陽。他做過一首夢日詩道:五百年臨真日出,那般爝火敢爭光!
高懸碧落煙云卷,遠照塵寰鬼蜮藏。
東北西南勤獻曝,蠻夷戎狄盡傾陽。
重輸赫赫遮星月,獨擅貞明耀萬方〔一〕。
洪秀全自高自大到了這種地步,所以他「自圣公然蔑古圣」,貶低或否定中國封建社會所歌頌的古圣先賢,在他所刪改的武略中最可以看出他這種思想。有人記所見揭于天朝宮殿大照壁的天榜,自盤古氏起訖明代君臣事實,悉加評判,桀、紂、幽、厲稱為妖,周文王、武王、作文狂、武狂〔二〕。他自稱古往今來獨一真主。以如此自高自大的洪秀全,滿眼只有金光照耀,就「不肯失志」,不再存在大英雄能伸能屈、能百折不回的斗志。他的思想意識支配著他,就使他不可能審勢度時,從號稱人間小天堂的天京作戰(zhàn)略的撤退,一路蒙塵,艱苦奮斗,遠赴荒僻的西北,再圖復興了。
太平天國癸開十三年(一八六三年)十月二十二日,蘇州失守,無錫繼陷。當時蘇、浙已陷于崩潰,保衛(wèi)天京失了依靠,已不能再守。敵人慘重地破壞了太平天國統(tǒng)治區(qū)安徽、江蘇、浙江三省的政治組織和農業(yè)生產,皖北、皖南、蘇南、浙江以至天京近畿,盡成荒墟焦土。太平天國在這里正好比魚兒在沒有水的池塘,鳥兒在沒有樹林的山嶺,活不下去了。唯一救亡良策,只有立即從天京撤退,保存有生力量,萬里長征,向西北進軍,與遠征陜西的軍隊會師,在西北重新建立根據(jù)地,據(jù)西北以圖中原。
十一月初八日,李秀成從丹陽趕回到天京。第二天,上殿向洪秀全啟奏說:「京城不能保了,曾妖兵困甚嚴,濠深壘固,內無糧草,外救不來,現(xiàn)在只有趕快讓城別走,取道江西、湖北出中原,與陳得才軍會合,據(jù)西北以圖中原,那里不是洋鬼去得到,也不是妖兵水師去得到,然后妖朝可滅,江山可定」〔一〕。洪秀全聽了,勃然大怒,嚴加斥責。李秀成不得已,跪上再奏說:「若不依從,合城性命定不能保。曾妖得爾雨花臺,絕爾南門道路,門口不能行,得爾江東橋,絕爾西門,不能出入。得爾七甕橋,今在東門外安寨,深作長濠。下關屯了重兵,糧道已絕。京內沒有戰(zhàn)兵,俱是朝官,文的多,老的多,小的多,婦女的多,費糧費餉的多。若不依臣奏,滅絕定了!」洪秀全聽奏,更加抑制不住怒火,他痛責李秀成說:「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穌圣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要出外去,要在京,任由于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的天兵多過于水,何懼者乎!爾怕死,便是會死。政事不與爾相干。王次兄勇王執(zhí)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令的,合朝誅之」!李秀成見洪秀全痛責如此,他就在殿前請求洪秀全說:「求爾將刀殺我,免我日后死在妖手。為主臣子,未閑片刻。今將國事啟奏,主責如斯,愿死在殿前,盡心酬爾!」洪秀全堅決拒絕,不肯從天京撤退。他留李秀成守天京,急詔扶王陳得才從陜西率領大軍回救,并命干王洪仁玕捧詔親到丹陽、常州、湖州等地催兵解圍。陳得才大軍奉詔星馳電卷趕回到湖北麻城之后,由于皖北遍地饑荒,行軍無糧,無法歸來。而在天京附近的蘇、浙軍隊,則因天京無糧,不肯前來。天京的陷落,就在眼前。最后拯救太平天國的道路,竟給洪秀全自己親手堵斷了。
洪秀全是愚昧嗎?是迷信嗎?李秀成說他「京城不固,久悉在心,因自好高,不揣前后。入南京之時,稱號皇都,自己不肯失志,靠實于天,不肯信人,萬事俱是有天」。如果洪秀全確是愚昧,真是迷信的,他就不會封「京城不固,久悉在心」了,就不會急詔遠征陜西的軍隊星馳回救,并特派洪仁玕出京專催蘇、浙救兵了。然而,他既久知天京不能守,天父天兄的權能是虛無的,為什么他還不肯從天京撤退呢?就因為他「好高不揣前后」,就因為他「不肯失志」。他為著「好高」、「不肯失志」,就寧愿把國家人民和自己的生命付之于天,坐待死亡!洪秀全自己扼殺了自己,也扼殺了太平天國。舉世無雙的天才革命思想家,成為最愚蠢的笨蛋;震驚一世的勇敢無畏的大革命家,成為束手待斃的懦夫。
十 逝世 甲子十四年(一八六四年)正月十七日(夏歷正月二十日),天京城東要塞天保城失陷,天京被合圍了〔一〕。敵人就四面開掘地道攻城。三月中旬,在朝陽、神策、金州等門附城一帶為拒地道而筑的月圍又被攻破,火藥被焚。洪秀全望救兵不來,城內糧食要斷了,敵人圍攻一天比一天緊急,他病倒了,四月十九日(陽歷六月一日),病重逝世〔一〕。
資本主義侵略者鄙視洪秀全為「苦力王」。地主階級分子也譏諷太平天國政府「滿朝文武三百六行全」。這就不言而喻,太平天國政府是由什么分子組成,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政權是代表那一個階級的政權了。太平天國在建都天京后,洪秀全就創(chuàng)制并且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的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把反滿斗爭轉而為反封建斗爭,高高地揚起反封建的大旗來。固然,這只是一種空想的農業(yè)社會主義思想,但是,它卻表現(xiàn)了中國農民氣魄的雄偉,太平天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在洪秀全領導下的太平天國,把農民戰(zhàn)爭發(fā)展到最高峰。
洪秀全批準資政新篇,同時重新頒布天朝田畝制度。他要發(fā)展資本主義,但不是放棄農民所要求的公有制,走資本主義的道路。而是把資政新篇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納入于太平天國農民政權的軌道之中,起上他開創(chuàng)出的自己的道路,說明了洪秀全魄力的宏偉,識見的高遠。
在洪秀全的時代,歷史所賦予他們的革命任務,除了反封建外,還有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任務。洪秀全能夠大無畏地代表偉大的中國人民反侵略的意志,領導太平天國粉碎了資本主義侵略者想在十九世紀的六十年代把中國夷為殖民地的狂妄企圖,在反侵略斗爭中取得輝煌的業(yè)績。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偉大的反侵略的大旗手。
洪秀全還環(huán)繞著有關意識形態(tài)方面進行種種措施。他頒行以我國古代農民創(chuàng)造的節(jié)氣為造歷原理的天歷。他展開如火如荼的反孔斗爭。他反對封建古文,提倡切實淺白的文體。他興廢繼絕提倡人民喜聞樂見的壁畫等等。這些措施,都有功于中國文化的推進,做了前人沒有做過的工作。
洪秀全受著封建思想和君主專制思想的嚴重影響。他要高踞特權的頂巔。天京事變后,他破壞軍師負責制,主是他做,軍師也是他做,專制獨裁,破壞了農民民主。洪秀全執(zhí)政,立政無章,大綱紊亂,措置乘方。他靠天不信人,改太平天國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一〕,要把太平天國成為他父子公孫一家的天下,以致人心離散,國乃滅亡。李秀成總結太平天國敗亡的天朝十悮,洪秀全個人就犯了五條又半的錯誤。李秀成的總結,字字都是血和淚。
洪秀全作為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領袖,如此偉大。到了作為專制獨裁的君王墮落到為一家父子公孫江山打算的時候,又何其渺小。在一個人的身上,果存在如此兩極分離嗎?真實的洪秀全確實是如此。我們能把這些完全推歸階級的局限性,指為時代的悲劇嗎?不能。私字作祟,亂字當頭,好高不揣前后,都是洪秀全干的事實,要由他自己負責。太平天國敗亡,洪秀全要負最大的責任。
總的說來,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反封建反侵略,把農民革命推進到最高峰,把外國侵略者打得不敢見仗,戰(zhàn)則即敗。他做了許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業(yè),他給后來中國革命盡了先驅者的責任。毫無疑問,洪秀全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農民起義領袖,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農民起義領袖。但是,也必須指出:就是如此偉大的革命人物,只要有一個私字作祟,就會毀滅了自己,毀滅了所領導的國家,落得個身死國亡的下場。青史具在,其可鑒諸!洪天貴福,初名天貴,后加福字,名天貴?!惨弧?。洪秀全長子,母親賴氏,清道光二十九(一八四九年)十月初九日出生在廣東花縣官祿村〔一〕。洪天貴福是個很聰明的兒童,精通中西文化博學多能的干王洪仁玕說他自己看一行書,洪天貴福已經看三行了〔二〕。辛開元年二月,太平天國在廣西武宣東鄉(xiāng)建國,洪秀全稱天王,立洪天貴福為幼主〔三〕。庚申十年,太平天國就用幼主的名義處理政務,使他練習執(zhí)政〔四〕。凡建軍、設官、授職、封爵等,都由他下詔施行〔一〕。天王既逝世,甲子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群臣擁戴他登極,號幼天王〔二〕,時年十六歲。
五月,地保城要塞陷。地保城在鐘山麓龍膊子,離城根只十多丈,扼住隘路,虎踞太平天門外。地保城既失,敵人就以居高臨下的形勢,逼近城根挖地道攻城「三」。
六月初六日(夏歷六月十六日),太平門地道轟發(fā),城塌,天京失陷,當敵人竄入城時,洪天貴福在望樓上看見了,他走下樓來要去投奔李秀成,出到榮光殿,李秀成已經從太平門奔回來保護他了〔四〕。李秀成見他沒有馬,就把自己騎的戰(zhàn)馬給他騎,帶他沖了幾個城門,都沖不出去。到初更時候,乃假裝清軍,從太平門被炸倒的城墻缺口走出,才出來千多人,就被清軍發(fā)覺,尾后都被截斷了〔一〕。
在沖過敵人營壘后,李秀成把軍隊分為兩隊,以前隊保護洪天貴福急走,他領后隊拒追兵。敵人以騎兵來追,后隊與敵人鏖戰(zhàn),前隊得遠去〔二〕。洪天貴福騎的又是快速著名的戰(zhàn)馬,因此得脫追兵。
十一日(夏歷六月二十一日),洪天貴福由尊王劉慶漢、養(yǎng)王吉慶元保衛(wèi),沖過敵人沿途防線,從淳化鎮(zhèn)經東壩到安徽廣德州,將士只剩下幾百人。當天昭王黃文英從四安前來迎接,過幾天,干王洪仁玕,恤王洪仁政也從湖州趕來。十六日(夏歷六月二十六日),堵王黃文金迎接他入浙江湖州〔三〕。在湖州開軍事會議,決定入江西建昌、撫州會合侍王李世賢,去湖北再會扶王陳得才大軍,踞荊州、襄陽,以圖長安〔四〕。
于是由昭王黃文英奉洪天貴福先回廣德州〔一〕。七月十八日(夏歷七月二十九日),黃文金從湖州撤退來會師,連夜急行軍〔二〕取道安徽、浙江交界入江西。文金離開廣德州就病死。洪天貴福由洪仁玕、黃文英與偕王譚體元等保衛(wèi),從浙江遂安、開化進入江西廣信。被阻,乃走鉛山,越瀘溪,斜趨山谷間,沿途與敵人節(jié)節(jié)打仗,向侍王李世賢大軍追蹤前進。
八月二十二日(夏歷九月初四日)轉戰(zhàn)到新城縣。敵人舍輜重,日夜急追。二十七日(夏歷九月初九日)辰刻(上午七點鐘起至九點鐘止),在廣昌縣唐坊被敵人追到,太平軍一邊迎戰(zhàn),一邊急走。至已刻(上午九點鐘至十一點鐘),又被追到白水嶺。
太平軍扼嶺力戰(zhàn),把追兵打退,急行三十里,到石城縣楊家牌。這時候,太平軍已經五日夜不停趾了,所到一餐即行,十分疲倦,又以為今天打了一個勝仗,敵人不會追來,打算在這里休息一夜,明天再走。洪天貴福說:「住不得,妖兵離這里不遠,今夜一定會來的」。洪仁玕等都說:「妖兵追不到了」,不信他的話,就停在楊家牌住宿,夜間的警備工作又沒有做好。果然,在太平軍離開白水嶺后,敵軍主將席寶田帶后隊趕到,傳餐畢,他命令部將說:「不擒幼逆,不得收隊」!立刻跟追,入夜追到楊家牌,他把軍隊四面部署完竣,到三更時候,鼓角一聲,立刻向太平軍的宿營殺進來。太平軍驚醒,措手不及,洪仁玕、黃文英都被俘〔一〕。這一枝從湖州保衛(wèi)幼天王洪天貴福出來的軍隊,由于領導者當敵軍日夜急追已發(fā)生戰(zhàn)斗的緊急關頭,犯了輕忽疏虞的大錯誤,就在楊家牌全軍覆滅了。
當敵人殺入宿營時,十幾個忠勇的衛(wèi)隊保護洪天貴福沖出。敵人追得緊,過橋時,他跌下馬來,衛(wèi)隊把他扶過嶺。敵人追到,他和衛(wèi)隊都擠下坑去。敵人下坑來,把衛(wèi)隊都拿去,但瞧不見他。他等敵人向前追去,躲入山里。后來下山,輾轉走過廣昌、瑞金等地方,都找尋不到自己的軍隊,最后回頭走到石城縣荒谷中,敵人正在四山搜捕,聽聞一個被俘的牧馬小兒對他的同伴說:「幼天王走過這里了」,就跟蹤去追,把他俘獲〔二〕。太平天國甲子十四年十月初六日(清同治三年十月二十日,一八六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南昌殉國〔三〕。
太平天國建國十多年,天王雖逝世,而幼天王繼承大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幼天王的存在,是一面維系軍心、堅定民志、標志太平天國革命在繼續(xù)進行著的旗幟。當幼天王入湖州后,就定下全局大計。到進入江西后,已入廣東境的侍王李世賢軍即回師東趨,扶王陳得才軍也從霍山、英山進入廣濟,都是為著要迎護幼天王而來〔一〕。不幸石城覆敗,幼天王殉國,于是在長江北的扶王陳得才軍首先崩潰,在長江南的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等軍不久也覆敗。敵人當幼天王被俘時,就預言說:「東南大局,從此底定矣」〔二〕。敵人的預料果然不錯。幼天王的死,關系的重大可見。
本傳考證 一 洪秀全的生年 洪秀全生年,考太平天日一書中所記洪秀全年歲各節(jié),如說天酉(即丁酉)廿五歲,癸卯三十一歲,甲辰三十二歲,乙巳三十三歲,丁未三十五歲,案當時人計算年齡,即以出生那一年為一歲。丁酉年洪秀全廿五歲為清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年),癸卯三十一歲為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一八四三年)甲辰三十二歲為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一八四四年),乙巳三十三歲為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一八四五年),據(jù)此上推洪秀全生年乃清嘉慶十八年癸酉,故汪士鐸乙丙日記說洪秀全生年為癸酉便是證明。
