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第二十五章 奉天竭誠敬(3)

貞觀長歌:大唐盛世創(chuàng)業(yè)史 作者:胡曉明著


  “女為悅己者容。沒有鏡子,你怎么能……”李世民剛說到這里,發(fā)覺長孫氏的眼圈已 經(jīng)紅了,忙住了口,在心中暗暗責怪自己太粗心。

  其實他現(xiàn)在已不太注意長孫氏的面容。他面前的美女雖然難稱如云,卻也不少,已使他相 對來說,在這方面較為滿足。

  只有在無法得到的東西面前,他才有著永無竭止的強烈渴望。

  正是那種強烈的渴望,才使得他為研讀《太公六韜》而廢寢忘食。

  他的研讀心得在長孫氏的引導下,猶如急雨后的涌泉,源源不絕流出。

  這些心得多少使他的渴望得到了一些滿足。為此他感激長孫氏,而長孫氏也在這種感激里 變得美麗起來。

  “女人和女人不一樣,女人和女人的鏡子也不一樣?!遍L孫氏竭力壓抑著心中的刺痛,平 靜地說。

  “哦,這中間有什么不一樣呢?”李世民見長孫氏說得新鮮,大感興趣地問道。

  “按古書所言,男為陽,女為陰,陽數(shù)奇、陰數(shù)偶,奇以單,偶以雙所以夫單妻雙。妻中 又有正側之分,正者管理家政,教導兒女,應以賢德立身。側者愉悅夫心,自亦重于容顏。 故俗語常言‘娶妻娶德,娶妾娶色’。妾者之鏡,以治容為能事,故須匠人精磨之銅鏡。而 妻者之鏡,非古賢不能為之?!遍L孫氏正色道。

  “非古賢不能為之?這,這又是哪些古賢?”李世民若有所思地問。

  “這些全是?!遍L孫氏向殿角的書架上一指。

  李世民站起身,走過去,見書架上幾乎全是《列女傳》、《列女后傳》、《列女傳頌》、 《女記》、《女誡》、《女鑒》、《娣姒訓》、《貞順志》一類書。

  “王妃勤而好學,不愧古賢矣。”李世民說著,肅然起敬。

  “人生智力有限,雖勤于修德,也難有所悟。這些書中所記,俱為古時名女,或賢或愚, 事跡歷歷猶在眼前,妾妃時時觀看,如同照鏡。其賢者之事守之,愚者之事戒之。以此進修 ,或可彌補一己之智力不足?!遍L孫氏說道。

  “王妃以古為鏡,實在是讓我豁然頓悟?!崩钍烂衽d奮起來,道,“這《太公六韜》,亦 為吾之鏡矣,吾觀之,可知殷紂之亡,文、武之興,可知為君之道,可知擇臣選將之法。”

  他在興奮中真情流露,完全忘了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語應該“藏于云中?!?/p>

  可知為君之道?長孫氏聽在耳中,卻如同頭上陡然劈下來一聲驚雷,震得心里怦怦亂跳。

  李世民卻沒有覺察到長孫氏神情的變化,從書架上拿下一張大紙,走回案前。提起一桿大 筆,在紙上龍飛鳳舞般寫下一行字來: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王爺好字,極得右軍神妙!”長孫氏忙大聲贊道。

  她見李世民不僅語中含著不測之心,即所寫下的這行字,也極易遭人猜忌——

  興替乃帝王之事,李世民自稱以古為鏡,要從中知道天下興替的秘訣,豈非明示其胸藏帝 王之心?

  況且其身居高位,貴為皇子,僅次當今天子與儲君之下,本就立于眾目所視的絕頂之處。

  雖然如今天下未定,皇上還須依仗李世民東征西討。

  可是,皇上難道沒有一點猜疑之心嗎。自古皇上最大的疑心,就是怕人奪了他的大位。一 旦得知有誰懷有此心,立刻就會痛下殺手。

  縱然那人是皇上至親,也決無僥幸的可能。

  長孫氏越想越怕,額頭上都沁出了冷汗??墒撬植荒茌p易將心上的擔憂公然說出。

  如果她說出,就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兩種結果,要么為保全身家性命,力勸丈夫打消野心, 安安穩(wěn)穩(wěn)做一個富貴王爺。要么,拚出身家性命全力幫助丈夫謀奪大位,成一代帝業(yè)。而兩種結果她都不想要。丈夫的野心既然已起,再欲打消,必定是千難萬難。她力勸之下,從好 處講,頂多能使丈夫對她敬而遠之,從壞處講,丈夫會把她當做擋路石,一腳給踢到冷宮里 去。而要全力幫助丈夫謀奪大位,又與她借以立身的“賢”字不合——一個連同夫君謀逆的 女子,能稱之為“賢”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