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給上皇爺解解悶,如何?”
“不,不……”李淵連聲制止道。
尹、張二妃就如同階上的落葉一樣,早已容顏衰殘,無復(fù)昔日的艷麗。李淵見了尹、張二妃,不免會勾起舊時的記憶。而那些美好的記憶又無疑會成為一柄鋒利的鋼刀,狠狠刺在他的心上。
李淵再也不想自尋煩惱,只愿安安靜靜做一個“安養(yǎng)尊榮”的太上皇。
“安達,你給朕念念皇祖的《道德經(jīng)》吧?!崩顪Y說道。他已經(jīng)越來越深信不疑——千余年前寫出了《道德經(jīng)》的那位圣人李耳(老子),必定是李氏遠祖。李氏能得天下,血統(tǒng)的高貴,是最最重要的原因。李淵更相信,他只要多聽“皇祖”的《道德經(jīng)》,便能感動高高居于三十三重大赤天上的“皇祖”,讓他“白日飛升”,做上不死的神仙,永享富貴。
唉!李安達暗暗嘆了一聲。自從李淵病倒在榻,他已不知念了多少遍《道德經(jīng)》,早就厭倦至極。但既是李淵要聽,他不論多么厭倦,也得念下去。
“咳,咳!”李安達清清嗓子,朗聲念了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皇上駕到——”突然遠遠一聲如悶雷的長喝打斷了李安達的聲音。
緊接著,是無數(shù)響徹云霄威嚴而又悠長的聲音不停地應(yīng)和
道:“皇上駕到!”“皇上駕到!”“皇上駕到!”……
李安達慌忙奔到殿門外,跪伏在石階上。
但見金光閃閃的黃蓋之下,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龍袍,昂然向內(nèi)殿走來。在他的身后左右,簇擁著太子諸王公主妃嬪及內(nèi)侍護衛(wèi),望過去猶如一片彩云捧著太陽。
“罷了j”李世民走上石階,對李安達擺了擺手。
李安達爬起身,倒退著回到李淵的臥榻旁。
“兒臣拜見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世民跪在榻前,高聲呼道,行以大禮。
太子諸王公主妃嬪等都跪倒下來,齊呼萬歲。
李淵默然不語,注視眼前無比熟悉又無比陌生的一群人,心潮起伏——
李世民神情飛揚,但鬢邊已透出幾根無法掩飾的白發(fā)。
世民小兒不小了,他今年已過三十五,該是人到中年了。李淵心中感慨著向李世民的三個嫡子望過去。
太子李承乾緊挨著李世民,在他的身側(cè),是他的兩個嫡弟李泰、李治。
嗯,承乾身為太子,也十五歲了,臉上怎么如此戾氣重重,只怕不是好兆頭。唉!朕已退居此地,還管這些俗事作甚。李淵心中嘆著,欲閉上雙眼,卻偏偏又望向了李世民身后的兩位美女。
這兩位美女李淵都異常熟悉,一位是隋煬帝楊廣的公主,宮中號為大楊妃。這大楊妃居于洛陽宮中,艷名聞于四方。當年李淵聞聽李世民攻下洛陽,立即派尹、張二妃前去“清查宮室”,欲將大楊妃羅致于后宮,卻怎么也見不到大楊妃的蹤影。李淵為此曾遷怒于尹、張,以為大楊妃是被心懷妒意的尹、張謀害了。直到他當上了“太上皇”,才知道——大楊妃早被李世民隱藏起來,作了秦王府的偏妃。另一位美女亦是姓楊,宮中號為小楊妃,本是李淵親自為齊王李元吉選定的正妃,李元吉被殺之后,小楊妃理所當然地成為李世民的“戰(zhàn)利品”,被收納于后宮。
大、小楊妃面對李淵的注視毫無羞怯之意,反而眼波流盼,露出動人心魄的艷光。
賤貨,都是賤貨!李淵心中似被什么咬了一下,恨恨地罵著,
閉上了雙眼,等待著腳步聲遠去——李世民雖然貴為天子,亦是十分“孝順”每月初一、十五,必來朝拜太上皇。
今日正是十五,李世民顯示了一番例行的“孝心”后會很快退出大安宮的。
腳步聲果然漸去漸遠,李淵睜開眼睛,卻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