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政府管理在細節(jié)

三、時代需要寬容精神(1)

細節(jié)決定成?、?/a> 作者:汪中求


  讓社會的空氣濕潤一些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林肯紀念館就坐落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的憲法大道上。在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yè),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p>

  從這段話中,我們看到林肯總統(tǒng)的偉大,也讓我想起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一句話:“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讓我們看一個故事,從中體會林肯那寬容的力量:林肯在競選總統(tǒng)前夕,一次在參議院演說,遭到一位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挑釁地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

  林肯平靜地回答:“我非常感謝你使我記起了我的父親,他已經(jīng)過世了,我一定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好?!眳⒆h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林肯又繼續(xù)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據(jù)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善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技術(shù)?!比缓?,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的幫忙,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p>

  這時,所有的嘲笑都化作了熱烈的掌聲。中國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期,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寬容精神呢?我認為是肯定的,在上一節(jié)里我談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寬容,在這里,我希望能用一些細節(jié)來透視一下企業(yè)家、職業(yè)經(jīng)理人、民營中小企業(yè)的生存狀況,希望社會也“同情”他們。

  2006年中國社會的一大新聞事件便是,安徽華源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的“欣弗事件”。因欣弗的不良反應,造成11人死亡,而因此事件死亡的還要加上1人,便是該公司的總經(jīng)理裘祖貽——在辦公室自殺身亡。

  從社會輿論的反應來看,對他的死幾乎是一邊倒的同情和惋惜,但人死了,又如何能復生?我們來看一下此事件前后的一些事情吧。安徽華源生物藥業(yè)公司,2002年一季度虧損65965萬元,工人人均月工資不到400元。裘祖貽臨危受命,出任總經(jīng)理,他生活儉樸,銳意改革?!靶栏ナ录鼻?,公司的一線工人平均月收入達到1700多元,工廠還為每個職工每月交兩三百元的各種保險。

  2006年8月,使用“欣弗”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全國開始大規(guī)模追查“欣弗”。10月16日,裘祖貽被撤職,一向低調(diào)的裘祖貽成了風口浪尖的靶子。公司全面停產(chǎn),2000多名員工失業(yè),讓裘祖貽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11月1日,裘祖貽留下給同事、妻子、小孫女的遺書撒手而去?!般y行貸款、停產(chǎn)整頓、善后理賠、應付款,尤其是8400萬企業(yè)集資款,我急?。 埻聜儙臀野才藕?,我隨欣弗而去?!蔽以谶@里不想就事論事,討論裘祖貽應負什么責任。如果他沒離開人世,自有國家行政機關(guān)、執(zhí)法部門給予公證的調(diào)查、裁決。我在這里只是希望大家能看到一個企業(yè)家并不總是那么風風光光,他們所承擔的壓力、磨難、風險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有時真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讓我們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北京心理危機與干預中心報告:1980年以來,中國已有1200多名企業(yè)家自殺或因其他方式非正常死亡。1993年,上海大眾集團董事長方宏跳樓自殺;

  1993年,茂名永豐面粉廠老板馮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殺,年僅29歲。遺書中寫下:“現(xiàn)實太殘酷,競爭和追逐永遠沒有盡頭……”

  1997年,貴州習酒老總陳星國自殺;

  1999年,春都集團董事長高鳳來心臟病突發(fā)死亡;

  2001年,青島啤酒副董事長、總經(jīng)理彭作義游泳時心臟病發(fā)作猝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