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被毛澤東稱之為“中外矚目”的四平保衛(wèi)戰(zhàn)。這是在共產(chǎn)黨的武裝力量史上不多見的城市保衛(wèi)戰(zhàn),是和戰(zhàn)前景不明朗的特殊背景下的陣地防御戰(zhàn),是國共兩黨進入東北后拉開架式的第一次大打出手。林彪調(diào)集主力頑強抗擊一個月,給國民黨軍隊以重大殺傷,民主聯(lián)軍也付出很大代價后,主動撤離四平。
一年后的1947年5月,陳云在寫給高崗的一封信中,曾把避免錦西決戰(zhàn),成功指揮四平撤退,作為共產(chǎn)黨人進入東北后的前7個月的兩件大事。并說如果這兩件事當時處理有錯誤的話,東北就很難有后來的好形勢。
闖到關東就不止“七無”的共產(chǎn)黨人,關鍵是沒有根據(jù)地,沒有家。7個月間,時局和方針就像萬花筒般變化多端,共產(chǎn)黨人還未來得及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而正統(tǒng)觀念很強的東北人,對國民黨存有幻想,想的盼的是“正牌”的中央軍。四平保衛(wèi)戰(zhàn)后北撤的民主聯(lián)軍疲憊不堪,有的被阻隔敵后,失去聯(lián)系。在東北組建的新部隊,有的潰不成軍,有的投敵反水。黃克誠在給軍委的報告中,驚呼“有遭遇西路軍危險的可能”。
1947年6月16日,中央決定以林彪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司令兼政委。
林彪臨危受命。
1947年7月7日哈爾濱東北局會議決議(即著名的“七七會議”決議)號召:“跑出城市,丟掉汽車,脫下皮鞋,換上農(nóng)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資格,一切可以下鄉(xiāng)的干部統(tǒng)統(tǒng)到農(nóng)村去……”
接下來,就是艱苦卓絕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是攻勢凌厲的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冬季攻勢,是三大戰(zhàn)役中的第一個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
只要醒著,林彪腦子里的那個車轱轆,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全力以赴在戰(zhàn)爭的輪子上飛轉(zhuǎn)。
讓我們看看1948年1月5日這一天,林彪發(fā)出的電報的標題:
1.關于殲敵四十三師等部,我各部攻擊任務時間區(qū)分;
2.胺嶺崗子等地作戰(zhàn)部署;
3.炮師應于本日十四時趕到川心店參戰(zhàn);
4.關于進至河套一帶抗敵給二十九師的命令;
5.給騎師關于本日十四時趕到巨流河以北的命令;
6.給八、九縱關于立即向老邊前進的命令;
7.給一縱關于力爭在本日十四時趕到巨流河的命令;
8.黃家?guī)X辛家店之敵由二縱擔任迂回切斷;
9.關于九師應向巨流河前進的命令;
10.望八縱立即向旗堡前進;
11.四縱應全力向老邊前進;
12.望十六師隨時抓住公主屯撤退之敵;
13.二、七兩縱應立即出發(fā);
14.八縱仍須向大民屯方向前進;
15.炮兵應立即向川心店前進;
16.望十縱及三師抓住增援公主屯之敵;
17.關于包圍敵第二師給四縱的命令;
18.十一師應進至馬堡子一帶防敵撤退與增援;
19.望三縱令九師首先殲滅敵一九五師;
20.六縱應正面抓住敵人;
21.望一縱向老邊方向派出有力部隊;
22.關于殲滅由石佛寺以東向西增援之敵給十縱及三師的命令;
23.給獨五師于明日進至調(diào)兵山以南的命令;
24.望四縱各師監(jiān)視敵二○七師的行動;
25.三十師應到東蛇山子一帶協(xié)作二十師作戰(zhàn)的命令;
26.給炮師關于向公主屯以南前進的命令;
27.關于第六、七縱、炮兵統(tǒng)歸二縱指揮的命令;
28.關于殲敵五十五師給二十九、三十師的命令;
29.給騎師關于明日向沈陽近郊前進的命令;
30.同意關于二、七縱、炮師五日二十時關于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報告。
一封電報,少則幾十、上百字,多則幾百、千把字,這一天30封電報,該是個什么篇幅?他腦子里的那個車轱轆又是怎樣飛轉(zhuǎn)的?
這些只是給下邊各部隊的電報,還有給上級的呢?而且,那是戰(zhàn)爭年代,是不是還有遺失的呢?
