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孫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一節(jié) 孫可望、李定國收復湖南戰(zhàn)役 從順治七年底到順治八年初,孫可望基本上完成了對永歷朝廷殘存武裝的收編工作。南明政權及其軍隊實際上已經(jīng)形成以原大西軍為主的抗清實體。在這以后,永歷皇帝只是作為用以號召遠近的一面抗清旗幟,復明恢漢運動的領導權卻掌握在孫可望等原大西軍領導人手中。由于孫可望等人已經(jīng)遵用永歷正朔,在他們指揮下的軍隊又包括了一些原南明參與“會盟”的各種武裝,在下面的敘述中不再使用大西軍一詞,一律改稱明軍。但是,必須指出,正是由于原大西軍的聯(lián)明抗清,才使業(yè)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永歷朝廷增添了活力,漢族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在反對滿洲貴族推行的民族征服、壓迫政策的斗爭中大展雄風,南明歷史開始了一個新的階段。
孫可望在接管了貴州全省后,軍事部署是由他自己和李定國東攻湖廣,劉文秀等進軍四川。
1651年(順治八年,永歷五年)四月,孫可望派馮雙禮等率領馬兵一萬余名、步兵數(shù)萬、戰(zhàn)象十余只,大舉由黔入 湘:一路由銅仁、麻陽,一路由平溪、便水,一路由大小梭羅,合攻沅州(今湖南芷江)。清沅州守軍三營合計只有三千士卒,退入城中,被“圍如鐵桶”①。四月十五日,馮雙禮命令明軍奮勇攻城,當天就占領了沅州,活捉清將鄭一統(tǒng)、知州柴宮桂②。馮雙禮等攻克沅州后,移兵上攻辰州(府治在沅陵),因清朝辰??偙煊路朗厣鯂?,未能得手。清廷委任的掛剿撫湖南將軍印續(xù)順公沈永忠領兵二萬,竭力支撐,雙方在一段時間里呈膠持狀態(tài)。到1652年(順治九年,永歷六年)四月,李定國率部由貴州進入湖南,會合馮雙禮部于五月中旬進攻靖州。清續(xù)順公沈永忠派總兵張國柱領兵八千名往援,在靖州陷入明軍重圍。經(jīng)過短暫的交戰(zhàn),清軍大敗,損失官兵五千一百六十三名(其中滿洲兵一百零三名)、戰(zhàn)馬八百零九匹,幾乎全軍覆沒,張國柱率殘部于二十二日“踉蹌奔回”③。明軍趁勝攻克靖州、武岡州④。
沈永忠在李定國、馮雙禮等部明軍的凌厲攻勢下,難以招架,派使者前往廣西桂林請求定南王孔有德火速派兵來援。孔有德因部下兵馬分駐廣西各地,又同沈永忠有嫌隙,接到告急信后說:“我舊年借支衡、永錢糧,沈公出疏參我。今日地方有事,向我告援,我三鎮(zhèn)分駐各府,如何借發(fā)?設警逼我境,自有區(qū)處”①,拒絕出兵相救。
沈永忠求援無望,被迫帶著麾下清軍自寶慶北遁②,六月初二日退至省會長沙,仍然立腳不住,在湘潭接到清廷“不可浪戰(zhàn),移師保守”的密旨,就在八月初六日放棄長沙,一直逃到岳州③。清朝在湖南設置的許多道、府、州、縣官也隨軍狼狽北竄,其中有分巡上湖南道張兆羆、分巡下湖南道郭萬象、寶慶知府馮桓、永州知府李策鼎、衡州府署印同知趙廷標、長沙知府張弘猷、郴州知州楊士英、道州知州張學仁、茶陵知州蕭漢英、署武岡州事趙繼登,以及新化、城步、新寧、零陵、祁陽、東安、寧遠、永明、江華、衡陽、衡山、常寧、安仁、宜章、桂陽、攸縣、長沙、善化、寧鄉(xiāng)、益陽、湘鄉(xiāng)、桃源、邵陽、瀏陽、酃縣知縣和署印官共三十五名。這樣,除岳州、常德尚在清軍控制下以外,只剩下徐勇一鎮(zhèn)孤零零地據(jù)守辰州(府治在沅陵)負隅頑抗①。后來,清兵科都給事中魏裔介劾奏“續(xù)順公沈永忠身為大帥,手握重兵,當孫逆攻圍辰、永諸郡,一籌莫展,望風宵遁。乞亟賜罷斥,免誤封疆”②。由此可見,原大西軍聯(lián)明抗清后,初試鋒芒就旗開得勝,收復了湖南大部分州縣。
