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偉大的投資家也是偉大的思想家

9 哲學家叔本華口中的錢

走進富翁圖書館 作者:(韓)李相健 著;王中寧 譯


  以悲觀主義為世人所熟知的哲學家叔本華,留下了很多與錢相關的格言。他出生于德國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作家,光是繼承的財產(chǎn)就讓他一輩子不用煩惱錢的事。他在1820年開始在柏林大學講課,但在那里受到哲學家黑格爾(Hegel)的排擠,并且課程也不受歡迎,于是他辭職搬到法蘭克福,之后就一輩子都住在那里。他一生怨恨黑格爾,為了能夠辯贏對方,寫了一本名叫《贏得爭論的38種方法》的書。其中的最后一種辦法言簡意賅,威力無窮。如果在爭論中怎么樣都辯不贏的時候,按照這位偉大哲學家的教誨去做,就是"耍賴加謾罵"。

  "如果對方的說法看似比較優(yōu)越,我方的正當性無法得到認同,那就使用各種人身攻擊、侮辱跟無禮的方法吧。人身攻擊是脫離爭論本身,試圖用某種方法對爭論的對手加以攻擊。而且這必須要跟針對人的論證分開,就只能是人身攻擊。"我們回到"錢"這個主題好了。因為叔本華繼承了龐大遺產(chǎn),從來不擔心錢的問題,所以才能看穿錢的本質(zhì)。在描寫叔本華人生觀的散文集《叔本華的人生論--愛不存在》這本書中,有一章完全在探討他的金錢觀。

  首先,叔本華認為沒有錢的人并非自由人。他主張人必須要擁有一定量的財產(chǎn),才擁有對自己時間與能力的主權。"財產(chǎn)能夠讓人免遭貧困之苦,能夠把人從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辛苦勞動中解放出來。人活著至少也要享受這樣的福氣,才能夠稱做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人。"我們換個方式來解釋這句話:"如果想要自由,就賺錢吧。"第二,叔本華勸誡說,如果想要幸福,就一定要減少欲望。因為"財產(chǎn)與名聲就像海水一樣越喝越渴",所以"當因為自己擁有得太少而感到不幸時,就只能減少自己的欲望"。

  叔本華指出,不幸源自欲望。"叫人們說說看他們想要的東西,幾乎都是他們現(xiàn)在沒有,以自己能力又得不到的東西。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擁有一條欲望的地平線,欲望的范圍就到那條地平線為止。人們認為只要能夠得到這條界線內(nèi)的東西,自己就會幸福,但是如果因為某種障礙得不到這些東西,就會感到不幸。而在那條欲望地平線之外的東西,他們完全不想要。"人的欲望指數(shù)是沒有界限的。我有一位前輩,他婚后的第一間房子是位于地下室的雅房,只值300萬韓元。他曾經(jīng)這樣形容自己老婆對房子的欲望:"我們搬出雅房之后,租了一間66平方米的公寓,她說她從此沒有遺憾了。但是等我買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公寓搬進去之后,她又說想搬到大一點的地方。女人對房子的欲望根本是無底洞。"人類的欲望,就像叔本華所說的,"滿足一個欲望后,就會馬上出現(xiàn)下一個欲望。"在當今消費時代,叔本華關于減少欲望才會幸福的這番話,我們深有同感。"原本生活在富裕之家的人,即使家里破產(chǎn),過著貧困的生活,也不應該總是留戀過去,而生活在痛苦之中。只有降低欲望指數(shù),才能夠找回幸福。我們的人生目標應該是幸福,而不是擁有很多東西。"第三,叔本華的忠告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到錢的重要性。他能夠接受人們重視錢的觀點,因為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他認為錢跟其他東西不一樣,是具有絕對性的。

  "除了錢之外,其他可以擁有的東西都只能滿足一種欲望。例如食物可以填飽肚子,酒可以讓人有醉意,藥對病患而言非常重要,毛皮大衣則是在寒冷的時候很需要。這一切都是相對的,但金錢卻是絕對的。錢并不是用來滿足某種具體的欲望,而是能夠抽象地滿足所有欲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