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第三十七章 臨民思惠養(yǎng)(1)

貞觀長歌:大唐盛世創(chuàng)業(yè)史 作者:胡曉明著


  武德九年的十一月,天氣似乎特別寒冷,早早就下了大雪,滴 水成冰,街市上幾乎見不到什么行人。

  然而在東宮顯德殿上,卻是暖意融融,數(shù)百文武朝官坐于席上,如沐春風(fēng),興奮之情溢于 言表。

  皇上親下手詔,大會朝臣,共商治理天下之策。不論官職大小,人人都可暢所欲言。并宣 太史令當(dāng)堂記錄,凡有一言一計可行者,俱存于史冊,流傳后世。

  皇上言綱舉目張,治理天下之策,先須求一總綱,然行再論細(xì)務(wù)。

  朝臣們爭先發(fā)言,漸漸分成兩派,一派以封倫為首,主張以刑律霸道為治天下之綱。另一 派以魏征為首,主張以教化王道為治天下之綱。雙方爭得面紅耳赤,各不相讓。

  唯獨(dú)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沒有加入爭論之中。他們對于這種在廣庭大眾面前議 論大事的方法難以適應(yīng),甚至有些反感。

  連倡導(dǎo)大會朝臣議論國策的李世民也有些難以適應(yīng),不得不讓兩派暫停群起爭論,先由封 倫、魏征二人把各自的道理說個明白。

  封倫搶先說道:“自三代以來,人心日壞。尤其是大亂之后,人心更加險惡,俱懷不逞之 欲。稍有風(fēng)吹草動,便呼嘯群集,為寇為盜。故須嚴(yán)肅刑律,雜采霸道以治天下。往日秦朝 專用刑律、漢代雜采霸道,并非是不想教化人心,施以王道。而是欲教化而不可得,非刑律 霸道不足以威懾人心。魏征欲在大亂之后,勸皇上施以王道,全是書生之見,不識時務(wù),若 信其虛幻之論,必然敗亂國家?!?/p>

  李世民想著他初登太子之位時,天下洶洶,幾欲大亂。覺得封倫所說很有道理,聽得連連 點(diǎn)頭。

  魏征奮而反駁道:“三代離今已過千年,若人心日壞,累積相加,華夏之地,只怕全是鬼 魅,哪里還談得上什么以‘霸道’、‘王道’治之。人生而畏死,生而求安,大亂之后更是 如此。秦朝專用刑律,以霸道治天下,結(jié)果始皇帝死而地分,二世而亡。漢代雖說雜采霸道 ,武帝之前,卻是以黃老之術(shù)為主,武帝之后,又以孔孟之術(shù)為主,方得安享天下數(shù)百年。 今若圣上大施王道,必上下同心,人應(yīng)如響,三年之內(nèi),定然華夏安寧,四夷賓服,成堯、 舜盛世。果非如此,請斬魏征之首,以射天下。”

  “你……你狂妄,大膽……”封倫干吼著,卻說不出什么道理來。

  不錯,秦朝專用刑律,果然二世而亡,我大唐萬萬不可重蹈覆轍。李世民心中一震,忙問 :“以魏愛卿之言,如何才能教化人心,施以王道,從而天下大治,成堯、舜盛世?”

  “皇上乃道德天尊之后,自當(dāng)以皇祖‘清靜無為’之圣道弘揚(yáng)天下?!蔽赫鞔舐暣鸬馈?/p>

  “清靜無為?”李世民不覺皺起了眉頭。他好大喜功,并不欣賞“清靜無為”。不過,這 既是“皇祖”圣道,他一時倒也不好出言反駁。

  “正是。‘清靜無為’四字,尤在于‘靜’。”魏征道。

  “此為何解?”李世民問。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朝廷供給,兵戰(zhàn)之費(fèi),皆仰賴于百姓。無百姓則無國無君矣 。今大亂之后,率士之眾,百不存一。桑農(nóng)俱廢,百姓凋殘已極,急需靜養(yǎng)。隋室之興,在 于文帝躬行節(jié)儉,輕徭薄賦,以靜治民,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物產(chǎn)富足,故國勢強(qiáng)盛,突厥歸 順,天下一統(tǒng)。至煬帝則大興土木,建宮室、開運(yùn)河。又三征高麗、干戈不休。使百姓離土 而動,不得寧靜,遂至天下崩潰,盜賊四起,喪敗而亡。故靜之則安,動之則亂,人皆知之 ,非隱而難見,微而難察也?!蔽赫骼事曊f道。

  是啊,隋室二世亦亡,確乎“動”之太過。李世民愈想愈覺魏征所說乃是至理,不覺連聲 道:“魏愛卿所言甚合朕意,甚合朕意。”

  “今治理天下之總綱,必為教化王道。欲行教化王道,必?fù)崦褚造o。欲撫民以靜,必君上 賢明。君賢則民存,民存則國治?!蔽赫饕娀噬瞎膭?,大為感奮,妙語聯(lián)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