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為了那些動物,黃昏的時候,我就拿著斧子去小溪邊鑿冰,弄出一個冰窟窿來。
我生活的地方,雪常常下得很大。動物們?yōu)榱艘捠?,常會走近我的住所。所以,我常常會放上一些豆子和面包屑之類的食物款待它們,也會為一些幼小的動物們特別準備一些紅薯。偶爾還會飛來幾只小巧可愛的四十雀。四十雀非常喜歡吃小米,我就會特地買一些小米來喂它們。
晚上睡覺的時候,偶爾會有幾只動物來到小溪邊找水喝。下雪的時候,就會看到小溪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的腳印。有兔子的腳印,獐子的腳印,也有野豬的腳印。
因此,為了那些動物,黃昏的時候,我就拿著斧子去小溪邊鑿冰,弄出一個冰窟窿來。而因為窟窿經(jīng)常會被冰雪凍住,所以我還必須在三四個不同的地方鑿出通氣孔。那樣一來空氣才能流通,冰窟窿才不至于被冰雪凍結(jié)。
對我而言,這些付出所收獲的是精神的喜悅。因而,我認為付出并不是什么很特別的事情,對人傾注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那就是付出。
蓬頭垢面的學生和老僧人當老僧人把水盆端到學生腳下時,學生的眼神在瞬間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是我從一位現(xiàn)已辭世的老先生那兒聽來的故事。
一天,太陽快要下山了,老僧人發(fā)現(xiàn)自己居住的草堂前站著一個蓬頭垢面的學生。學生看到老僧人,立即惶恐不安地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老僧人。信是學生的父母在他臨走前囑咐他轉(zhuǎn)交給老僧人的,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
我的兒子是個無比頑劣的壞學生,對于這個壞事干盡的家伙,我們實在無能為力了,真不知該如何是好。實在沒有半點辦法了,我們只好把他送到您這兒來,求求您,請您好好把他調(diào)教一番,讓他走回正路吧。
看完昔日的朋友給自己寫的這封信后,老僧人默默地起身走出后院。夜幕徐徐降臨了,老僧人已經(jīng)為學生準備好飯菜。學生還是和之前一樣,一直到吃飯時還惶惑不安地看著老僧人。
學生吃完晚飯后,老僧人默默地收拾好桌上的飯菜,鋪好床,還把他的鞋也擦干凈了。之后,老僧人又為他端來了一盆熱水。
當老僧人把水盆端到學生腳下時,學生的眼神在瞬間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此時,學生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
曾經(jīng)一直被稱為壞學生的孩子,從那一刻起便開始用心思量著老僧人這一溫暖人心的訓誡。老僧人并未說一句話,卻用體貼入微的服侍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
也許,老僧人倘若用話語來訓誡那個學生,他可能根本就聽不進去。相反,老僧人用自己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去感化他,讓他頑劣的心獲得溫暖,獲得感動,這樣的教化要比苦口婆心的勸導有效得多。
當然,這個蓬頭垢面的學生也因為老僧人的誠摯指教,最終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
海邊美麗的鵝卵石,并不是用堅硬的金鋼砂打磨出來的。它之所以變得那么渾圓、漂亮,是因為輕柔、溫和的海浪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