洪秀全的生日為十二月初十日,是據(jù)安王洪仁發(fā)孫洪伯超上花縣請卹呈文(見逸經第二期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及汪士鐸乙丙日記、張德堅賊情匯纂卷六偽宮室等紀載。案洪伯超呈文所述「天王生于十二月初十日」的話,系據(jù)他的祖母安王妻賴氏臨終命于天王生日祭祀的遺囑,這是最可據(jù)的。至汪士鐸身居天京,賊情匯纂所述也是據(jù)從天京逃出的反革命分子程奉璜所說,他們的話也是可據(jù)的。
據(jù)洪仁玕提供材料寫成的韓山文太平天國起義記一書記洪秀全生于一八一三年,因為韓山文只知清嘉慶十八年相當于一八一三年,而不知道清嘉慶十八年這一年的十二月初十日,已經是相當于一八一四年一月一日,所以韓山文便錯了。又賊情匯纂卷七錄有一篇東王楊秀清誥朝內軍中慶祝天王壽辰諭說洪秀全生日為十二月初九日,這是一篇鈔件,而不是原件,今以洪伯超呈文、汪士鐸日記及同書宮室條考核,知「初九」乃「初十」的鈔誤。此外,杜文瀾平定粵匪紀略賊名記說洪秀全生于清嘉慶十七年壬申(一八一二年)也是錯的。
至于洪秀全生于芙蓉幛附近的福源水,系據(jù)洪氏父老說,見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
二 洪秀全的名 洪秀全原名仁坤,據(jù)洪氏宗譜。他小名火秀,據(jù)洪氏父老洪俊、洪均元、瑯王洪魁元媳說,見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继教烊沼浐樾闳廊ド咸鞎r,上帝對他說:「爾名為全矣,爾從前凡間名頭一字犯朕本名,當除去。爾下去凡間,時或稱洪秀,時或稱洪全,時或稱洪秀全」。案那時候譯上帝名Jehovah作耶火華,所以太平天日記上帝說洪秀全未改名前頭一字犯他的名,叫洪秀全除去這一個字,又叫洪秀全下凡或叫洪秀,這就是除去了「火」字,保留了「秀」字,可證洪氏父老所說洪秀全小名叫做火秀的確實。
三 關于洪秀全生母問題 洪鏡揚原配王氏,續(xù)娶李氏。簡又文譯韓山文太平天國起義記說:「秀全之父名鏡揚(原譯作「養(yǎng)」,此在洪氏宗譜改),生三子二女,為前妻朱氏所出,繼室李氏,今仍生存,無所出。」案韓山文書系據(jù)洪秀全族弟洪仁玕的述辭而成。又案洪秀全紀念館在一九六一年訪得的洪氏宗譜,所錄十五世洪鏡揚的妻子系如下寫法:妣eq \o(\s\up 12(王),李)氏生三子仁發(fā)仁達仁坤「生三子」三字,側寫于右旁王氏之下,表明是王氏所生。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記所見洪氏族譜也說:「鏡揚公前后共娶二婦,原配王氏,繼李氏。李氏無所出,秀全等均王氏子。查起義記云,秀全等「為前妻朱氏(Choo)所出」,證諸族譜,則洪仁玕記憶有誤矣」。案洪仁玕的錯誤,系誤王氏為朱氏,而說洪秀全等為前母所生,后母李氏無所出,卻是和洪氏宗譜相同的。
考李秀成自述原稿卻說:「長次兄是其前線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估钚愠捎涍@事旁注明根據(jù)說:「此之話是天王載在詔書教下,屢屢講講道理教人可知」。考太平天日稱李氏為「君王母李」。天兄圣旨卷一庚戌年六月二十日記事也稱「君王母」,又記「天兄轉諭君王母曰:「李四妹爾要教導媳婦子女,時時救爾仔面。」」爾仔,就是你的孩子,指洪秀全。又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記所見天王給楊秀清詔說:「天父賜兄金盆,不忍自用,因以奉母」,都稱李氏為母。
案中國封建社會禮法,前妻的子女稱父親的繼妻為后母或繼母。洪秀全既為王氏生,只應稱李氏為后母或繼母,而不應稱為母。
太平天國的官書也不應稱她為「君王母」。今洪秀全稱李氏為母,太平天國官書稱她為「君王母」,是和當時的禮法不合的。故本書兩存其說,傳疑以待證。
四 清史稿記羅大綱論建都天京事考謬 李秀成自述原稿記初克南京時事說:「此時天王與東王上(尚)是計及分軍鎮(zhèn)守江南,天王心欲結往河南,欲取得河南為業(yè)。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聲揚言,親稟東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無糧,敵困不能救解,爾今得江南,有長江之險,又有舟只萬千,又何必往河南?!髺|王復想,見這老水手之言,固(故)而未往?!铺焱躐{入南京,后改為天京」。據(jù)此,知要取河南建都這一個策略,是出自天王的主張。
又考當時有一個住在天京內的叫做馬壽齡的地主階級分子寫的金陵癸甲新樂府天下凡一首說:「驚傳天父來凡間,或言天王府中有巾幗,當予東王侍枕席;否則天王笞四百?;蜓蕴焱跛歼w河南都,變妖當撲臀之皮;否則天王斫頭顱。有時詰屈不解如乩詩,有時鄙俚不雅如盲詞,展轉取信用女子,有時天父留語已去矣」。我們據(jù)這一條親在天京的人的記載,知天王在建都天京之后,仍堅持遷都河南的主張的。
近人著作據(jù)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五洪秀全傳說:「既都金陵,欲圖河北。羅大綱曰:「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至皖、豫一出(綱案此五字在此不通,疑系下文排誤于此)。否則先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后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徐、揚席卷山左,再出山右,會獵燕都。若懸軍深入,犯險無后援,必敗之道也。且既都金陵,宜多備戰(zhàn)艦,精練水師,然后可戰(zhàn)可守,若待粵之拖罟咸集長江,則運道梗矣。今宜先備木筏堵截江面,以待戰(zhàn)艦之成,猶可及也」。秀清方專政,不納,乃遣偽丞相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曾立昌率眾東下。秀全詔之曰:「師行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糜時日」。大綱語人曰:「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類矣」」!指為羅大綱建議,這是錯的。
考清史稿洪秀全傳這一節(jié)記載系全采自羅惇曧太平天國戰(zhàn)紀。羅惇曧任清史館協(xié)修,洪秀全傳大約就是他寫的。案羅惇曧太平天國戰(zhàn)記自序于民國二年癸丑(一九一三年),說系據(jù)北王韋昌輝嫡子韋以成所著天國志稿本重寫而成。這是一部假托的偽書,關于所記羅大綱這一段事,全系羅惇記捏造。據(jù)太平天國戰(zhàn)紀說,召羅大綱人議圖河北,系在癸丑秋,即太平天國癸好三年秋。才太平天國命林鳳祥、李開芳率軍北伐,癸好三年四月即出發(fā),五月下旬從河南鞏縣渡過黃河,九月下旬已經打到天津了。而此書卻說這一個秋天,方召羅大綱入議圖河北,大綱不愿行,始命林鳳祥、李開芳統(tǒng)兵北伐,這是捏造的第一條證據(jù)。又考林鳳祥、李開芳是太平天國威名最著的兩員大將,從廣西至南京都用他們兩人為先鋒,太平天國編纂的起義史特記他們的功勞,羅大綱雖然是一員驍將,但卻遜林、李一籌。再從官階上看,當北伐軍出發(fā)時,林鳳祥、李開芳都官居丞相,而羅大綱方任殿左一指揮,低于林、李兩級,北伐是太平天國當時第一件大事,統(tǒng)帥的人選,自應以職位較崇,威名素著的大將始得膺此選,而此書卻說先召羅大綱入議,羅大綱不贊同,始改命林、李,這也是羅惇曧任意捏造的。我在太平天國戰(zhàn)紀考偽一文中,已經加以詳考了(此文收在太平天國史料辨?zhèn)渭粫鴥龋?br/>
建都天京對太平天國革命成敗至為重大,天王分兵守江南,取河南為業(yè)的主張,是十分英明正確的。只有同他這樣熟悉中國的歷史,而又經過對當前形勢的考慮,才能夠提得出這一個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和策略。偽史作者羅惇曧卻把這一個非常的大計加到江湖出身的羅大綱身上,平空把羅大綱描畫成一個具有非常卓見的智矚機先的戰(zhàn)略家,不僅是把天王的英明正確的主張捺煞了,反把大計的貽誤橫加于天王,顛倒事實,莫此為甚,故不能不詳辨于此。
五 洪秀全逝世日期及其死因 洪秀全逝世日期,李秀成自述原稿記為太平天國甲子十四年四月廿一日,幼天王洪天貴福供則作四月十九日,洪仁玕自述也作四月十九日。考趙烈文能靜居士日記同治三年五月初六日記說:「聞探報稟稱逆首洪秀全已于四月廿八日病死,彼中之四月廿日」。案當時趙文烈在圍攻天京的曾國荃軍中任機要幕僚,他所得的探報,系距洪秀全死后八、九天即得到。曾國藩清同治三年六月二十八日記說在攻陷天京后,訊問宮女黃氏說:「洪秀全于四月二十日死,實時憲書之二十七日也」(見影印曾文正公手書日記)。這年天歷四月二十日,相當于夏歷四月二十八日,不是四月二十七日,曾國藩的對照是錯的,但與趙烈文所得的情報卻都同是天歷四月二十日,這當是洪秀全實死于四月十九深夜,外間到四月二十日才知道,因此說是四月二十日逝世。洪秀全逝世時,幼天王洪天貴福必在身邊,而這一宮女黃氏卻不一定在旁,她也可能是第二天才知道的。至于李秀成作四月二十一日,或者是由于記憶錯誤,或者是他于四月二十一日才知道。故本書從洪天貴福供和洪仁玕自述的記載。
至于洪秀全因何而死呢?影印李秀成自述原稿說:「四月將初之候,斯時我在東門城上,……天王斯時已病甚重,四月廿一日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藥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藥也,是以四月廿一日而亡」。洪天貴福供說:「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洪仁玕自述也說:「至今年四月十九,我主老天主(王)臥病二旬升天」。據(jù)此知洪秀全是因病而死。
曾國藩為了報功,于清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三日上清廷的奏摺說洪秀全在「官軍猛攻時,服毒而死」(見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金陵克復全股悍賊盡數(shù)殲滅?。?。到七月初七日,殺了李秀成后,他上奏清廷又捏造宮婢黃姓說洪秀全「因官軍攻急,服毒身死」(見同卷賊酋分別處治粗籌善后事宜?。T鴩€進一步盜改李秀成自述原稿這段話為:「因九帥之兵處處地道近城,天王斯時焦急,日日煩躁,即以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并立即刊刻,借盜改后的李秀成自述原稿來為他作證。
應該指出,洪仁玕自述刻本只刻前部份,北華捷報曾譯其全文,刊載于一八六五年七月、八月數(shù)期。茲據(jù)逸經第九期簡又文太平天國干王洪仁玕供辭之回譯,其中有一段話說:在我們之中,其享福最久者首推天王。起自廣西田間首事諸人,惟彼存留至最后,而其結局并非喪于妖軍之手,卻在自己之手。
所謂「喪于妖軍之手」,就是為敵人所殺,「在自己之手」,就是自殺。但是,洪仁玕自述在上面說:「我主老天主(王)臥病二旬升天」,為什么下面卻說是喪于「自己之手」呢?是不是英人譯錯了呢?還是原文確如此呢?那只有等待洪仁玕自述全文的發(fā)現(xiàn)來回答疑問了。本書現(xiàn)據(jù)李秀成自述原稿作因病逝世,并把簡又文的回譯文記于此。
洪秀全父親洪鏡揚,是個中農,公正有才能,給族人推戴做父老,并給鄰近各村公舉做保正〔三〕,處理族中和農村有并公眾的事務。他在金田起義前三年便去世了,沒有見到他兒子的革命事業(yè)。
洪秀全母親一說是王氏,生他兄弟三人,長兄洪仁發(fā),次兄洪達,姊洪鳳(又叫洪辛英)〔四〕。另一說長次兄是前母王氏所生,洪秀全是李氏生〔五〕。
洪秀全在福源水出世后不久,全家遷居官祿村〔六〕。這個村子,約四百人,洪氏族人在此居住,是一條窮村,土地瘦瘠,生產低,農民很窮。當時流傳著一首民謠:官祿,官祿。食粥送薯芋。
蒼蠅咬粒飯,追到新街渡〔一〕。
現(xiàn)存的洪氏宗譜后附抄有賣田地、賣屋地、賣小兒、賣女為婢〔二〕等契文,反映出這條村農民生活的悲慘境況。村距廣州城約九十里,在天朗氣清時,可望見廣州近郊的白云山。廣州城是當時中國與外國通商唯一的口岸。在鴉片戰(zhàn)爭前,廣州城附近一帶是中國最早受到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地區(qū),而在鴉片戰(zhàn)爭中,又正是中國反抗外國侵略最激烈的地區(qū)。這個農民的兒子洪秀全便是生長在這個受著封建剝削深重而又處在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前哨的鄉(xiāng)村里。
洪秀全的家境不好,兩兄助父耕田,只有一兩頭牛,又種些瓜菜,養(yǎng)些豬雞,成年勞碌,勉強爭取兩餐〔一〕。那時候,生長在中農家庭的兒童是難得有受教育的機會的。由于洪秀全從小聰明得很,他父親受了封建社會「官自讀書高」的觀念的影響,希望他讀書上進,因此不顧家境困窮,盡力籌措學費,在七歲那年就把他送到本村書塾去上學。洪秀全十分好學,五、六年間,便熟讀了四書、五經、孝經和名家古文,后來又博覽史籍以至諸子百家。老師和父老們都交口稱贊他,以為取功名如拾芥,行見他顯父母光宗族了。有幾個老師因見他家貧好學,竟免收學費,族人也有餽贈,使不致輟學。因此,洪秀全在童年時代,才得在村塾里受到了中國舊文化的教育〔二〕。
童年過去了。洪秀全到十六歲那年,終歸因家貧停學,幫助父兄耕田和放牛。第二年,有一個同學請他去伴讀,定期一年。一年過后,他又回到田間來了。同族父老為著希望他在科舉上做一番光宗耀祖的事業(yè),所以替他打算,請他做本村塾師。他才得到一個教學相長的機會,繼續(xù)研究經史〔三〕。
