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寂寞,像郭解這樣如雷貫耳的大俠走到哪里都不會寂寞。
郭解來到茂陵后,關(guān)中豪杰之士競相來訪,有送糧食的,有送家具的,有送車輛馬匹的,甚至還有的人為郭解請來了木匠,要為他裝修房子。
關(guān)中豪杰都以結(jié)交郭解為榮,誰不與郭解結(jié)交誰就沒有資格說話。
如果郭解像在織縣那樣行俠仗義,愛惜自己的名節(jié),那么他在茂陵的地位和威望不亞于在織縣,郭解也想在茂陵有所作為,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時候,他的侄子為他闖下了彌天大罪,并最終使得郭解走向了亡命天涯的道路。
郭解一直擔(dān)憂的事情終于來臨。
郭解的侄子比郭解的外甥更加膽大妄為,當(dāng)時有一個叫楊季主的人,他的兒子在軹縣當(dāng)一個小小的官吏,就是他提名要把郭解押解到茂陵的。郭解的侄子對楊季主的兒子懷恨在心,找了一個機(jī)會,也沒有跟郭解商量,把楊季主的兒子殺了。
禍已經(jīng)闖下,侄子才支支吾吾的告訴叔叔,郭解聽了,大吃一驚,臉色大變,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何況侄子殺死的還不是一般的人,是押解豪強(qiáng)的官吏。殺押解豪強(qiáng)的官吏就是公然對抗?jié)h武帝的命令。
楊季主如果把這件事告到朝廷,郭解一族無疑要滅門。
侄子聽了郭解的講述才知道后果的嚴(yán)重性,嚇得面如土灰,撲嗵一聲跪在郭解的面前,一邊哭泣,一邊求饒,讓郭解救救他。
郭解將侄子怒斥了一頓后陷入了矛盾的心境,他眉毛緊鎖,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郭解此時像曾經(jīng)對待外甥那樣對待侄子,大義滅親,親自把侄子扭送到楊季主的家里,并向楊季主道歉,這件事或許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畢竟,郭解的威名對楊季主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但此時的郭解思想?yún)s著了魔,也許他實(shí)在不忍心親手把侄子交出去,也許他擔(dān)憂楊季主遲早會告發(fā)他,到那時就不是侄子一個人死的問題了,他以及郭解的父母親戚都要死。于是,郭解做出了一個一輩子最不理智的決定,這個決定最終把郭解打入萬劫不復(fù)發(fā)深淵,郭解從此不再是郭解,不再是大俠,而是一個殺人犯、劊子手。
郭解決定先下手為強(qiáng),于是悄悄回到軹縣,把楊季主也殺了。
楊季主父子先繼死于非命,這件事震驚了軹縣的老百姓,他們難以相信,郭解郭大俠怎么會干出如此殘暴的事情?于是,善良的老百姓都寧愿相信,一定是楊季主父子干了不可饒恕的事情,才惹得郭大俠痛下殺手的。
這件事也震怒了楊季主的族人,他們發(fā)誓要郭解一家血債血償。但楊季主的族人勢力單薄,在軹縣沒有話語權(quán),無論說什么,老百姓都不會站在他們這一邊的,可謂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
沒有辦法,楊季主的族人只好做最后一搏,砸鍋賣鐵,變賣了所有的家產(chǎn),湊齊黃金千兩,聘請了一位勇士,讓勇士把告發(fā)郭解罪行的血書帶到朝廷。勇士在重金的誘惑下,快馬加鞭來到長安,可就在宮門口,他剛下得馬來,還未來得及喘息一口,一把鋒利的匕首就割破了他的喉管。
兇手迅速逃離。
毫無疑問,兇手就是郭解派出的,郭解的門客知道楊季主的族人要上告朝廷,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郭解。郭解狠下心來,派出了殺手。
此時的郭解已經(jīng)陷入癲狂,如果楊季主再派人告發(fā),郭解同樣會派出他的刺客。
郭解的門客來報,已經(jīng)殺死送書之人。
郭解松了一口氣,隨即又問:"信呢?"門客納悶:"什么信?"郭解說:"楊季主族人的告發(fā)信?"門客駭然,一時語塞,當(dāng)時只顧刺殺送書之人,卻忘記將告發(fā)信帶回來了。
郭解預(yù)感到,一場劫難將會向他迅猛的撲來。
郭解已經(jīng)做好的逃亡的準(zhǔn)備,而此時他那不爭氣的侄子已經(jīng)畏罪自殺了,這時候自殺一切都晚了,郭解又氣又悲。郭家為什么竟出這樣的人?