?、偾搴V總督祖澤遠“為飛報緊急賊情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七冊,A17—148號。
?、陧樦伟四晡逶虑迤溲矒峤鹜I“為飛報賊情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三冊,A13—26號;同書A13—28號金廷獻揭帖中說攻克沅州的明軍是“偽秦王下洪將軍(當為馮將軍之訛)、陳將軍等賊,從貴州抄銅仁小路由細米溪、五朗溪一路而來”;又見清續(xù)順公沈永忠題本,收入《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六輯,第一七○—一七一頁。
?、邸睹髑迨妨稀繁?,第九本,第八二八頁,吏部尚書朱馬喇等題本。
④順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兵部尚書噶達洪等題本中說:馮雙禮“探知辰州有備,即合偽西府于五月內(nèi)連破靖、武二州?!币姟睹髑鍣n案》第二十一冊,A21—60號。據(jù)順治十年五月湖廣四川總督祖澤遠揭帖,“查得靖州之失,順治九年五月十八日事也”。其中并說到清靖州知州沈一恒被明軍處死。見《明清史料》甲編,第四本,第三○六頁。
?、裒牟摹痘浶屑o事》卷三。
?、诳滴醵哪辍秾殤c府志》卷二十一《武備志·兵紀》云:順治九年“六月,府城復陷,續(xù)順公還?!?br/>
③《明清檔案》第二十五冊,A25—15號,經(jīng)略大學士洪承疇“為王師已入湖南,城池指日恢復,仰祈早定功罪以肅法紀,以勵后效事”奏疏。
?、偾耙睹髑鍣n案》第二十一冊,A21—60號,兵部尚書噶達洪等題本說:李定國、馮雙禮“六月內(nèi)復下衡(州)、永(州)、寶(慶)、長(沙)四府,湖南一帶僅存辰(州)、常(德)二郡而已?!?br/>
?、凇肚迨雷鎸嶄洝肪戆耸?。
相關資源加到收藏夾 添加相關資源 相關資源欄結(jié)束 -->
尾部結(jié)束 -->
孫可望在接管了貴州全省后,軍事部署是由他自己和李定國東攻湖廣,劉文秀等進軍四川。
1651年(順治八年,永歷五年)四月,孫可望派馮雙禮等率領馬兵一萬余名、步兵數(shù)萬、戰(zhàn)象十余只,大舉由黔入 湘:一路由銅仁、麻陽,一路由平溪、便水,一路由大小梭羅,合攻沅州(今湖南芷江)。清沅州守軍三營合計只有三千士卒,退入城中,被“圍如鐵桶”①。四月十五日,馮雙禮命令明軍奮勇攻城,當天就占領了沅州,活捉清將鄭一統(tǒng)、知州柴宮桂②。馮雙禮等攻克沅州后,移兵上攻辰州(府治在沅陵),因清朝辰??偙煊路朗厣鯂?,未能得手。清廷委任的掛剿撫湖南將軍印續(xù)順公沈永忠領兵二萬,竭力支撐,雙方在一段時間里呈膠持狀態(tài)。到1652年(順治九年,永歷六年)四月,李定國率部由貴州進入湖南,會合馮雙禮部于五月中旬進攻靖州。清續(xù)順公沈永忠派總兵張國柱領兵八千名往援,在靖州陷入明軍重圍。經(jīng)過短暫的交戰(zhàn),清軍大敗,損失官兵五千一百六十三名(其中滿洲兵一百零三名)、戰(zhàn)馬八百零九匹,幾乎全軍覆沒,張國柱率殘部于二十二日“踉蹌奔回”③。明軍趁勝攻克靖州、武岡州④。