官祿后山獨秀峰下洪秀全少年放牛地 洪秀全從十五、六歲起便去考試。清代科舉制度分為秀才、舉人、進士三級。進秀才須經過兩次考試,第一次縣考,第二次院考。院考由學政按臨考試,中式的就叫做秀才。各州縣秀才到省城去應試,中式的叫做舉人。各省舉人到京師去會試,中式的叫做進士。洪秀全應試了七、八年,縣考時每試必高列十名內,但到院考時卻落選〔一〕,連秀才還沒有考上。
清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年)二月,洪秀全二十五歲了。這年又逢到試期,他再去廣州府應試,初考時榜上還有名,到了覆試又落選。他悲痛失望,回到家中,得了一場大病。三月初一日,死去兩日復蘇。他在蘇醒后,精神錯亂,在房內走動跳躍,亂說,亂唱,病了十多天,才逐漸恢復康健〔一〕。后來他創(chuàng)立上帝教,就附會這一場大病,說是上帝接他上天,受命下凡誅妖救世。在病前,洪秀全的性情是活潑的,喜歡用詼諧的話來調笑人家。自經這次大病后,完全改變了,性如烈火,態(tài)度端莊嚴肅,寡言鮮笑。坐時體直容莊,雙手置膝上,兩腳稍為分列平放,而從不交股,輒正襟危坐,不俯不仰,亦不斜顧左右,如是歷數(shù)小時而不疲倦。他行時步履莊嚴,目不斜視,亦不反顧〔二〕。這種性格的改變,對后來洪秀全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有關,對他暴躁不安和固執(zhí)不變的心境也有關。
洪秀全病后仍去廣州府應試,又在離家二十多里的鄰村做塾師。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O年)鴉片戰(zhàn)爭在廣州爆發(fā)了,戰(zhàn)事經過兩年,清朝屢戰(zhàn)屢改,被迫在南京城下簽訂屈辱的江寧條約。在戰(zhàn)爭當中,一方面,清朝動員全國,調兵遣將,布防沿海要地,結果不堪一擊,暴露了政府兵力的腐朽。另一方面,廣州人民登高一呼,風起云涌地反抗英國侵略,特別是三元里之役,給英國侵略者以痛擊,顯示了人民無比強大的力量。英國侵略者的大炮驚醒了中國人民,而對洪秀全的刺激尤其重大。在簽訂江寧條約后一年,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春天,洪秀全還再去廣州應試,仍然落選〔一〕。他同往次一要樣滿腔抱恨歸來,但是,他這一次一與以前不同了。他給鴉片戰(zhàn)爭驚醒了,看出他應該走的新道路了。他對多年考試落選的舊恨,與當前國家社會的新恨,一齊迸發(fā),他下了至重至大的決心,咬緊牙根,堅決地憤恨地把筆墨擲在地上大叫道:「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吧」〔二〕!他又對族弟洪仁玕慨憤地說:「以五萬萬兆之花(華)人,受制于數(shù)百萬之韃妖,誠足為恥為辱之甚者,兼之每年化中國之金銀幾千萬為煙土,收花(華)民之脂膏數(shù)百萬為花粉,一年如是,年年如是,至今二百年,中國之民富者安得不貧,貧者安能守法,不法安得不問伊黎(犂)省或烏隆江(黑龍江)或吉林為奴為隸乎」〔一〕!作為太平天國革命領袖的洪秀全的新生命就在這時候誕生了。
二 走上革命 洪秀全決心拋棄科舉,走上革命的新道路。他就在清道光二十三年的夏天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去做發(fā)動起義的工具,已詳上帝教志中。
到第二年正月,洪秀全和他的幾個同志既不拜神佛,又將書塾中孔子牌位除去,所以都失去教席,他決心遠去他鄉(xiāng)活動。
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二月,洪秀全與同志馮云山等先去廣州南的順德,隨即折回,深入粵北,直到陽山、連山等處。他們沿途宣講,只在清遠感化了幾個李姓的人。到連山廳白虎墟后,他們進入八排山區(qū)向瑤人宣傳,到南江排,又遭到言語不通的困難,只吸收到一個江姓老塾師入會,就出山到蔡江。這里已經是粵、桂交界的地方了。洪秀全與馮云山商量說:「現(xiàn)今何不就到廣西去」?因為他有一家姓黃的親戚住在廣西潯州府貴縣賜谷村,他想到那里去,好得宣傳容易入手。馮云山贊同他的意見,于是兩人就從蔡江取道封川入桂,在春水初漲的西江下流,溯江西上,到達表兄黃盛均家〔一〕時,已是初夏天氣,山鄉(xiāng)水田,一片青綠,禾穗正垂垂吐花哩。
在鄉(xiāng)村,農家夏日田間苦作,晚來了,瓜棚下,田寮邊,三三五五聚集乘涼,絮絮傾談。洪秀全在賜谷村就利用這種時光,將拜上帝的道理向群眾宣講。
那時候,貴縣城北有些鄉(xiāng)村里面,還有男女和歌的遺俗。在賜谷村附近,就有一間六烏廟奉祀一雙唱戀歌而死的男女。洪秀全聞本地人說這一雙男女十分神靈。他問道:「這兩人是夫婦嗎」?本地人說:「不是的,當初兩人在這里六烏山上和歌相戀而死,后人傳聞得道,所以立像奉祀」。他聽了,生氣說:「真怪事!世人何愚蠢如此,淫奔茍合,天所必誅,反說得道,且問究竟得的是什么道啊」!他認為山鄉(xiāng)男女和歌的風俗,都從這種妖怪而起,就作詩加以斥責,詩道:與筆題詩斥六烏,該誅該滅兩妖魔。
滿山人類歸禽類,到處男歌和女歌。
壞道竟然傳得道,龜婆無怪作家婆。
一朝霹靂遭雷打,天不容時可若何!
自這一道詩傳出后,本地人大憤,都愿六烏神顯圣殺死洪秀全。但他竟無恙,而白蟻恰巧生在六烏廟,把神廟和神像都蝕壞。這一件偶然的事,使村人相信洪秀全所傳的道為真理,且信他乃上天特派到來傳真理給他們的〔一〕。
七月時候,洪秀全見表兄家苦,很難過意。與馮云山和上年從花縣來的同族兄弟洪仁球、洪仁正議要回廣東。時黃盛均的兒子黃維正因事被逮下獄,他請求秀全說:「他三人回得,我兒子未放出,正要你幫助營救,你回不得,待我兒子出來,然后送你回廣東未遲」。洪秀全答應留下來,叫馮云山等先歸廣東。到中秋那天,黃維正出獄了。先是洪秀全勸黃盛均拜上帝,叫他早晚求上帝救黃維正早得釋放。到黃維正既歸家,洪秀全也勸他拜上帝。賜谷村中,除黃盛均父子外,還有信從的人〔二〕。
十月初旬,洪秀全辭別表兄黃盛均回花縣。下旬到家,才知道馮云山留在潯州未歸。
洪秀全自從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到現(xiàn)在已經過了一年半了,離家遠出宣傳也有九個月了,距離目的還是渺茫得很。雖然他已經利用勸世良言來附會自己那場大病制造出了一種天命的說法,但是,他所利用的上帝乃是西洋的宗教,跟中國的思想信仰、風俗習慣是格格不相入的,要人信從是有困難的。怎樣才能夠把這一個上帝跟中國的思想信仰、風俗習慣結合起來呢?勸人拜上帝,打倒偶像,又怎樣跟革命聯(lián)系得起來呢?他自到家后。這一個迫切的問題緊緊地纏著他。他想了,苦苦地想了,相通了。他知道要解決這個大問題,就必須和中國的歷史結合起來,和當前的革命實際情況聯(lián)系起來,深入淺出地加以闡說,必須這樣做,農民才能夠理解,才易于接受。這就是首先要創(chuàng)立革命的理論。天才的革命思想家抓著了解決問題的核心了。
清道光二十五、六兩年(一八四五—一八四六年),洪秀全留在花縣家中。那時候,父老對他的惱怒已經消除了,他仍得在家鄉(xiāng)做塾師為活。于是他就一面教授學生,一面埋頭撰著革命理論,他寫成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改邪歸正等篇,奠定了太平天國革命的理論基礎。語見上帝教志中。
洪秀全既創(chuàng)立上帝教的革命理論,但作為一個宗教來說,它的儀式和教條還有待于制立。關于這方面,洪秀全在勸世良言里只得到一點兒知識,他還必須去向外國傳教士學習。清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二月初,他得到一個在廣州宣傳基督教的外國傳教士羅傳第一洪秀全洪天貴福孝全的助手周道行的函約,就前往廣州到羅孝全禮拜堂學習〔一〕。
正當洪秀全到廣州向外國傳教士學習后十多天,英國侵略者德庇時借英國游人在佛山被毆事件,突然兵臨城下。廣州人民包括洪秀全家鄉(xiāng)花縣人民在內,立刻展開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斗爭。結果,英國侵略者在人民聲威的抗擊下,低頭把兵艦鼠竄退出廣州〔二〕。這又一次給洪秀全親眼見到人民力量的無比強大,外國侵略者虎頭蛇尾的不足畏。當明清朝御史曹履泰上奏皇帝就是:「臣二十三年春,曾赴粵東,遍覽形勢,博采輿論,而知粵民與英夷為仇仇,即與地方官為仇仇。」又說:「粵東前所團練鄉(xiāng)勇,名日升平社學。而社學之民,約有數(shù)萬,一夫嘯聚,頃刻即成事端。故以之恐嚇英夷者在此,而不受地方官約束者亦在此」〔三〕。這就是說,當時組織起來的廣州人民,一面反抗外國侵略者,同時,也就反抗清朝統(tǒng)治者,他們的力量,足以反抗外國侵略者,也足以反抗表朝統(tǒng)治者。洪秀全就是這樣親在廣州和他的家鄉(xiāng)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人民的教育、一次又一次地加強他對封建反侵略的決志和信心。
洪秀全在廣州羅孝全禮拜堂學習了四個月,他熟悉了基督教的儀式和教條,讀了舊約和新約,還接觸到一些如同陽歷一類的西洋科學知識。
洪秀全在廣州禮拜堂學得了他所需要的東西后,決定即刻再到廣西去開創(chuàng)他的革命事業(yè)。當時他兩手空空,他得到周道行贈送銅錢百文作為旅費〔一〕,于是肩負包袱,在赤日炎炎的六月天里,步行西上。行到啟慶府屬的梅子汛地海邊灣,遇到強盜,把他的行李和銅錢百文都劫光了。第二天,他到了德慶州,身上分文無存,正在進退兩難,在路上徘徊嗟嘆的時候,有兩個路人勸慰他說:「船到灘頭水路開」。他聽了獨自沉思:「這句話真對,極合真道」。于是他不雇一切,鼓起勇氣,大步走上梧州渡船,繼續(xù)向廣西進發(fā)。
洪秀全在渡船中,得到同船人和船家的幫助,得達廣西。七月,他到廣西桂平縣紫荊山與馮云山相見。他們一別三年,馮云山已經在紫荊山發(fā)展了大批的信徒,建立了拜上帝會的組織,所以當洪秀全的足跡還沒有踏上紫荊山,會眾就已經渴望他們的教主洪先生了?,F(xiàn)在他到來,正是時候了。
洪秀全又驚又喜地看到這種想不到的大好情況,他連忙把在廣州禮拜堂學得的基督教的儀式和教條,結合到中國的風俗習慣,進行具體的安排,制立拜上帝會的宗教儀式和十款天條。他利用這些宗教儀式和教條來教育會眾,并把這些宗教儀式和教條匯編起來叫做天條書,和那幾篇革命理論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文整天趕鈔,分發(fā)宣傳〔一〕。
從前中國是一個信仰多神教的國家,地主階級利用神佛迷信愚矇農民,叫他們信天由命,叫他們做牛做馬,忍受剝削,自通都大邑以至窮鄉(xiāng)僻壤深山古洞都祀奉有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神只。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宣布開辟真神唯上帝,人人都是天生天養(yǎng),人人皆平等,除上帝以外,所有皇帝官僚地主所崇拜的一切神只都是魔鬼的化身,必須打倒。因此,革命斗爭,首先就從打倒偶像開始。
在洪秀全到紫荊山后兩個月,拜上帝會發(fā)動打倒偶像運動。他先進行調查,知道象州甘王廟是這一帶香火極盛最迷惑群眾的一個廟宇。這甘王是個著名的兇神,群眾因懼怕他而奉祠他。洪秀全就決定先從這一個兇神下手,以樹立自己的權威。他親率馮云山等前往甘王廟,一邊用大竹杖把甘王像痛打,一邊宣布甘王十大罪狀。叫馮云山等把神像眼睛挖出,發(fā)割去,帽踏爛,龍袍扯碎,身放倒,手放斷。他在壁上題詩道:題詩行檄斥甘妖,該滅該誅罪不饒。
打死母親干國法,欺瞞上帝犯天條。
迷纏男婦雷當劈,害累世人煷(火)定燒。
作速潛藏歸地獄,腥身豈得掛?。垼埮?!
又寫天條和告示貼在壁上以聲討甘王的罪惡。拜上帝會經過這一次打倒甘王像,果然聲威震動了遠近〔一〕。
搗毀甘王像之后,接著就把紫荊山內左右兩水所有社稷神壇全部搗毀,香爐打破。在這種宗教斗爭中,同時向農民灌輸反抗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教他們服從上帝,不從清朝法律,于是宗教斗爭轉變成為政治斗爭,斗爭的矛頭直指向地主階級〔一〕。
這年十二月,馮云山被住在紫荊山區(qū)的地主王作新起團練逮捕,下了桂平縣監(jiān)獄,王作新以謀叛大罪控告。洪秀全在外無法營救。他想起兩廣總督耆英已經奏準清朝皇帝許可中國人和外國人信仰及宣傳基督教,與拜上帝會兄弟商量之后,就在清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年)二月間,趕回廣州,打算入稟總督,請求釋放因信教而入獄的兩位兄弟。到廣州后,才知道耆英已在十天前被召回北京〔二〕。洪秀全大失所望,他在廣州設法營救,無結果,遄返廣西。后來紫荊山拜上帝會燒炭兄弟積聚了一筆巨款,向衙門進行賄賂,馮云山得判決無罪。
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正月下旬,洪秀全與馮云山回花縣家中看視妻子。住到五月,又背上小包袱,前往廣西〔三〕。這是他們最后一次離開家鄉(xiāng)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驚天動地的大革命正在等候著他們發(fā)動呢。
三 開創(chuàng)太平天國的救世主 先是鴉片戰(zhàn)爭時,廣東水師陸軍都招募勇營作戰(zhàn),應募的勇營多天地會會員。到戰(zhàn)后水陸遣撤,他們都潛入廣西來,出沒在水陸交通地點截河抽稅,打劫富戶,官府無法奈何〔一〕。清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天地會雷再浩在湖南起義,廣西各地天地會即聞風預備接應,紛紛拈香拜會,聚眾謀起義〔二〕,未發(fā),雷再浩已敗死。到清道光二十九年春天,廣西省鬧著嚴重的災荒。饑餓威脅著廣大農村。饑民聯(lián)群結隊到處搶米。官府下了「格殺勿論」的命令〔一〕。于是廣西天地會就乘機起義,有的以「劫富救貧」鼓動饑民,有的以「替天行道」號召群眾,而那四句有名的口號—上等的人欠我錢,中等的人得覺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過租牛耕瘦田〔二〕!
