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不利條件是你一生的財富

積極生活的力量 作者:(美)勒爾頓 著;韓曉秋 譯


  也許你曾經認為,如果一個人只要身體沒有殘疾,果敢做事、積極生活就能成就一番事業(yè)。還有人認為殘障人不必具備積極的人格力量??蓪嶋H情況恰恰相反,身體的缺陷常常會激發(fā)一個人的進取心。這種生動的事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不論在哪里,只要你看得到殘障人士——男孩、女孩、女士或者先生——他們身上都有我們想要證明的東西。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有身體機能或器官方面的殘疾。的確,我們現在都有缺陷。殘疾人永遠都應該感激身心的殘缺,因為在我們運用積極心態(tài)迎戰(zhàn)殘缺的時候,殘疾本身就成為我們生活中獲得成功的直接原因。用真正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你身體上的殘疾吧,無需證明,成功一定會像夜晚的陰霾過后注定要迎來美好太陽一樣降臨。
  
  當然,如果我們認為應該感謝身心障礙也許過于樂觀,甚至有點殘酷,但如果你忍耐幾分鐘,我一定會讓你覺得這有道理。眾多殘障人士都是在用準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他們會找一個改正自己錯誤或者平衡內心的辦法。但在他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另外有一個同自身殘疾作斗爭的人,這種不斷積極爭取的行為就是心理學家所定義的過度補償。在幸運的情況下,他們可能不會獲得現在的成績。殘疾本身并不會送給你一個成功的禮包,任何激發(fā)積極斗志的身心障礙都會因你變得積極而給你獻上一份大獎。完全有理由證明,雖然身體有障礙,但與消極態(tài)度相比,這要好得多。
  
  讓我講講哈里·多埃拉和約翰·多伊的故事來說明這一點吧。這是真人真事。馬上你就會理解我為什么不太認識約翰·多伊了。作為年輕人,兩人都因患過風濕熱病而跛足——雙臂、雙手、雙腳,扭曲得仿佛用大鉗子夾著一樣。人們?yōu)樗麄兒退麄兊募彝ジ械酵锵?。約翰也為自己感到難過,他從來沒有學會如何擺脫消極的生活觀。他成了一個絮絮叨叨的廢人,成了家中經濟上和精神上的負擔。三十多年來,他過著不幸和貧窮的生活。當然了,我和他并不熟。
  
  不過,我說服了多年的朋友哈利·多埃拉,讓他告訴我他作為一名殘疾人創(chuàng)下幾百萬美元企業(yè)的故事,以期鼓勵其他人。哈利是一位周薪8美元的紡織工人的兒子。高中畢業(yè)不久,風濕熱病無情地降臨在他身上。他讀大學專攻化學專業(yè)的人生規(guī)劃就此破滅了,多埃拉家中等水平的安穩(wěn)日子也一去不返,這個男孩離開輪椅時,不得不像嬰兒一樣被人抱來抱去。5年來,可怕的疼痛始終折磨著他的身體,他不停地痛苦思索,卻毫無所獲。
  
  又一陣疼痛發(fā)作了。“這種不幸為什么會發(fā)生在我身上呢?”
  新的并發(fā)癥后,他必須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飲食安排。“這不公平,別人有力氣做事,可以自由地活動,我卻必須年復一年地被限制在這里。”
  更多的疼痛襲來,他不停地問自己:“我做錯了什么?竟讓我遭受如此的折磨?這不公平。為什么?為什么?這到底是為什么?”
  巨大的孤獨包圍著他,因為父母不得不外出工作以換取微薄的工資,這樣才能維持全家的生活。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怨恨和仇恨給他的靈魂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沒有意識到在他身上到底會發(fā)生什么。那天晚上,他的父母沒有看出有什么不同。但是,哈利·多埃拉內心里實際正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一個革命性的進程開始了。奇跡正在發(fā)生。他已經跌跌撞撞地朝著積極考慮問題的方向而來。
  
  “一直以來,我的困惑對我、對任何人都毫無用處。”他承認,“所有這些問題都沒有意義,我的問題在哪兒呢?”最后,他沖破了一直束縛著他的消極枷鎖。他開始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而其他問題也隨之而來。“我是一個殘疾人,一個坐著輪椅的人,我怎樣才能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呢?以我現在的狀況和處境,做些什么才能對別人有用呢?我現在能做些什么賺錢分擔家庭的負擔呢?”正是這些問題喚起了他積極的答案、積極的決定和積極的行動。
  
  他想到了許多能做的事,但考慮它們的可行性后,又都逐一放棄了。他也嘗試著做些其他的事,結果都不理想。但他盡一切努力來改變現狀。最后,簡單地說,因為沒有經過任何培訓,也沒有什么專門的技術,他只好靠給明信片著色出售賺錢。他賣掉了一些,但夜以繼日的勞動賺到的利潤卻很微薄。一年下來他只賺了800美元。為此,他制定了一項新的計劃,那就是購買成品卡,通過郵購的方式銷售。他擴大了業(yè)務,現在有成千上萬的人買他的賀卡。如今他擁有一家百萬資產的企業(yè)。
  
