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當我試圖在美國發(fā)表本書的早期版本時,我收到了一封美國出版代理商發(fā)來的E-mail,信上說,她讀過我的手稿,我的初稿“寫得非常好,但是‘捕風捉影’,對于出版商來說很難銷售”。從那以后,我通過事實發(fā)現(xiàn),當我試圖勸說人們接受這些想法的時候,我所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它看起來太具“科幻小說”的特點。很多讀者很難接受書稿中所提出的觀點。舉個例子,大多數(shù)人,當他們接觸到某些概念的時候,例如比人類聰明萬億個萬億倍的人工智能等級的“超級智能機器”、或者可以殺死幾十億人(“大規(guī)模死亡”)的“人工智能戰(zhàn)爭”、或者小行星大小的計算機等,毫不驚訝,他們直接的反應(yīng)是一種懷疑。他們會嘲笑那些看起來荒謬的觀念。即使我的許多同事(特別是那些非物理學家的)也沒有認真地對待這些觀點。例如,許多年前,我試圖勸說地球上最著名的“應(yīng)用道德規(guī)范”教授、普林斯頓大學的彼德·基辛格(Prof. Peter Singer)教授去接受這些觀點。我一直試圖勸說他寫一本關(guān)于“人工智能道德規(guī)范”主題的書,用來處理21世紀可能制造出的人工智能機器而帶來的大量的道德和倫理問題。他的回答非常具有代表性。我引用一下他寫給我的一封E-mail,“直率地講,就你的觀點來說,我不知道怎樣把你定位于‘完全的怪人’和‘超越時代的天才’之間”。而這是來自一個思想開放的人的評價。
所以你可以明白,我此時最緊迫的問題是信任問題。如何說服人們接受這些觀點:這不是一本隨便的“科學幻想小說”,而是非??赡艿摹拔磥砜茖W”。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世界媒體越來越多地傳遞這個信息,這個解釋任務(wù)變得越來越容易。在來美國之前,我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法國、荷蘭、英國、澳大利亞、波蘭等國的媒體(電視、報紙、雜志、電臺、網(wǎng)絡(luò)等)上。美國的媒體最近也越來越多地聯(lián)系我,即使我沒有去做任何宣傳。
盡管得到越來越多的信任,但是還有很多路要走,所以本書仍有必要去說服那些懷疑者,這些觀點是值得去認真思考的,是不能被忽視的。
本章主要試圖去說明在本世紀內(nèi)制造出人工智能機器是可能的。
在未來的100年,將會發(fā)展出一些驚人的技術(shù),它們是如此的先進和令人驚奇,以至于會讓在本世紀能否制造人工智能機器的問題浮出水面。
當您讀完這個章節(jié)后,我希望您會有個強烈的印象,那就是人工智能機器的潛在智能是真實且巨大的。人工智能機器將會擁有超越人類智能很多數(shù)量級的能力,不只是聰明十倍、一千倍,或者一百萬倍,而是幾萬億倍、幾百萬億倍、幾億億倍、幾億億億倍(采用通用的術(shù)語)。(如果一個數(shù)字比另一個數(shù)字大10倍,我們說它是大一個數(shù)量級。如果大100倍,它是大兩個數(shù)量級,等等。)
本章試圖勸說你們的那些數(shù)字沒有被夸張?;谖覀儗Ρ臼兰o新技術(shù)發(fā)展的預計,有很好的理由讓我們相信,在未來100年內(nèi),人工智能機器的制造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提議。
此章將是本書中最復雜的部分,因為它將討論一些很新的甚至還沒有出現(xiàn)的科學觀點和技術(shù)。我會盡量讓普通的沒有科學背景的讀者也都能夠理解。
就像我在導言那一章所寫到的,我的人生目標之一,除了制造人工大腦,就是去對“人工智能問題”敲響警鐘,或者你可能更傾向于稱呼它為“物種支配問題”,或“宇宙主義-地球主義的沖突”。對于即將到來的這些基本問題有很多方法去稱呼。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它不能僅限于一批“無足輕重的科學家們”之間的智力討論,很快它就會關(guān)系到每一個人。因為如果宇宙主義者很嚴肅地“威脅” 要去制造人工智能機器的話,每一個人都將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如果人們只是把自己的擔心局限于科學專家這個只占人類1%很小比例的團體內(nèi),是不可能產(chǎn)生一場大的公共辯論的。
一個讓人們開始討論人工智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去寫一本書。通過這本書可以讓記者們熟悉這個問題,于是他們會寫文章向更多的讀者介紹這個問題。類似的推理可以應(yīng)用到電視和電臺記者們身上,他們會把這些觀點介紹給更廣大的觀/聽眾們。令人遺憾的是,事實上只有一半人會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