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高級餐館里,一位顧客坐在餐桌旁,很不得體地把餐巾系在脖子上。餐館的經理見狀十分反感,叫來一個服務生說:“你去讓這位紳士懂得,在我們餐館里,那樣做是不允許的。但話要盡量說得和氣委婉些?!狈丈邮芰诉@項任務,來到那位顧客的桌旁,有禮貌地問:“先生,你是想刮胡子,還是理發(fā)?”那位顧客愣了一下子馬上明白了服務生的意思,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取下了餐巾。
服務生的問話是十分機智幽默的。他把自己的意思隱藏起來,留給顧客做出正確的判斷:刮胡子和理發(fā)需要把毛巾系在脖子下,現(xiàn)在既不是刮胡子又不是理發(fā),所以不應該把毛巾系在脖子下。如果服務生不是運用隱含判斷技巧,直說“你又不刮胡子,又不理發(fā),為啥要把餐巾系在脖子下”,就顯得生硬不友好,直通通的表達讓顧客面子上過不去,很容易激起反感和對立情緒,甚至顧客會拂袖而去,給餐館造成經濟和名譽上的損失?,F(xiàn)在服務生巧借隱含判斷,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禮貌地暗示出顧客有失體統(tǒng)之處,圓滿地完成了經理交予的任務、交際的效果是積極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隱含判斷是通過“隱藏”表達觀點、表現(xiàn)幽默的,露中有藏,藏中有露,是一經推演判斷就能發(fā)現(xiàn)真正意圖的,如果藏得太密太深,幽默效果就蕩然無存了。所以在使用這種技巧時一定要注意藏之有度,要讓人們經過短暫的思索后立即能判斷得出。
有一次,肯尼迪總統(tǒng)的父親約瑟夫對著肯尼迪夸獎自己的孫女卡洛琳:“卡洛琳真聰明,她比你這么大的時候伶俐多啦,杰克(肯尼迪的小名)!”肯尼迪毫不示弱地說:“不錯,她是很聰明,還要看看她爸爸是誰啊!”
肯尼迪的真實意圖隱藏得就很巧妙,而且非常俏皮。當父親約瑟夫夸獎孫女卡洛琳、貶抑肯尼迪時,肯尼迪首先肯定卡洛琳很聰明這個事實,然后抓住“比”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由“誰比誰聰明”的結果向前推斷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斑@要看看她爸爸是誰”這句話表面上只是推斷出“他自己聰明,他的女兒才聰明”的結論,實際上露中有藏,畢竟把話說到這個層次上未免索然無味。聰明的約瑟夫隱隱約約聽出了兒子的弦外之音:卡洛琳聰明是因為她爸爸是肯尼迪;肯尼迪不聰明當然也是因為他爸爸的緣故啦。一句隱含判斷置約瑟夫于不利的位置上。約瑟夫之所以聽到弦外之音,是因為肯尼迪的話是藏中有露的,“看看她(卡洛琳)爸爸是誰”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看看他(肯尼迪)爸爸是誰”,這便是“露”的線索,按這個線索尋找,于是你便可以獲得幽默。
眾所周知,馬克•吐溫是美國著名的喜劇大師,無論是寫作還是日常生活,他的語言都充滿了詼諧,尤其在嘲諷方面,他可謂登峰造極,當然更是深諳“隱藏判斷”的技巧。
馬克•吐溫有一次坐火車去上課,因為離開課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十分著急,但是火車的速度并沒有因為他著急而開得更快。于是馬克•吐溫打算和列車員開個玩笑。當列車員過來檢票的時候,馬克•吐溫取出了一張兒童票遞給他。這位列車員也挺幽默,故意假裝仔細打量了馬克•吐溫半天,說:“看不出您還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