沈永忠在李定國、馮雙禮等部明軍的凌厲攻勢下,難以招架,派使者前往廣西桂林請求定南王孔有德火速派兵來援。孔有德因部下兵馬分駐廣西各地,又同沈永忠有嫌隙,接到告急信后說:“我舊年借支衡、永錢糧,沈公出疏參我。今日地方有事,向我告援,我三鎮(zhèn)分駐各府,如何借發(fā)?設警逼我境,自有區(qū)處”①,拒絕出兵相救。
沈永忠求援無望,被迫帶著麾下清軍自寶慶北遁②,六月初二日退至省會長沙,仍然立腳不住,在湘潭接到清廷“不可浪戰(zhàn),移師保守”的密旨,就在八月初六日放棄長沙,一直逃到岳州③。清朝在湖南設置的許多道、府、州、縣官也隨軍狼狽北竄,其中有分巡上湖南道張兆羆、分巡下湖南道郭萬象、寶慶知府馮桓、永州知府李策鼎、衡州府署印同知趙廷標、長沙知府張弘猷、郴州知州楊士英、道州知州張學仁、茶陵知州蕭漢英、署武岡州事趙繼登,以及新化、城步、新寧、零陵、祁陽、東安、寧遠、永明、江華、衡陽、衡山、常寧、安仁、宜章、桂陽、攸縣、長沙、善化、寧鄉(xiāng)、益陽、湘鄉(xiāng)、桃源、邵陽、瀏陽、酃縣知縣和署印官共三十五名。這樣,除岳州、常德尚在清軍控制下以外,只剩下徐勇一鎮(zhèn)孤零零地據(jù)守辰州(府治在沅陵)負隅頑抗①。后來,清兵科都給事中魏裔介劾奏“續(xù)順公沈永忠身為大帥,手握重兵,當孫逆攻圍辰、永諸郡,一籌莫展,望風宵遁。乞亟賜罷斥,免誤封疆”②。由此可見,原大西軍聯(lián)明抗清后,初試鋒芒就旗開得勝,收復了湖南大部分州縣。
?、偾搴V總督祖澤遠“為飛報緊急賊情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七冊,A17—148號。
?、陧樦伟四晡逶虑迤溲矒峤鹜I“為飛報賊情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三冊,A13—26號;同書A13—28號金廷獻揭帖中說攻克沅州的明軍是“偽秦王下洪將軍(當為馮將軍之訛)、陳將軍等賊,從貴州抄銅仁小路由細米溪、五朗溪一路而來”;又見清續(xù)順公沈永忠題本,收入《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六輯,第一七○—一七一頁。
?、邸睹髑迨妨稀繁?,第九本,第八二八頁,吏部尚書朱馬喇等題本。
④順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兵部尚書噶達洪等題本中說:馮雙禮“探知辰州有備,即合偽西府于五月內(nèi)連破靖、武二州?!币姟睹髑鍣n案》第二十一冊,A21—60號。據(jù)順治十年五月湖廣四川總督祖澤遠揭帖,“查得靖州之失,順治九年五月十八日事也”。其中并說到清靖州知州沈一恒被明軍處死。見《明清史料》甲編,第四本,第三○六頁。
?、裒牟摹痘浶屑o事》卷三。
?、诳滴醵哪辍秾殤c府志》卷二十一《武備志·兵紀》云:順治九年“六月,府城復陷,續(xù)順公還?!?br/>
③《明清檔案》第二十五冊,A25—15號,經(jīng)略大學士洪承疇“為王師已入湖南,城池指日恢復,仰祈早定功罪以肅法紀,以勵后效事”奏疏。
?、偾耙睹髑鍣n案》第二十一冊,A21—60號,兵部尚書噶達洪等題本說:李定國、馮雙禮“六月內(nèi)復下衡(州)、永(州)、寶(慶)、長(沙)四府,湖南一帶僅存辰(州)、常(德)二郡而已?!?br/>
?、凇肚迨雷鎸嶄洝肪戆耸?。
相關資源加到收藏夾 添加相關資源 相關資源欄結(jié)束 -->
尾部結(jié)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