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才學識與真善美(四)

大道有言:李燕杰演講精選 作者:李燕杰 著


  感謝各級領導為了祖國培養(yǎng)人才,盡心竭力,創(chuàng)辦了各種形式的職工業(yè)余學校。然而,有的單位領導有意無意地挫傷了青年工人的學習積極性,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我們的一些領導不能理解青年人的心情,總是按老皇歷辦事,總認為"干活是正經(jīng),學習是折騰",這樣就給青年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種委屈的壓力。有的單位,好學的人還要受到極少數(shù)人的諷刺和白眼。

  回家路上,我思考著,回憶著。類似這位青年女工學習中的阻力并不罕見,我常常收到一疊疊有關這方面問題的青年來信。我常想,人的能力的開發(fā),往往是比單純增加財物和勞力更為有效的投資。目前,我們的教育正在發(fā)展,而且由于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還不可能創(chuàng)辦更多的正式大學,辦業(yè)余學校便成為教育事業(yè)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要說,請各單位的領導同志在學習的十字路口上,多為青年人開綠燈吧!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識即膽識,也就是遠見卓識,要有識別的能力。亞里士多德說過,人類的知識有三種:理論的知識、實踐的知識和鑒別的知識。識大體之為識,察根本之為識。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海森堡(德國物理學家)也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就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凡想成大事業(yè)的人,不可能是坐井觀天者,也不應該是鼠目寸光者,而應當是高瞻遠矚者,"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所謂遠見卓識,依我看至少要做到這么幾點。

  第一從政治上講??v觀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我們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真理、一個奧秘。即每當國家和民族遭受到巨大災難的時刻,我們的民族總是不甘于落后和沉淪,必將以社會的更大的進步來加以補償。正像恩格斯所講的:"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shù)摹?quot;我國歷史就曾出現(xiàn)過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熙盛世"等。在我國的土地上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動亂,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但動亂之后,人民需要休養(yǎng)生息,把它翻成今天的語言就叫安定團結。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前進。漢朝以前是楚漢相爭,秦以前是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火連綿不絕,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結果導致了"文景之治"。所以人民對"文景之治"是歌頌的。唐朝以前是魏晉南北朝到隋朝,這段歷史正像《三國演義》所描寫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人的骨頭裸露在地面上,方圓千里連雞叫的聲音都聽不到。進入唐朝后,人民需要安定團結、休養(yǎng)生息,于是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李世民也受到表揚。這不單是歌頌帝王,也是人民意念以及那個時代精神的反映,所以李白、杜甫的詩里對"貞觀之治"都有所肯定。

  今天我們多難的祖國重新踏上了中興之路,要把國家搞上去,就需要大家抓住現(xiàn)在的時機,珍惜現(xiàn)有條件增長自己的德才學識,將來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至真至善至美,成為新社會的改革者和建設者。所以首先要在青年中間宣傳安定團結的意義,珍惜安定團結的局面。

  第二從教育上講。教育事業(yè)(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很多人不重視、不感興趣,對政治也不愛聽了。一提政治工作就煩、有意見;一開會就皺眉頭,坐在一邊翻小說、聽音樂;一聽政治報告就不愿意來,總是反感,有一種"免疫力"。還流行什么: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想走遍天下,還得有個好爸爸。就不想人生在世,如何為人類作貢獻。政治就是靈魂。人類和其他動物畢竟不一樣,其他動物可以永遠從零開始。但人總不能像動物那樣,默默地來,又默默地去了,除了吃喝,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別的什么追求。人除了文化知識、文化教育有所提高外,還必須有真正美的靈魂。這個話我們以前說了很多,這幾年雖然也講,但好些人總聽不進去,我覺得這是個大問題。人類的事業(yè)要想延續(xù)下去,就得有政治、就得有教育。這一條很重要。青年一代應該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精神,同人民的脈搏跳動一致,以振興中華為己任。我們老一代就是要幫助、教育青年樹立這些信念。根據(jù)我一年多來的體會,青年是愿意接受真理,渴望進步的。對于青年人來講,要珍惜應有的政治教育;作為老年人來說,要珍惜自己的崗位,對青年一代要負責。如果把黨比做前進列車的火車頭,那我們四五十歲的人就是前面的車廂,而二三十歲的青年則是后面的車廂,老年人的任務就是帶領他們沿著正軌迅猛前進。