一切在郭解的預(yù)料之中,在皇宮門前發(fā)生流血事件,這還了得,漢武帝在看了楊季主的族人告發(fā)郭解的信后,龍顏大怒,當(dāng)即下令通緝郭解。
漢武帝一直想除掉郭解,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理由,現(xiàn)在老天給了他最好的時機(jī)。
郭解把母親、妻子安置在夏陽,只身一人逃往太原,幾個忠心耿耿的門客要跟隨他,郭解執(zhí)意不肯,他不想牽連更多的人。
郭解來到晉關(guān),要去太原必須得過此關(guān),過此關(guān)的人必須要接受關(guān)吏的搜查。要是以往,郭解過此關(guān)再容易不過,只要一報他的尊姓大名沒有人不放他過去??涩F(xiàn)在不同往日,現(xiàn)在他的大名卻是過此關(guān)最大的障礙。
但郭解卻胸有成竹,負(fù)責(zé)檢查工作的關(guān)吏叫藉少翁,平日里久仰郭大俠的大名。郭解直接找到他,也不避諱,直接向他說明來歷,說他正在被漢武帝通緝,請他放他出關(guān)。
郭解的口氣讓藉少翁吃驚,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逃犯!要是換做別人,不是隱瞞就是求饒,卻從沒有像郭解這樣光明磊落的。大俠不愧是大俠。藉少翁本來就仰慕郭解的名聲,現(xiàn)在一見,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于是,慨然放郭解出關(guān)。
其實(shí)郭解也知道藉少翁不是尋常之人,身上有一股俠氣,否則他也不敢如此貿(mào)然。
話說漢武帝派出去的官兵四處追捕郭解。先是跑到郭解在茂陵的家,見大門反鎖,于是撞開門,一個人影也沒有,家產(chǎn)也全部搬走。官兵們撲了個空,心里很不爽,翻箱倒柜,摔桌子摔凳子,以此發(fā)泄心中的郁悶,鼓搗了一陣子,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值錢的東西,于是悻悻離去。
郭解去哪里了呢?料定已經(jīng)遠(yuǎn)走高飛了。如何去尋?哪個方向?官兵們摸不著北。
于是,只得挨家挨戶的盤問郭解的朋友,料定郭解逃難,一定會寄居在朋友家。不過這也是一件苦差事,郭解俠名遠(yuǎn)播,朋友遍布天下,一個一個的盤問,要盤問到什么時候去呢。況且,郭解也不一定住在朋友家,住在陌生人家里也有可能,只要說他是郭解,沒有人不原意收留他的。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官兵們硬著頭皮也得干。還真有留住過郭解的人家。起初盤問的時候,這些人一字不提,都說沒有見過。后來,經(jīng)不住官兵們的威逼利誘,這些人只好模糊說出了郭解的去向。其實(shí)郭解早已離開他們所說的地方。就這樣,在郭解朋友的指點(diǎn)下,官兵們從一個地方奔波到另外一個地方,卻始終不見郭解的蹤影。
也有一些忠義之士,無論官兵們怎么質(zhì)問就是比說,官兵們也拿他們沒辦法。有些人家閃爍其詞,故意誤導(dǎo)官兵們。更有一些人,留住郭解后,舉家遷走。就在這些朋友的庇護(hù)下,郭解的逃亡就像旅行一樣輕松。
這可苦了那些追捕的官兵們,炎炎烈日下,他們汗流夾背,口感舌燥,踏破了鐵靴,也不知道郭解到底去了哪了。這是他們遇到的最棘手的案子,很多官兵都快堅(jiān)持不住了,都有逃離家鄉(xiāng)的打算,但苦于漢武帝的淫威,他們不得不咬緊牙關(guān),追捕到底。
最后終于盤問到了藉少翁這里。這是官兵們最大的收獲,也是他們最后的希望。不過,他們最后的希望很快就像肥皂泡一樣破滅。
郭解不愧是相士的后代,他的外公是漢初著名的相士,郭解沒有看錯藉少翁。
藉少翁雖然是官場中人,卻淡泊名利,俠肝義膽,既然已經(jīng)放走了郭解,就決不能再把郭解供出去,否則猶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藉少翁心想,我與郭俠士交情不算深,但郭俠士卻信得過我,把我當(dāng)作知己一樣對待,把他的遭遇全部告訴了我,郭俠士披肝瀝膽,來投奔我,我又怎能辜負(fù)郭俠士的信任?