接下來的3天,分別是28封、27封、19封。
同年5月24日的電報,竟達39封。
不知道是不是林彪的最高紀錄。
也不知道是不是中國將帥的最高紀錄。
在錦西,在四平,在雙城,在牤牛屯,林彪那雙穿著布鞋、或大頭鞋、或皮鞋(很少穿皮鞋)的腳,在地上踱步。有時踱到墻下地圖前就看起來,站累了就坐著看。不時伸手去桌子上布袋里抓把炒黃豆,放嘴里咯嘣咯嘣地嚼著。有時踱著踱著,或是看著看著,就對秘書季中權(quán)說:“小季,記錄。”就開始口述電報。一口氣兒能口述幾封電報,一字一句絕少重復。無論前方戰(zhàn)事如何激烈,乃至千鈞一發(fā),那口典型的鄂東口音總是一個腔調(diào),讓人感覺不到任何情緒的起伏跌宕。
一年后的1947年5月,陳云在寫給高崗的一封信中,曾把避免錦西決戰(zhàn),成功指揮四平撤退,作為共產(chǎn)黨人進入東北后的前7個月的兩件大事。并說如果這兩件事當時處理有錯誤的話,東北就很難有后來的好形勢。
闖到關東就不止“七無”的共產(chǎn)黨人,關鍵是沒有根據(jù)地,沒有家。7個月間,時局和方針就像萬花筒般變化多端,共產(chǎn)黨人還未來得及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而正統(tǒng)觀念很強的東北人,對國民黨存有幻想,想的盼的是“正牌”的中央軍。四平保衛(wèi)戰(zhàn)后北撤的民主聯(lián)軍疲憊不堪,有的被阻隔敵后,失去聯(lián)系。在東北組建的新部隊,有的潰不成軍,有的投敵反水。黃克誠在給軍委的報告中,驚呼“有遭遇西路軍危險的可能”。
1947年6月16日,中央決定以林彪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司令兼政委。
林彪臨危受命。
1947年7月7日哈爾濱東北局會議決議(即著名的“七七會議”決議)號召:“跑出城市,丟掉汽車,脫下皮鞋,換上農(nóng)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資格,一切可以下鄉(xiāng)的干部統(tǒng)統(tǒng)到農(nóng)村去……”
接下來,就是艱苦卓絕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是攻勢凌厲的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冬季攻勢,是三大戰(zhàn)役中的第一個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
只要醒著,林彪腦子里的那個車轱轆,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全力以赴在戰(zhàn)爭的輪子上飛轉(zhuǎn)。
讓我們看看1948年1月5日這一天,林彪發(fā)出的電報的標題:
1.關于殲敵四十三師等部,我各部攻擊任務時間區(qū)分;
2.胺嶺崗子等地作戰(zhàn)部署;
3.炮師應于本日十四時趕到川心店參戰(zhàn);
4.關于進至河套一帶抗敵給二十九師的命令;
5.給騎師關于本日十四時趕到巨流河以北的命令;
6.給八、九縱關于立即向老邊前進的命令;
7.給一縱關于力爭在本日十四時趕到巨流河的命令;
8.黃家?guī)X辛家店之敵由二縱擔任迂回切斷;
9.關于九師應向巨流河前進的命令;
10.望八縱立即向旗堡前進;
11.四縱應全力向老邊前進;
12.望十六師隨時抓住公主屯撤退之敵;
13.二、七兩縱應立即出發(fā);
14.八縱仍須向大民屯方向前進;
15.炮兵應立即向川心店前進;
16.望十縱及三師抓住增援公主屯之敵;
17.關于包圍敵第二師給四縱的命令;
18.十一師應進至馬堡子一帶防敵撤退與增援;
19.望三縱令九師首先殲滅敵一九五師;
20.六縱應正面抓住敵人;
21.望一縱向老邊方向派出有力部隊;
22.關于殲滅由石佛寺以東向西增援之敵給十縱及三師的命令;
23.給獨五師于明日進至調(diào)兵山以南的命令;
24.望四縱各師監(jiān)視敵二○七師的行動;
25.三十師應到東蛇山子一帶協(xié)作二十師作戰(zhàn)的命令;
26.給炮師關于向公主屯以南前進的命令;
27.關于第六、七縱、炮兵統(tǒng)歸二縱指揮的命令;
28.關于殲敵五十五師給二十九、三十師的命令;
29.給騎師關于明日向沈陽近郊前進的命令;
30.同意關于二、七縱、炮師五日二十時關于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報告。
一封電報,少則幾十、上百字,多則幾百、千把字,這一天30封電報,該是個什么篇幅?他腦子里的那個車轱轆又是怎樣飛轉(zhuǎn)的?
這些只是給下邊各部隊的電報,還有給上級的呢?而且,那是戰(zhàn)爭年代,是不是還有遺失的呢?
接下來的3天,分別是28封、27封、19封。
同年5月24日的電報,竟達39封。
不知道是不是林彪的最高紀錄。
也不知道是不是中國將帥的最高紀錄。
在錦西,在四平,在雙城,在牤牛屯,林彪那雙穿著布鞋、或大頭鞋、或皮鞋(很少穿皮鞋)的腳,在地上踱步。有時踱到墻下地圖前就看起來,站累了就坐著看。不時伸手去桌子上布袋里抓把炒黃豆,放嘴里咯嘣咯嘣地嚼著。有時踱著踱著,或是看著看著,就對秘書季中權(quán)說:“小季,記錄。”就開始口述電報。一口氣兒能口述幾封電報,一字一句絕少重復。無論前方戰(zhàn)事如何激烈,乃至千鈞一發(fā),那口典型的鄂東口音總是一個腔調(diào),讓人感覺不到任何情緒的起伏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