  我常常心懷敬意地去拜訪哈里·多埃拉。幾天前,我又去看他。他在馬薩諸塞州費奇伯格的家中處理公司的業(yè)務,而在佛羅里達,更多時候他會讓駕駛員駕駛他的私人飛機飛往紐約辦公。我坐在他裝修得十分高雅的、位于時尚而宜人的罕布什爾名宅區(qū)的私人住宅里,從他十三樓的住處向下面的中央公園眺望。哈利坐在輕便的輪椅上活動自如。電話鈴響個不停,直到他把它們全都掛斷了。鈴聲干擾了他的思路和談話。他是我所見過的最有教養(yǎng)的人。他親自理財和管理公司,興趣廣泛,朋友眾多。“道格,”他說,“我給你看一樣東西。”他把輪椅搖到了一架電風琴旁邊,那架風琴幾乎被遺忘在寬敞的房間的一個角落里。他的音樂美好動聽。盡管很困難,他還是運用練就的技巧夠到了風琴的踏板。他熟練地敲擊著鍵盤。他沒有去卡耐基音樂廳表演的想法,但哈利和他的積極態(tài)度做得足夠出色了。但是,約翰·多伊怎么就不可以呢?
  
  這種生活狀態(tài)下的哈里·多埃拉因為身體殘疾而成功——他并非沒有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你很難找到一個有成就的人沒有殘疾,他們甚至可能多處患有身心障礙。事實上,身體殘疾的人為數眾多。你看到的只是他們在奮力拼搏和取得的成功,也許,你忽略了橫在他們前進路上的障礙。稍微瀏覽一下相關數字,我們就會明白,作為人,我們每一個個體都可能正遭受著多重的身心障礙。美國醫(yī)藥協(xié)會的報告顯示,有1600萬人是聾人或有聽力障礙,還有數百萬人有其他方面的身體缺陷,數百萬的精神殘疾,數百萬人受到情感自卑的折磨,數百萬人在較輕的負擔前屈服。盡管如此,積極的人往往會在常人中脫穎而出,而消極的人則會帶著一顆消極的心加入到無能的啜泣者的行列。而且一直如此。歷史的篇章里寫滿了克服困難最終成功的傷殘人士的名字。這些人中,有些是我們熟知的,可能還有一些人是默默無聞的,但他們都一樣勇往直前。
  
  考考你對這些偉大而無畏的殘疾人士了解多少,下面列舉了他們的名字,可以想象,他們很可能也經歷過平庸無為的日子,但他們沒有抱怨上天不公,讓他們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你能說出他們什么地方有殘疾嗎?
  
  
  殘疾部位
  1.愷撒大帝_________
  2.查爾斯·達爾文    _________
  3.納爾遜勛爵    _________
  4.約翰·濟慈    _________
  5.尤利西斯·S.格蘭特   _________
  6.路德維希·范·貝多芬_________
  7.拜倫勛爵_________
  8.托馬斯·A.愛迪生      _________
  9.愛倫·坡_________
  10.彌爾頓   _________
  11.德摩斯梯尼   _________
  12.查爾斯·斯坦梅茨      _________
  13.伊麗莎白·巴雷特·布朗寧      _________
  14.彼得·施托伊弗桑特   _________
  15.亞歷山大·柏蒲   _________
  16.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_________
  17.富蘭克林·D.羅斯福_________
  
  這份名單可以繼續(xù)一直寫下去,一本曼哈頓電話簿可能也寫不下。名單中的殘障人士殘障情況如下:
  
 ?。?)癲癇;(2)傷殘;(3)一只眼睛失明;
 ?。?)結核;(5)咽喉癌;   (6)耳聾;
 ?。?)畸形足;   (8)自童年就有的耳聾;(9)神經?。?br />  ?。?0)中年時期失明;     (11)口吃,口齒不清;  (12)駝背;
  (13)傷殘;     (14)假肢;     (15)駝背;
 ?。?6)結核;     (17)小兒麻痹。
  
  這些都是積極生活的人克服殘障的典型例子。軍隊中的情況怎樣呢?退伍軍人管理局的檔案里記載了很多軍人盡管身體受到了巨大傷害卻重建新生活的事跡。
  
  比如鮑勃·奧爾曼。讀一下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生活的簡介,假如你不知道他是個殘疾人的話,請猜一猜是什么讓他有勇氣戰(zhàn)勝了自己。他是大學摔跤隊中的明星運動員,摔跤比賽中曾44次獲勝12次失利。他獲得了杰出獎。這個獎項是為即將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杰出運動員行列的高年級學生設立的,它是根據運動員的人格、品格、運動場上表現出來的勇氣以及獎學金等方面來評定的。他還獲得過PHIBETA KAPPA聯(lián)誼會(美國大學優(yōu)秀生和畢業(yè)生的榮譽組織)獎學金,榮譽加入社團領袖們的斯芬克斯社團,等等。那么,這位受人歡迎的摔跤者身體什么部位殘疾呢?他接受過肋骨分離手術,肘部嚴重感染過,還有一個膝蓋扭曲。同時,鮑勃·奧爾曼還是一位盲人!
  
