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心:當(dāng)初種種是為了什么

人情-世故 作者:林夕


 

小事一則:在家具店內(nèi)盯著一張舊式圓桌良久,店主問還要考慮什么,我考慮的是它的實用性。因為那桌面下的“裙”太長了,腿伸不進(jìn),椅子得和它保持一段太不方便的距離。店主提議,可以在上面放一張大玻璃,那不就解決問題了?問題是,如果放這樣一張古董圓桌在家中,是為了隨時享受到那木紋之歷史感,線條比例之美,也可以使用,才能讓這件藝術(shù)品活在生活里。在上面放一塊玻璃,一反光,木紋就像給放進(jìn)透明棺材中失去了生命,更別說扭曲了本來的比例,糟蹋了這桌子的意義。我不是為了擁有一張可供大排筵席的圓桌而看中這件珍品的。

傻事多則:木造的古典家具,不堪大太陽照射,冷縮熱脹會斷裂,紫外光會導(dǎo)致褪色,于是有些人會在上面鋪一幅布保護(hù)??墒枪诺浼揖哔I回來的時候,可以為了投資保值,那大可放進(jìn)儲物室里,可以為了那古典的造型,在家居空間中建立著另一個時空的感覺。但,沒有人買一件東西回來,只是為了要保護(hù)它。

類似笨事更多則:見過太多人的電視遙控器,都沒有撕掉本來的保護(hù)膠膜;或是撕開了,再套上一個透明塑料袋,可以按鈕如常。為什么要這樣?再笨都知道這苦心是為了保護(hù)遙控器不受污不刮損。更笨的是,不受污不刮損是為了保護(hù)遙控器完整好看,可是方法是套一個丑的東西在外面,直到那電視機(jī)壽終正寢。為保住原來面目,而令本來面目永遠(yuǎn)不見天日。這種笨,我們有多少人犯過而不自覺?

憾事多則:永遠(yuǎn)謹(jǐn)記“親則生狎”、“近則不遜”的交往之道,因太珍惜一些人,而小心翼翼維持一段安全的距離。保住了淡如水長流,享受不到如蜜之親密,犧牲了許多深度交流,為逃避火藥而錯過了火花。與值得珍惜的人相處,當(dāng)初可不是把之視為古玩,為怕不小心將之摔破,而不敢不舍得放在手中撫摸。過分保持距離,得到了天長地久如出土文物又如何?都搞錯了,為了良好的遠(yuǎn)景,用了錯誤的方法,連近景都看不到了。

禪宗故事一則:有位禪師,很愛種蘭花,一次遠(yuǎn)行前吩咐弟子代他小心打理,徒弟可能過分小心以致緊張過度,反而不小心弄翻了花架,把上百盆蘭花給摔個稀爛,等著受師傅責(zé)罰。結(jié)果,禪師回來,只是笑對弟子說,他愛蘭花,是為了蘭花之美,可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這不止是關(guān)于舍得的故事,也對很多問題提出了問題,對不同課題問同一個問題:“當(dāng)初種種,最終是為了什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