更是取得貧苦農民的擁護,當時饑民都投到天地會旗幟下去。天地會在大革命的前夜,首先在廣西點起了農民起義的烽火。
當時拜上帝會總機關設在紫荊山西南面的平在山。洪秀全和馮云山回到平在山后,認為起義的時機已經到來,于是趕緊用全力去做發(fā)展群眾的工作。拜上帝會在農村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掌握窮苦農民渴望得救的心理,用拜上帝的無災無難,不拜上帝的蛇咬虎傷的說法去作宣傳。人們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許多農民都加入會來。拜上帝會又向群眾宣稱上帝降言:「人將瘟疫,宜信者得救。」這年夏秋間,廣西果有幾個州縣發(fā)生瘟疫,人們盛傳入拜上帝會的可以免疫,加入的更眾〔一〕。拜上帝會組織,以桂平平在山為中心,西到貴縣,東到藤縣、平南,北到象州、武宣,南到郁林、陸川、博白以至廣東信宜,在這幾個州縣星羅棋布的村落里,每村或百家或數(shù)十家之中,有的三、五家信從,有的十家八家信從。信從的都是農民之家,寒苦之家。于是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拜上帝會就飛躍地發(fā)展了廣大的農民。同時,又結納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晄等,他們都傾家從事革命,得有經費,就開爐煉鐵,密打刀槍〔二〕。隨即利用這一帶地方對降童的迷信,散布了一首童讖說:「三八二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爾民極」〔三〕,在農民中造成洪秀全是真命天子,為民作主的符命。這年十一月,湖南天地會李元發(fā)在新寧起義,十二月,進入廣西。廣西天地會各山堂都高場起反清復明的旗幟向應。他們縱橫州縣市鎮(zhèn),誅殺官史地主,全桂動蕩,烽火四起了。在此期間,洪秀全曾詠詩言志。詩道:近世煙分大不同,知天有意啟英雄。
神州被陷從難陷,上帝當崇畢竟崇。
明主敲詩曾詠菊,漢皇置酒尚歌風。
古來事業(yè)由人做,黑霧收殘一鑒中〔一〕。
在此詩中,洪秀全指出天地會四起,正是天啟英雄之秋。他要取太祖朱元璋詠菊詩故智〔二〕,任天地會與清軍相斗至兩敗俱傷時,他乃崛起,澄清天下自是易事。漢高祖劉邦曾置酒高歌大風,以慶風起云飛大業(yè)成功之盛。他表示他要做出和劉邦、朱元璋媲美的大事業(yè)。
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春,拜上帝會決定起義。二月洪秀全在平在山穿起黃袍,會眾抱著朝圣朝主的虔誠前來朝見他。天兄下凡教誡他說:「不可令外小見,根機不可被人識透」?!惨弧嘲抵屑泳o起義籌備工作。一面散布上帝降言說:「我將遣大災降世,凡信仰堅定不移的將得救。過了八月后,有田無人耕,有屋無人住」〔二〕。
這時候,拜上帝會與地主階級的斗爭壁壘分明,拜上帝會團結在一邊,地主階級團練則糾集在另一邊,愈斗愈激烈。蕭朝貴假托天兄下凡,命令洪秀全、馮云山「避吉」〔三〕,七月二十四日,胡以晄來金田迎接前往平南縣大同里山人村他家藏避〔四〕。十月初一日,拜上帝會在金田團營,與地主團練發(fā)生大戰(zhàn)。
敵人偵知洪秀全藏在山人村,十一月,派兵來圍山人村,要逮捕洪秀全。楊秀清率領起義隊伍來救,襲破圍兵,迎洪秀全歸金田。清軍來攻金田,敗走,再派大隊來攻。又大敗,逃回潯州城。于是起義隊伍就在十二月初十日(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慶祝洪秀全生日那天,在金田村高高地場起「太平」旗幟,宣布起義〔一〕。
明年二月二十一日,太平軍在萬眾歡呼聲中,擁戴拯救他們的真命天子救世主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縣東鄉(xiāng)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以這年為太平天國辛開元年。
太平軍剛舉起義旗,清朝就用盡全力來要撲滅新生的革命軍,徵調全國的軍隊,動用國家的庫藏,并且派最親信的大臣大學士賽尚阿做欽差大臣。六月,賽尚阿到桂林督師。這時候,太平軍只有一萬多人,兵力不如敵人,武器不如敵人,糧食、火藥被封鎖,不免有軍心動搖的事。洪秀全在這一段時期,最了解群眾的心理,最善于端正群眾的視聽,最能夠鼓舞群眾的斗志,把這些剛剛離鄉(xiāng)背井的起義農民,就鍛煉成為一枝「同心同力,同打江山」的無敵的革命軍。
正當賽尚阿到桂林那天,太平軍從象州中坪回軍入紫荊山。清軍采取封鎖戰(zhàn)略,要把太平軍困死在這一個山區(qū)內。敵人的封鎖是十分嚴密的,到七月中旬后,太平軍鹽吃完了,又多病傷,形勢十分危急,軍心發(fā)生了恐慌。七月十九日,洪秀全在茶地下令移營道:天王詔令各軍各營眾兵將,放膽歡喜踴躍,同頂天父天兄綱常,總不用慌,萬事皆是天父天兄排定,萬難皆是天父天兄試心,各宜真草(心)堅草(心)耐草(心)對緊天父天兄也。天父前有言曰:「越寒天,越退衣,各堅耐,萬不知?!贡姳鴮⒏饕诵研?。今據(jù)奏說現(xiàn)無鹽,移營是。又據(jù)奏說多病傷,護持緊。兄弟姊妹一個不保齊,辱及天父天兄也。各軍各營宜間勻連絡,首尾相應,努力護持老幼男女病傷,總要個個保齊,同見小天堂〔一〕威風。眾兵將各各遵,欽此!
八月初三日,洪秀全就頒布一道戰(zhàn)斗令,道:天王詔令各軍各營眾兵將:放膽、歡喜、踴躍、凡心同力同向前。萬事皆有天父主張,天兄擔當,千祈莫慌。
真神能造山河海,任那妖魔一面來。
天羅地網重圍住,爾們兵將把心開。
日夜巡邏嚴預備,運籌設策夜銜枚。
兵飛五百破十萬,何況妖魔滅絕該。
欽此!
在這一道戰(zhàn)斗令的鼓舞下,八月十六夜,就打破桂平新墟清軍的圍困,從大簡翻山東出平南。二十日,在平南官村大敗清朝廣西提督向榮軍。從此以后,太平軍脫離了山區(qū)作戰(zhàn)的階段,閏八月初一日,就進克永安州,取得起義后第一次克復城市的勝利〔一〕。太平軍既克永安州,清朝大軍跟著就追來,分為南北兩路圍困永安。清朝咸豐帝下嚴詔勒令賽尚阿在永安把太平軍全部殘滅,不許一名漏網。賽尚阿仍采用封鎖戰(zhàn)略,斷絕接濟,又用金錢官職收買叛徒,派遣奸細,潛入永安州,企圖外攻內應。太平天國還是面臨著一場十分艱苦的斗爭。
太平天國壬子二年二月,太平軍火藥已用完,敵人包圍線越迫越近,又到轉移的時候了。三十日(夏歷二月十四日),洪秀全向全軍頒布破圍令道:天王詔令通軍男將女將,千祈遵天令,歡喜、踴躍、堅耐威武,放膽誅妖。任那妖魔千萬算,難走天父真手段。江山六日尚造成,各信■爺為好漢。高天差爾誅妖魔,天父天兄時雇看。男將女將盡持刀,現(xiàn)身著衣僅替換。同心放膽同殺妖,金寶包袱在所緩。脫盡凡情頂高天,金磚金屋光煥煥。高天享福極威風,最小最早卑盡綢緞。男著龍袍女插花,各做忠臣勞馬汗。欽此!
第三天,就打破清軍東面的圍困,從永安州撤出。在龍寮山口大敗清朝追兵。于是乘勝向桂林挺進。五月,出廣西,向兩湖進軍。
洪秀全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鼓舞革命群眾的斗志,叫他們沖過銅關鐵卡,好比疾風掃落葉一般馬不停蹄地攻長沙,入岳州,下武、漢,太平天國癸好三年二月十四日(夏歷二月初十日),就攻克了南京,席捲了江南。
在克南京后,洪秀全主張分軍鎮(zhèn)守江南,大軍向河南挺進,取河南建都〔一〕。這個主張,不論在戰(zhàn)略思想上或政策方針上都是十分英明正確的,已詳論于序論中。洪秀全熟悉中國史,知道南京局促于東南,不是宅中圖大的建都之地。太平天國在南京建都,那就只希望保守長江、淮河以南的地區(qū),偏安于南方,以防御的戰(zhàn)略代替了進攻的戰(zhàn)略,走上敗亡的路罷了。所以他不從在南京建都的一些表面利益來看問題,而從革命的根本大計來著眼,提出分軍鎮(zhèn)守江南,大軍取河南建都的主張。由于楊秀清采納蔣老水手的意見,在南京建都,就使清朝僥幸逃了滅亡,革命不能進行到底,功敗垂成了!
四 革命綱領的制定與有關意識形態(tài)的種種措施 二月二十四日(夏歷二月二十日),一個晴麗的春日,楊秀清率領百官到江邊船上迎接洪秀全,在幾十萬軍民簇擁歡呼聲中,進入南京城〔一〕。于是把南京建為首都,號稱天京。
作為太平天國元首的天王洪秀全,是個天才的革命思想家。他臨朝不理政,擔負決策和思想指導方面任務,國務則由具有非凡統(tǒng)治力的正軍師楊秀清擔任。洪秀全與楊秀清這樣分工,符合于太平天國的政體,有利于太平天國革命事業(yè),對洪秀全本人說來也是最好不過的安排。太平天國前期之所以取得飛騰發(fā)展,與此至有關系。
天京既建,這里是小天堂,是地上天國,洪秀全要求「萬樣更新」〔二〕,他著手要開創(chuàng)一個「新天新地新世界」〔三〕。于是進行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的創(chuàng)制。他把原始基督教大同之說和儒家大同之說熔于一爐,把中國二千多年來農民一脈相承的前仆后繼追求的平均、平等的大同理想推到最高峰。在創(chuàng)制中,洪秀全要細研周禮、孟子等儒家經典,他大約還參考中國歷代公田制度。所以癸好三年二月建都天京時,就定了待百姓條例,宣告要行公有制,但直到十一月才能頒布,可知創(chuàng)制的不易。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綱領的頒布,標志著太平天國革命的性質、目的與方向。語具天朝田畝制度志中。
洪秀全極重視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由他親自主持。建都天京之初,就發(fā)動反孔斗爭。本來洪秀全在創(chuàng)立上帝教時便把書塾里的孔子牌位打倒。金田起義前兩年,已經宣布到革命時要焚燒孔子書。太平天國壬子二年(一八五二年)駐軍湖南郴州時,就焚燒孔廟。到了建都天京,就下令大燒孔孟書,把南京孔廟作為屠宰牲畜的宰夫衙,展開一場如火如荼的反孔大運動。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加以阻止,洪秀全不得不服從,把焚燒儒家書改為刪改。洪秀全反孔的主觀意圖,為的是要通過樹立上帝的天上權威,來樹立他自己稱為上帝之子下凡「作主救人」的地上權威,并非為反封建起見,但其客觀效果,卻使反革命大頭子曾國藩等驚呼嚎叫,把封建社會的「至圣」孔丘這尊偶像打倒了。語具序論中。
洪秀全在初創(chuàng)立上帝教時,因為人們說他教人拜上帝是「從番」〔一〕,他為著要得人信從,所以博引經史,以證明中國古代就是拜上帝的。這一時期,洪秀全的宗教說理所用的詞語,可說是耶、儒雜糅的,太平詔書和天條書中,滿紙便都是儒家典訓和史冊古事。到建都天京后,便把其中所引證的儒家典訓和史冊古事全部刪去,另行重刻。洪秀全在刪改的四書中,把「夫子」改為「孔丘」,把「梁惠王」貶為「梁惠相」。洪秀全把詩經改為詩韻,把武經改為武略,不肯以「經」字許給古人的著作。洪秀全在刪改武經中刪掉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國封建社會歌頌的古圣先賢的事跡。這個被地主階級咒詛為「上掩乎孔、孟」,「自圣公然蔑古圣」的洪秀全,他不但對中國古代一切都采取貶低或否定的態(tài)度,就是對于他所崇奉的舊遺詔圣書(舊約)、新遺詔圣書(新約)也并沒有多大的例外。他對兩書進行修改和批解,為他「下凡作主」作憑據(jù),定名為欽定舊遺詔圣書、欽定前遺詔圣書。他說:「新約有錯記」,所以經過他刪改和批解的新遺詔圣書改為欽定前遺詔圣書,又稱為前約,取消了「新」的資格,而把他自己的天命真圣主詔旨書(即天命詔旨書)定為真約,表示只有他的詔旨書才是得自新的天啟,才是真?zhèn)?。洪秀全對于舊約、新約,不過作為證明他真命天子的圖讖而已,他同樣要凌駕于上帝、耶穌之上的。
洪秀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勞動人民特地提倡通俗文體并且親作示范的人。洪秀全在起義前寫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三篇宣傳文章還都是古文,其原道救世歌一篇,更是典實連篇。他鈔送這些文章在廣西山鄉(xiāng)進行了兩年多的宣傳,深切地認識到這種古文不是勞動人民所能領會的,群眾須要的是聽得懂看得懂的明白如話的文體。太平天國史卷四十二他通過革命實踐,明確了群眾的要求。歷此,他就大力去打破封建古典文體,在金田起義后頒布的詔旨,他都寫行明白如話,以符合于群眾要求。到建都天后,就進行文體改革。在形式上,提倡富有生命力的人民語言的語體文,提出「使人一目了然」的目標,反對「古典之言」,使勞動人民都能讀能寫。在內容上,提倡具有戰(zhàn)斗性思想性的人民紀實文學,提出「言貴從心」、「文以紀實」的目標,反對貴族文學。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確定了革命對象和革命方向。由他自己親自主持,一面用行政的力量禁絕封建文學,同時,自己又孜孜不倦地努力寫作,實踐了自己的主張,通過詔旨的頒布,作為群眾學習的典范。洪秀全在中國文學革命史上,第一個反映人民的要求,站在人民立場提出反對封建文學的革命政策,給近代中國文化啟蒙運動做了先導。
中國藝術源遠流長,擺在洪秀全面前的是一個反對與繼承的問題。他站在上帝教的立場,定出「不準繒人物」的規(guī)條,掃除了地主階級用來欺騙和麻醉農民的封建故事與佛、道迷的人物畫,而代之以山水畫、花鳥畫和翎毛走獸畫,他大力提倡人民喜愛的壁畫、彩畫、年畫,給人民帶來豐富多采的藝術生活。尤其是壁畫,在太平天國城市的宮室住宅內,無處不繒,天宛如一座壁畫城,現(xiàn)代著名國畫家評為興亡繼絕,「直可以上斷敦煌初盛唐的壁畫而無愧」。
洪秀全在思想指導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這些工作,都起了為革命斗爭服務的作用。當建都天后第二個月,江蘇省發(fā)生了一次全省地震,與江蘇為鄰的浙江、安徽、山東也有部分地方發(fā)生地震〔一〕。地震在中國自古認為是皇天警告人類的種兇兆,地震一發(fā)生,大滅難就會來臨,所以人們惶惶不安。而當時地震的發(fā)生,又恰恰是在建立天京的時候,這就會給敵人利用來做搖動人心的機會。這在太平天國是一件大事。同時天內又發(fā)生叛逃的事〔二〕,這也是搖動人心的大事。洪秀全針對著這兩件大事,就頒布一道詔旨道:天王詔曰:萬樣■爺六日造,同時今日好誅妖。地轉實為新地兆,天旋永立新天朝。軍行速追誥放膽,京守嚴巡滅叛逃。一統(tǒng)江山圖已到,胞們寬草(心)任逍遙。欽此〔一〕!