  在紐約大學,教練馮·艾林指導殘疾學生學習如何跨欄。他讓一個患過小兒麻痹的男孩把5英尺9英寸的跨欄調得再高些。沒有患小兒麻痹的孩子試過那個高度嗎?我想即使是健康人也最好從3英尺的高度練起。
  
  在困難面前我們都在做些什么呢?
  
  你是眾多小說和電視劇《伴父生涯》的讀者之一嗎?這部作品是克拉倫斯·戴把鉛筆綁在手指上完成的。他的手指在美西戰(zhàn)爭中受傷致殘。
  
  現在,你的困難在哪里呢?
  
  困難阻止不了生活態(tài)度積極的人,它阻礙的只是那些消極者。
  
  你有沒有被困難壓倒過?因為缺乏資金,缺乏正規(guī)的教育,缺乏時間,缺乏對于各種想到的東西的渴望,或者只是缺乏積極生活的態(tài)度。
  
  10歲的埃塞爾懷因·金斯伯里在吊床彈跳到最高時摔落到了地面,腰部以下癱瘓。她的母親靠做一份護士工作來維持母女簡樸的生活。白天,她一個人被留在家里。這位少女在家里自學了專業(yè)課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中學畢業(yè)。明尼阿波利斯商學院不愿錄取她。當時人們認為,她的殘疾將會剝奪她謀生的機會,可她最終還是出現在了這所學院里。后來,她成了院長秘書。
  
  你阻止不了一個積極的人。埃塞爾懷因想當一名歌手。她用做秘書工作賺來的錢參加歌唱訓練,并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歌唱比賽中獲獎。她在無線電網絡的工作收入很可觀。她還成了鋼琴家考特雷斯·海倫娜·莫爾什藤的經理人,并擔任了明尼蘇達州聯(lián)邦音樂協(xié)會的主席。
  
  埃塞爾懷因·金斯伯里解釋說:“我首先認識到,我能做的最糟糕的事,就是引起或期望別人的特殊關照,只因為我是殘疾人??蓻]有什么比自哀自憐更糟糕的了。”
  積極的態(tài)度總會戰(zhàn)勝自我憐憫的消極態(tài)度的。
  
  這里列舉的事例都不是我刻意挑選的。你可以在成千上萬的人中任意選擇。比如,你可以在西部電氣公司700名殘疾工人中隨便選一個。有一天,公司高層決定對700名沒有明顯缺陷的工人與同樣數量殘疾工人的工作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所有1400名工人從事同類工作。所有人的工作都會根據生產速度、勞動力流動率、曠工情況被打分。結果殘障員工在這三項中每一項均優(yōu)于健全員工。
  
  當你想到那些沒有受過教育和肢體殘缺的人,通過他們積極的態(tài)度解決了自身的問題,就很難同情那些自怨自艾的人,他們總是會說:“哦,我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啊,如果我上過大學,我會讓全世界為我驕傲。”他們在等待什么呢?《美國名人榜》所列舉的名人中,從未受過正規(guī)大學教育的男性和女性占了很大比例。他們都是自學成材的。
  
  《福布斯》研究了50位美國商界杰出領袖的生涯。約半數的人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貝爾電話公司絕大多數部門經理沒有獲得大學學位。鮑勃·戴文自己搞運輸,經營一家小型汽車修理店。他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已婚。他先是一名紐約市偵探。夜校畢業(yè)后被紐約大學錄取。1949年6月,他獲得了法律碩士學位。拉斐爾·狄蒙斯,一位希臘移民,通過個人的努力,他從一個看門人成為哈佛博士,最后獲得了哈佛大學奧爾福德學院自然宗教、道德哲學以及國家行政組織學的教授職位。
  
  這些人沒有胳膊,失去了雙腿,雙目失明,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沒有繼承過財富和地位,也沒有別的優(yōu)勢,但他們靠自己的不斷努力達到了個人事業(yè)的理想高度。只因為他們有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他們超越了身體殘疾帶來的命運的不幸。
  
  當談到職業(yè)選擇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大多數人從來沒有真正想明白自己適合做什么。他們隨波逐流。他們的積極性只夠維持溫飽,于是,人生的航程也失去了方向。相比之下,那些殘疾人在種種不利的條件下會分析自身實際,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發(fā)揮他們的能力。而消極的人只會一成不變地工作,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被動地為奮發(fā)向上的人們讓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