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身遭不幸,原不足為外人道。可你們不能……不能冤枉了好人啊,這三位王壯士 都 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們到太原城來,一是要投軍效力,二是護送我到城內(nèi)溫學(xué)士……溫學(xué)士 家去,溫學(xué)士是我……是我……”溫沁玉眼圈紅紅,聲音愈說愈弱,幾不可聞。
“溫學(xué)士?你說的是東宮學(xué)士溫大雅溫先生?”李世民問。
“正是。溫學(xué)士是……”
“哇——”城門口突地響起一聲暴喝,打斷了溫沁玉的聲音。
那一直沉默無語的青衣大漢只一扭,就甩脫了按住他的四個兵卒,緊接著飛身躍起,直 向李世民撲來。
“二公子,小心!”
“二公子,后面!”
劉弘基和段志玄驚呼著,同時躍起身,人在半空中,刀已出鞘,狠狠劈向青衣大漢,其動 作快如閃電。
但那青衣大漢的動作也絲毫不慢,且又搶先了一步,左手伸處,已扼住了李世民的脖頸, 右手翻處,從靴中撥出一柄牛耳尖刀,抵在了李世民的胸口上。
“都給我滾開了!誰敢上前,我立刻殺了二公子!”青衣大漢厲吼道。
劉弘基和段志玄的刀鋒本已抵上了青衣大漢的后背,聞言卻一動也不敢動。
城門周圍的人全給這一剎那間的變故驚呆了,愣愣地站著,不知所措。
“你這賊人,到底是誰?”劉政會最先從震驚中清醒過來,喝問道。
“哈哈!”青衣大漢仰天狂笑一聲,并不理睬劉政會,又厲吼道,“快快備來一匹好馬, 老爺我要走了!”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壯士如此身手,卻為何要藏頭掩尾,不敢道出來歷?”李世民說 著,神色安然,看不到一絲驚慌恐懼之意。
他剛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溫沁玉身上,待察覺不對,欲閃開身時,已是受制于人?!岸?子在刀口之下,還如此膽大,倒是一條好漢。”青衣大漢贊著,道,“老爺我行不改 名,坐不改姓,突厥‘特勒’阿史那大力是也?!?/p>
啊,原來他竟是突厥名將阿史那大奈的親兄弟阿史那大力!王威、劉政會、高君發(fā)、劉弘 基、段志玄等人大吃一驚。
突厥人先祖原是平?jīng)鲭s胡,屬于匈奴族的別支,姓阿史那氏,在后魏時代移居金山(今為 阿爾泰山)。那金山遠遠看去,像是一種俗稱為“突厥”的頭盔,阿史那氏的后代因此被人 稱為突厥。突厥人最崇拜狼,行軍打仗,必豎一狼頭大,性格勇悍,以戰(zhàn)死為榮,病死為 恥。其首領(lǐng)自號“可汗”(國王之意),王后稱為“可賀敦”,子弟們稱為“特勒”,統(tǒng)兵將 領(lǐng)稱為“設(shè)”。到了北齊(公元550年——577年)、北周(公元557年——581年)時代,突厥在 伊利可汗、木桿可汗等杰出首領(lǐng)的治理下,逐漸強盛起來。東破契丹、西敗口厭噠,北滅茹茹 ,威震大漠南北,建立了一個東自遼海(今渤海遼東灣一帶),西至西海(里海),北至北海( 貝加爾湖),南至沙漠,東西萬余里,南北五六千里的強大汗國。到了隋文帝開皇年間, 突厥貴族為爭奪可汗的繼承權(quán),發(fā)生了分裂,以阿爾泰山為界,西部稱為西突厥,東部稱為 東突厥,連年爭戰(zhàn),互相攻殺不已。隋文帝利用這個時機,對突厥實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 、迫使其主體東突厥啟民可汗俯首稱臣,保得了邊境上的安寧。
可到了楊廣繼承帝位后,由于奢侈無度,大興土木,每月役丁二百萬人,營建東都。又于 各地大造離宮,為南巡開掘大運河,勞民傷財,弄得天怒人怨,盜賊四起。尤其是楊廣三征 高麗,損失慘重,無數(shù)精兵猛將戰(zhàn)死,國力大為削弱,至使東突厥再次強盛起來。在首領(lǐng)始 畢可汗的統(tǒng)率下,東突厥先后征服室韋、吐谷渾、高昌諸國,擁有數(shù)十萬騎兵,并趁著隋朝 內(nèi)亂,不斷南下,以其強大的兵力,肆意劫掠。
一些叛隋的北方豪強,如劉武周、梁師都、竇建德、薛舉等等,都紛紛向突厥稱臣納貢, 借其騎兵以壯大聲勢,增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