洪秀全在這一道短短幾句的詔旨中,針對著群眾的思想情況,告論他們:「地轉實為新地兆,天旋永立新天朝」,地震不是兇象,而是新天新地新朝的好兆頭;叛逃一定要消滅掉的,「一統(tǒng)江山圖已到」,大家趕快努力向勝利前進!這樣,就安定了群眾的優(yōu)慮,并且鼓舞了他們的斗志。又如甲寅四年(一八五四年)五月,天京糧食告匱,「下一概吃粥之命」,到了「咸有怨言」、「變心」、「逃走」的地步。當時敵人江南大營就駐扎在天京東門外孝陵衛(wèi),虎視眈眈,與城內反革命分子圖謀里應外合,形勢極為嚴重。洪秀全就降詔論告全京,中有句道:神爺試草(心)橋水深,如何吃粥就變心?不見天兄舍命頂,十字架上血漓淋。不見先鋒與前導,立功天國人所欽〔二〕。
神爺指上帝,橋水,即計策,廣西貴縣一帶的方言,先鋒指西王蕭朝貴,前導指南王馮云山。這幾句話就是說:上帝是在用計考驗你們?。≡趺闯灾嗑妥冃哪??你們不見天兄代世人贖罪,釘死十字架上嗎?你們不見西王和南王英勇犧牲,立功天國為人欽仰嗎?洪秀全用群眾熟知的事跡來教育他們,穩(wěn)定了嚴重的形勢。他這種針對群眾思想而發(fā)的詔旨,正如金田起義時期那樣在思想上起著指導群眾的大作用。
在太平天國革命前,中國到處泛濫著鴉片煙毒。到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國用行政的力量大力掃除。當時還有些人偷吸鴉片煙,群眾又有一種不正確的說法,說吸鴉片煙上了癮,要戒除就會病死。洪秀全就針對著群眾這一個思想頒布了道詔旨道:天王詔曰:高天燈草似條箭,時時天父眼針針,不且看黃以鎮(zhèn),無心天救何新金。吹去吹來吹不飽,如何咁蠢變生妖!戒煙病死甚誅死,脫鬼成人到底高。欽此〔一〕!
他在這道詔旨中,勸告人民說,一個人做的事,或好,或壞,天父時時都眼針針地望著他的。如果你不信,可看黃以鎮(zhèn)犯了瞞天的罪惡,天父就下凡指出殺了他;何新金因為修好鏈正,在死難臨頭當中,天父就救了他的命。切莫要瞞天吹鴉片煙,天眼是看得見你犯罪的。一個人吹鴉片煙是「吹去吹來吹不飽」的,怎么這樣遇蠢「變生妖」呢!縱使戒鴉片煙就病死,也比犯吹鴉片煙罪被處死好,「脫鬼成人到底高」啊!洪秀全就是這樣根據(jù)群眾的認識水平,三番四復地去說服群眾,叫他們戒吸鴉片,除掉惡習。他還撰寫詔旨來教人,有的四言數(shù)句如箴頌,有的五言數(shù)句如歌謠,有的七言數(shù)句,短的如絕句,長的如古風,從品隲批判古代的君臣起,以至耳、目、口、鼻、手、足等事的箴言〔一〕。他以教主和君王的身分,誨人不倦地諄諄教育人民。
洪秀全在建都天京后三年多里,制定了革命綱領,提出革命的目的和根本主張,從而解決方向性的大問題,他進行種種有關意識形態(tài)的措施,他還掌握群眾的思想,及時加以指導。這個偉大的天才革命思想家,對太平天國革命發(fā)揮了至為巨大的作用,也給后來革命和中國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五 宮中生活 要了解洪秀全這個人物,必須對他的生活、性格等等方面有所了解。雖然所知只是一鱗一爪,但總比完全不提及好一些。
洪秀全天朝宮殿擺盡帝王的威風,連進膳時,也要放禮炮聲奏樂、鼓聲、鈸聲、鑼聲與炮聲交作,直到膳畢各聲始?!捕?,比封建帝王的威風還要威風。但是,他擺的是帝王的架子,實際過的卻是農家勤儉的生活。
洪秀全生長農家,勤勞成性。英國外交官富禮賜在天京游記里說:「天王十分勤工,常自作文告詔書,披讀及批答各王奏摺?!顾浽谔斐瘜m殿參觀大照壁上黃緞丹書的詔旨又說:「皆天王親手所書的文告。天王最喜歡做這些文章,孳孳矻矻,執(zhí)筆不倦?!箿旄〉廊私鹆觌s記說洪秀全在宮中每隔幾天,出一道詔旨,或作一詩,發(fā)出貼在照壁上。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記所見洪秀全天榜,以黃緞數(shù)匹續(xù)長,界二寸寬,朱絲直闌,上下邊朱畫龍鳳,作七言韻句,自盤古氏起訖明季君臣事實,悉加品騭。朱書楷字約萬言,揭于照壁名天榜。洪秀全就是這樣孳孳矻矻辛勤工作。他還參加體力勞動,天朝宮殿內每有修整宮殿,挖地筑城,或打禁苑等工程,雖雨雪霏霏,他都親自率領女官工作〔一〕。洪秀全又是一個節(jié)儉的人。他教導后宮說:爺圣旨萬樣節(jié)儉,一飯一絲當慳廉。今日慳廉積上天,積福多多萬方沾〔二〕。
他自己就以身作則,吃的「御饌甚陋」〔一〕,用的手巾,「須面手汗帕不同,須面用新潔手舊」〔二〕,破舊了的手巾洗不凈須面,就用來做洗手拭汗。他生活非常嚴肅,道貌岸然,對自己要求和對他人要求都同樣極為嚴格。從天父詩一書所收洪秀全做的有關生活的四百多首詩中,只聽見他一片肅穆凜烈的聲音,而沒有看到他有絲毫晏安淫佚的象跡。他過清規(guī)戒條的生活。當時反革命分子記載說他「荒淫」,完全是誣蔑、狂吠。后世論他建都天京后,有晏安逸樂的說法,也是無稽之談。
說洪秀全的生活,必須指出他性情暴烈,心境不安,整天處于煩躁之中,這是他于二十五歲那年患的精神病的后遺癥。早在金田起義前兩年,蕭朝貴就假托天父的話來勸誡洪秀全。天克圣旨戊申年十一月中旬記天兄下凡帶蕭朝貴上天,天父對蕭朝貴說:「洪秀全是我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我性烈,他性亦烈。但朕在天上,他性烈現(xiàn)在凡間,爾要勸他不可十分性烈,要看事來,要發(fā)令才好發(fā)令也?!购樾闳且话l(fā)火就打老婆的人。天兄圣旨己酉年正月二十一日天兄下凡,時洪秀全要從廣西回花縣家中,天兄就諭他說:「洪秀全胞弟,爾回去家中,時或爾妻有些不曉得,爾漫漫教導,不好打生打死也?!咕褪菤⑷瞬徽Q鄣臈钚闱逡才潞樾闳凰【蜌⑺?,在天父下凡詔書第二部記天父下凡命杖責洪秀全事。那天洪秀全說:「我轉高天之時,天亞爺之性還烈也,總是天亞爺有海底量,今日天父勞心下凡,命杖責爾二兄者,因爾二兄肚量狹隘之過?!箺钚闱鍖φf:「二兄性格乃是天父生成,子肖父性,非量小也。」第三天,楊秀清登朝請安,他當洪秀全稱贊他為「骨鯁之臣」的時候,就乘機諷諫洪秀全說:「小弟雖足為臣者法,但后日幼主以后,亦要法我二兄海底之量,能受臣直諫,方盡為君之道也。自古以來,為君者常多恃其氣性,不納臣諫,往往以得力的忠臣,一旦怒而吳殺之,致使國政多乖,悔之晚矣?!棺羁梢钥闯龊樾闳郧楸┝业臒o過于收在天父詩內他所寫的詩,如一百二十八首道:「半星亮起燒死人,各人救亮放精靈。明知亮大偏沖起,燒死自家有誰憐。」四百五十六首道:「無亮千祈莫沖起,沖起亮來燒自己,好心顧亮替人救,免亮延燒無了止。」三百八十七首道:「因何無亮沖起來?因何亮起不救開?亮沖起來誰人受?亮不救開燒死該!」四百三十九首道:「一個沖亮有死罪?!沽潦腔鸬谋苤M字。當時譯上帝名Jehovah為耶火華,太平天國避上帝諱,故以亮字代火字。洪秀全這些詩就是叫人莫惹起他發(fā)火,他發(fā)起火來就會殺人。在他身邊的人見他發(fā)火,必須要替那個惹他發(fā)火的人去救火,以免延燒無了止。他叫人怎樣救他發(fā)火呢?二百八十五首道:「亮起速快求開恩,不求莫怪亮連天,見人跪求替人奏,不奏亮起在眼前?!挂话侔耸呤椎溃骸噶疗鸸蚯笠\,亮未救縮莫起身。亮紅速跪速救烏,一個起身不容情?!顾坏撬l(fā)火的人跪求開恩免死罪,就是身邊的人也都要替那個人跪求。當他發(fā)火未停時不得起身,如有人敢起身,就要治罪,他知道發(fā)火是不對的,但自己控制不住,須要有人給他平息。二百零二首道:「回回亮是誰人救?救得亮多福己求?;鼗鼐攘琳嬖铝粒娌荩ㄐ模μ炫淙疹^?!谷偈椎溃骸笇m內最貴兩十宮,因會救亮故高封。真會救亮真月亮?!谷偈椎溃骸刚鏁攘撩摴砻?,真會救亮是真妻。真會救亮好心腸,真會救亮識道理?!购樾闳苑Q是太陽,所以稱他的后宮為月這。兩十宮,就是他第二十個妻。一個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動輒發(fā)火須要他人來平息的人,這是精神有病的人,洪秀全這種精神狀太顯然是他當年患的精神病的后遺癥,他的心境是不會安寧的,而是時在煩躁之中,他在天父詩二百六十六首里自述道:「這個又沖,那個又沖,爾主那得安樂在宮中!這個不然,那個不然,爾主那得安樂在高天!這個又赦,那個又赦,爾主那得安樂管天下!這個雙饒,那個又饒,爾主那得安樂坐天朝!」天父詩刻于丁巳七年,這些詩是太平天國前期做的。那時候,國務由楊秀清執(zhí)掌,洪秀全安居宮中只擔任制定綱領和有關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工作,就精神病治療來說,這種工作還有助于安定神經,而洪秀全的精神狀況已經如此煩躁。到殺楊秀清后,他要主是他做,軍師也是他做的時候,他的精神煩躁一定更甚于前期,國事怎能應付不失當,朝政怎能不大綱紊亂呢!