  一位女教師是美國華僑,建國初回國,以后一直搞教育。她的父母在國外很有影響。父親歐陽老先生當年在國民黨內地位相當高,曾和孫中山在中山艦上合過影,與蔣介石平起平坐。由于他跟蔣介石發(fā)生矛盾,以后就出洋了,攜夫人游歷了全世界的各大城市和名山大川,連非洲都去了。然后告訴女兒說:"世界上的名山大川我都走遍了,人間的榮華富貴我也都享受到了。我得出兩條結論--第一,中國好,回國去;第二,回去搞教育。"結果女兒就回國了,后來被打成右派,但她對黨毫無怨言,兢兢業(yè)業(yè)地從事教育事業(yè)。去年在北戴河我和她見了面,她向我講了很多教育青年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動。別的老師向我介紹說,她懂得教育。越是別人不愿意要的落后班,她就接;越是別人不愿意收的青年,她就要,就專門接"壞"班、"壞"學生。改造人的靈魂和鑲牙不同,很不容易。這位老師接收的班,被稱為介于正式班和少管所之間的落后班,別人都不愿意當班主任,她就去當。并且說,為了改造這些孩子,我要負責。于是就和這幫小孩打交道,身臨其境,搞好團結,交流思想,共同生活。她發(fā)現(xiàn)組織男孩子踢足球可以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和奮發(fā)向上的英雄主義精神,就抓住小男孩愛踢足球的特點,天天和他們一起踢,后來歲數(shù)大了,踢不了足球就把大門,把不了大門就看衣服、看書包。她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一次比賽,兩軍對壘,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楚漢相爭,旗鼓相當。踢到最激烈的時候,她所在班的一個小孩一丫子把球踢中對方大門,高興得跳了起來。這時他誰也沒去找,首先想到的是站在風雨里觀戰(zhàn)助興的女老師,于是就滿頭大汗,咚咚跑到她跟前,一把摟住她的脖子喊道:"親愛的大哥們兒,咱們勝利嘍。"一語雙關,既是這場球勝利了,也是她的教育思想勝利了。因為這時彼此都已經(jīng)感到有共同的語言和好惡了??伤趨^(qū)的有些老師不同意,說:"這個老師整天和小流氓鬼混呀。"我說,你懂得教育嗎?馬卡連柯也是如此。不身臨其境,身體力行,怎么能了解、影響、幫助孩子們?這個老太太也有家,有自己的丈夫、兒女,可她下了班不是回家買菜,而是到操場看孩子們踢球,幫助教育他們。她每年接收十七八個"壞"學生,每年又輸送十七八個好學生,搞政工的同志會體會它的價值。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就是需要這樣一批人。

  還有一個臺灣籍日本華僑(又是日本又是臺灣,可想而知"文化大革命"中滋味好受不了),被分到山溝里當了一個中學教員。為了教育孩子,20年如一日,就是不回城。別人夸她是"海外赤子",山溝里的"瓦爾娃拉"(蘇聯(lián)電影《鄉(xiāng)村女教師》主角的名字)。"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孩子們被迫批斗她時,一面舉著小拳頭,一面卻含著熱淚。到了晚上一個女生跑到她家,撲到她懷里說:"媽媽,我錯了,不是我們斗你的。"說完從兜里掏出幾個雞蛋硬塞給了她。這兩個華僑教師,一個在郊區(qū),一個在山溝,但都從不向組織提出要求照顧回北京,真是感人極了。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力量,感受到教育事業(yè)的價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