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古代亞述人訓練獅子和人一起捕獵,就像現(xiàn)在的人訓練獵豹、靈緹或獵犬配合人類打獵一樣,不管這個傳說是源于事實還是純屬虛構,可以肯定的是,亞當森夫婦是幾千年來第一個接近這一結果的人--而且,他們不是處心積慮要這樣做,而只是讓動物在他們的陪伴下成長,并且從不以任何方式限制動物的天性。
母獅愛爾莎的故事--從出生一直被撫養(yǎng)到三歲,最后回歸野外--對動物心理學--這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興起的全新學科--產生了獨一無二、發(fā)人深省的影響。十九世紀的作家傾向于把動物的智力、情感和情緒人格化,為了反對這種觀點,二十世紀產生了一個思想流派,認為應該從"條件反射"和"釋放機制"方面來尋找動物行為的源頭,還有其他一些全新詞匯,被認為是更好地了解動物心理的入門途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機械的概念沒有辦法解釋同一物種不同個體呈現(xiàn)的不同性格、智力和能力,這個理解的途徑似乎與上一代的動物擬人論一樣,離真相還很遠,而且更容易阻礙對動物行為的理解,而不是揭示事實。
不管讀了愛爾莎故事的人會怎樣想,它都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資料,描述了一個具有如此巨大潛在危險的動物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自我控制力。就是這樣一頭動物,在和一頭公野牛長時間搏斗后的熱血沸騰、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下,并且在她還坐在野牛身上時,竟然允許一個男人走近她去切開垂死掙扎的野牛的喉嚨,以消除他宗教上的顧慮,并且還能幫助人們把野牛尸體拖上河岸,這不僅要歸因于她的智力,更要歸因于她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十九世紀最富想象力的動物故事的作者塑造了這樣一頭母獅的形象,那肯定會被嘲笑為"角色性格不符"、不可能是真的,而且沒有人會相信--但是,愛爾莎的故事證明了這是最樸素的事實。
如果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對十九世紀的"動物擬人論"和二十世紀的"科學"做出了自己的注解,那么,她這一生就沒有白活。
威廉·珀西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