六 反侵略的大舵手 太平天國丙辰六年(一八五六年)七月,天京事變發(fā)生了。從此以后,直到甲子十四年(一八六四年)四月,洪秀全逝世,前后八年,都是洪秀全親自執(zhí)政。在洪秀全親自執(zhí)政這些年代里面,應該大書特書的是他領導的反侵略的斗爭。洪秀全生長廣州府,他從感性的具體的認識看出資本主義侵略者的兇狠面目和對中國的狼子野心。他又身經鴉片戰(zhàn)爭,親見中國人民力量的偉大,受了反侵略的大教育,因此,到他領導太平天國革命的時候,就能夠代表中國人民的意志,繼承鴉片戰(zhàn)爭的偉大傳統(tǒng),堅決地高舉起反侵略的大旗。
洪秀全從建都天京之日起,到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十一月底進軍上海止,一方面,采取暫時爭取資本主義侵略者不干涉的對外政策,利用宗教、通商、友好往來等一串手段和策略。另一方面,對資本主義侵略者的兇狠、野心,卻隨時隨地提高警惕,用大炮來監(jiān)視著他們。在領導太平天國對付資本主義侵略者的斗爭上,可以說洪秀全是懂得革命的兩手的。洪秀全在處理對付資本主義侵略者的事務方面,與他處理內政迥不相同,他的處理是正確的。如辛酉十一年春,英國海軍司令雅齡率兵艦深淘號停泊天京,請求借地三丈,蓋屋貯煤。洪秀全指定在七里洲要塞濠溝外江邊,借地三丈給英艦蓋屋蓋屋貯煤,不準作別用〔一〕。這樣,既不致因小事引起決裂,而又在要塞監(jiān)視之下,使侵略者不敢有所異動,在當時的具體情況下,作出這樣的處理是適當?shù)?。洪秀全對洪仁玕是很信任的,可是,當洪仁玕負責外交事務處理失當時,就把他免職。這些情況,說明洪秀全在處理對付資本主義侵略者的事務上,是十分慎重的。
洪秀全掌握對外方針政策,不論是在多么驚濤駭浪之中,他都拿得穩(wěn)定,應付得英明而果斷。當辛酉十一年秋安慶陷落,太平天國進軍武昌力爭上游的大戰(zhàn)役總失敗后,英國海軍提督何伯、參贊巴夏禮就利用這一時機,到天京來向洪秀全提出平分中國,幫助打倒清朝,如不答應,就把太平天國打倒的談判。這是一個何等巨大的風暴,英國侵略者一面是利誘,一面又是威協(xié)??墒牵樾闳鎸χ娛麓笫〉臉O為困難的形勢,他既不受利誘,也不怕威協(xié),他在取得群臣們一致同意之后,就對英國侵略者斷然予以拒絕,大無畏地代表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意志,立即向上海進軍,為保衛(wèi)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利益而展開偉大的反侵略戰(zhàn)爭〔一〕。
在清朝統(tǒng)治者和英、法侵略者簽訂北京條約、批準天津條約后,他們之間,正在逐步完成互相勾結的過程。所以,一到太平天國進軍上海展開反侵略戰(zhàn)爭的時候,盤踞在長江上游安慶的反革命頭子曾國藩,立即派李鴻章組織一枝新興武裝——淮軍,于壬戌十二年(一八六二年)正月,由英國商船偷運去上海,支援外國侵略者。由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和英國海軍提督何伯、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率領的英、法侵略軍,在上海聯(lián)合抗拒太平軍,外國侵略者和清朝統(tǒng)治者已經進入攻守同盟的階段,迅速地聯(lián)合了起來向太平天國革命時行抗拒。這一場反侵略大戰(zhàn),戰(zhàn)役一開始,就把外國侵略者打敗,擊斃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于南橋鎮(zhèn),圍困英國陸軍提督士迪佛立率領的英、法侵略軍于嘉定,士迪佛立帶敗軍焚城竄走上海。大軍圍松江,進迫上海,把外國侵略者驅逐出中國,只是指顧間事。曾國藩又立刻派遣湘軍水陸師直犯天京,來拯救外國侵略者。太平天國對驅逐外國侵略者的大業(yè),雖然功敗垂成,但是,卻粉碎了侵略者想要把中國變?yōu)橹趁竦氐目裢髨D,在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史冊中,建立了輝煌業(yè)績,洪秀全不愧是太平天國反侵略的大舵手。
七 自惹而亡——私字作祟 李秀成在用血和淚寫成的自述里指出:「天王失國喪邦,實其自惹而亡?!咕C觀太平天國全部歷史和洪秀全在天京事變后所作所為,這個沉痛的總結是正確的。
洪秀全自惹而亡,首先是個「私」字作祟。當誅楊秀清后,韋昌輝作亂,把天京京攪得暗無天日,如此滔天大禍,全朝同心,把大亂平定了。這充分說明軍民對革命的無比忠貞,對太平天國的衷心擁護。當時外國觀察家報導對事變后的展望說:「概而言之,太平軍兩王內訌,自相殘殺,雖在三四個月短期間死去三萬人上下,而其人數(shù)并不似減縮,實力亦不似較弱,因為石達開所部多精壯之士,軍力雄厚」。〔一〕又有一個報導說石達開「這一位青年領袖是英雄俠義,勇敢無畏,正直耿介的,正是全軍之中堅人物」。又說:「綜觀南京新政府之前途,從道德觀點上不若從軍事及政治觀點之較有希望。這是一個強有力而生長未艾的國家」?!捕澈樾闼麉s因「私」字作祟,破壞了軍題負責制,毀壞了他自己,也導致了太平天的覆亡,事詳政體志中。
天京事變后,全朝同舉石達開執(zhí)政,要繼續(xù)行使軍師負責制。而洪秀全則迫走石達開,破壞太平天國的政體,與群眾發(fā)生了矛盾。到石達開被迫出走,「將全朝好文武將兵帶去」〔一〕,造成太平天國空虛,到處無兵抗御敵人的極端嚴重的局面,太平天國到了覆沒的邊沿,群眾更加激憤起來。洪秀全不得不向群眾讓步,革掉了兩兄的王爵。同時,他又聽從朝臣采取選賢任能的措施,由朝臣先出兩個忠心耿耿、功勛卓著的將領陳玉成和李秀成為大將,接著,又選出一個少勇剛強的將領李世賢為大將,專任他們去抗擊敵人。他還對軍民施了恩惠。這樣,由忠勇的大將率領軍民進行艱苦的戰(zhàn)斗,渡過了驚濤駭浪,取得戊午八年秋天在浦口打垮清朝江北大營,在安慶廬州三河鎮(zhèn)殲滅湘軍李續(xù)賓全軍兩役具有決定性的勝利,粉碎了敵人攻取天京的企圖,穩(wěn)定了太平天國后半斯的戰(zhàn)局。
但是,洪秀全只是在危急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向群眾讓步,他并不是真誠采納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所任命的正掌率大臣蒙得恩,還是出之于私。蒙得恩之所以得任正掌率大臣,由于是他的「愛臣」〔二〕,而不是由于有才有功,群眾失望,因此「人心改變,政事不一,各有一心」,「各有散意」〔一〕。洪秀全與群眾依然存在著嚴重的矛盾。
洪秀全不肯相信群眾,他只相信他的私人。他任人唯親,重用他稱做外甥的幼西王蕭有和、長兄信王洪仁發(fā)、次兄勇王洪達、族弟干王洪仁玕、女婿金王鍾萬信、凱王黃棟梁、捷王黃文勝等。這班人有的是小孩,把國事當作兒戲,有的是兇橫暴,無法無天。其中只有洪仁玕有才有德,固然應當別論,但他卻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領導人物,況且他并沒有參加金田起義,直到己未九年,太平天國革命經過了天翻地覆才來天京,而不到一個月,就封為精忠軍師干王,為「朝綱之首領」,這也就不能不使那班出生入死汗馬功高的功臣們不服了。
洪秀全猜忌功臣,他用一種分而治之的封建治術,把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他世賢、輔王楊輔清這幾個統(tǒng)帥部下的大將都封了王,以分他們的權力,其結果,他們的權力固然是被分散了,可是,此后那些得封了王位的將領可以不再受本管統(tǒng)帥的管轄了,犯法可以拒不受制裁了,作戰(zhàn)調遣可以不聽命令了,于是洪秀全與統(tǒng)帥,統(tǒng)帥與部將之間都充滿了矛盾。壬戌十二年夏,李秀成奉詔統(tǒng)率各路兵回攻天京城外湘軍之役,他在蘇州召開兩次軍事會議,首先就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如欲奮一戰(zhàn)而勝萬戰(zhàn),先須聯(lián)萬心而作一心」〔一〕。但是,在當時這一個內部矛盾重重的情況下,如何能做得到聯(lián)萬心而作一心呢!這一次大戰(zhàn)役竟打不退敵人。李秀成在自述里曾經慨嘆說:「天王見我兵多將眾,忌我私心,內有佞臣之弄,封陳坤書為王,分制我勢,我部下之將,見此各心不忿,積恨于心」。這個陳坤書本是李秀成部將,自得封為護王之后,擾害人民,李秀成對他就「制其未能」了。后來蘇州被困危急時,李秀成發(fā)出三次用血淚寫成的求救書都調不動他。洪秀全用這種封建治術破壞了內部的團結,敵人看得很清楚,他們論洪秀全「增封多王,以間其黨,而內亂猜忌之萌,愈散漫不可制」〔二〕。
洪秀全要依靠群眾打江山,他卻「恐人之占其國」〔三〕。他不能不依靠人,但他卻不信人,因此,他就不得不否定人力,而以一切都歸之于天。于是他只好死死抓著宗教這一個工具,而且變本加厲,日益向迷信方面發(fā)展,這一回說上帝托夢兆,另一回又說上天請救兵,一直頑固到喪失理性的境地。他自己心里明知這個上帝,是他塑造出來的工具,但他嘴里卻咬實「有天不有人」。李秀成說他「不肯信人,萬事俱是有天」〔一〕,正說明了他的心理狀態(tài)。庚申十年三月天京解圍之役,他不但沒有「降詔獎勵戰(zhàn)臣,并未令外戰(zhàn)臣見駕」,他反而把將士百戰(zhàn)艱難,出生入死的戰(zhàn)果歸之于「天靈,詔言有天不有人」〔二〕,他依靠群眾,一次又一次地打破重圍,渡過危關,他卻詭辨地把群眾的力量說成是「天靈」,摧殘了士氣,打擊了斗志,使將士灰心喪氣。天父天兄的宗教也變成為一條繩索,把他自己越縛越緊,以至于死亡。
總之,在天京事變后,洪秀全破壞了軍師負責制,與群眾發(fā)生了矛盾。他不是不知道他與群眾的矛盾的,他也不是不要解決矛盾的,而是曾經三番四智盡能索地去應付的。但是,他解決矛盾,不是從團結出發(fā),而是從父子公孫江山萬年一己之私出發(fā)。只要存在一己之私,矛盾就斷不可能解決。所以,他越解越亂,一個矛盾還沒有解決,另一個矛盾又產生。太平天國就在這種內部矛盾重重,離心離德當中斷送了。這個「私」字,洪秀全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太平天國。
八 自惹而亡——亂字當頭 洪秀全自惹而亡,另一方面,是亂字當頭。亂,就是紊亂,就是應付失措。
洪秀全是個偉大的天才革命思想家,但卻不是個能行動的政治家。他創(chuàng)立上帝教后,組織拜上帝會的是馮云山,領導群眾、開展斗爭的則是楊秀清、蕭朝貴,他與群眾中間隔著一個媒介體,這使他脫離簡單的塾師生活以后,又進入了高高在上的神圣一般的教主生活,缺乏深入實際斗爭的磨練。到建國后,他身為天王,臨朝不理政,又得不到積累豐富的政治、軍事經驗。加以他的精神狀態(tài),終日煩躁不安,更不適宜于處理瞬息變化的政治、軍事斗爭??墒?,洪秀全卻要「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做個日理萬機的專制獨裁的君王。這就必然要出現(xiàn)亂字當頭了。
亂字當頭,在政治上,李秀成天朝十悮指出:「悮立政無章」。曾國藩給其弟信說:「自洪、楊內亂以來,賊中大綱紊亂」〔一〕。國家必須有劃一的制度,然后才能行使。掌握政權,必須大綱在握,然后才能應付萬機。從李秀成自述中可以鮮明地看出太平天國前后期興亡的對比。在前期「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立法安民」,「嚴嚴整整,民心佩服?!沟胶笃凇溉诵母淖?,政事不一,各有一心」,「朝中政事,并未實托一人,人人各理一事」。洪秀全要專制獨裁,結果把國家攪成無政府狀態(tài)。他又亂封王爵,王親國戚的幼孩兒童都封了王,而日日夜夜在疆場保國的汗馬功勞的人卻不得封。后來封多了,不給名號,一律稱為列王。到列王又封多了,把封的王都寫作「■」。這個■字是太平天國因避王字諱而造的字,其義為小王,今用來封人。于是未得封王的功臣感到憤憤不平,而受到列王的封的人則感到不光彩,受到■字的封的人更認為被侮辱,喪盡了人心,己詳于政體志中。
亂字當頭,在軍事上,是驚慌失措,應付錯誤。壬戌十二年(一八六二年)二月,曾國藩派湘軍水陸軍從安慶向天京進犯。四月,湘軍水師攻陷頭關,闖入護城河口,陸軍直入,逼扎雨花臺。時李秀成率領軍隊在上海周圍大敗英、法侵略軍,克嘉定,青浦,圍松江。英、法侵略軍戰(zhàn)則即敗,不敢見仗,逃回上海。洪秀全驚慌失措,一日下三道詔書追圍攻松江大軍回救天京。
保衛(wèi)天京,當然是首要的。但是,如何保衛(wèi)天京,卻必須根據(jù)當前形勢來制定對策,不同的形勢,靈活地采取不同的對策,不應驚慌失措。當敵人兵臨天京城下的時候,廬州已告失陷,長江北岸名城要地都已喪失。而在長江南岸,則蘇南早已底定,浙江十分之八入版圖,上海即將克復。太平天國既失江北,就只有依靠蘇、浙,方才能夠保衛(wèi)天京。形勢發(fā)生了變化,蘇、浙的重要性,已經與安慶、廬州未陷前不同了。要依靠蘇、浙,就必須鞏固蘇、浙,首先驅逐外國侵略者,在上海消滅初組織的李鴻章淮軍,在浙東打垮左宗棠湘軍。蘇、浙既鞏固,然后才能運用其人力、物力來保衛(wèi)天京。
李秀成回到蘇州,開了軍事會議,上奏洪秀全請采取會義主張暫避敵鋒,用固守天京戰(zhàn)略來打敗敵人。這個戰(zhàn)略是正確的,不僅如同李秀成所說是從雙方軍事形勢作出的對策,也正是符合于當前敵我的總形勢。這樣,大軍就得用于消滅蘇、浙敵人,鞏固蘇、浙,保衛(wèi)天京??墒?,洪秀全竟驚慌失措,不納良策,派補王莫仕暌到蘇州催促起兵,嚴詔斥責李秀成說:「三詔追救京城,何不啟隊發(fā)行?爾意欲何為?爾身受重任,而知朕法否?若不遵詔,國法難容。仰莫仕葵(暌)專推(催)起馬,啟奏朕知」〔一〕!李秀成不得不遵詔,他把蘇、浙大軍調歸天京作戰(zhàn),各城只留一些單薄的防守部隊。于是敵人就乘機反攻。在上海方面,外國侵略者重振旗鼓,擴充了常勝軍,淮軍得到侵略者新式武器的裝備和派軍官教練,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聯(lián)合向蘇南進攻。在浙江方面,衢州的左宗棠湘軍會同外國侵略者在寧波組織的常捷軍、常安軍、定勝軍向浙東、浙西分投進攻。太平天國陷到了兩面作戰(zhàn)的泥坑。
大軍于九月初向扎營在天京城南的湘軍發(fā)總攻擊令,猛攻四十多天,敵人水運便利,軍資糧食充裕,能作持久戰(zhàn),太平軍須從蘇南陸運,接濟困難,因缺乏糧食,連冬衣都運不到,無法再繼續(xù)進攻。假使洪秀全這時候能冷靜地考慮全局,自知過錯,準許蘇、浙大軍回師迎擊敵人,還是來得及的??墒?,他見攻打不下敵人營盤,暴躁發(fā)怒,叫李秀成到金龍殿來,大加痛責,革去王爵。又錯亂地命令李秀成帶大軍去江北攻打長江上游,要使敵人撤退進犯天京的湘軍,行軍于給敵人搶光燒光的皖北地區(qū)。李世賢在奉詔回天京作戰(zhàn)時,留部將李尚揚等守龍游、湯溪,抗拒左宗棠湘軍,約定只要守得住五十天,大軍就可以歸來〔一〕。洪秀全命令李世賢攻皖南金柱關,竟不準他帶大軍回救浙江。龍游、湯溪將士守到糧盡力竭,于癸開十三年正月失陷,金華、紹興等地都相繼撤退。李秀成率領的大軍到了皖北,無處購糧,吃草充饑,無法前進。五月,雨花臺要塞失守,洪秀全急詔李秀成回軍。李秀成率軍隊從六安州狼狽歸來,給饑餓所困,死喪了幾萬人,精銳的軍隊被拖成了疲兵,給士氣以極重大的打擊。李秀成在自述里悲痛說:「此舉前后失去戰(zhàn)士數(shù)萬余人,因我一人之失銳,而國之危也?!估钚愠绍婈牰山€沒過完,和州、江浦、浦口、下關都失守,九洑州要塞也被攻陷。而上海方面的敵人又已攻陷太倉州、昆山、即向蘇州進犯。進攻天京的敵人,水陸兩方也都發(fā)動了總攻擊。太平天國陷到總崩潰的局面。
綜計天京前后共被圍困七次。前六次敵人以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圍困天京,用的是陸軍,就軍事形勢說,是從下攻上。而太平天國則虎距長江上游,取江南的糧食運出金柱關,取江北的糧食運出裕溪口,一齊從長江運入天京。在安慶保衛(wèi)得住以前,太平天國始終擅長江之利,挹不竭之源,屹立于不敗之地。而敵人卻頓兵堅城下,師老力疲,情見勢絀。太平天國就得選擇有利的時機,調集兵力來打垮敵人。歷次打垮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都如此。到安徽失陷后,曾國藩發(fā)動第七次圍困,從上而下,用的是陸軍和水師,形勢不同,保衛(wèi)天京是比以前困難了。但是,如果太平天國能鞏固蘇、浙,依靠蘇、浙的人力、物力,運用靈活的戰(zhàn)略,再次在天京城外打垮敵人,不是不可能的??墒牵樾闳@慌失措,應付錯亂,一誤再誤,就把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陷于傾覆了。
九 自惹而亡——好高不揣 前后自惹而亡,又一方面,是好高不揣前后,不肯失志。這是李秀成在自述里論洪秀全拒絕從天京撤退的話。
洪秀全是一個極好高的人。他認為他是照耀萬方的太陽。他做過一首夢日詩道:五百年臨真日出,那般爝火敢爭光!
