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智能簡史 導言(3)

智能簡史:誰會替代人類成為主導物 作者:(美)雨果·德·加里斯


  同樣,如果科學對于生物大腦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制造人工大腦將變得更加容易。盡管過去一個世紀甚至在更長時間里,神經科學家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試圖理解人類大腦工作的基本原理。但不幸的是,當代神經科學對于人類大腦工作原理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迄今為止,在神經元微電路層次上,對于神經電路怎樣高度聯系以實現大腦工作方面的了解還是很少。科學家們依然缺少用于仔細研究大腦結構的工具。

  然而,隨著科技進步人們可以制造越來越小的設備——從微米級達到納米級。比如說,當設備從百萬分之一米(細菌的大小)變得只有十億分之一米(分子的大小)的時候,制造分子級機器人來探索大腦如何工作將成為可能。

  關于生物大腦工作原理的科學知識到現在之所以還非常有限,正是由于我們現在使用的工具非常有限。但是,隨著分子級工具(稱作納米科技)的出現,神經學家將會有一套強有力的嶄新工具用來探索生物大腦,該領域的研究也會取得很快的進展。

  像我這樣的人工大腦制作者將會利用這些新創(chuàng)建的神經科學原理,迅速地把它們應用到人工大腦結構上。

  可能不久人們便會破解很多生物大腦的工作原理,從而將會產生一種能夠在神經元電路基礎上解釋的—— 如為什么愛因斯坦的大腦會比絕大多數人聰明很多的“智能理論”。這樣的智能理論一旦存在,對于像我這樣的神經工程師來說,就可以用一種更工程化的方法來制造大腦。我們將不必去做“神經科學的奴隸”。我們可以使用一種替代方式來制造人工智能機器(雖然一開始是基于神經科學原理的)。

  當擁有了納米科技工具提供的嶄新的神經科學知識,量子計算以及一個原子存儲一個比特所允許的驚人的計算能力,像我這樣的人工大腦制造者才可能具備制造真正有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所需的所有要素。

  現在有很多問題被提出,我將在本書大部分章節(jié)里試著解答它們。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未來,想象一下上述的科技將怎樣影響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很快,購買人工大腦控制機器人來做家務將變?yōu)楝F實。如果這些機器人的價格變得可以承受,那么對于它們的需求將變得非常巨大。我相信,不久,世界經濟將依靠這些基于人工大腦的計算機。這樣的設備將變得非常有用和流行,以至于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想擁有。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進步,這種設備在全球市場將會快速增長以至于地球上的大多數政治家都會支持它。不僅商務公司會熱衷于制造更聰明更有用的機器人和基于人工大腦的各種設備,就連各國軍事領域也將廣泛采用這種技術。

  在未來幾十年,地球將真正形成一個全球性國家,但有全球性的警察維護全球性的法律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相反,我認為在下半個世紀為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而產生的政治對立將白熱化。這樣就會使處于敵對狀態(tài)的國家不允許對方研發(fā)出更聰明的機器士兵和其他基于人工大腦的國防系統(tǒng)。因此,國家政府將會加強為軍方服務的人工大腦研究的發(fā)展,這將不限于商務應用,就像一個世紀以來其他技術的發(fā)展模式一樣。

  所以,人工大腦的機器人和相應領域的崛起,看起來是不可阻擋的。要阻擋商業(yè)及軍方的推動力是很難想象的,除非某種大規(guī)模的政治運動才可以阻止它。

  如何才能引發(fā)這樣的運動?

  試想幾十年以后,幾百萬人都買了家務機器人、性機器人、教學機器人、育兒機器人、伴侶機器人、友誼機器人,等等,并且這些人工大腦控制機器人可以很好地理解人類語言并與人類交談。一些年之后會發(fā)生什么呢?毫無疑問,早年那些型號的機器人會因為是老式的而變得沒有吸引力。新型號機器人因為有更高質量的語言能力而被認為是更“智能的”。它們會更好地理解并與人類溝通。它們的行動指令會更豐富。一句話,它們會很快替代早期型號的機器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