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暴雨來襲:新東方的八十一難

第四節(jié) 百年之災:非典中的“悲歡離合”(1)

俞敏洪傳奇: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斗歷程 作者:郭亮,黃曉 編著


史玉柱說:“我覺得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那段永遠也無法忘記的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對于這個話題,段永基更是有著自己切身的體會:“成功經(jīng)驗的總結多數(shù)是扭曲的,失敗教訓的總結才是正確的?!痹跉v經(jīng)了ETS索賠案的危機事件后,新東方在逆境中成長得更為壯大。

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或許是新東方的成長太過順利,它還需要接受更多的考驗,才能達到真正的頂峰。

非典,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2003年的那場非典,由于交通封閉、人員隔離,許多公司和企業(yè)都沒能在這場災難中昂然挺立;而在這場危機中得以發(fā)展壯大的公司,更是鮮有所聞、屈指可數(shù),而新東方即是其中特殊的一例。

究其原因有三:隨時為不可預知的市場作好準備;永遠比別人多想一步;以學生利益為重。

于是,非典侵襲下的新東方,從容不迫推出各項政策,鎮(zhèn)定自若規(guī)劃公司未來,學生利益與社會效益兼重。風度翩翩的新東方,展示了當之無愧的行業(yè)老大風范。

親情無敵:飛往溫哥華的班機

災難降臨,帶著恐懼、悲痛與死亡的陰影,但它籠罩的只是那些在災難前驚慌失措、失去信念的人;災難,揭去生活忙碌的面紗,生命的脈絡清晰可見,有人勇敢奮起,為保衛(wèi)生命而戰(zhàn),有人充滿希望,為重建生活而戰(zhàn);災難,或許毀滅了家園,卻讓我們發(fā)現(xiàn),平靜的生活原來如此美好,平淡的感情原來如此可貴。

一萬米的高空,殘陽在機翼上灑下淡淡的血色。從北京飛往溫哥華的航班上,俞敏洪心緒不寧。2003年的春天,天降橫禍,非典肆虐,所到之處,留下恐慌、謠言和死亡。今天還在為生計奔忙,明天就有可能被確診為感染病人,隔離在蒼白冰冷的病房里,生死只在轉瞬間。

然而,死亡的陰云并未籠罩著所有人,一抹陽光透下來,照在那些勇敢生存著的人們身上。

4月20日,新東方召開總裁擴大會議,決定停課,并成立新東方非典指揮小組,組長和執(zhí)行組長分別為俞敏洪和胡敏。

4月21日,北京新東方正式停課,原定離開北京的俞敏洪將機票推遲至24日,又推遲至28日,最后定在5月1日。

4月30日,全國新東方學校宣布停課。大家一致認為,保住“新東方”三個字,就保住了新東方的未來。

幾日來,俞敏洪不斷在各個部門之間奔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帶菌;停課前,新東方所有工作人員依然在原先的崗位上工作,報名大廳人來人往,感染幾率最高,工作人員戴上了口罩繼續(xù)工作;水木清華園2號樓傳出有非典病人,但圖書事業(yè)部幾次召集會議,沒有一人缺席;幾位元老主動請戰(zhàn),要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東方精神”不僅僅催人奮進,為夢想奮斗,更是在艱難的環(huán)境里賦予人勇氣與力量。沒有誰因為害怕病菌感染而彼此躲避對方,坦然地握手、交談、微笑,一切無異于平日;沒有人在會議中戴著口罩,沒有人中途退場,一場巨大的災難被擋在了充滿愛與熱情的大樓之外;在新東方大樓里,沒有恐慌與猜疑,有的只是彼此扶持與信任。

俞敏洪遠在溫哥華的妻子屢屢與他通電話,希望他能飛到溫哥華過一段平靜的生活。新東方人也希望俞敏洪遠離病源,安然無事。

可是,俞敏洪很猶豫。新東方此時處在非典巨大的陰影里,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家依然在自己的位置上如平日一般工作。應該和大家一起奮戰(zhàn)在第一線,還是應該探望遠在千里的妻兒,撫慰他們?nèi)找闺y眠、牽腸掛肚的心?俞敏洪左右為難。

非典之災,百年難遇,但在這災難里,除了死神帶來的哭泣與痛苦,卻也讓更多人猛然意識到生活與生命的可貴。

非典之時,很多人只能被迫待在家里,忙碌的生活戛然而止,平靜而簡單的生活忽然降臨——在清脆的鳥鳴中醒來,看見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床前,閉上雙眼,靜靜享受著上天賜予的這個美好的早晨;走到餐桌前,看見桌上早已備好了熱氣騰騰的牛奶,精心制作的面包,空氣里氤氳著溫馨的味道。終于有了閑暇,在家里陪孩子看動畫片,搭積木,玩捉迷藏;終于有了時間,給陽臺上曬著太陽的父母遞上一盞溫茶;終于有了閑情逸致,可以給玻璃缸里的金魚換換水,可以為窗臺上的花草澆澆水、培培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