高懸碧落煙云卷,遠照塵寰鬼蜮藏。
東北西南勤獻曝,蠻夷戎狄盡傾陽。
重輸赫赫遮星月,獨擅貞明耀萬方〔一〕。
洪秀全自高自大到了這種地步,所以他「自圣公然蔑古圣」,貶低或否定中國封建社會所歌頌的古圣先賢,在他所刪改的武略中最可以看出他這種思想。有人記所見揭于天朝宮殿大照壁的天榜,自盤古氏起訖明代君臣事實,悉加評判,桀、紂、幽、厲稱為妖,周文王、武王、作文狂、武狂〔二〕。他自稱古往今來獨一真主。以如此自高自大的洪秀全,滿眼只有金光照耀,就「不肯失志」,不再存在大英雄能伸能屈、能百折不回的斗志。他的思想意識支配著他,就使他不可能審勢度時,從號稱人間小天堂的天京作戰(zhàn)略的撤退,一路蒙塵,艱苦奮斗,遠赴荒僻的西北,再圖復興了。
太平天國癸開十三年(一八六三年)十月二十二日,蘇州失守,無錫繼陷。當時蘇、浙已陷于崩潰,保衛(wèi)天京失了依靠,已不能再守。敵人慘重地破壞了太平天國統(tǒng)治區(qū)安徽、江蘇、浙江三省的政治組織和農業(yè)生產,皖北、皖南、蘇南、浙江以至天京近畿,盡成荒墟焦土。太平天國在這里正好比魚兒在沒有水的池塘,鳥兒在沒有樹林的山嶺,活不下去了。唯一救亡良策,只有立即從天京撤退,保存有生力量,萬里長征,向西北進軍,與遠征陜西的軍隊會師,在西北重新建立根據(jù)地,據(jù)西北以圖中原。
十一月初八日,李秀成從丹陽趕回到天京。第二天,上殿向洪秀全啟奏說:「京城不能保了,曾妖兵困甚嚴,濠深壘固,內無糧草,外救不來,現(xiàn)在只有趕快讓城別走,取道江西、湖北出中原,與陳得才軍會合,據(jù)西北以圖中原,那里不是洋鬼去得到,也不是妖兵水師去得到,然后妖朝可滅,江山可定」〔一〕。洪秀全聽了,勃然大怒,嚴加斥責。李秀成不得已,跪上再奏說:「若不依從,合城性命定不能保。曾妖得爾雨花臺,絕爾南門道路,門口不能行,得爾江東橋,絕爾西門,不能出入。得爾七甕橋,今在東門外安寨,深作長濠。下關屯了重兵,糧道已絕。京內沒有戰(zhàn)兵,俱是朝官,文的多,老的多,小的多,婦女的多,費糧費餉的多。若不依臣奏,滅絕定了!」洪秀全聽奏,更加抑制不住怒火,他痛責李秀成說:「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穌圣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要出外去,要在京,任由于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的天兵多過于水,何懼者乎!爾怕死,便是會死。政事不與爾相干。王次兄勇王執(zhí)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令的,合朝誅之」!李秀成見洪秀全痛責如此,他就在殿前請求洪秀全說:「求爾將刀殺我,免我日后死在妖手。為主臣子,未閑片刻。今將國事啟奏,主責如斯,愿死在殿前,盡心酬爾!」洪秀全堅決拒絕,不肯從天京撤退。他留李秀成守天京,急詔扶王陳得才從陜西率領大軍回救,并命干王洪仁玕捧詔親到丹陽、常州、湖州等地催兵解圍。陳得才大軍奉詔星馳電卷趕回到湖北麻城之后,由于皖北遍地饑荒,行軍無糧,無法歸來。而在天京附近的蘇、浙軍隊,則因天京無糧,不肯前來。天京的陷落,就在眼前。最后拯救太平天國的道路,竟給洪秀全自己親手堵斷了。
洪秀全是愚昧嗎?是迷信嗎?李秀成說他「京城不固,久悉在心,因自好高,不揣前后。入南京之時,稱號皇都,自己不肯失志,靠實于天,不肯信人,萬事俱是有天」。如果洪秀全確是愚昧,真是迷信的,他就不會封「京城不固,久悉在心」了,就不會急詔遠征陜西的軍隊星馳回救,并特派洪仁玕出京專催蘇、浙救兵了。然而,他既久知天京不能守,天父天兄的權能是虛無的,為什么他還不肯從天京撤退呢?就因為他「好高不揣前后」,就因為他「不肯失志」。他為著「好高」、「不肯失志」,就寧愿把國家人民和自己的生命付之于天,坐待死亡!洪秀全自己扼殺了自己,也扼殺了太平天國。舉世無雙的天才革命思想家,成為最愚蠢的笨蛋;震驚一世的勇敢無畏的大革命家,成為束手待斃的懦夫。
十 逝世 甲子十四年(一八六四年)正月十七日(夏歷正月二十日),天京城東要塞天保城失陷,天京被合圍了〔一〕。敵人就四面開掘地道攻城。三月中旬,在朝陽、神策、金州等門附城一帶為拒地道而筑的月圍又被攻破,火藥被焚。洪秀全望救兵不來,城內糧食要斷了,敵人圍攻一天比一天緊急,他病倒了,四月十九日(陽歷六月一日),病重逝世〔一〕。
資本主義侵略者鄙視洪秀全為「苦力王」。地主階級分子也譏諷太平天國政府「滿朝文武三百六行全」。這就不言而喻,太平天國政府是由什么分子組成,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政權是代表那一個階級的政權了。太平天國在建都天京后,洪秀全就創(chuàng)制并且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的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把反滿斗爭轉而為反封建斗爭,高高地揚起反封建的大旗來。固然,這只是一種空想的農業(yè)社會主義思想,但是,它卻表現(xiàn)了中國農民氣魄的雄偉,太平天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在洪秀全領導下的太平天國,把農民戰(zhàn)爭發(fā)展到最高峰。
洪秀全批準資政新篇,同時重新頒布天朝田畝制度。他要發(fā)展資本主義,但不是放棄農民所要求的公有制,走資本主義的道路。而是把資政新篇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納入于太平天國農民政權的軌道之中,起上他開創(chuàng)出的自己的道路,說明了洪秀全魄力的宏偉,識見的高遠。
在洪秀全的時代,歷史所賦予他們的革命任務,除了反封建外,還有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任務。洪秀全能夠大無畏地代表偉大的中國人民反侵略的意志,領導太平天國粉碎了資本主義侵略者想在十九世紀的六十年代把中國夷為殖民地的狂妄企圖,在反侵略斗爭中取得輝煌的業(yè)績。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偉大的反侵略的大旗手。
洪秀全還環(huán)繞著有關意識形態(tài)方面進行種種措施。他頒行以我國古代農民創(chuàng)造的節(jié)氣為造歷原理的天歷。他展開如火如荼的反孔斗爭。他反對封建古文,提倡切實淺白的文體。他興廢繼絕提倡人民喜聞樂見的壁畫等等。這些措施,都有功于中國文化的推進,做了前人沒有做過的工作。
洪秀全受著封建思想和君主專制思想的嚴重影響。他要高踞特權的頂巔。天京事變后,他破壞軍師負責制,主是他做,軍師也是他做,專制獨裁,破壞了農民民主。洪秀全執(zhí)政,立政無章,大綱紊亂,措置乘方。他靠天不信人,改太平天國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一〕,要把太平天國成為他父子公孫一家的天下,以致人心離散,國乃滅亡。李秀成總結太平天國敗亡的天朝十悮,洪秀全個人就犯了五條又半的錯誤。李秀成的總結,字字都是血和淚。
洪秀全作為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領袖,如此偉大。到了作為專制獨裁的君王墮落到為一家父子公孫江山打算的時候,又何其渺小。在一個人的身上,果存在如此兩極分離嗎?真實的洪秀全確實是如此。我們能把這些完全推歸階級的局限性,指為時代的悲劇嗎?不能。私字作祟,亂字當頭,好高不揣前后,都是洪秀全干的事實,要由他自己負責。太平天國敗亡,洪秀全要負最大的責任。
總的說來,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反封建反侵略,把農民革命推進到最高峰,把外國侵略者打得不敢見仗,戰(zhàn)則即敗。他做了許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業(yè),他給后來中國革命盡了先驅者的責任。毫無疑問,洪秀全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農民起義領袖,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農民起義領袖。但是,也必須指出:就是如此偉大的革命人物,只要有一個私字作祟,就會毀滅了自己,毀滅了所領導的國家,落得個身死國亡的下場。青史具在,其可鑒諸!洪天貴福,初名天貴,后加福字,名天貴?!惨弧?。洪秀全長子,母親賴氏,清道光二十九(一八四九年)十月初九日出生在廣東花縣官祿村〔一〕。洪天貴福是個很聰明的兒童,精通中西文化博學多能的干王洪仁玕說他自己看一行書,洪天貴福已經看三行了〔二〕。辛開元年二月,太平天國在廣西武宣東鄉(xiāng)建國,洪秀全稱天王,立洪天貴福為幼主〔三〕。庚申十年,太平天國就用幼主的名義處理政務,使他練習執(zhí)政〔四〕。凡建軍、設官、授職、封爵等,都由他下詔施行〔一〕。天王既逝世,甲子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群臣擁戴他登極,號幼天王〔二〕,時年十六歲。
五月,地保城要塞陷。地保城在鐘山麓龍膊子,離城根只十多丈,扼住隘路,虎踞太平天門外。地保城既失,敵人就以居高臨下的形勢,逼近城根挖地道攻城「三」。
六月初六日(夏歷六月十六日),太平門地道轟發(fā),城塌,天京失陷,當敵人竄入城時,洪天貴福在望樓上看見了,他走下樓來要去投奔李秀成,出到榮光殿,李秀成已經從太平門奔回來保護他了〔四〕。李秀成見他沒有馬,就把自己騎的戰(zhàn)馬給他騎,帶他沖了幾個城門,都沖不出去。到初更時候,乃假裝清軍,從太平門被炸倒的城墻缺口走出,才出來千多人,就被清軍發(fā)覺,尾后都被截斷了〔一〕。
在沖過敵人營壘后,李秀成把軍隊分為兩隊,以前隊保護洪天貴福急走,他領后隊拒追兵。敵人以騎兵來追,后隊與敵人鏖戰(zhàn),前隊得遠去〔二〕。洪天貴福騎的又是快速著名的戰(zhàn)馬,因此得脫追兵。
十一日(夏歷六月二十一日),洪天貴福由尊王劉慶漢、養(yǎng)王吉慶元保衛(wèi),沖過敵人沿途防線,從淳化鎮(zhèn)經東壩到安徽廣德州,將士只剩下幾百人。當天昭王黃文英從四安前來迎接,過幾天,干王洪仁玕,恤王洪仁政也從湖州趕來。十六日(夏歷六月二十六日),堵王黃文金迎接他入浙江湖州〔三〕。在湖州開軍事會議,決定入江西建昌、撫州會合侍王李世賢,去湖北再會扶王陳得才大軍,踞荊州、襄陽,以圖長安〔四〕。
于是由昭王黃文英奉洪天貴福先回廣德州〔一〕。七月十八日(夏歷七月二十九日),黃文金從湖州撤退來會師,連夜急行軍〔二〕取道安徽、浙江交界入江西。文金離開廣德州就病死。洪天貴福由洪仁玕、黃文英與偕王譚體元等保衛(wèi),從浙江遂安、開化進入江西廣信。被阻,乃走鉛山,越瀘溪,斜趨山谷間,沿途與敵人節(jié)節(jié)打仗,向侍王李世賢大軍追蹤前進。
八月二十二日(夏歷九月初四日)轉戰(zhàn)到新城縣。敵人舍輜重,日夜急追。二十七日(夏歷九月初九日)辰刻(上午七點鐘起至九點鐘止),在廣昌縣唐坊被敵人追到,太平軍一邊迎戰(zhàn),一邊急走。至已刻(上午九點鐘至十一點鐘),又被追到白水嶺。
太平軍扼嶺力戰(zhàn),把追兵打退,急行三十里,到石城縣楊家牌。這時候,太平軍已經五日夜不停趾了,所到一餐即行,十分疲倦,又以為今天打了一個勝仗,敵人不會追來,打算在這里休息一夜,明天再走。洪天貴福說:「住不得,妖兵離這里不遠,今夜一定會來的」。洪仁玕等都說:「妖兵追不到了」,不信他的話,就停在楊家牌住宿,夜間的警備工作又沒有做好。果然,在太平軍離開白水嶺后,敵軍主將席寶田帶后隊趕到,傳餐畢,他命令部將說:「不擒幼逆,不得收隊」!立刻跟追,入夜追到楊家牌,他把軍隊四面部署完竣,到三更時候,鼓角一聲,立刻向太平軍的宿營殺進來。太平軍驚醒,措手不及,洪仁玕、黃文英都被俘〔一〕。這一枝從湖州保衛(wèi)幼天王洪天貴福出來的軍隊,由于領導者當敵軍日夜急追已發(fā)生戰(zhàn)斗的緊急關頭,犯了輕忽疏虞的大錯誤,就在楊家牌全軍覆滅了。
當敵人殺入宿營時,十幾個忠勇的衛(wèi)隊保護洪天貴福沖出。敵人追得緊,過橋時,他跌下馬來,衛(wèi)隊把他扶過嶺。敵人追到,他和衛(wèi)隊都擠下坑去。敵人下坑來,把衛(wèi)隊都拿去,但瞧不見他。他等敵人向前追去,躲入山里。后來下山,輾轉走過廣昌、瑞金等地方,都找尋不到自己的軍隊,最后回頭走到石城縣荒谷中,敵人正在四山搜捕,聽聞一個被俘的牧馬小兒對他的同伴說:「幼天王走過這里了」,就跟蹤去追,把他俘獲〔二〕。太平天國甲子十四年十月初六日(清同治三年十月二十日,一八六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南昌殉國〔三〕。