但藉少翁又想到,如果不據(jù)實(shí)以告,又不是大丈夫所為,這可如何是好?
藉少翁左右為難,遲疑不決,出賣朋友藉少翁是絕對干不出的,但在其位,謀其責(zé),尸位素餐也是藉少翁所鄙視的,想來想去,藉少翁只好用極端的方式來解決這個難題,那就是:自殺。
藉少翁想到古時的刺客,士為知己者死,與其利己害人,偷生世上,不如轟轟烈烈,自尋一死,以報知己。
于是,在官兵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盤問下,藉少翁突然拔出劍來,自刎而死。
官兵并一時錯愕,直嘆藉少翁是一個烈士。
藉少翁既死,官兵們再也無法得知郭解的去向,追捕也進(jìn)行不下去了,郭解逍遙法外達(dá)三年之久。
郭解聞聽藉少翁的死訊,悲痛難忍,他知道藉少翁性情剛烈,但卻沒有想到如此剛烈,為表達(dá)對藉少翁的感激,郭解絕食三天。
這就是郭解的奇,僅僅靠不能當(dāng)飯吃的名聲就能讓萍水相逢的壯士為他賣命。像郭解這樣的俠士,在歷史上能有幾個人呢?難怪,司馬遷要為他立傳,而且在所有游俠列傳中,司馬遷寫郭解寫得最為生動豐滿,那時候,司馬遷還只不過是一個十九歲的青年學(xué)者。
元朔三年春,國泰民安,漢武帝很滿意,于是大赦天下。
郭解以為漢武帝大赦天下當(dāng)然也包括自己,于是重現(xiàn)江湖。
不料,漢武帝的大赦天下對郭解來說是一個陷阱,一個陰謀,郭解,在劫難逃。
三個月后,郭解終于被官兵們捉拿歸案。
據(jù)說漢武帝曾親自審訊過他,漢武帝想親眼目睹一下郭解到底是一個啥樣的人,不料大失所望,見郭解相貌平平,身材短小,這樣的人竟然有如此大的名聲,真是不可思議。于是,漢武帝下命令,讓司法人員把郭解押往他的家鄉(xiāng)軹縣,一一查辦他所犯的罪行。
在軹縣調(diào)查一番后,司法人員又遇到了一個難題,郭解所犯的罪行都在漢武帝大赦天下之前,按照大赦規(guī)定,大赦天下之前的罪犯一律釋放。也就是說,郭解也應(yīng)該釋放。
漢武帝正為這事發(fā)愁,他可不想放過郭解,但找一個什么樣的理由呢?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起。軹縣的一個書生,有一次陪同司法人員查案,無意中說了一句郭解的壞話,他說:"郭解專門作奸犯科,算什么英雄好漢?"這話被郭解的門客聽到了,書生倒霉了。郭解門客一不做二不休,把書生殺死,并把書生的舌頭割了下來。
這事本來與郭解無關(guān),郭解正在牢獄里呢,但兇犯自稱是郭解的門客,這樣,郭解有口難辯,跳進(jìn)黃河也洗不清了。
恰在這時,御史大夫公孫弘議狠狠的奏了郭解一本:"郭解本是布衣,任俠擅權(quán),竟以小怨殺人,解雖不知,其罪尤甚于知,應(yīng)判以大逆無道,罪當(dāng)族誅。"這正是漢武帝的心里話,于是,下令屠滅郭解的全族。
消息傳來,郭解大笑不已,繼而痛哭。他早已料到,他不會有好的下場,但是他還是沒有料到,他帶給郭家的竟然是滅族的后果。
郭解走了,游俠的黃金時代也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