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親密

親密:進入親密關系的20種方法 作者:(英)瑪麗·杰克斯;蔡松益 譯


  親 密

  你對"親密"了解得如何?先考慮性愛以外的事,憑記憶寫下五個你和另一半所經(jīng)歷過的最親密時刻。你最可能寫的是你們倆深情相愛、"心心相印"的時刻。比方說,當你和另一半同時打電話給對方,仿佛兩個人有心靈感應的時候;當你在擁擠的房間,目光穿越人群,和另一半彼此凝視的時候;或者當你用暗示的眼神,和對方互看一眼,然后交換秘密的時候--在這些時刻,也許你會覺得自己和另一半的關系特別親密。寫下答案后先放一邊,我們待會兒再回來看。

   如果你們在一起很多年了,可能會覺得自己和另一半不再那么親密,有時即使共處,你還是感到寂寞,不再覺得心心相印。這種轉變常令人難過,也令人困惑。正因為我們可能每天和另一半相處的時間很長(一塊做家務、看電視、睡覺等等),所以很難找得到親密感消失的原因。其實答案很簡單,兩人的共同生活已經(jīng)變成平凡的例行公事,開始覺得對方的存在理所當然。最嚴重的是,我們會因為生活壓力感到沮喪萬分,思緒繞著憂慮轉個不停,擔心工作,擔心收支,也擔心孩子們的生活,似乎生活在焦慮不安的迷霧中,因此我們和另一半無法同心。

   如果上述的情況你都遭遇了,振作起來!有方法可以解決這種疏離感。

   當我們滿腦子想著其他事情,其實我們并非和另一半真正在一起。你必須停止目前進行中或思考中的事,并積極重建親密關系。要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就在于"認知"。唯有再一次強烈地認知到對方的存在,親密感才會增加。

   回想一下你之前列出的五個親密時刻。什么因素讓兩人更親密?我們曾談及"關愛"和"心心相印"。是否還有其他心情也可以提出來談呢?

   感受到親密的時刻很多,也許你發(fā)現(xiàn)自己和另一半共享生活經(jīng)驗的時候最為親密,使你覺得受到尊重,或者覺得彼此相當坦誠,或者你發(fā)現(xiàn)當時你們的身體和心情相當輕松自在。想想目前的兩人關系--你感受到親密的頻率如何?你有多久沒真正意識到對方的存在?

   兩人關系中有些親密時刻是我們期待的。最終,我們也許不會注意到這些時刻,而會視為理所當然。也許兩個人同坐一室,但當我們毫無保留地輕解羅衫,自由自在地卸下所有偽裝,就不會覺得非要獨處才輕松舒服。

   這種親密感只有真正的愛人才有,雙方對談不會有什么禁忌。沉默才可能引起一些話題,造成情緒上的波動,而我們必須避免一切形式化所帶來的陷阱。

   有些人會將親密視為理所當然,以至于兩人之間禮儀蕩然無存,無法真心溝通,置彼此的感受于不顧。你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有些人對待彼此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實在不可取,你也許會因此覺得很不舒服。問問自己對另一半的應對之道是否還有改善的空間,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對另一半更寬容、更體貼,是否有時能夠向對方表示感謝。

   兩個人互相不說"請"或"謝謝",即使說,也說得急躁不堪,不清不楚,面無笑容。不向對方問早,也不道聲晚安。表達想法時,不清楚說明,或僅用些手勢來溝通。上述的情況都是親密感不足的表現(xiàn),你必須再努力,或者兩人都要加油,才能讓雙方更懂得珍惜和被珍惜的道理。

  唯一的禮物是保有自我那部分。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1803-1882)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