太平天國建國十多年,天王雖逝世,而幼天王繼承大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幼天王的存在,是一面維系軍心、堅定民志、標志太平天國革命在繼續(xù)進行著的旗幟。當幼天王入湖州后,就定下全局大計。到進入江西后,已入廣東境的侍王李世賢軍即回師東趨,扶王陳得才軍也從霍山、英山進入廣濟,都是為著要迎護幼天王而來〔一〕。不幸石城覆敗,幼天王殉國,于是在長江北的扶王陳得才軍首先崩潰,在長江南的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等軍不久也覆敗。敵人當幼天王被俘時,就預言說:「東南大局,從此底定矣」〔二〕。敵人的預料果然不錯。幼天王的死,關系的重大可見。
本傳考證 一 洪秀全的生年 洪秀全生年,考太平天日一書中所記洪秀全年歲各節(jié),如說天酉(即丁酉)廿五歲,癸卯三十一歲,甲辰三十二歲,乙巳三十三歲,丁未三十五歲,案當時人計算年齡,即以出生那一年為一歲。丁酉年洪秀全廿五歲為清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年),癸卯三十一歲為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一八四三年)甲辰三十二歲為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一八四四年),乙巳三十三歲為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一八四五年),據(jù)此上推洪秀全生年乃清嘉慶十八年癸酉,故汪士鐸乙丙日記說洪秀全生年為癸酉便是證明。
洪秀全的生日為十二月初十日,是據(jù)安王洪仁發(fā)孫洪伯超上花縣請卹呈文(見逸經第二期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及汪士鐸乙丙日記、張德堅賊情匯纂卷六偽宮室等紀載。案洪伯超呈文所述「天王生于十二月初十日」的話,系據(jù)他的祖母安王妻賴氏臨終命于天王生日祭祀的遺囑,這是最可據(jù)的。至汪士鐸身居天京,賊情匯纂所述也是據(jù)從天京逃出的反革命分子程奉璜所說,他們的話也是可據(jù)的。
據(jù)洪仁玕提供材料寫成的韓山文太平天國起義記一書記洪秀全生于一八一三年,因為韓山文只知清嘉慶十八年相當于一八一三年,而不知道清嘉慶十八年這一年的十二月初十日,已經是相當于一八一四年一月一日,所以韓山文便錯了。又賊情匯纂卷七錄有一篇東王楊秀清誥朝內軍中慶祝天王壽辰諭說洪秀全生日為十二月初九日,這是一篇鈔件,而不是原件,今以洪伯超呈文、汪士鐸日記及同書宮室條考核,知「初九」乃「初十」的鈔誤。此外,杜文瀾平定粵匪紀略賊名記說洪秀全生于清嘉慶十七年壬申(一八一二年)也是錯的。
至于洪秀全生于芙蓉幛附近的福源水,系據(jù)洪氏父老說,見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
二 洪秀全的名 洪秀全原名仁坤,據(jù)洪氏宗譜。他小名火秀,據(jù)洪氏父老洪俊、洪均元、瑯王洪魁元媳說,見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继教烊沼浐樾闳廊ド咸鞎r,上帝對他說:「爾名為全矣,爾從前凡間名頭一字犯朕本名,當除去。爾下去凡間,時或稱洪秀,時或稱洪全,時或稱洪秀全」。案那時候譯上帝名Jehovah作耶火華,所以太平天日記上帝說洪秀全未改名前頭一字犯他的名,叫洪秀全除去這一個字,又叫洪秀全下凡或叫洪秀,這就是除去了「火」字,保留了「秀」字,可證洪氏父老所說洪秀全小名叫做火秀的確實。
三 關于洪秀全生母問題 洪鏡揚原配王氏,續(xù)娶李氏。簡又文譯韓山文太平天國起義記說:「秀全之父名鏡揚(原譯作「養(yǎng)」,此在洪氏宗譜改),生三子二女,為前妻朱氏所出,繼室李氏,今仍生存,無所出。」案韓山文書系據(jù)洪秀全族弟洪仁玕的述辭而成。又案洪秀全紀念館在一九六一年訪得的洪氏宗譜,所錄十五世洪鏡揚的妻子系如下寫法:妣eq \o(\s\up 12(王),李)氏生三子仁發(fā)仁達仁坤「生三子」三字,側寫于右旁王氏之下,表明是王氏所生。簡又文游洪秀全故鄉(xiāng)所得到的太平天國新史料記所見洪氏族譜也說:「鏡揚公前后共娶二婦,原配王氏,繼李氏。李氏無所出,秀全等均王氏子。查起義記云,秀全等「為前妻朱氏(Choo)所出」,證諸族譜,則洪仁玕記憶有誤矣」。案洪仁玕的錯誤,系誤王氏為朱氏,而說洪秀全等為前母所生,后母李氏無所出,卻是和洪氏宗譜相同的。
考李秀成自述原稿卻說:「長次兄是其前線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估钚愠捎涍@事旁注明根據(jù)說:「此之話是天王載在詔書教下,屢屢講講道理教人可知」。考太平天日稱李氏為「君王母李」。天兄圣旨卷一庚戌年六月二十日記事也稱「君王母」,又記「天兄轉諭君王母曰:「李四妹爾要教導媳婦子女,時時救爾仔面。」」爾仔,就是你的孩子,指洪秀全。又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記所見天王給楊秀清詔說:「天父賜兄金盆,不忍自用,因以奉母」,都稱李氏為母。
案中國封建社會禮法,前妻的子女稱父親的繼妻為后母或繼母。洪秀全既為王氏生,只應稱李氏為后母或繼母,而不應稱為母。
太平天國的官書也不應稱她為「君王母」。今洪秀全稱李氏為母,太平天國官書稱她為「君王母」,是和當時的禮法不合的。故本書兩存其說,傳疑以待證。
四 清史稿記羅大綱論建都天京事考謬 李秀成自述原稿記初克南京時事說:「此時天王與東王上(尚)是計及分軍鎮(zhèn)守江南,天王心欲結往河南,欲取得河南為業(yè)。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聲揚言,親稟東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無糧,敵困不能救解,爾今得江南,有長江之險,又有舟只萬千,又何必往河南?!髺|王復想,見這老水手之言,固(故)而未往?!铺焱躐{入南京,后改為天京」。據(jù)此,知要取河南建都這一個策略,是出自天王的主張。
又考當時有一個住在天京內的叫做馬壽齡的地主階級分子寫的金陵癸甲新樂府天下凡一首說:「驚傳天父來凡間,或言天王府中有巾幗,當予東王侍枕席;否則天王笞四百?;蜓蕴焱跛歼w河南都,變妖當撲臀之皮;否則天王斫頭顱。有時詰屈不解如乩詩,有時鄙俚不雅如盲詞,展轉取信用女子,有時天父留語已去矣」。我們據(jù)這一條親在天京的人的記載,知天王在建都天京之后,仍堅持遷都河南的主張的。
近人著作據(jù)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五洪秀全傳說:「既都金陵,欲圖河北。羅大綱曰:「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至皖、豫一出(綱案此五字在此不通,疑系下文排誤于此)。否則先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后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徐、揚席卷山左,再出山右,會獵燕都。若懸軍深入,犯險無后援,必敗之道也。且既都金陵,宜多備戰(zhàn)艦,精練水師,然后可戰(zhàn)可守,若待粵之拖罟咸集長江,則運道梗矣。今宜先備木筏堵截江面,以待戰(zhàn)艦之成,猶可及也」。秀清方專政,不納,乃遣偽丞相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曾立昌率眾東下。秀全詔之曰:「師行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糜時日」。大綱語人曰:「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類矣」」!指為羅大綱建議,這是錯的。
考清史稿洪秀全傳這一節(jié)記載系全采自羅惇曧太平天國戰(zhàn)紀。羅惇曧任清史館協(xié)修,洪秀全傳大約就是他寫的。案羅惇曧太平天國戰(zhàn)記自序于民國二年癸丑(一九一三年),說系據(jù)北王韋昌輝嫡子韋以成所著天國志稿本重寫而成。這是一部假托的偽書,關于所記羅大綱這一段事,全系羅惇記捏造。據(jù)太平天國戰(zhàn)紀說,召羅大綱人議圖河北,系在癸丑秋,即太平天國癸好三年秋。才太平天國命林鳳祥、李開芳率軍北伐,癸好三年四月即出發(fā),五月下旬從河南鞏縣渡過黃河,九月下旬已經打到天津了。而此書卻說這一個秋天,方召羅大綱入議圖河北,大綱不愿行,始命林鳳祥、李開芳統(tǒng)兵北伐,這是捏造的第一條證據(jù)。又考林鳳祥、李開芳是太平天國威名最著的兩員大將,從廣西至南京都用他們兩人為先鋒,太平天國編纂的起義史特記他們的功勞,羅大綱雖然是一員驍將,但卻遜林、李一籌。再從官階上看,當北伐軍出發(fā)時,林鳳祥、李開芳都官居丞相,而羅大綱方任殿左一指揮,低于林、李兩級,北伐是太平天國當時第一件大事,統(tǒng)帥的人選,自應以職位較崇,威名素著的大將始得膺此選,而此書卻說先召羅大綱入議,羅大綱不贊同,始改命林、李,這也是羅惇曧任意捏造的。我在太平天國戰(zhàn)紀考偽一文中,已經加以詳考了(此文收在太平天國史料辨?zhèn)渭粫鴥龋?br/>
建都天京對太平天國革命成敗至為重大,天王分兵守江南,取河南為業(yè)的主張,是十分英明正確的。只有同他這樣熟悉中國的歷史,而又經過對當前形勢的考慮,才能夠提得出這一個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和策略。偽史作者羅惇曧卻把這一個非常的大計加到江湖出身的羅大綱身上,平空把羅大綱描畫成一個具有非常卓見的智矚機先的戰(zhàn)略家,不僅是把天王的英明正確的主張捺煞了,反把大計的貽誤橫加于天王,顛倒事實,莫此為甚,故不能不詳辨于此。
五 洪秀全逝世日期及其死因 洪秀全逝世日期,李秀成自述原稿記為太平天國甲子十四年四月廿一日,幼天王洪天貴福供則作四月十九日,洪仁玕自述也作四月十九日。考趙烈文能靜居士日記同治三年五月初六日記說:「聞探報稟稱逆首洪秀全已于四月廿八日病死,彼中之四月廿日」。案當時趙文烈在圍攻天京的曾國荃軍中任機要幕僚,他所得的探報,系距洪秀全死后八、九天即得到。曾國藩清同治三年六月二十八日記說在攻陷天京后,訊問宮女黃氏說:「洪秀全于四月二十日死,實時憲書之二十七日也」(見影印曾文正公手書日記)。這年天歷四月二十日,相當于夏歷四月二十八日,不是四月二十七日,曾國藩的對照是錯的,但與趙烈文所得的情報卻都同是天歷四月二十日,這當是洪秀全實死于四月十九深夜,外間到四月二十日才知道,因此說是四月二十日逝世。洪秀全逝世時,幼天王洪天貴福必在身邊,而這一宮女黃氏卻不一定在旁,她也可能是第二天才知道的。至于李秀成作四月二十一日,或者是由于記憶錯誤,或者是他于四月二十一日才知道。故本書從洪天貴福供和洪仁玕自述的記載。
至于洪秀全因何而死呢?影印李秀成自述原稿說:「四月將初之候,斯時我在東門城上,……天王斯時已病甚重,四月廿一日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藥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藥也,是以四月廿一日而亡」。洪天貴福供說:「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洪仁玕自述也說:「至今年四月十九,我主老天主(王)臥病二旬升天」。據(jù)此知洪秀全是因病而死。
曾國藩為了報功,于清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三日上清廷的奏摺說洪秀全在「官軍猛攻時,服毒而死」(見曾文正公奏稿卷二十金陵克復全股悍賊盡數(shù)殲滅?。?。到七月初七日,殺了李秀成后,他上奏清廷又捏造宮婢黃姓說洪秀全「因官軍攻急,服毒身死」(見同卷賊酋分別處治粗籌善后事宜?。T鴩€進一步盜改李秀成自述原稿這段話為:「因九帥之兵處處地道近城,天王斯時焦急,日日煩躁,即以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并立即刊刻,借盜改后的李秀成自述原稿來為他作證。
應該指出,洪仁玕自述刻本只刻前部份,北華捷報曾譯其全文,刊載于一八六五年七月、八月數(shù)期。茲據(jù)逸經第九期簡又文太平天國干王洪仁玕供辭之回譯,其中有一段話說:在我們之中,其享福最久者首推天王。起自廣西田間首事諸人,惟彼存留至最后,而其結局并非喪于妖軍之手,卻在自己之手。
所謂「喪于妖軍之手」,就是為敵人所殺,「在自己之手」,就是自殺。但是,洪仁玕自述在上面說:「我主老天主(王)臥病二旬升天」,為什么下面卻說是喪于「自己之手」呢?是不是英人譯錯了呢?還是原文確如此呢?那只有等待洪仁玕自述全文的發(fā)現(xiàn)來回答疑問了。本書現(xiàn)據(jù)李秀成自述原稿作因病逝世,并把簡又文的回譯文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