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工作(6)

智能簡史:誰會替代人類成為主導物 作者:(美)雨果·德·加里斯


  重要的日子—— 神經(jīng)元在CBM 機器上第一次被演化出來,日本東京,1999年

  布魯塞爾實驗室在信息災難(Dotcom Crash)中破產(chǎn)之后,我轉(zhuǎn)到一所美國大學(Utah State University,猶他州立大學)工作,被迫重新思考。因為我在布魯塞爾工作的實驗室無法向我負責硬件開發(fā)的同事支付從其手中購買的CBM機器的資金,這致使他損失了30萬美元,迫使他退出了整個項目。因為他對CBM的具體結(jié)構(gòu)有壟斷性的認識,這讓工作出現(xiàn)了令人驚愕的停頓。我的美國大學付不起50萬美元來購買第五臺CBM,因此我只好空手來到這所大學。我花了2年多時間去學會怎樣去教學和撰寫關(guān)于可進化硬件和量子計算的論文,直到我意識到我可以再制造人工大腦,多虧了摩爾定律,這次可以便宜得多。

  一家英國公司開發(fā)了一種能夠?qū)⑵胀ǖ挠嬎銠C軟件代碼(計算機C語言)翻譯成能夠設(shè)置可編程芯片(FPGA)比特串指令的方法,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我構(gòu)思了一個新的大腦制造研究項目。這種新的途徑就是用FPGA電子電路板(花費少于1 000美元)編寫基因算法來進化神經(jīng)網(wǎng)絡。這種板子進化一個神經(jīng)網(wǎng)絡電路模塊要比個人電腦利用軟件(后者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來進化一個模塊)快幾十倍。

  這些模塊一個接一個地在硬件上被進化,所得結(jié)果被下載到電腦上。每一個模塊都有自己的進化功能,是被“大腦建筑師”(BA)明確說明的。當幾萬個這樣的模塊被下載到PC上,將需要一種特殊的軟件來連接這些模塊,例如,模塊M3728的輸出將會被連接到模塊M9356的第二個輸入口。然后用PC來進行整個人工大腦的實時(平均每秒每個神經(jīng)元25個神經(jīng)信號)神經(jīng)信令活動。如今的PC可以實時模擬10 000個模塊的神經(jīng)信令活動。整個我所謂的“便宜的大腦制造”方法花費低于2 000美元,因此,我希望這個概念可以擴展到其他的大學和研究所里。理所當然,如果我真的可以在近幾年里制造出一個這樣的大腦并且證明它可以控制機器人完成一些任務的話,這對于我的同事們和資助者來說將會更有說服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